京索之戰及前後所發生戰事分析

要想獲知京索之戰 ,以及前後時段另外發生的戰事全部真相 ,需弄清楚三個方面 ,一個是重要性 ,二是主次作用 ,三是時間點 。1 、重要性 : 京索交鋒 , 看似一場規模不大的戰役 ,史料涉及到的,史記和漢書同裡 , 竟然多達四處,即高祖、項羽本紀,韓信、灌嬰(加靳歙)傳 。倒不是說四處就多 ,而是這四處的含金量較高 。我們知道 ,司馬遷的記述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相互補充 ,盡量不重復 。本紀裡記載瞭,相關人的傳就不寫,或反之 。譬如,下邑獻策,張良傳裡記錄瞭,本紀就沒寫 。 除非是件非常重大的事件 ,像彭城之戰這樣的 。 由此說明京索之戰的重要性 , 其實史書上也點明瞭 ——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

這次戰鬥(註意我用瞭戰鬥這個詞) , 從大小來講 ,隻能算場普通的擊退戰 。從戰鬥規模來說 ,本來不值一提,但象征意義太大 。終結瞭楚軍的推進,是個重要節點 。楚軍的戰略追擊 ,並非自然收場 ,如果沒有京索戰鬥或者沒打輸 ,西楚軍還會繼續向前一段距離 。可能的結果是,從南面迂回滎陽,使漢軍做出進一步的撤退 。如果逼使漢軍退回關中 ,整個局勢將大大利於西楚 。項羽亦可在拔掉英佈的基礎上 (前提是英佈反) ,能遊刃有餘地消除彭越這個隱患 ,真正安心西進 ,幹掉最大的敵人 —— 漢王劉邦 。

2 、主次作用 : 我這裡說的主次作用 ,即指京索之戰漢方;劉、韓 、灌之間的地位與作用 。劉邦作為漢王 ,當時又親臨現場 ,其統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灌嬰作為騎軍首領 ,無論如何也不能與王 、大將軍比 。雖然 ,或已在還定三秦後 , 劉邦拿回和掌管瞭軍權 ,親自指揮瞭 ,但這並不妨礙韓信的軍中地位 。 彭城戰後 , 樊噲 、灌嬰 、周勃都是還至 、從還 、 還 , 獨獨韓信是與漢王會 。 這說明 ,一是韓信地位高於諸將 ,二是指韓信並非由彭城敗還 。上面我講的是三人的本身地位 , 而京索戰時的軍事指揮 ,則是另一碼事 。 讓我們來看看 ,史記是怎麼記載的 :高祖本紀 【 漢王稍收士卒 ,與諸將及關中卒益出 ,是以兵大振滎陽 ,破楚京、索閒 。】高帝紀 【 五月,漢王屯滎陽 ,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韓信亦收兵與漢王會 ,兵復大振 。與楚戰滎陽南京、索間,破之 。】項羽本紀 【 楚起於彭城 ,常乘勝逐北 ,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閒 ,漢敗楚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淮陰侯列傳 【 信復收(漢書用發)兵與漢王會滎陽 ,復擊破楚京、索之閒,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先看史記 ,司馬遷用詞非常準確 , 高祖本紀用漢王為主(為尊) ,項羽本紀用楚漢做對應(為合) , 而淮陰侯列傳 ,則直接點名韓信是這次軍事行動的指揮 。班固為瞭證明韓信在京索之戰的作用 ,更是把韓信破楚京、索閒的事,記錄到高帝紀與韓信自己的傳裡 。並且 ,高帝紀裡 ,韓信發兵與漢王會 ,是與蕭何發關中兵詣軍對等來記錄的 。這更說明 ,韓信彭城大戰時 ,既不在彭城 ,也不在關中 ,應該在滎陽不遠的地方 ,做漢軍的後備 。張良下邑獻策 ,從一個側面 ,也說明韓信當時非常安全 , 印證瞭他不在彭城 。經過上面的分析 , 我們得知 ,劉 、韓 、灌三人的主次作用 , 劉是掛帥 ,韓是實際指揮 ,灌是聽命行動 。3 、 時間點 :高祖本紀 【是時九江王佈與龍且戰 ,不勝 ,與隨何閒行歸漢 。漢王稍收士卒 ,與諸將及關中卒益出 ,是以兵大振滎陽 ,破楚京、索閒 。 】 這段文字 ,是夾在漢二年六月劉邦回關中 ,操作瞭一系列事 (含水淹廢丘)和漢二年八月 ,劉邦返回滎陽之間的 。 司馬遷一方面點明瞭此刻 ,英佈正與龍且交兵 ,至於敗瞭投漢 ,是順帶記錄的 ,為瞭不在後面補敘 。 事實也是如此 ,英佈投漢 ,應該是在漢三年十二月 ,而這邊是漢二年六、八月間 。司馬遷的這段記述 , 從文筆上看 ,相當漂亮 ,在英佈事件上 ,少用瞭好多筆墨 。 但這個省略 ,帶來的弊病是 ,時間點不對瞭 。 漢二年六月 ,劉邦回關中 ,直到八月才返滎陽 。 而這個時候 ,寫漢王破楚京、索閒 ,就有點自相矛盾 。 因為漢二年六 、八月間, 劉邦根本就沒在滎陽一線 。這種時間點的錯誤 ,在高祖本紀和項羽本紀裡 , 絕對不是一兩處 。而漢書在這個方面 ,就相對的妥當很多 ( 除瞭還定三秦寫成五月不合理外 ) 。如按高帝紀 , 京索之戰真就發生在漢二年五月嗎 ? 我認為不完全是 。高帝紀隻是慣性記述而已 ,也就是說 ,五月後面的記錄 ,都是五月後發生的 ,並非一定是五月內發生的 。劉邦四月進兵占領彭城 , 月內大敗後逃回滎陽 。五月裡 , 蕭何(陸續)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 韓信收兵(發兵)來會 , 魏王豹謁歸視親疾 。 當時 , 還出瞭一件大事 ,就是王武等人的反叛 。 縱觀諸將傳 ,除瞭灌嬰、靳歙有破楚軍滎陽東的記錄 ,都沒有京索之戰的記載 。而平定王武 ,曹參、樊噲、灌嬰、靳歙幾人傳裡都有 ,且時間順序上 ,都是先平叛 ,後滎陽東戰鬥 。史書為啥這樣寫 ? 性質上講 ,為突出韓信的重要性 ; 時間上指明 ,平叛早於京索之戰 。然平叛為啥諸將都記瞭 ? 因為平叛的主將是曹參 !憑啥這樣肯定 ? 一 、諸將中級別最高 。 二 、事件的脈絡最詳盡 ,戰線也最長 。 樊噲、灌嬰、靳歙都在雍丘 、外黃 、菑南一帶打瞭幾仗就回滎陽瞭 ,唯獨曹參 ,一路破敵 ,打到昆陽 ,追至葉 。 估計此時西楚追兵到瞭, 樊噲 、灌嬰 、靳歙等將要參與阻擊 。 從時間上算 ,京索之戰 ,當在五月末到六月中 。 項羽本紀說 , 楚起於彭城, 乘勝逐北 。 這裡的乘勝 ,並非指彭城戰後馬上就 ,而是說 ,楚兵的逐 , 是由於彭城戰勝瞭。 從實際情況上論 ,彭城之戰 ,項羽帶的基本是騎軍 ,借大勝之勢追到滎陽不現實 。 等在齊國的步軍回調 ,需要時間 。所以說 ,五月末到六月中 , 楚兵追來 ,比較合理 。那灌嬰的郎中騎是怎麼一回事 ? 我的理解是 : 隻為告知 , 劉邦手下有瞭一支真正能與楚騎匹敵的騎軍 。 項羽本紀裡 , 寫到楚常乘勝逐北 ,說明楚兵追到京索一帶 ,起碼不是一次 。這其中 ,步騎兵的混編的 。漢軍雖然整體上擊敗瞭楚軍 ,但在騎軍方面 ,可能沒占到什麼便宜 。所以組建一支能打的漢騎軍議題 ,自然就擺上桌面瞭 。 而真正能形成戰鬥力 ,肯定得花費時間 。灌嬰列傳中說 , 楚騎來眾 , 並不是說滎陽東的那次 ,而是指京索之戰時 。也就是說 ,在京索交戰時 ,楚追兵中的騎軍很多 ,給漢軍造成瞭麻煩 ,於是劉邦拿定註意 ,要成立一支正規的騎軍 。而真正派上用場的滎陽東戰鬥 , 應該早已挽救不瞭楚軍失敗的局面 。從時間段上論 ,也該是在劉邦帶著樊噲回關中後才發生的事 。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新手卖家做亚马逊需要准备多少钱?

近期,很多小白卖家过来咨询,有咨询无货源的,有咨询店群模式的,问题种类是五花八门。

· 7秒前

骨骼系統(一)骨 1. 骨的分類及名稱

成人全身206塊骨,可分為中軸骨和四肢骨兩部分。中軸骨包括顱骨和軀幹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顱骨分為腦顱骨、面顱骨...

· 34秒前

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那就是扯淡!

原文/辣湯談學習,微博@張辣湯不用問都能感受的到。你觀察觀察周圍的人就知道,他們大多數喜歡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我要是早...

· 1分钟前

海陵岛元旦三日游攻略| 阳江土著吐血攻略必看

作为一个 阳江 土著,从毕业到现在,我真的接待过好多我的大学同学 ‍♀️我把这些年去过的海陵岛最值得推荐的特色路线标注出来 ...

· 3分钟前

有糖尿病怎麼會低血糖呢?醫生: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危險

醫生指出,每周都會有幾個昏迷的糖尿病患者被送往醫院,最後發現都是低血糖導致的。對於糖尿病人不僅要註意控制高血糖,更應...

· 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