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瞭換季的季節,乍暖還寒的、寶寶的飲食睡眠可能會發生一系列的“波動”,那麼隨之而來的,就出現瞭一系列的健康狀況:
看吧,咱們後臺留言出現的高頻詞就是“上火”,這一系列的不良反應,都是“上火”的問題嗎?
嘿嘿,糕媽今天不幹別的,就是來滅滅火的。
“上火”算是咱們的老說法,深入老百姓的心。在很多傢長的認知中,這特有的兩個字可以解釋寶寶大部分身體不適的原因。
但在現代醫學范疇裡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對於一些所謂的“上火癥狀”,其實可以更科學的去解釋具體病因。
今天就來給大傢澄清科普下,這些傳說中的 5 大“上火現象”以及正確護理要點。
1
眼屎多
寶寶眼屎多很正常,和上火沒有直接關系。
小寶寶的鼻淚管特別狹窄,沒辦法像我們一樣順暢地排空眼淚,經常會出現一些黃色或白色的分泌物,也就是咱們看到的眼屎。
@KidsHealth
媽媽們不用過度擔心,大部分寶寶的鼻淚管會在 1 歲左右變得通暢。在完全通暢之前,可以幫寶寶做好這些小事——
① 按摩鼻淚管
洗凈手後,從眼角至鼻子方向,輕輕打圈按壓。每次來回按壓 5 至 10 次左右,每天給寶寶按摩至少 6 次。(可以向專業醫生學習按摩手法)
a246e1ec9c277df201bec63b2cdd1351
@KidsHealth
②清潔做到位
平時用棉棒蘸點清水,輕輕從寶寶的內眼角向外擦拭眼睛周圍。棉棒不要重復使用,每擦拭一次,都要更換幹凈的。
③ 註意觀察
如果寶寶的雙眼變得腫脹、泛紅,或者全天都出現大量的深黃色粘稠分泌物,很有可能是細菌感染,那就要及時去看醫生瞭哈。
2
小便發黃
如果寶寶出現尿量少、顏色黃,無其他不適癥狀,可能就是缺水的表現,及時補充水分即可,然後觀察 ta 的尿液顏色有沒有改變。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寶寶活動量增加,尿量減少/變黃也是正常的哦。
判斷是否缺水可參考下圖尿液顏色:
@media.healthdirect.org.au
如果寶寶尿量充足(不到 3 小時就尿一次)、顏色淺黃、清亮,就表示喝水喝夠瞭。
尿量少( 3 小時以上還沒尿尿)、顏色深、渾濁,那就是沒喝夠。
寶寶一天要喝多少水,可以參考下面這張表:
寶寶喝水小貼士:
✅白開水是最佳選擇
⭕純凈水也OK
❌礦泉水,2 歲前別喝
如果寶寶的小便持續發黃,通過補水的調整方式也沒有明顯的效果,就要及時帶 ta 就醫瞭。
3
流鼻血
有位媽媽說娃每次到春季就會流鼻血。
這個流鼻血呀主要還是受環境影響,幹燥的空氣會導致鼻粘膜更加幹燥,鼻腔中的毛細血管變得更脆弱,很容易破裂導致出血。
一般情況下寶寶流鼻血,最重要的是正確處理(多數流鼻血會在幾分鐘內自行停止):
① 保持冷靜。大人一慌,孩子就更害怕害怕、哭鬧。
②讓寶寶身體微微前傾。千萬別讓他仰頭或者用棉花堵住鼻孔,這樣倒流的血液可能會進入氣管造成嗆咳。
5db6a7ea7acb9dac8112364ae73452e9
③用紙巾捏住寶寶鼻翼 10 分鐘。如果 10 分鐘後出血仍未停止,請重復加壓。如果第二次嘗試後出血仍然存在,就要及時就醫瞭。
④止血後 24 小時內不要劇烈運動。
預防流鼻血小妙招:
及時把寶寶的指甲剪短,並教 ta 不要頻繁挖鼻孔,大力擤鼻涕也是不可取的。
保持鼻腔濕潤,除瞭室內濕度要註意,也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生理鹽水噴鼻劑濕潤鼻腔。
4
便秘
寶寶如果出現便秘、或者不舒服的癥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喝奶吃飯沒有註意好。
*便秘指的是大便幹結,排便費力,通常和飲食結構、運動習慣等因素相關。
容易讓寶寶便秘的“小搗蛋”——
要解決寶寶的便秘問題,媽媽們可以註意調整飲食和日常護理這兩點——
飲食上:多點膳食纖維;輔食裡適當添加油;飲水量適當增加;奶粉不要泡太濃。
▲糕媽傢常備的西梅泥
日常護理:多活動、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順時針揉肚子。
▲和爸爸一起做運動
5
口腔潰瘍
引發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很多,創傷、感染、刷牙不當、心情不好、飲食習慣、遺傳等原因,都會讓寶寶嘴裡一不小心招來它的光顧。
66d79a8144d2cf3c8d29d701d7083be3
@fairview
啥癥狀:寶寶嘴裡會長圓形或橢圓形的瘡,仔細觀察,瘡中央通常會凹下去一丟丟。
啥顏色:或灰白或黃色,周圍被一圈紅色(發炎狀)包圍。也有的時候,在瘡正式冒出前,要發的部位會先有一種刺痛灼燒感。
大多數口腔潰瘍 1~2 周就自己會好,不會傳染。註意以下幾點就可以瞭:
① 多吃富含維生素B、C的食物(柑橘、豆腐、番茄、獼猴桃等);
② 註意清潔口腔,可以試試淡鹽水漱口;
③ 也可用西瓜霜噴劑、B族維生素等藥物治療。
實在疼痛難忍,也可以給娃服用佈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等非處方止痛藥,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潰瘍有這三種情況:持續 2 周以上都沒有好轉;已嚴重影響寶寶進食喝水;總是剛好沒幾天又長,或同時伴有其他部位的潰瘍(比如眼睛、生殖器部位等),還是建議傢長帶娃去醫院看看。
最後,糕媽還是想說,希望媽媽們能更科學對待寶寶的每一個癥狀哦,給寶寶正確的護理。而不是人雲亦雲、盲目對待,甚至使用偏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