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搬運——法屬印支統治的支柱-北圻步兵軍團/東京散兵隊Tirailleurs tonkinois

北圻步兵軍團/東京散兵隊(越南語:Quân đoàn bộ binh Bắc Kỳ;法語:Tirailleurs tonkinois)是1884年為瞭支援北圻遠征軍的行動而成立的北圻輕步兵團。在海軍陸戰隊借調的法國軍官的帶領下,北圻步兵軍團在中法戰爭期間與清軍進行瞭幾次交戰,並在隨後的法國對北圻的控制活動中參加瞭對越南反叛分子的遠征。 法國人還組織瞭來自安南和柬埔寨的類似土著步槍兵部隊。所有三類土著士兵在越南均稱“習兵”(Lính tập)。

法國軍官和東京步槍兵,1884 年

背景

在 1873 年弗朗西斯·卡尼爾 (Francis Garnier) 在東京的戰役期間,法國人組建瞭非正規的東京民兵部隊,其中許多是基督徒,他們對鎮壓天主教的阮朝缺乏忠誠度。這些部隊隻存在瞭幾個星期,並在 1874 年春天法國人從東京撤軍時解散,但這次實驗證明瞭在東京招募輔助士兵的潛力。

定期使用越南輔助人員是在交趾支那開創瞭先河,1879 年,法國人在那裡組建瞭一支安南步兵團(該部隊有多種稱呼,如安南散兵tirailleurs annamites、西貢散兵tirailleurs saigonais或交趾支那散兵tirailleurs cochininois)。[1]

1883 年至 1885 年間,法國人在東京與黑旗軍以及越南和中國軍隊進行瞭激烈的交戰。東京遠征軍的歷任指揮官都以一種或另一種形式使用瞭東京輔助軍。在 1884 年建立正規的東京散兵團之前,1883 年下半年,佈埃將軍和庫爾貝上將在東京進行瞭利用本土輔助人員的實驗。在 1883 年 8 月的戰鬥中,法國雇傭瞭數百名黃旗軍作為對抗黑旗軍的輔助部隊。在 1873 年參加弗朗西斯·卡尼爾 (Francis Garnier) 的東京戰役的希臘冒險傢喬治·弗拉維亞諾斯 (Georges Vlavianos) 的指揮下,黃旗隊在1883 年 8 月 15 日的富海戰役(Battle of Phủ Hoài)和1883 年 9 月 1 日的帕蘭戰役(Battle of Palan)中充分的完成瞭散兵的戰場角色,但在第二場戰役後不久,就因為他們的無紀律行為在領餉後被遣散。

在山西戰役(Sơn Tây campaign)中由海軍上將阿梅迪·庫爾貝指揮的法國遠征縱隊包括四個來自交趾支那的安南步兵連,每個連隸屬於一個海軍陸戰隊步兵營。它也包括800名東京輔助部隊,當時已經被稱為 東京散兵tirailleurs tonkinois,由營長貝托-列維蘭(Bertaux-Levillain)指揮。這些東京輔助人員中的許多人是在秋季戰鬥中與弗拉維亞諾斯並肩作戰的人,他們在黃旗營解散後設法重新加入法軍服役。庫爾貝無法給這些東京輔助部隊安排法國連連長,他們在 12 月 14 日的富沙和 12 月 16 日的山西的戰鬥中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相比之下,安南步兵在法國軍官的指揮下作戰,在攻占富薩壕溝時表現出色。

將軍查爾斯·提奧多·米拉特在1884年2月取代庫爾貝上將成為北圻遠征軍司令,他認定土著輔助部隊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米拉特認為,如果土著編隊擁有足夠數量的法國軍官和士官,他們的行動會更加有效,並且不太容易出現黃旗軍部隊的那種無紀律現象。為瞭驗證他的理論,他將貝爾托-萊維蘭的東京輔助人員組織成常規連,每個連都由一名海軍陸戰隊步兵上尉指揮。幾個東京步槍連參加瞭北寧戰役( Bắc Ninh Campaign,1884 年 3 月)和興化遠征(Hưng Hóa expedition,1884 年 4 月),1884 年 5 月,遠征軍已經包括有 1,500 名東京輔助部隊。[2]

建立和組織

受到1884年3月-4月的東京輔助部隊的表現的鼓舞,米洛特決定通過創建兩個東京散兵團來將這些部隊正規化,每個團各3000人,每團下轄三個營,每個營又分成4個250人的連,這些部隊將由經驗豐富的海軍步兵軍官領導。這種模式幾年前就在交趾支那被安南步槍團使用過。根據 1884 年 5 月 12 日的法令,米洛特成立瞭第一和第二東京步槍團(Tonkinese Rifle Regiments)。兩個團分別由中校毛森(Maussion)和中校伯傑(Berger)指揮,兩人都是曾在歐仁·波滑少將(Alexandre-Eugène Bouët)和孤拔中將(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手下服役的老兵,他們的六個營分別由六個營長指揮:Tonnot、Jorna de Lacale、Lafont、Merlaud、Pelletier 和 Pizon。[3]

由於最初缺乏合格的海軍步兵軍官,這兩個團沒有立即滿員。幾個月來,他們隻包括九個連,分成兩個營。[4] 然而,招募工作在 1884 年夏天繼續進行,到 10 月 30 日,兩個團的兵力都達到瞭 3,000 人。[5]

米洛特將軍采用的一種加速招募的權宜之計是利用黑旗軍的逃兵。1884 年 7 月,在法國占領興化Hưng Hóa和 宣光Tuyên Quang 之後,數百名黑旗士兵投降,並為法國人提供服務。米洛特將軍允許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連加入東京步槍團的一個團,他們被派往戴河上一個孤立的法國哨所,並由富有同情心的法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博欣(Bohin)中尉指揮。許多法國軍官對米洛特願意信任黑旗軍感到震驚,博欣從此被命名為失敗者 le condamné à mort. 事實上,黑旗對他的善待反應良好,幾個月來提供瞭良好的服務,參加瞭多次掃蕩越南叛亂分子和土匪的行動。然而,在 1884 年 12 月 25 日夜裡,他們帶著武器、制服和裝備集體離開,向黑河出發。他們殺死瞭一名東京(越南)人 中士以阻止他發出警報,但讓博欣繼續留在他的床上安睡瞭。這可能是因為中國軍隊在東京的進攻給他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他們對法國的勝利失去瞭信心,決定重新加入黑旗軍,然後參加瞭宣光圍城戰(Siege of Tuyên Quang) 米洛特的不幸實驗沒有被他的繼任者佈裡埃爾·德·萊爾(Brière de l'Isle)將軍重復,法國人也沒有進一步嘗試將黑旗士兵整合到東京步槍團。

第三個東京步槍團由 Courcy 將軍根據 1885 年 7 月 28 日的法令建立,第四個由 Warnet 將軍根據 1886 年 2 月 19 日的法令建立。[6]

3e6399962cd7bb934e9e85e9ac70075b加入法軍的前黑旗軍,1884年夏

中法戰爭

1884 年 6 月 2 日,第 1 東京步槍團第 8 連(Dia 上尉,Goullet 中尉)組成瞭法國縱隊的一部分,該縱隊占領瞭宣光。[7] 該連還參加瞭 Duchesne 於 1884 年 11 月解圍宣光的遠征,看到於奧西戰役(Battle of Yu Oc)中的行動。[8] 此後,作為宣光駐軍的一部分,它與法國外籍軍團的兩個連一起在宣光圍城戰中表現出色(1884 年 11 月至 1885 年 3 月)。[9]

第 1 東京步槍團第 12 連(Bouchet中尉、Delmotte中尉和Bataille中尉)在凱普戰役(Kép campaign)期間參加瞭北陸(Bắc Lệ,1884 年 6 月 23 日至 24 日)和林之戰(Battle of Lam,1884 年 10 月 6 日)。Bataille中尉在林的交戰中受瞭重傷,他的手下沒有領導,退到一個前進的中國縱隊面前。他們的撤退在法軍陣線的中央留下瞭一個嚴重的缺口,隻有一個線列兵連的偶然到來才填補瞭這個缺口。戰鬥後期,法軍進行瞭反擊,Bataille的東京步槍兵參加瞭最後的進攻。[10]

第一東京步槍團第一連(Beauquesne上尉)參加瞭卜卜山戰役( Battle of Núi Bop,1885 年 1 月 4 日)。[11]

第 1 東京步槍團第 1 營 ( Jorna de Lacale營長) 和第 2 東京步槍團第 1 營 ( Tonnot營長) 參加瞭涼山戰役(Lạng Sơn campaign)(1885 年 2 月)。Tonnot 的營在 Bac Vie 戰役(1885 年 2 月 12 日)中投入瞭大量精力。[12]

第 1 連,第 2 東京步槍團(蓋爾上尉)參加瞭同登 戰役(Battle of Đồng Đăng,1885 年 2 月 23 日)。[13]

1885 年 3 月 2 日的沐化戰役(Battle of Hòa Mộc)開始時,第 1 東京步兵團第 7 連(Granier上尉,Donnat中尉)偵察瞭中國戰壕,在最初的中國軍隊齊射中傷亡慘重。Donnat少尉在這次交戰中受傷。[14]

1885 年 4 月 18 日,Fayn 中尉的排在 1885 年 4 月 18 日在陜西附近的 Thai 擊退瞭 400 名中國、越南和孟族的土匪,他們是第 1 東京步槍團 Dufoulon 上尉的第 1 連。這次交戰是在雙方停火四天後進行的。由於中法兩國於 4 月 4 日締結瞭初步和平協議,停火協議在法國和中國在東京的軍隊已經生效。法國軍事當局廣泛宣傳瞭東京步槍兵在這一事件中表現出的英勇,並由佈裡埃爾·德·萊爾將軍按照 4 月 26 日發佈的日程表進行瞭紀念。[15]

7eaff4e28dc3e3ed5bcb3027093cb3a3東京步槍兵,1884

隨後的歷史 1890–1945

在 1890 年代和 1900 年代初期,印度支那散兵持續在當今越南境內打擊海盜和土匪。由於對其可靠性的毫無根據的懷疑,東京部隊通常伴隨著法國殖民步兵或外國軍團士兵的分隊。[16]東京步槍第五團(5th R.T.T.)第五團於1902年成立,但旋即於1908年解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許多法國軍官和士官被從東京和安南的散兵團中被召回法國。一個營的東京步槍兵(第 6 BTI)隨後在凡爾登附近的西線服役。[17]

1915年,東京步槍隊第3團(RTT第3團)的一個營被派往中國駐守上海的法租界。那些留在印支的散兵於1917年參與瞭一場鎮壓太原(Thai Nguyen)土著憲兵(Garde Indignene)叛亂的任務。1918 年 8 月,作為協約國幹涉俄國內戰的一部分,東京散兵的三個連隊作為法國殖民步兵營的一部分被派往西伯利亞。[18]

東京步槍隊的四個團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繼續存在,在印度支那、敘利亞(1920-21 年)、摩洛哥(1925-26 年)和與泰國的邊境沖突(1940-41 年)等戰事中服役。1930 年 2 月 9 日,駐紮在安沛的第 4 RTT 的一部分人發生起義,但被同一部隊的忠誠部隊鎮壓。在1945 年 3 月 9 日日本發動反對法國對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的政變後,所有六個 東京 和安南步槍團都解散瞭。盡管在隨後的 1946-54 年法屬印度支那戰爭期間,還有大量越南人在法國聯合部隊服役,但他們被編入其他部隊,並且沒有重新建立印度支那散兵團。[19]法國軍隊中最後的印度支那單位是遠東突擊隊( Far East Commando ,Le Commando d'Extreme-Orient),其中編有200名越南人,高地民族(Montagnard),高棉人和儂族人,他們從1956年到1960年6月解散前都活躍於阿爾及利亞戰場 [20 ]

東京散兵在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1917

制服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東京步槍團都穿著模仿土著服飾的制服。其中包括一個由漆竹制成的扁平鬥笠頭飾、紅色腰帶和頭巾。寬松的束腰外衣和長褲通常是藍/黑棉佈,盡管 1900 年之後的野戰服采用瞭卡其色版本。安南散兵穿著相同的制服,徽章略有不同,夏季穿著額外的白色服裝。1912 年,帶有尖頂的錐形版本的鬥笠帽被所有 散兵單位采用。這一直戴著直到被木髓頭盔取代1931年。在同一時期,對散兵制服進行瞭修改,以符合法國殖民步兵的標準卡其色制服,原本獨特的土著特色消失瞭。[21]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23秋招c++后端面试技术突围】TCP/IP 之 滑动窗口、Nagle算法和延迟确认

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是一种流量控制技术。早期的网络通信中,通信双方不会考虑网络的拥挤情况直接发送数据 ...

· 1秒前

大理旅遊攻略浪漫7天兩人自由行,情從風花雪月起,夢向大理古城尋~(附絕美路線+景點)

“漫賞的雲南,溫柔的大理古城,每幀每格都是人間仙境之景“在這裡時間好似都慢瞭下來~暑假馬上就要到瞭,對於學生黨,就等著暑...

· 11秒前

增值稅征稅范圍及增值稅稅率

一、銷售貨物增值稅稅率13%、9%,貨物指有形動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在內,銷售電力、熱力、氣體增值稅稅率為9%。二、銷售...

· 21秒前

巴西專利最新進展!將依據《海牙協定》進行外觀設計審查

巴西專利局(BRPTO)在其《聯邦公報》上公佈瞭第25/2023號條例,規定將根據《海牙協定》進行工業品外觀設計註冊程序,同時瞭...

· 31秒前

粉丝为何要撕番位?

“撕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娱乐圈中的常用语。

· 40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