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本之爭
1601年,在經歷瞭長達15年的皇帝和群臣之間的對抗和爭論之後,萬歷皇帝在萬般無奈之下,放棄瞭寵妃鄭貴妃的兒子,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國本之爭”,它以皇帝的完敗而告終。之後福王遲遲不肯離京,這又被大臣們抓住把柄,認為這是不符合“祖制”的,同時也是對太子地位的一種威脅,在輿論的重重壓力之下,福王離京,最終為這個事件劃上瞭句號。
長達15年的“國本之爭”,皇帝在和群臣的對抗之中,心力交瘁,使勁瞭萬般手段、想盡瞭一切辦法去拖延,立寵妃的兒子為太子的願望最終還是落空,這也使皇帝在悲痛中失望透頂,他最終對群臣和朝政完全失去瞭興趣,從此開始瞭一段幾十年不上朝,不見群臣的歷史。
2 葉向高們的權力
我們再看天啟朝,也就是萬歷的孫子,天啟元年,葉向高復出擔任首輔,剛一上任,他就給皇帝上瞭這麼一道奏疏:
“天啟元年十月還朝,(葉向高)復為首輔。言:‘臣事皇祖八年,章奏必發臣擬。即上意所欲行,亦遣中使傳諭。事有不可,臣力爭,皇祖多曲聽,不欲中出一旨。陛下虛懷恭己,信任輔臣,然間有宣傳滋疑議。宜慎重綸音,凡事令臣等擬上。’帝優旨報聞。”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葉向高他以先朝重臣的身份,指教小皇帝:我在你爺爺身邊工作八年,詔書大多都是我起草的。哪怕是皇帝想要做什麼,必定會派遣使者來告知。我若覺得不妥,就會提出意見,你爺爺一般都會聽從我的意見,從來不會自行發出任何旨意。所以,陛下你應該虛心、克制自己,信任宰輔大臣。不要輕易對其他人說什麼,如果想要做什麼,應該讓我們來替你草擬旨意。最後,皇帝表示虛心接受建議。
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告訴皇帝:國傢大事應該讓我們大臣來決定,皇帝你不要過於操心。而這說話的口氣,完全就是長輩在教訓小孩。那麼從他言語間透露的國傢決策經過我們可以看到,比如“不中出一旨”,“凡事令臣等擬上”,也就是說,明末的國傢大事,是大臣們做決定,然後報由皇帝批準的,皇帝本身並不參與決策。
那麼是皇帝被架空瞭,是權臣要篡位瞭嗎?並不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威脅皇帝的地位、朱傢的江山,這和唐朝之前的朝代是完全不一樣的,權臣一上位,通常就意味著皇權的岌岌可危、朝代的更迭,比如王莽、曹操以及之後頻繁更迭的朝代。這是為什麼,有人說相權被分割瞭,宰相不再掌握軍權,明朝的權臣當然無法和曹操這樣的權臣相提並論。有人說,儒傢的三綱五常深入人心,篡位奪權不僅沒有任何合法性的基礎,更喪失瞭任何道德和倫理上的基礎,不可能成功。這兩者說的可能都對,但我認為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那種私人隸屬的封建關系已經徹底不復存在瞭,哪怕是權臣,他也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他不可能再出現如中古時期殘存的那種私人隸屬的封建關系,就如曹操和他的霸府那樣的情況。這就是說,皇權之外的所有權力它都沒有來自下層的基礎,而完全依附於上位者,這就是為什麼任何一個在下者都不可能有篡位的能力。這很容易理解,曹操的權力並不是來自於漢獻帝,而是來自於他私人隸屬的霸府和他的擁護者們,這就是為什麼曹操有能力篡位,而張居正、葉向高們絕不可能。
那麼既然是這樣,如果雙方在權力和力量上是完全不對等的,為什麼張居正、葉向高們仍然可以對皇帝如對待稚童一樣,指手畫腳呢?為什麼萬歷皇帝會在和群臣的對抗中,以完敗而告終?
3 皇帝你要走程序
《明史·劉一燝傳》:
“(宦官劉朝、田詔等盜內府秘藏被抓)諸奄乃厚賄忠賢為地,而上疏辨冤。帝果免(劉)朝、(田)詔死,下其疏法司。一燝執奏:詔等議誅久,無可雪;疏直下部,前無此制。帝不得已,下其疏於閣。一燝復言:‘此疏外不由通政司,內不由會極門,例不當擬旨,謹封還原疏。’”
它講瞭這麼一則故事,說是:宦官劉朝、田詔因為盜竊宮廷的寶貝,被關進瞭牢房。如此重罪,需得皇帝特赦。於是宦官們用重金賄賂魏忠賢,讓他請求皇帝為其免罪。皇帝於是寫瞭一個條子轉給司法部門,要求赦免宦官的死罪。宰輔劉一燝得知,便上奏說:這案子已經有瞭定論,宦官們所犯之罪,沒有可以昭雪的地方,不可赦免。皇帝你直接給司法機關寫條子,這和制度不符。也就是所謂“前無此制”。皇帝不得已,又直接給內閣寫條子,劉一燝又上奏說:這個“條子”,既不是從外面經過通政司,也不是從內經過會極門。按照制度和慣例,我們不能對此草擬聖旨,隻能將它退回。
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就是皇帝要做任何決定,都必須要走程序和制度,你不能私自做任何決定。那麼朝廷的“決定”是怎麼來的?所謂的決定大致原則就是上面葉向高所說的:宜慎重綸音,凡事令臣等擬上。有什麼事,應該先由內閣票擬,再報以皇帝批準。皇帝不應該私自“中出旨意”。
劉一燝認為皇帝沒有遵守制度和程序,所以拒絕瞭皇帝的批條。
這是不是令一些看客大跌眼鏡?這還是皇帝嗎?那麼你印象中的皇帝是從哪裡得來的,這是個問題,後面講。先講前一節提到的問題。
我引用之前做過的一個回答:
原本在皇帝和官僚之間,隔著一個百官之首——宰相。也就是說,在皇帝——宰相,二元體制之下,一般的臣僚他並不直接面對皇帝,而是對宰相負責。那麼當下面發生瞭矛盾,政策發生瞭錯誤,臣僚的矛頭指向的是宰相而不是皇帝,因為他是首腦,要對此負責,此時的皇帝隻需要充當裁判者,比如撤換宰相,或者貶斥群臣即可。而當廢除瞭宰相之後,其後果就是:這些原本指向宰相的矛頭,直接指向瞭皇帝。那麼此時的問題就是:皇帝自己無法撤換自己。在原本的二元體制之下:權——責是對應的,而在皇帝的一元體制之下,最高權力無法被追責,這就是制度的平衡被破壞以後,導致最根本的矛盾無法通過制度的方式被解決。此時非理性的情緒就開始蔓延開來,這就是為什麼明朝的官僚總是為什麼總是顯得如此歇斯底裡,意氣用事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說:首輔不就是宰相嗎?這裡舉個例子說說明朝的閣臣和宰相的區別,明朝大禮議和宋朝的濮議可以說是兩個相似的事件,但其中有一個微妙的區別,在明朝的大禮議中,皇帝最初可以說是完全孤立的,以楊廷和為首的閣臣是完全站在官僚的一方與皇帝分庭抗禮,而在濮議中,以韓琦、歐陽修為首的宰執官員則是站在皇帝的一邊,與司馬光、范純仁等臺諫官員形成對抗,從這個事例就可以明顯看到明朝的閣臣與宋朝的宰相所充當的不同角色和代表的不同的利益,在濮議中宰相是充當皇帝的擋箭牌,代表瞭皇權的利益,而在大禮議中,皇帝則是孤傢寡人,閣臣反倒是官僚利益的代表,這從明末閣臣通過廷推這樣的方式上臺也可以看出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輔臣他並無正式的宰相的名位,即沒有制度性的授權,這是名。而在實上,他也不具備和過去的宰相那樣的總理萬機的權力。這就是說:無論在名實上他都不具有宰相的地位,卻要承擔宰相的責任,所以他不可能站在皇權的一邊,為皇帝充當擋箭牌。這種情況就造成皇帝直面整個官僚集團,所以無論是誰都可以挾持集團的利益和皇帝對抗,導致皇帝自身焦頭爛額、自顧不暇,它造成就是萬歷的這種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張居正、葉向高可以那樣對皇帝如同稚童一般指手畫腳,因為你再厲害也是孤傢寡人,你要依靠於他們管理天下。而前面所謂的制度和程序,它就是官僚集團所形成一套辦事章程,它就是這個集團自身利益的體現,同時制約著皇帝的權力。
4 廷推制度
《明史·孫如遊傳》:
“孫如遊……八月朔,光宗即位……十月,命以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言者詆其不由廷推,交章論列。如遊亦屢乞去,帝輒勉留。……如遊十四疏乞去,乃加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遣官護送。”
這說的是光宗皇帝也就是那個倒黴太子繼位,命孫如遊以東閣大學士入閣。輿論說,這個人沒有經過廷推,隻是皇帝命令就擔任閣輔,這是不應該的。孫如遊感到十分尷尬,三番五次請求辭職,皇帝反復挽留。一直到第十四次辭職,皇帝才批準。
《明史·何宗彥傳》:
“何宗彥……攝(禮部)尚書事六年,遇事侃侃敷奏,時望甚隆。其年(萬歷四十七年)十二月,會推閣臣,廷臣多首宗彥,獨吏科給事中張延登不署名,遂不獲與。”
這說的是,何宗彥當瞭禮部尚書六年,聲望非常好。萬歷四十七年,推選閣臣,大臣們大多推舉他,但給事中張延登不認可,他不署名。按制,給事中不署名,文書出不瞭吏部,於是此事不瞭瞭之。這講的是廷推的程序,給事中一個小官居然阻攔瞭大臣的廷推。
《萬歷野獲編》卷九:
“時陸莊簡新入領銓,特疏諍之,謂:斜封墨敕乃季世亂政,況輔弼近臣無夜半傳出之例,漸不可長。其詞甚峻。上優容答之。比有旨再推閣臣,則銓臣為政,陸於會推疏中列堪任者數人,以己名居首。俱人望也。疏久不下。上忽批雲:卿向有疏,欲復會推舊制,今果卿居首,足見請推之意。陸惶恐謝不敢,遂閉門請罷。
這說的是萬歷皇帝自己任命瞭幾個閣臣,陸光祖擔任吏部負責人之後於是上疏說:斜封墨敕是末世的亂政,哪有輔弼大臣半夜傳出的道理,此風不可助長。言辭非常激烈,其實就是指責皇帝不經過推選自己任命閣臣。皇帝隻能好言相勸,表示接受建議。不久,皇帝就下旨推選閣臣。結果上奏給皇帝的名單中,陸光祖自己名列首位。過瞭很多天,皇帝忽然批示道:陸光祖你一直說要推選閣臣,如今你果然名列第一。這明顯是皇帝在諷刺挖苦陸光祖,於是陸光祖感到惶恐,提交瞭辭職報告,閉門謝客以避嫌。
這幾則故事,講的是明末閣臣的選任,所謂的廷推成為瞭一種慣例,其間還涉及瞭一些程序上的規則,比如給事中這樣一個官小權大的例子。而這種廷推制度導致原本站在皇帝一邊代表皇權利益的宰相,變成完全倒向瞭官僚集團的內閣輔臣,就是上面說的這種情況。而這種廷推制度,則把官僚集團內部的利益和政見鬥爭即黨爭推向瞭高峰。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