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霜 霧 霧凇 雨凇
露、霜、霧,以及霧凇和雨凇,都是大氣中水汽凝結所產生的天氣現象。它們的形成條件不同,表現也不相同。先來看看露與霜的區別。
b610a53e002a8ab45e337cf9037dca88
葉尖上晶瑩的露 小草上潔白的霜
露與霜 日沒後地面及近地面層空氣相繼冷卻,溫度降低。當氣溫降低到露點以下時,水汽即凝附於地面或地面物體上。如溫度在0℃以上,水汽凝結為液態,稱為露;溫度在0℃以下,水汽凝結為固態,稱為霜。霜通常見於冬季,露見於其他季節,尤以夏季為多。
露和霜的形成與天氣狀況、局部地形等密切相關。晴天夜晚無風或風速很小時地面有效輻射強,近地面層氣溫迅速下降到露點,有利於水汽凝結;多雲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增強,地面有效輻射減弱,近地面層氣溫難以下降到露點,不利於水汽凝結;風力較強的夜晚,空氣湍流混合,氣溫也難以降低到露點。除輻射冷卻形成霜、露外,冷平流後或窪地上聚集冷空氣時也有利於霜的形成,稱為平流霜或窪地霜,它們常因輻射冷卻而加強。
那麼,我們由怎麼來分別霧凇和雨凇呢?
3a1125bcc7abbb146c0d4299a709fc9a
哈爾濱的霧凇景觀 貴州山地的雨凇景觀
霧凇和雨凇 霧凇是一種白色固體凝結物,由過冷霧滴附著於地面物體或樹枝迅速凍結而成,俗稱“樹掛”,多出現於寒冷而濕度高的天氣條件下。霧凇和霜形狀相似但形成過程有別。霜主要形成於晴朗微風的夜晚,而霧凇可在任何時間內形成。霜形成在強烈輻射冷卻的水平面上,霧凇主要形成在垂直面上。
雨凇是形成在地面或地物迎風面上的,透明或毛玻璃狀的緊密冰層,俗稱“冰凌”。多半在溫度為0~-6℃時,由過冷卻雨、毛毛雨接觸物體表面形成;或經長期嚴寒後雨滴降落在極冷物體表面凍結而成。雨凇可發生在水平面上,也可發生在垂直面上,並以迎風面聚集較多。
霧凇和雨凇通常都形成於樹枝、電線上,嚴重時可壓斷電線,折損樹木。特別是雨凇的破壞性更大,堅硬的冰層使被覆蓋的莊稼糜爛、牲畜無草可吃,道路變滑,農牧業和交通運輸受損。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霧。
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無論是登山還是乘坐飛機,都有可能遇到霧。霧可能是最常見的天氣現象瞭。那麼霧是怎樣形成的?又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141ae5804e6cee9b65e3b8a00f86d2c5
霧中的橋 濃霧中的小路
霧 霧是漂浮在近地面層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水滴顯著增多時空氣呈混濁狀態。霧對能見度的影響很大,常妨礙交通,尤其是對航空運輸影響較大。
依據不同的成因,霧可分為輻射霧、平流霧、蒸汽霧、上坡霧和鋒面霧五種。
(1)輻射霧:夜間地面輻射冷卻使貼近地面氣層變冷而形成的霧,稱為輻射霧。輻射霧在大陸上最為常見,尤以山谷、盆地為多。常出現於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
(2)平流霧:暖空氣移到冷下墊面上形成的霧稱為平流霧。平流霧范圍廣而且深厚。隻要有適宜的風向、風速,常可持續很久。但隻要暖濕空氣來源中斷,霧則立即消散。我國沿海春夏季節的海霧,即是平流霧。
(3)蒸汽霧:冷空氣移動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霧稱為蒸汽霧。這種霧可在一日中任何時間形成,也可終日不消散。蒸汽霧在北冰洋的冬季較為常見,叫做極地煙霧或北極煙。深秋或初冬早晨見於河面、湖面的輕霧,則稱河、湖煙霧。
(4)上坡霧:潮濕空氣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結而產生的霧稱為上坡霧。但潮濕空氣必須處於穩定狀態,山坡坡度也不能太大,否則就會發生對流而成為層雲。上坡霧在我國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東部經常出現。
(5)鋒面霧:發生於鋒面附近的霧稱為鋒面霧,主要是暖氣團的降水落入冷空氣層時,冷空氣因雨滴蒸發而達到過飽和,水汽在鋒面底部凝結而成。我國江淮一帶梅雨季節常出現鋒面霧。
霧的地理分佈一般是沿海多於內地,高緯多於低緯。因為沿海地區水汽較內陸豐富,而高緯比低緯氣溫低,這些都有利於近地面氣層達到飽和狀態。我國四川盆地、貴州一帶霧日較多,則是由於受當地特殊的盆地和高原地形的影響,水汽充足且不易流走,具有形成霧的有利條件所致。霧對植物生長有益,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減少植物蒸騰。例如雲南南部高原盆地有明顯的幹季,但此時多輻射霧,對植物和熱帶作物生長十分有利。皖南山區河谷地河漫灘上茶葉質量較好,也與秋冬季節多河谷煙霧有關。
研傅導精心收集、整理考研真題另有考研課程和配套教材,有準備西南大學考研的同學可以私信我和微信公眾號(搜索研傅導)或者加我們的QQ群,教育學考研交流群768451470心理學考研交流群413372856地理學考研交流群193875789音樂學考研交流群680290009美術學考研交流群783507420新傳考研交流群706893683體育考研交流群51408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