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箭头恋爱:一种状态,还是无法走出的旷野?

「我喜欢的人向我表白了,这不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为什么对我来说倍感压力,这是我很渣的一种表现吗?」

前段时间,一条有关于「性单恋该如何谈恋爱」的热搜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网友表达出对自己可能是「性单恋」的担忧。在高度个体化的当代社会,与TA人建立亲密关系似乎是在这个孤独的世界中获取温暖与慰藉的可靠之法;但性单恋意味着单箭头的情感付出,向TA人奔赴却又拒斥TA人的靠近,这不是很矛盾的吗?对于性多元群体而言,这一问题同样造成了相当的困扰。性单恋这件事,为TA们本就没有大量参考攻略的恋爱挑战又叠加了一个难度:不仅仅要考虑怎么让爱慕的对象接受自己的爱,同时也要考虑怎么让自己接受爱慕对象回应的爱。身为性多元群体的友善咨询师,又能够怎样帮助TA们,让TA们也能够大踏步地走进一段亲密关系呢?

图片来源:电影《桑格莉之夏》

01 性单恋=单性恋?

「性单恋」并不是一个官方术语,而是一个网络流行词,目前对它的文献研究少之又少,这也为相关人群在寻求帮助时增添了一定困难。可以确定的是,「性单恋」被归为无浪漫倾向谱系中的一种。

对性单恋人群来说,TA们更偏好幻想浪漫、在理论上享受浪漫。当TA们单身时,TA们拥有良好的状态;当TA们迷恋上某人时,会对「不会再进一步」的状态感到满意;但是当要与恋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会感到一定的不适,并且对伴侣失去兴趣。甚至当朋友或其TA人谈论TA们的关系时,性单恋人群会难以理解或者共情。

图片来源:电影《寂寞芳华》

在使用中,由于相同的文字构成,「性单恋」与「单性恋」很容易造成混淆。实际上,「单性恋」是一种与「双性恋」相对的性取向,指的是仅仅对某一性别的个体产生性渴望。

在表现方面,「单性恋」和「回避型依恋」又有些相似。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有这样的消极表现:TA们热烈地爱着TA人,但是当爱慕者报以同样的感情时,TA们会陷入对自我的怀疑与精神内耗;在交往的过程中,TA们所树立的高高心防从未松懈,始终坚持着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和伴侣形成假性亲密关系,甚至陷入低价值、自卑的消极情绪之中。

更直接地对二者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性单恋是不接受被爱,而回避型依恋是不相信被爱。

虽然在术语来源、具体表现等方面,性单恋与回避型依恋人格都有着相对显著的不同。但咨询师需要判断的是,当来访者将自我判定为「性单恋」时,TA们是否有潜在的「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倾向?

02 「爱如火」,我害怕被灼烧

据相关研究,「回避型依恋人格」与个体的抑郁症存在着相当显著的关系,抑郁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性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在性多元群体之中,个体内在以及外部环境的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抑郁的风险更高,同样地,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倾向也就更为显著。这种依赖模式是如何发展的呢?在这里,我们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原因:

1. 自我认同

首先,性多元群体在传统社会中面临着一定的歧视和阻力,这给个体造成了很大的情感困扰。这些困扰可能包括自我认同、性别认知、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等方面。由于无法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和认可,这些人就会愈加压抑自己的情感表达,变得不信任别人,害怕与TA人建立亲密关系。

图片来源:电影《三个月》

2. 原生家庭

其次,性多元群体还可能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无论是父母之间的非和谐关系,还是父母对于自己的非友善态度,都会让性多元群体产生「连最亲近的父母都是这样的,那么其TA人一定也不可信任」的消极评价。家庭问题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就凭借此直接影响到了TA们在未来的情感关系中的态度:难以相信TA人的情感投入和亲密关系,甚至对这些关系表现出拒斥的态度。

3. 亲密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性多元人群会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格外地注重双方的平等。在一项针对同性关系中的女性的研究中,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女同性恋者都表明:关系平等是她们关系的理想状态。并且,持有并履行这个观点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对这样建立起的亲密关系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以权力不平等为特征的关系中,双方都表达出了对这种关系的不满意。

由于没有大量的经验模板的参照,对性多元群体而言,和伴侣之间的相处模式实际上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当TA们经历过一段并不太平等的亲密关系时,伴侣的爱对TA们而言,更多的是使TA们感到恐惧和不适,以及对自己作为伴侣的价值的怀疑,由于缺乏信任以及担心受到伤害,认为自己的关系不平等的伴侣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愤怒、退出关系以及减少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人格就这样逐渐形成。

03 咨询师能为TA们提供哪些支持?

1. 温暖的空间

咨询师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鼓励来访者学会袒露自己的脆弱。

当然,对于彩虹友善咨询师而言,为来访者构建安全环境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更为重要的是,咨询师需要在来访者自我袒露的时候,了解到这样的问题:来访者对亲密关系的回避是缘何而来的?是否来自于原生家庭中,父母并没有以一种被认为是友好的方式相处,或者是察觉到家庭中有敌意存在,从而拒斥一切的亲密关系?

通过鼓励来访者尽可能毫无保留地倾诉,顺着话语层层剖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忧虑,寻找问题的根源。

图片来源:电影《裂缝》

2. 相同的伙伴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以及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研究者菲利普·津巴多在其一个快问快答的视频中,回答了一个29岁仍旧无法走进一段亲密关系中的来访者的投稿。他做出了如下建议:

参加一个团体治疗课程,这种特殊的课程叫做主动倾听。在理想情况下,这个团体中需要由多元性别混合组成。首先由某个人分享TA的故事,之后小组中的其TA人会分享TA们是否有相似的个人背景,是否有相似的,或者稍有不同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应当首先努力让成员与小组中的其TA人进行接触,试着把来访者回避型依恋转变为更积极的依恋类型。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可以作为牵线者、引领者的存在,在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之下,为来访者们构建一个可以放下防备自由交流的平台,促进TA们依恋类型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或许认为自己是「性单恋」或「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你,还没有准备好和咨询师直接面对面,那么小悟生邀请你参与我们的甜橙互助小组,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带领者指导下,在团体里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担忧,试试踏出自己的第一步。

(具体活动和报名信息,请移步小程序「小悟生心理」中查看)

3. 亲密的伴侣

咨询师也要注意,虽然来访者难以全身心地投入一段亲密关系,但TA们也可能会想要寻求TA人的陪伴。对于拥有伴侣的性多元人群,咨询师需要更加仔细地探究伴侣之间是否存在一些消极的相处模式,并及时做出提醒和预防:由于性多元伴侣相处的模式特殊,某些行为举止造成的伤害在当下难以察觉的,它可能在日积月累中造成不可逆转的阴影。

回避型依赖容易使个体之间关系的不信任、不平等更加突出,进一步使双方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引发家庭暴力的行为,导致更加不相信亲密关系的恶性循环。

作者:Sieglinde

编辑:Cucamber

封面图来源:《桑格莉之夏》

参考文献: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99-008-9571-7


小悟生心理是一个性与性别友善的心理健康平台。我们致力于在中国培养更多的多元人群(包括女性、性少数、残障等人群)友善心理咨询师,从而为多元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心理服务。我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课程、性与性别科普。在这里,发现疗愈的千万种可能。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觀致5淪為抖音笑柄,寶能當年種下的苦果,隻能自己吃?

“山是山,河是河,越野還得聯動雲大哥”、“N檔直接踩油門,然後直接D檔就可以瞭”、“年輕人第一臺帶移動廁所的SUV”、“聽說這個...

· 18秒前

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面臨的一大挑戰——中國式過馬路!科斯定理下的路權分配問題!

無人車來也(公眾號 無人車來也 ),有滋有味解讀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智能駕駛故事!值得關註!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一個連...

· 2分钟前

此處清風明月——蘇州滄浪亭記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造訪蘇州。這次造訪蘇州,最主要是為瞭去滄浪亭逛逛。為什麼選擇滄浪亭呢?若說起最初的起因,要歸屬到一次...

· 4分钟前

院校 | 武藏野基础设计专业

近年来,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浓厚的院校学习氛围和稳定的社会形态,吸引了众多中国艺术生前往日 ...

· 5分钟前

文跃然:很多成功是很简单的,往往失败是因为复杂

找到经营企业的要诀,或者说找到要领,经营企业就是一件很单纯的事。

· 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