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时运命位。1956年中共八大,一线二线分工后,毛主席退居二线。由刘、邓两位领导主持中央第一线工作,主要是负责抓全国的经济工作。接下来历史就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初建,以及接下来的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也称三年困难时期是指1959年下半年,1960年,1961年,1962年上半年,因缺少粮食造成的长达三年的严重饥饿现象。当时饿死的人据说高达几百万,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它和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初期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天灾
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后果如此严重,一方面的确是因为全国范围的大面积旱灾。据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撰的《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记载,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且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1960年,灾情继续扩大,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进入1961年后,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
1950-1958的九年中,年平均受灾面积为1971万公顷,成灾面积877万公顷,而1959-1961三年的年平均受灾面积就达到5728万公顷,是此前九年的291%;成灾面积2251万公顷,是此前九年的257%,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峰值。
当时全国范围内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水平上,各种水利灌溉设施极其缺乏。一旦受灾,粮食减产十分严重。这种状况直到后来人民公社时期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渠后才得到改善。
还有人为的因素
灾情从1959年粮食总产量3400亿斤灾害开始发生,1960年粮食总产量2880亿斤灾害最为严重,而1961年粮食总产量2950亿斤灾害开始缓解。2880亿斤与2950亿斤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灾情的严重程度和走势却不一样。原因是处于一线实际主持工作的刘少奇从1960年6月开始着手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进行救灾取得了效果。
1958年大跃进粮食大丰收,这个是背景。人为因素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三点。
一是人民公社初期大办食堂吃光了1958年粮食大丰收的存粮。
1958年大办食堂中的“放开肚皮吃饭”把1958年大跃进粮食大丰收吃掉了,造成1959年上半年粮食紧缺。
二是1959年农业生产计划中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由于大跃进运动中的高指标,一级一级往下后产量指标越定越高。导致了干部谎报产量的浮夸风,接着导致了中央对粮食产量的误判就是高估产,认为粮食不是不够吃而是产量太多了。
在制订1959年农业生产计划时出现了重大失误,使1959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58年减少了9.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比1958年减少了20%,即减少1亿1000万亩。以1957年中国粮食亩产量计算,这相当于1959年减产339亿斤粮食,相当于总产量的10%。一面是播种面积减少,一面是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这年平均单产减少。这两个减少导致1959年的粮食总产量仅有3400亿斤,比1957年的3900亿斤减少500亿斤。
三是1959年超额征收统购粮导致农民口粮不足。
干部谎报产量的浮夸风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高征购。
1958年是丰收年,肯定会比1957年的3900亿斤多,就按3900亿斤算。征收统购粮1095亿斤,已经达到了农村承受能力的极限。而1959年粮食总产量只有3400亿斤,征购量却高达1348亿斤。
1958年农村余粮应该是3900亿斤-1095亿斤=2805亿斤
1959年农村余粮应该是3400亿斤-1348亿斤=2052亿斤
1959年农村余粮比1958年少了753亿斤,“征收了过头粮”的说法是成立的。1959年的高征购导致了1960年的饥荒问题。
总结一下
大跃进中地方上越来越高的高指标问题,导致了基层中层干部的虚假浮夸风,对农业产值进行了高估产,干部为了圆谎进一步进行了高征购。这是大跃进时期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的“三高”。
时间上来看,分三个时间。
一、1958年大办食堂中的“放开肚皮吃饭”导致1959年上半年粮食紧张。
二、1959年下半年开始的天灾,加上1959年农业生产计划中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导致1959年粮食产量减少。1959年高征购进一步减少了农民的余量,加重了1960年饥荒。
三、1959年、1960年是饥荒最严重的两年,1960年6月后中央开始解决灾情,灾情得到缓解。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是饥荒最严重的时候,1960年上半年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
由此可见,三年自然灾害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是虚假浮夸风导致的对农业的误判。
下期在聊聊谁是三年自然灾害的主要责任人,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