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紀伊始的1500萬年,就是著名的“柔默空缺(Romer's Gap)”。以此為分隔,泥盆紀和石炭紀的四足動物類群有著明顯的差異,那就是“魚形”日益衰微,而“螈形(或者叫四足形)”開始大行其道,成為脊椎動物發展的主流。
泥盆紀(a)和石炭紀(b)代表性的四足動物對比。本圖在【第一百五十五回起跑線】中引用過。和泥盆紀的前輩們相比,石炭紀的魚形四足動物隻剩下根齒魚(參見第一百八十一回 錦鱗記5:駭浪吞舟脫巨鱗)等少數種類。而以四肢取代“肉鰭”,體形更加接近“螈”或“蜥”的類型大量出現。圖片來源自[1]。
“柔默空缺”並不完全是一片空白,隻是在此期間的四足動物化石異常稀少。這些零碎的骨骼和腳印為研究脊椎動物登陸過程,尤其是在大滅絕後的恢復和發展提供瞭寶貴的資料。
一些石炭紀早期(柔默空缺期間)的四足動物足跡化石。從形狀來看,踩下這些痕跡的動物正處在從“魚鰭”到“腳掌”的過渡中。圖片來源自[2]。
四足動物在泥盆紀完成瞭身體結構的前期改造,包括頭部骨骼的重排;脊柱的分區和強化;以及偶鰭向四肢的轉變等等。魚石螈和棘螈代表著這一階段的初步成果。從外形上來看,它們已經擺脫瞭魚類形態的束縛,更像是我們熟悉的兩棲動物瞭。
泥盆紀的真掌鰭魚(上),潘氏魚(中)和棘螈(下)身體前端骨骼結構對比,註意顱骨,鰓蓋,脊柱和前肢的變化。經過這一系列改造後,四足動物更加適應在陸地上呼吸,感覺和爬行。圖片來源自[1]。
一些早期四足動物的前肢(或胸鰭)骨骼結構對比。(a)Sauripterus(根齒魚類);(b)Barameda(根齒魚類);(c)提塔利克魚(希望螈類);(d)真掌鰭魚(三列鰭魚類);(e)Gogonasus(骨鱗魚類);(f)Sterropterygion(Megalichthyid類);(g)Rhizodopsis(Megalichthyid類);(h)棘螈(四足類基幹);(i)圖拉螈(四足類基幹);(j)格裡爾螈(四足類基幹);(k)西洛仙蜥(羊膜類?)。紅框內的生活在石炭紀,其他為泥盆紀。經過一系列重排和變形,形成瞭上臂的肱骨(Humerus,淺藍色)和前臂的橈骨(Radius,粉紅色)與尺骨(Ulna,淺綠色)。這就是我們的胳膊的雛形。圖片來源自[1]。
泥盆紀末的大滅絕重創瞭早期四足動物,許多平行發展的類群都湮滅在那場浩劫中。幸存的少數幾支在柔默空缺中休養生息,當環境恢復穩定,生態系統復蘇後,再次啟動瞭多樣化的進程。
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足趾的數量。不同種類的泥盆紀四足動物從四五根到十幾根不等。經過瞭大滅絕的清洗,隻有五根腳趾的類型生存下來。其實五根趾頭不一定就比六根或者七根生存能力更強,我們的祖先也未必是靠著腳趾的數目在大滅絕中茍活。這個多半是非常偶然地保留下來的性狀,直到今天依然體現在我們的身上。
自下至上:棘螈,魚石螈,圖拉螈,彼得足螈。前三種是泥盆紀的四足動物;彼得足螈生活在石炭紀早期,柔默空缺剛剛結束的時代。石炭紀之後,四足動物基本就都是五根趾頭瞭。圖片來源自[3]。
石炭紀早期的四足動物種類少,數量少,高質量的化石更少。上面提到的彼得足螈算是為數不多的保存得相當完好的種類。研究者對它的認識也比較深入。
72d86b56d215d62d9d2992ae65610b8e
彼得足螈的化石,骨骼結構和復原圖。從發達的四肢來看,這類動物的成體似乎更偏向陸棲。圖片來源自網絡。
除瞭肋骨(Ribs)之外,彼得足螈的脊椎由三部分組成:朝向後背的髓弧(Neural arch),以及位於腹面的側椎(Pleurocentra)和間椎(Intercentra)。脊椎起源自脊索和背神經管周圍的細小骨片,高等脊椎動物的脊索退化,變成脊柱間的軟骨(椎間盤);背神經管演化成脊髓,位於髓弧的下方,被骨骼包裹保護。圖片來源自[4],標尺長度1厘米
依托水的浮力,無頜類,棘魚,盾皮魚,軟骨魚和早期的硬骨魚並不需要非常強勁的中軸骨,它們的脊柱多由軟骨組成。但四足動物要在陸地上維持形態,支撐身體和運動,必須對脊柱進行骨化加固。彼得足螈的脊骨比泥盆紀的前輩更加寬大厚實,可以附著更強的肌肉群。繼起的四足動物在此基礎上繼續改良,開發出各種不同的構造。
髓弧,間椎和側椎的形態和組合方式是研究四足動物演化關系的重要依據。早期四足動物多以“某椎類”命名,比如離片椎類(Temnospondyli),殼椎類(Lepospondyli),全椎類(Stereospondyli)等等。順便說一下:現代兩棲動物(滑體兩棲類)的側椎退化,隻有間椎;而羊膜動物正好相反,間椎退化,椎體完全由側椎組成。這可以看做是平行演化的兩條路線。圖片來源自[5]。
和彼得足螈同時代的四足動物,比較著名的還有Ossinodus和瓦切螈(Whatcheeria)。它們的體長都在1米左右,比絕大多數今天的兩棲動物大,但在石炭紀,這樣的體型下水打不過鯊魚和根齒魚,上岸也不是肺蠍和節胸蜈蚣的對手。大概也隻能欺負欺負小魚小蝦瞭,還有小昆蟲,像巨脈蜻蜓是肯定惹不起的。
Ossinodus pueri顱骨化石,可以看到上面的兩排細齒。圖片來源自[6]。
Ossinodus pueri骨骼結構圖,灰色的是已經發現的部分,完整度遠不如彼得足螈。圖片來源自[6]。
Ossinodus復原圖,下面是前肢橈骨的外形。和彼得足螈不同,Ossinodus的四肢短小細弱,它很可能是純水棲的,生活習性大概接近現代大鯢。圖片來源自[7] 。
72b075f6ea1363b54168739440acba55
瓦切螈(Whatcheeria deltae)化石。它的樣子可能很像彼得足螈,不過脖子和腿更長一些,也是偏陸棲的種類。圖片來源自[8],標尺長度5厘米。
石炭紀中後期的四足動物越長越大,它們演化出更強有力的脊柱和四肢,無論在淡水還是陸地上,都向更高的生態位發起沖鋒。引螈(Eryops)和Sclerocephalus的化石數量多,而且保存非常完整,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引螈生活在石炭紀末期,成體偏陸棲,最大的個體超過2米,皮糙肉厚,力大無窮,加上寬扁的大嘴和滿口利齒,可以輕易碾壓除瞭節胸蜈蚣之外的陸生節肢動物,不過笨重加腿短,速度是硬傷。圖片來源見水印。
a3b5155bcdcea4d2921fba8557043f4c
本圖標註瞭節胸蜈蚣(A)和引螈(B)化石的發現位置。兩種大型動物生活在同一時代,分享同一片領地,就連死後也一起被掩埋和石化,成瞭永遠的鄰居。圖片來源自[9]。
擦肩而過的引螈和巨型節胸蜈蚣。這是石炭紀最令我神往的一幕。圖片來源自[10]。
Sclerocephalus haeuseri(上:化石;下:復原模型)生活在石炭紀和二疊紀之交,體長1.5米,尾巴占到身體的一半,發達的尾鰭表明這是一種水棲動物。圖片來源自網絡。
Sclerocephalus haeuseri留下瞭非常豐富的化石資料,包括不同發育階段的幼體,在後面的章回還會寫到它。這塊化石記錄瞭S. haeuseri兇殘貪婪的一面:一隻成體正在撕咬吞食同類的幼體,結果因為獵物太大造成窒息,雙雙斃命。圖片來源自[11]。
引螈和Sclerocephalus都是離片椎類的早期種類,離片椎類是非羊膜類四足動物的巔峰,在二疊紀,三疊紀直到白堊紀都演化出許多體型龐大的食肉霸主。它們的故事將貫穿整個中生代。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四足形類-離片椎類
存在時間:石炭紀中期 至 白堊紀早期(亦有觀點認為一些現代兩棲類是其後裔)
現存種類:無(?)
化石種類:不明
生活環境:淡水,陸地
代表特征:頭骨笨重,牙齒橫截面有迷路,椎體由間椎和側椎組成
包含種類:引螈,Sclerocephalus,鋸齒螈,乳齒螈,酷拉螈
參考文獻:
[1] Michael I. Coates, Marcello Ruta, Matt Friedman, Ever Since Owen: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etrapods. Annu. Rev. Ecol. Evol. Syst. 2008. 39:571–92
[2] CHRIS F. MANSKY, SPENCER G. LUCAS, ROMER’S GAP REVISITED: CONTINENTAL ASSEMBLAGES AND ICHNO-ASSEMBLAGES FROM THE BASAL CARBONIFEROUS OF BLUE BEACH, NOVA SCOTIA , CANADA. Lucas, S.G., et al. eds., 2013,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Transition.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60
[3] John A. Long, Malcolm S. Gordon, The Greatest Step in Vertebrate History: A Paleobiological Review of the Fish-Tetrapod Transiti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Zoology 77(5):700–719. 2004
[4] Stephanie E. Pierce, Per E. Ahlberg, John R. Hutchinson, et al., Vertebral architecture in the earliest stem tetrapods. NATURE, 2013, doi: 10.1038/nature11825
[5] Danto M, Witzmann F, Fröbisch NB (2016), Vertebral Development in Paleozoic and Mesozoic Tetrapods Revealed by Paleohistological Data. PLoS ONE 11(4): e0152586. doi:10.1371/journal.pone.0152586
[6] ANNE WARREN, NEW DATA ON OSSINODUS PUERI, A STEM TETRAPOD FROM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OF AUSTRAL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7(4): 850–862, December 2007
[7] Bishop PJ, Walmsley CW, Phillips MJ, et al., (2015) Oldest Pathology in a TetrapodBone Illuminates the Origin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PLoS ONE 10(5):e012572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5723
[8] Lombard, R.E. & Bolt, J.R. (1995). A new primitive tetrapod, Whatcheeria deltae, from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of Iowa. Paleontology 38(3), 471-495
[9] JÖRG W. SCHNEIDER, SPENCER G. LUCAS, RALF WERNEBURG et al., EURAMERICAN LATE PENNSYLVANIAN/EARLY PERMIAN ARTHROPLEURID/TETRAPOD ASSOCIATIONS – IMPLICATIONS FOR THE HABITAT AND PALEOBIOLOGY OF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ARTHROPOD. Lucas et al., eds., 2010, Carb-Permian transition in Cañon del Cobre.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49
[10] Ronald L. Martino and Stephen F. Greb, Walking Trails of the Giant Terrestrial Arthropod Arthropleura from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of Kentuck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3(1):140-146, DOI: http://dx.doi.org/10.1666/08-093R.1
[11]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449772/Crocodile-fossils-1-died-choking-other.html
感興趣的話,請關註我的微信公眾號:攀緣的井蛙。每天琢磨點新東西。
上一篇
下一篇
GIA证书是1931年Robert M.Shipley先生创立GIA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提供专业的研究、销售、鉴定 ...
金河田是國內老牌的電源的廠商之一,在很多年前剛興起DIY個人電腦的時候金河田的電源是很多用戶裝機的首選,隨著後來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