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官方媒体报道我军在东南沿海进行的一场多兵种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练时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无人小艇。这艘外形非常低矮的无人艇从登陆艇侧面加装的挂架上滑入海面,然后在操作手的控制下单枪匹马驶向滩头,在靠近滩头时突然天女散花般抛射出诸多圆柱型高爆弹,均匀地散落在艇身的前、左、右三个方向,然后画面一转,呈现出爆炸后的巨大水花。这种神秘的无人艇就是我军列装多年的无人破障艇,它是专门用来解决登陆作战的一项世界性难题——滩头的轨条砦和地雷等登陆障碍物的。
而轨条砦是先以水泥为底(作成梯形)再将钢条(或是铁轨型工字钢条)面向威胁方向所做成的,最主要目的是刺破来袭船只船底,使其进水搁浅不能再次回程载运部队时使用,通常有时间及器材足够的话会将钢条上绑上反坦克地雷,用以直接爆破船体。基本上这些东西的设置都是要放置于满潮线之下(涨潮时的最高点),用以让敌船(大型或中型登陆舰)不能满潮时直接强行登陆,逼近海岸线时使用。笔者根据公开信息并结合自己对此类型武器的了解推测一下它的性能特点,以飨读者。
需求迫切
早期我军没有岸滩制式破障武器,因为当时没有大规模登陆战的需求。如果需要只能由工兵使用爆破装药或者是用扫雷弹药临时顶替,效果、效率都无法保证。我军装备的第一代岸滩专用破障武器是GSL411火箭破障车和GSL241型火箭破障弹,它的研制起于上世纪90年代,曝光时间已经是2010年代了。这种火箭破障车,单车能发射28枚火箭破障弹,射程超过3000米,弹重达135千克,在登陆作战时一条登陆艇可以装两辆发射车,车上还有新增的火控系统,应该说是威力强大,精度不错的一种武器了。那么为什么我军又发展了新一代的无人破障艇呢?
笔者推测最大的原因在于价格,火箭弹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弹药,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发122毫米的火箭弹就要2000多元,而同口径的榴弹炮弹只要200多元,那时的一发7.62毫米步枪子弹仅5分钱,现在的300毫米“远火”一发普通子母弹大约是75万人民币,而一发252毫米的火箭破障弹至少也在数万以上吧,这其中主要是火箭发动机价格较高,系统较为复杂,战时发射量巨大,成本非常高。所以当年“喀秋莎”火箭炮打一个齐射,也要高层首长的批准。还有因为登陆艇会有较大的横摇和纵摇,对车载平台发射影响较大,会带来射击散布较大,耗费弹药数就更多的缺点。
新一代无人破障艇在这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一艘可以重复使用的无人艇,发射的是抛射弹药,弹药并不需要发动机,只是战斗部+引信的简单结构,和解放战争的飞雷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由于无人艇外形低矮,个头又小,雷达难以捕捉,又不需要顾及人员安全,可以直接行驶到障碍物的跟前再抛射弹药,这样无需复杂的火控系统,就能达到高于火箭破障弹的精度,从源头上降低了使用成本。
据说这种艇早在2005年就服役于我军陆军了。在一则2007年的新闻报道南京军区某工兵团破障三连事迹时,写道,“在一次演练中,有一艘带弹破障艇突然熄火。登陆艇上的每位首长、专家和战友们都焦急万分。因为该艇已经完成参数输入并进入战斗状态,随时都有发射的可能和爆炸的危险,如果不按规定向目标区行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危急时刻,班长主动请缨,要求游到破障艇上去人工切断电源。在征得领导同意后,他跳下大海,奋力向破障艇游去。时间一秒秒过去,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凭著自己过硬的技术和信心,班长终于在规定时间里切断了破障艇的电源。当他走出艇舱,站在甲板上对着战友挥动他的帽子时,登陆艇上一片沸腾!班长用自己的英勇沉着,不仅使破障艇免受损失,更为团队摸索了一种新的故障排除经验。”看似平常的报道,细细品味还是有很多内容的,比如发动机熄火了为什么要切断电源呢?说明小艇用的很可能是电动机,电动机也是最便于遥控的动力装置,玩过无线遥控车和体验过自动驾驶的会深有体会。那么无人破障艇是如何使用的呢?下面笔者就具体分析一下它的作战过程。
作战流程
无人破障艇用托架加装在登陆艇上,考虑到登陆艇的平衡,可能是左右各带一艘(公开照片上只能看到一边),抵达预定海域后托架倾斜释放机构动作,破障艇入水,破障艇前后都有1根通信天线用来增大遥控信号覆蓋距离,遥控手在登陆艇上或换乘冲锋舟等其它船只,保持人和小艇的通信,遥控小艇启动发动机前进。在遥控器的视频截图上大概能看到如下一些按键:左右舵、加减速、定时/手动,正车、倒车、空转、确认、发射准备、退出等共12个按键。大部分按键读者容易理解,就是控制方向和速度,驶入预定发射点。“发射准备”和“确认”、“退出”在一行,应该是对抛射弹药动作的准备工作,也可以根据新出现的情况临时取消发射。“定时/手动”很可能是设定引信的起爆时间,或者采用手动发起爆信号。遥控器还有一半屏幕或者一个界面用来观看和控制小艇上的摄像头(光电探头,很可能还有夜视部分),这样形成一个人在回路的闭环控制。当小艇抵达作业地点后,确认发射,启动艇体内部的抛射装药(或者是高压气源),一次性将18个管内的弹药全部抛射出去,在船体前部分是8个管,后面是10个管。弹药的口径很可能还是沿用了以往破障武器和扫雷弹的252毫米,弹体重量则是根据抛射药包(高压气源容器储量)装药量、弹药散布范围、近距离爆破轨条砦需要的爆破能量等多方面因素确定,肯定比上一代火箭破障弹要轻许多,估计在30~50千克,便于人员装填。从公开视频中可以看到,破障弹在抛射后约2~4秒内全部入水,入水距离目测在小艇前方7~20米,侧面1~7米(以小艇全长7米进行推测)。
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入水后破障弹很快爆炸,难以保证小艇的安全。结合遥控器界面估计,此时小艇会倒车安全驶离后,由操作手遥控起爆或者按照事先设定足够的延时起爆。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破障弹的引信不具备着发功能。
还有一个关键点,所有的弹药最好是同时起爆。这非常重要,因为起爆如果有时间差,先爆的弹药将未爆炸药抛离原始位置,破坏破障效果。破障弹作为对付障碍物的弹药需要采用高爆战斗部,主要用冲击波破坏工事,这就是说它的壳体很可能是轻质合金(比如铝合金,缺点是在海滨地区容易氧化)或者非金属材料等,如果是金属材料还可以在内部做预制刻片,保证壳体碎裂很小,防止看不到的残骸在浅水中伤害步兵,另外轻便和便宜的壳体材料对控制破障弹的成本也相当有利。
效果如何
这种破障艇的破障效果如何呢?就要看打开通道的宽度和效率了,这点我们可以关注公开的论文。以四道轨条砦为例,轨条砦的长度为L,在风向东南风、风力3级、能见度5级、海情4级的模拟实验1中发现落弹16枚,爆破的宽度有0.5L,图中显示被破坏的轨条砦每排有10个。以金门地区轨条之间为两米间隔初步计算破障通道宽度大于20米,理论上连072A这种大型登陆舰(宽16.4米)都可以通过。在风向西风、风力7级、能见度4级、海情为6级的模拟实验2中,因为风浪过急,破障艇起伏较大,初速不高的破障弹未能全部落于障碍区域,且分布不均,摧毁的轨条砦不能形成连续通路,通路开辟分散不连,不能满足登陆艇的通过要求。在风向东风、风力8级、能见度为4级、海情为7级,采用四艇并行,先后顺序泛水航行间隔1分钟的方法模拟实验3中,虽然条件更恶劣,但是由于是编队航行,累计落弹数足够,爆破的宽度达到了0.6L。纵观上述实验,无人破障艇的破障效果在相应的战术应用下能在战场中发挥不错的作用,保障了登陆通道的打开。
通过上面的实验综合归纳,无人破障艇的使用效果受到六类条件制约,分别是气象、海情、障碍性质、抛射时机、战场态势、决策能力。每类中还有具体的影响条件,总共有18个条件,这些我军都已经研究吃透了。
虽然这种无人破障艇很小,长大概只有7米,宽不到3米,但是却五脏俱全,上面还有一套防止搁浅的系统。整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声呐,安装在船体前部远离动力系统,防止干扰,它发射的声波可以探测船底距海底的距离,然后发送到遥控终端上显示,防止船只搁浅。另外在船舷的两侧有两个长条形的收纳箱,在靠近海岸上可以遥控打开,伸出两根长条形的探测杆,当杆尖触碰到前方的障碍物可以发出信号通知操作手或者是通过视频的方式让操作手知道障碍情况。此外无人破障艇还可以切换成人工操艇模式便于调试或者一些异常的处理。
破障武器的缘起和未来
破障兵器是一种工兵兵器。我军用的无人破障艇本质上是两类技术结合。第一类破障弹药,追溯最早的来源实际是深水炸弹,早期是滚落式和抛射式投放,后来英国人改进出了刺猬弹,可以在短时间进行面积撒布,我军在建国后大量装备了252毫米的火箭深弹,进行反潜的面积覆蓋。解放军陆军的第一种制式扫雷车——1981年式火箭扫雷车实际就是海军的火箭深弹上陆的产物,81式火箭扫雷弹和81式火箭深弹主尺度、重量基本相当,只有引信等有区别。后来我军的GSL241型火箭破障弹也使用了相同口径,其原型就是81式火箭扫雷弹。第二类是无人(遥控)艇。我军最早的无人遥控艇是312型遥控扫雷艇。它是越南战争的产物,世界上第一种实战的遥控扫雷艇,可在5千米外进行遥控操作,首次实战就扫除水雷30余枚,还避免了人员伤亡,我军非常满意。后来我国又开发了新一代无人遥控扫雷艇,也采用了子母艇设计,平时无人遥控艇就装在母艇上,关键的时候母艇放出子艇扫雷。
为什么在这个档口公布此种无人破障艇呢?结合我国以往公开新武器的原则,除了要在台海局势日渐紧张的时候震慑台独分裂势力外,很可能是中国已经有了新一代的破障工具,比如上一代的GSL411破障火箭炮公开时无人破障艇已经服役了。笔者猜测我军的下一代破障武器很可能已经服役,也许会是一种智能无人破障艇。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接近成熟,它不再依靠人员的遥控,而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坐标,自主导航,自主航行,抵达预定的破障点后,自动投弹,然后自己判断破障效果,传回评估结果和实时画面,供指挥员参考。还要能自动防止搁浅,抛弹后自动回避,开启道路后还能布设(抛射)通道标识浮标。当然还需要保留人员介入的接口防止意外情况或在关键时候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