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第三野战军胜利渡过长江后,位于武汉、宜昌地区的白崇禧集团,按照国防部的指令,决定除以一部兵力迟滞第四野战军渡江,掩护主力撤退外,武汉地区的部队向南退却,企图依托洞庭湖,在汩罗江以北,长沙、衡阳以东组织新的防线,阻止解放军南下,确保湘、赣、粤、桂的安全;宜昌地区的宋希濂部向西撤退,一部在大巴山布防,主力位于恩施地区,以四川为后方,确保川陜门户,以阻止解放军西进入川。其防御部署是:以第126军担任团风、蕲春间长江防御;以第19兵团第127、第128军担任武昌至嘉鱼间的江防;以第58军担任武汉三镇的城防。
根据战局发展情况,军委估计白崇禧部可能放弃武汉南撤,乃于4月28日指示第四野战军,由于接收武汉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因此先遣兵团和中原局,不要过早迫近武汉,以免武汉国军惊慌,撤走太早,引起混乱,并要求先遣兵团和中原局迅速做好接收武汉的准备,以免国军退走后毫无准备,仓卒接收。
5月4日,第四野战军首长电示先遣兵团,准备在5月底到达长江边团风、武穴之线,或采取袭抢船只,乘虚渡江的办法立即渡江,迅速插至江南,占领江南岸,并迫退沿江国军,同时,应迅速搜集大量船只,以备6月中下旬全军渡江之用。
根据野战军首长的指示,萧劲光于5月6日召集第40、第43军及湖北军区首长举行会议,研究执行办法,提出:第40军由团风至韦源口,第43军由韦源口至龙坪段实旅渡江作战,并决定2个军各以1个师先期进至江边进行渡江侦察,收集船只、水手等工作。同时,决定以军、师副职或参谋长率有力侦察分队进逼江边组织侦察站,进行侦察守军情况与收集船只,训练船夫及争取国军等项工作。5月8日萧劲光从前线部队报告中得悉汉口国军正部署南撤的消息后,即令第40军先头第118师向汉口进逼,并向四野提出建议:
国立湖北师范学校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在地下党支部秘密活动处门口合影
同日,林彪、萧克复电指出:如敌尚未退出汉口,则仍不要接收汉口,因我接收人员一时赶不到;如敌已退,则应迅速接收,以免由于沿江粮食困难和我军须争取今年年底占领两广,因此渡江行动尽量提前,湖北全境之敌较北平之敌所多无几,湘赣两省之敌约等于天津守敌,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同时第二、第三野战军皆已南进,对敌威胁甚大,白崇禧已准备逐步南撤。因此,先遣兵团2个军应争取提前到达江边,第43军和第40军2个师应于15日在团风、武穴之线渡江;第40军另外2个师应向汉口进逼。林彪、萧克要求先遣兵团,应极力争取先头部队即到立源,后续部队陆续继渡,并注意采取多路前进、宽正面的袭抢船只的方法和利用国军撤逃的机会,求得袭渡成功。
遵照林彪、萧克的命令,先遣兵团立即开始行动,向江边挺进。14日拂晓,第43军以突然动作,向长江北岸之国军发起攻击,至当日晚,相继攻占团风,黄冈、兰溪、蕲春、田家镇等地,歼国军第126军第304、第305师近2个团,夺取了长江北岸渡江要点,开辟了渡江的通路,控制了西起团风、东至武穴近50公里江北沿江地段,并在团风、堵城渡口夺得木船百余只,为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15日晨,第43军突击部队从兰溪及其东西地区发起渡江,迅速突破国军的江防,登上南岸。驻黄石港、铁山地区的国军第126军第305师第913、第915团的5个营起义,第43军第128师在起义部队的接应下,于15日15时全部渡过长江;第127、第129、第156师亦分别从黄冈、黄石港、蕲春等地渡过长江。接着第43军继续向南挺进,至17日,相继解放鄂城、黄石、大冶、阳新和江西的瑞昌、九江等地。
与此同时,第40军第118师为策应第43军等部渡江,于15日向武汉发起进攻,肃清了标子湾、刘家庙地区之国军,16日拂晓进至滠口附近,发现汉口之国军已经南撤,随即向汉口急进,于7时全部占领汉口市区,全歼武汉保警总队及警察局所属武装。同日下午,第120、第153师在配合第43军攻占黄冈、团风一线国军江北阵地后,渡过长江,江汉军区独立第1旅流氓抢劫,如接收汉口,则可以第40军军部率2个较好的师去接,第40军另外2个师归第43军指挥,即向浠水方向开进,由鄂城、蕲春地区渡江。第43军向江边前进时,可采取宽正面的沿江袭击,各路同时突然到达江边抢夺船只,抢得船只后,如对岸空虚则立即乘机渡江。
中共地下党员组织工人纠察队守在武汉电信局大门口阻止国军破坏
5月9日,军委致电林彪、萧克,指出:根据长江北岸地区的粮食情况,大军久驻困难必多。又据白崇禧的意图,不是准备在衡阳以北与解放军作战,而是准备逐步撤退至衡阳以南。因此,第四野战军应准备提前至6月10日左右开始渡江。据此,林彪、萧克于5月10、11日电示先遣兵团及全军各兵团、各军首长:和第58军第172师解放汉阳。17日,第40军第153师进占武昌,至此,武汉三镇宣告解放。18日,第120师主力和第153师一部进抵贺胜桥,并在追击途中歼河南保安第3旅,第40军军直和第119师渡过长江。
在解放军渡江过程中,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在地下党的长期争取下,于5月15日率128军3个师和第127军1个师共2.5万余人,在武昌以南的贺胜桥、金口地区起义,对配合解放军渡江作战,迅速解放武汉三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8月1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1军,由张轸任军长,杨春甫任政委。
先遣兵团渡江后,军委于5月17日18时电示林彪、萧克:南浔线上之国军已向南向西撤退;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已出赣西截击。第43军应即向南浔线前进,协同第4兵团歼灭逃跑之国军。遵此,第43军即向南浔线进击,5月18日占领瑞安,22日解放德安,24日进至永修、安义,并与第4兵团一部在永修会师。第40军于5月18日进抵贺胜桥,19日解放咸宁,歼守军第127师4个营,23日占领通山,24、25日占领崇阳、通城、蒲圻。至此,先遣兵团渡江作战行动胜利结束,为第四野战军主力渡江南进开辟了前进道路,为下一步向华南进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野战军进占浙赣线后,主力即位于浙赣线金华、东乡段及其两侧地区休整,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配合第三野战军攻取上海的作战。同时,为扩大战果,以一部兵力分别向闽北、赣中进击。5月7日,刘邓张李向各兵团发出关于组织轻装部队继续追歼逃敌的指示,要求各兵团分别以轻装师或轻装团附电台继续向南猛追,寻歼逃窜之国军,并应发扬近日有些部队日行50公里左右,穷追逃敌的精神。同时规定,第3兵团向永康、武义、遂昌、松阳方向进击,第5兵团向龙泉、浦城、崇安方向进击,第4兵团向铅山、资溪、金溪、临川方向进击。
按照野战军指示,第3兵团决定以第11军1个师向遂昌、松阳,第12军1个师向永康、武义方向进击。第4兵团决定以第15军2个师向建阳、建瓯,第14军2个师分别向金溪、临川、丰城、樟树等地进击。第5兵团决定以第16军不少于1个师的兵力进占浦城,第17军不少于1个师的兵力向龙泉方向讲击。详照上体部署,各部队立即行动。由于吸取了前一阶段追击战的经验,各部队采取了适时分遣合击,大胆迂回穿插的战术,并利用缴获的汽车等运输工具加速前进。
南昌被国民党炸毁前的中正桥
至5月14日,第3兵团先后进占永康、武义、缙云、丽水等地;第5兵团解放浦城、政和、古田等地;第4兵团解放建阳、建瓯、南平、水吉、南城等地。迫近了赣江、问江,第4兵团进击赣中后,第二野战军首长和总前委于5月9日致电军委,认为在第二野战军完全控制浙赣线,并逼近赣江的情况下,南昌之国军可能提前撤退。因此,建议以第4兵团在国军撤退时,适时进占南昌。并令第4兵团做好随时进占南昌的准备。
10日,军委复电同意上述建议。14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开始渡江作战,白崇禧集团开始撤退。16日,刘邓电令陈赓、郭天民等,速以2个军的主力出丰城、高安之线,争取在赣江西岸截兜南撤之白崇禧部,以配合先遣兵团作战。陈赓、郭天民等应率一部兵力及兵团统率机关,准备在国军南撤时,即进驻南昌。
根据上述命令,第4兵团决定以第14军进占樟树、丰城后西渡赣江,向高安及其以南地区实施突击。以第13军附第43师由大小港口西渡赣江,沿第14军之右侧前进。19日,第14军攻占樟树、新淦,准备西渡赣江。第13军主力句丰城以北疾进,21日拂晓前,先头团在南昌东南的河里绿渡过决河,向谢埠发起攻击,守军南昌县保安团400余人投降。当前卫营进抵南北安冲一线时,被南昌守军发觉,守军即组织2个师向前卫营发起攻击,企图乘其立足未稳,迫其退回河东。面对8倍于己优势之敌,前卫营奋勇抗击,连续击退敌军的8次进攻,守住了阵地,并歼敌千余,迫其退回城内。
驻守南昌之国军见第4兵团和四野先遣兵团已对其形成夹击之势,即于22日拂晓前全部撤离,第13军一部于22日进占南昌。23日,第14军一部在永修与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一部会师。
解放军进入南昌城
第二野战军进击闽北、赣中的作战行动,有力地配合了第三野战军攻取上海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渡江的行动,并为下一步解放福建,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共歼灭国军9个军部、32个整师;接受起义1个军部、5个师;接受投诚1个军部、9个师。加上其他部队共计43.8万余人。其中毙伤2.2万余人,俘31.4万余人,起义3.4万余人,投诚6.7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000余门,坦克、装甲车123辆,舰艇76艘,以及大量其他军需物资。解放军伤亡4.98万人,其中牺牲1.05万人,负伤3.54万人,其他减员3800余人。
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县以上城市210余座,以及苏南、皖南、浙江广大地区和江西、湖北、福建三省部分地区,粉碎了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解放军进军江南,实现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下一步向福建及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请看下一集:
前往理由 (Reason to go):1. 死亡谷國傢公園是除阿拉斯加外最大的國傢公園,幾近深不可測。公園占地面積 330萬英畝/134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