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让书法史有了温度
书论
文 | 书艺课堂 (ID: shuyiketang)
转载请联系授权
书友们,大家好,我是书艺君。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古代书信。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QQ动态和微信朋友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呢?郊游旅行的新奇、大快朵颐吃美食的快乐无人分享;心情不好的小吐槽无人回应;偶尔突如其来的悲伤无人安慰……
时下,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人主要的交际载体和交流方式,晒聊天记录、晒幸福、晒美食、晒健身、晒孩子、晒红包、晒结婚等等,无论是馈赠、答谢还是邀约、应酬,都通过它联系对方、联络彼此的感情。
而在古代,书信才是主要的媒介。
书信是在古人社交活动出现以后产生的,它随着人们社交活动的日益频繁而逐渐发展。书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书写材料与书写工具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多的异名别称。如“简”、“赎”、“札”、“帛书”、“帖”、“笺”、“函”、“尺书”、“尺帛”、“尺犊”等等。
翻开古人的书信,就是点开古人的朋友圈。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书法史背后的书信故事吧。
尺牍作为一种文体到东晋已臻成熟,当时第一大家首推王羲之,他的书信因书圣墨宝得以流传,他的书法名帖《奉橘帖》曰: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全文仅十二字,可谓字少情深。橘子霜降以后才甘甜可口,可我们的“书圣”王逸少没等到霜降就把一批不可多得的早熟的橘子摘下来馈赠给友人,可见他很珍重这份情谊。
王逸少的事迹散见于《世说新语》,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标以笺注《世说新语》而闻名,他的《送橘启》以声色藻绘、雅驯古艳的六朝骈俪文风描绘了霜降后熟透了的橘子之美味:“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豿人。皮薄而味珍,脉不粘肤,食不留滓。甘逾萍实,冷亚冰壶。可以熏神,可以筽鲜,可以渍蜜。毡乡之果,宁有此邪?”
语言质雅可诵、脍炙人口,吟咏之间令人垂涎三尺。
王羲之《奉橘帖》(全帖仅仅十二个字)
王献之与郗道茂是恩爱夫妻。算起来,王羲之娶了郗鉴的女儿郗璿,王献之娶了郗鉴的二儿子的女儿郗道茂,也就是他二舅家的大表姐。二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更是恩爱两不疑。可惜啊,王献之太有气度、太有才华、太受女同胞喜爱了,很不幸的,被皇帝的妹妹新安公主爱上了。(这篇写王大令大文章有点长,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点进去看一下:风流倜傥、书艺超群,大胆创新,他的书法独具魅力)
王献之起先消极抵抗,后来甚至自残,用艾草灼伤双脚,可终究还是因为政治原因屈服,没能挽回这场他和郗道茂的爱情。再婚以后的王献之仕途一帆风顺直至中书令,与公主也算相敬如宾,但他的心里始终都深爱着郗道茂,还写信给郗道茂问长问短、寒嘘问暖。
《奉对帖》: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王献之《奉对帖》
《思恋帖》:
“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唯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王献之《思恋帖》
信中均是肺腑之言,字字深情,缠绵悱恻,可见别妻之痛发自真心。
直至最后王子敬病笃,朋友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这段话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在他病重临终前,忏悔今生得失的时候,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还是与前妻郗道茂的离婚。
说起来“颠张醉素”的怀素,那可是以善“狂草”出名的。所谓“狂”者,就是食鱼食肉饮酒,佛门诸戒,皆难羁绊。离开老家长沙来到了京城长安后的怀素发现:京城虽然繁华热闹,可是长安没有长沙那么多的鱼,这让吃了几十年已吃惯了鱼的怀素,不得不“多食肉”,于是便生病了!真是委屈!
怀素《食鱼帖》
《韭花帖》:
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察。
某日午睡后醒来的杨凝式,(当然也有可能是中午喝酒多了饭也没吃)。总之就是肚子特别饿,又恰好有人送了韭花来,就著鲜美的羊肉吃了。羊肉温补,蘸上韭花酱,让羊肉的蛋白质和韭花酱的辛辣融合在一起,美哉美哉!
杨凝式《韭花帖》
很多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应当是蔡京,总觉得比起苏黄米三人的大胆创新,蔡襄过于保守了。但简单地将蔡襄划归到保守派也是有失公允的。一个时代有人创新自然有人继承,这是历史的必然。更何况,蔡襄精研的行楷下也不乏尽兴挥洒的情趣,尽管没有苏黄米三人那般的洒脱狂放,但他也在探索和创新。
《暑热帖》:
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蔡襄《暑热帖》
是不是很难想象?严正有度、刚正不阿的蔡襄居然会因为天热未回复别人?
苏轼致陈季常《新岁展庆帖》。谁大过年的不邀请哥们朋友一起聚聚的?苏东坡也不例外。信中,苏轼告诉好友陈季常,他们的好朋友“公择”即将造访黄州,过完正月十五出发,估计月底能到,想请陈季常届时过来一聚。这口吻让人读起来实在是亲切。而这个“公择”,就是黄庭坚的舅舅了,是的,世界很小。
苏轼《新岁展庆帖》
07 赵孟頫“喜新厌旧”
谈到书法史,就没有谁不羡慕赵孟頫和管道升的爱情故事的。但你可知,赵孟頫在婚姻长跑中也是掉过链子的。于是才貌双全的管道升就写了一封信给赵孟頫: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管道升《我侬词》
这封书信让赵孟頫幡然醒悟,二人继续恩爱美满。(大家还记得这篇文章吗?我是我的“女王”,我是管道升——学书法我们有优势!)
08文征明爱操心
《文征明致妻札》:这是文征明写给妻子的一封手札。大致内容是问询妻子出殡的事情办的如何,棺椁是否砌好。之前的银子如果不够用,就再拿二两去。并叮嘱妻子各种事宜都要节省一些,不要与三房四房里的人计较,以前没有让大哥出一文钱,这次也还是不争长短,切记切记。
文征明的形象似乎一直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不曾想在妻子面前还是一位“爱操心”的大暖男呢。
众所周知,唐伯虎科考不顺,但其实还是有人为他求情的。这通《唐寅乞情帖》:今年科场的事,连累到我的同乡朋友唐寅,他只是到程敏政那里,为老师梁储求送行的文章,往来了几次,有妒忌他盛名的人就以此毁谤他。言官知道这事,也没核实查访,就上疏举发,后来法司问询的时候,了解了情况,参奏的言辞已经轻了,将他送到礼部发落。如果他到了您那里,恳请您和贵处的杨、韩两位长官以及各位同僚说说情,顾念他是个解元,平生清雅好学,没有什么别的劣迹。
吴宽《唐寅乞情帖》
看了这封言辞恳切的书信实在感动,吴宽一再为唐寅申辩冤屈,流露出对其无限的同情与惋惜。
王铎与侯恂、侯恪兄弟交善,还有通家之好。王铎初登官场之时,就曾因侯恪的推荐而得以被选为庶吉士入馆。在书信中,王铎先向侯恂表示卜居长安大不易,米价太贵。然后自嘲因百无一长,只能空随行队,于政事毫无用处的无奈。此外还谈了侯恂问及求字的事情,王铎当然客气地表示另外奉上。
王铎《与柱国六翁(侯恂)书》
古人的书信堪称是社会生活交际工具与个人创作活动的完美结合,并伴随着“文学的自觉”的发展,而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人士大夫们将转瞬即逝的情绪与感情波动,将个人的情感变化用贴切的文字描述,使得个性气质、内心情感都在书信作品中自然、真实的表现出来。
感谢这些书法家,让我们的书法史变得有高度;但更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书法家的书信,是它们让我们的书法史变得有温度。
– END –
作為一個資深的美容達人,前前後後也入手瞭不少美容儀,因此被身邊朋友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美容儀是不是智商稅?美容儀真的...
<说在前面> 2021款iPad Pro横空出世,Apple放出豪言:“iPad 终极体验!” 究竟是什么,让Apple有这样的底气口出狂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