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偶氮化合物(AZO)
偶氮(AZO)染料就是分子結構中含有偶氮(AZO)基-N=N-的染料,根據偶氮(AZO)基數目的多少可分為單偶氮(AZO)、雙偶氮(AZO)染料和多偶氮(AZO)染料。目前市場上70%左右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AZO)結構為基礎的,廣泛應用的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金屬絡合染料、分散染料、陽離子染料及縮聚染料等,都含有偶氮(AZO)結構。
二、偶氮(AZO)染料的致癌問題
世紀30年代,日本人YoshiDa發現溶劑黃可以引起老鼠的肝細胞癌變後,人們才意識到偶氮(AZO)染料及其中間體在生產與使用過程中的危險性。實際上,1905年德國衛生部門已經從染料品紅、金胺和萘胺中確認瞭一些芳香胺的致癌作用。隨著染料化工的高速發展,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據不完全統計,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各國因從事染料化工工作而患上膀胱癌的病例超過瞭3000例。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上主要的染料制造商自發地簽訂協議,停止在市場上銷售聯苯胺及以聯苯胺為母體的偶氮(AZO)染料。德國ZF在1958年成立瞭MAK委員會,並從此開始每年發佈1份MAK表,其根據對人體致癌性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級別;並且指出用這些致癌芳香胺合成的偶氮(AZO)染料受到人體腸道中細菌以及偶氮(AZO)還原酶的作用而易於發生偶氮(AZO)還原裂解,重新釋放出致癌芳香胺,從而產生致癌作用。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約占60%)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AZO)化學為基礎的。所謂致癌性問題,是人們經過長期研究和臨床試驗證明某些偶氮(AZO)染料中可還原出的芳香胺對人體或動物有潛在的致癌性。紡織品上的偶氮(AZO)染料在與皮膚的長期接觸中,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特別是在染色牢度不佳時,會從紡織品上轉移到人的皮膚上,經人體的正常代謝過程,在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發生分解還原,並釋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這些芳香胺被人體皮膚吸收後,在體內通過代謝作用而使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發生變化,成為人體病變的誘發因素,具有潛在的致癌致敏性。
三、偶氮(AZO)染料的分類
偶氮(AZO)染料是指分子結構中含有偶氮(AZO)基—N=N—的染料,是品種最多、應用最廣的一類合成染料。根據含有偶氮(AZO)基的數目不同可分為:20
1、單偶氮(AZO)染料,如酸性大紅G;
2、雙偶氮(AZO)染料,如直接大紅4B;
3、多偶氮(AZO)染料,如直接黑BN。根據溶解度的不同可分為:
4、可溶性偶氮(AZO)染料,指一般能溶解在水中的染料;
5、不溶性偶氮(AZO)染料,包括冰染染料和其他不溶於水的偶氮(AZO)染料。偶氮(AZO)染料用於各種纖維的染色和印花,並用於皮革、紙張、肥皂、蠟燭、木材、麥稈、羽毛等的染色以及油漆、油墨、塑料、橡膠、食品等的著色。
四、禁用偶氮(AZO)染料的檢測標準
《生態紡織品標準100》中規定瞭有23種禁用芳香胺化合物,Eco-label(生態紡織品標簽)中有22種禁用芳香胺化合物,GB/T18885—2002《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中規定瞭有23種禁用芳香胺化合物。GB/T18885—2002與Oeko-Tex stanDarD 100的禁用染料基本一致,而且限量都為20μg/g。而Eco-label中比Oeko-Tex stanDarD 100少瞭2,4-二甲基苯胺和4-氨基偶氮(AZO)苯,其限量為30μg/g。德國和歐盟的標準中對偶氮(AZO)染料的限量也為30μg/g。禁用偶氮(AZO)染料的檢測標準如下:
1、GB/T17592.1—1998《紡織品禁用偶氮(AZO)染料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法》
2、GB/T17592.2—1998《紡織品禁用偶氮(AZO)染料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3、GB/T17592.3—1998《紡織品禁用偶氮(AZO)染料檢測方法薄層層析法》
4、CENISO/TS17234:2003《皮革—化學測試—皮革中某些偶氮(AZO)染料的測定》
5、EN14362-1:2003《紡織品某些源自偶氮(AZO)染料的芳香胺的測定方法第1部分無需萃取的某些偶氮(AZO)染料測定》
6、EN14362-2:2003《紡織品某些源自偶氮(AZO)染料的芳香胺測定方法第2部分萃取的偶氮(AZO)染料測定》
7、德國標準§35LMBG82.02-2《日用品分析紡織日用品上使用某些偶氮(AZO)染料的檢測》
8、德國標準§35LMBG82.02-3《日用品測試皮革上禁用偶氮(AZO)染料的檢測》
9、德國標準§35LMBG82.02-4《日用品分析聚酯纖維上使用某些偶氮(AZO)染料的檢測》
10、德國標準DIN53316:1997《皮革檢驗皮革某些偶氮(AZO)染料的測定》
五、禁用偶氮(AZO)染料的檢測原理
禁用偶氮(AZO)染料的檢測原理,是用不同的方法把織物上的染料萃取下來,進行還原分解,再對還原產物用氣-質聯用儀(GC/MSD)或液相色譜儀來進行檢測,檢測其裂解後的產物。
六、偶氮(AZO)染料的發展歷史
早在1834年,Mitscherlich就用氫氧化鉀與硝基苯在乙醇溶液中作用,制備瞭偶氮(AZO)苯。但是偶氮(AZO)染料的產生並使用還是在1858年之後,經過重氮化反應制備出瞭偶氮(AZO)染料。
1863年,首例商品化偶氮(AZO)染料Bismark Brown問世之後,偶氮(AZO)染料開始瞭工業化生產。
1884年,剛果紅的合成,可以說是偶氮(AZO)染料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第一,用剛果紅作為染料,可以不用加入觸媒,印染工藝被大大簡化。
第二,這類偶氮(AZO)染料可以通過它的不同結構得到不同的顏色;第三,它的合成工藝更為簡單,成本更加低廉,染色的性能也更為優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