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奶茶店快速鋪張,各種口味的軟飲料輪番上市,大傢最近總把焦點放在控糖上。
糖吃的多,皮膚不好還容易胖。
飲食防糖過量固然重要,尤其是對於減肥人群。
但別忘瞭,按照我們傳統的飲食習慣來看,吃油太多,才是引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防糖容易控油難
糖是甜的,減肥人群想要避免高糖攝入比較容易,少吃甜味的食品就可以規避掉大部分。
但油則不同,作為食品加工、烹飪過程中一個常見且不可少的添加品,油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多種食物中。
由於油的存在,原本可能熱量不高的食材,散發出誘人香氣,當然,熱量也急速上升。
中國人愛吃油的習慣,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改過來的。
千百年來的美食傳承,提供給油脂在飲食上無孔不入的機會,讓它的熱量效應發揮到極致——
煸、炒、煎、炸、燒都要放油。在各種傳統烹飪手法中,總有油的一席之地,總覺隻有油加的到位瞭,菜才夠香。
湯汁、芡汁、醬汁也要放油。濃雞湯、魚翅湯、海鮮醬、沙茶醬,味道濃鬱、質地稠厚,也是大量油脂的“功勞”。
點心面包要放油。蛋撻、蛋糕、蝴蝶酥、杏仁酥、蘋果派、牛角包、各類曲奇和酥性餅幹,之所以能松軟可口,香氣誘人,離不開大量油脂的助力。
此外,各種油炸油煎的傳統小吃也多不勝數。千層餅、燒餅、麻花、煎堆、貓耳朵、油條、鍋巴……這裡應該數出來不少人的心頭好。
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人,總是很難抵抗伴隨油脂而來的美味。
油脂是飽腹感最低的熱量成分
食材加瞭油後,熱量急速大增,但是飽腹感卻沒有增加,沒有變的更易讓你吃飽。
按照同等熱量計算,蛋白質的飽腹感最強,其次是消化較慢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谷物、雜糧薯類等。
油脂和糖,單位熱量高,但是消化得快,飽腹感最低。
所以相比少油的健康菜,高油的菜肴、點心的飽腹感不那麼明顯,容易讓人多吃。
而且,油脂在高溫烹煮下釋放的香氣,也會增加人的食欲,讓愛吃者欲罷不能。
正是由於油的這種“熱量高、吃不飽、易吃多”的特性,隻要飲食上對油脂的攝入稍加控制,你會發現:
即使頓頓吃飽,沒有感覺明顯饑餓感,體重還是會慢慢下降。
對於油這個東西,我們還是要一分為二地看。
油吃多瞭,長胖難免,長期還會引起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
但是一點不吃也不行。
畢竟油還是人體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還能有助於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每天隻吃水煮青菜,滴油不沾,一樣不可取。
日常減脂控油,不求極端,講究的兩點:
一是“適量”,二是“優質”。
下面5點可以供大傢參考:
01
每天烹調油攝入不超過25克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對於成年人,脂肪提供能量應占總能量的30%以下,每天烹調油攝入量為25~30克。
d59a9b2d726d47214d5a04e0e198ba43
要記得,這25克油不是單純指炒菜用的油,也包括濃湯、醬料、小吃、餅幹、點心、零食中攝入的油脂。
02
多用蒸、煮、燉的烹飪方式
最佳的控油方案不是強求炒菜、煎魚少放油,而是變換烹飪方法。
多用少油的烹飪方式,減少煎炒菜肴的比例。
6bef86b2d4ce4311199cc451dcf72428
比如用蔥薑蒸魚代替香煎魚,用清燉代替紅燒,烹飪過程中不需要放油,食物的鮮味也能自然帶出。
03
不粘鍋、烤箱用起來
很多有助控油烹飪器具早已應運而生。
比如我們在煎蛋時之所以會大量放油,主要是擔心蛋液粘鍋變糊,但是用不粘鍋代替普通鐵鍋就是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有效減少用油量。
又如很多人愛的油煎食物,其實同樣的香脆口感也可以在減油的配方下用烤箱烤出來。
隻要善於利用,這些用具都能幫你實現“減油不減美味”。
04
用帶刻度的油壺
大多數傢庭在炒菜時都是按照感覺放調料,對於自己到底放瞭多少油、多少鹽沒有實質概念,覺得好吃就行。
以“好吃”為標準,往往容易造成用油量超標。
你可以買個帶刻度的油壺,或者添置一個廚房秤,弄清楚自己每餐飯用瞭多少克油。
具體的數值可以幫你逐步建立起對油量多與少的概念。
05
少用油、用好油
盡可能購買小包裝的、高品質的油。這樣可以很好地督促你少放油。
小包裝還可以避免因放置時間過長導致的油脂氧化、品質下降。
62f1da68e2c1d74899efde34b622c933
購買時,要選擇標識清晰、包裝完好、色澤澄清無沉淀物的食用油,不要總圖便宜。
06
反式脂肪酸攝入不超過2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克。
但反式脂肪酸在日常的加工食品中尤為常見,奶茶、咖啡、奶油蛋糕、曲奇、巧克力都少不瞭它的身影。
對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少吃或者不吃。反式脂肪酸屬於不健康油脂,對於減肥和身體都隻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