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講述故事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V字仇殺隊》的背景故事,故事是建立在一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上面的科幻電影。
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天主教”陰謀組織“的成員,該”陰謀組織“企圖實施火藥陰謀,該“陰謀組織”計劃刺殺詹姆士一世和英格蘭議會上下兩院的所有成員。
為瞭完成刺殺,他們將在1605年議會開會期間炸掉上議院。蓋伊·福克斯主要負責後一階段計劃的執行。但是,在未完成任務時被發現,蓋伊·福克斯在後來的審判中被處死。(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蓋伊·福克斯之夜
英國人在每年的十一月五日會慶祝蓋伊·福克斯之夜,節目有燃放煙花,點燃篝火,焚燒象征蓋伊·福克斯的套著舊衣服的草人。
那麼,為什麼蓋伊福克斯做瞭制造瞭如此多的血腥事件之後,還會有人在幾百年之後對他的事跡進行重新修整和改編成電影呢?為什麼福克斯及其同夥會策劃這場陰謀呢?
因為他們對國傢的一項法令不滿,因為法令“剝奪”瞭他們的宗教信仰。
而信仰這種東西,很多時候會成為民眾的一把有力的武器,但也有很多時候被作為ZZ獨裁的一把大旗在空中飛舞。
POSTER上的文字意思是力量來自團結,團結來自信仰
記住這兩句話 ,因為你很快就會發現,影片中所有的線索幾乎都是由這兩句引發出來的,也正是因為信仰,才使得偏激的行為變得有據可循,有理可依。
在影片開頭所出現的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正式在這種強烈的信仰下衍生出的瘋狂的具象表達方式,他通過強烈的音符跳動和炮火連天產生的跌宕起伏,來讓聽眾進入一種半理性半瘋狂的狀態。
《1812序曲》[1](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瞭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侖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啟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整部曲子,說白瞭就是一曲激昂澎湃的大合奏,也因為其所具備的“煙火味”而聞名於世。
在《V字仇殺隊》的世界裡,描述的是一個獨裁政府完成對群眾的洗腦運動之後的社會現狀,而這種社會現狀充滿瞭腐朽和動亂,人們認為的和平和平靜,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屬於一種完美社會下的不安和恐懼的映射。
當十一月五日到來時,也就是歷史上的蓋伊福克斯之夜的時候,“V”完成瞭自己的第一次復仇,也在此刻,群眾的希望被點燃(人們開始意識到,反抗是可以獲得自由的,並且這種自由伴隨著思想的解放和意志的覺醒)。
c95b96a32058e1f4fa8b49fc1d607b96
雖然獨裁ZZ在刻意與媒體合作消除此次攻擊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其實已經在群眾的心裡埋下瞭最初的“禍根”。
人們開始不信任政獨裁ZZ和所謂的新聞媒體,並開始質疑和反抗兩者所灌輸給他們的第一印象——這成為瞭人們走向獨立思考和自由思想的第一步。
“V”侵入瞭媒體內部,進行瞭一場全國性的宣傳,而媒體則根據此事煽風點火,將捕捉“V”的活動演變成瞭一場“V”死亡的鬧劇(其實“V”並未死亡)。
人們已經開始厭惡這種宣傳性極強的“大眾謊言”,並且開始在潛意識之中開始期待有人能夠代表他們完成對媒體和政府的反抗。
而故事到瞭這裡,“V”已經完全融入瞭群眾之中,成瞭群眾的一部分。他不僅代表瞭自己的復仇的意念,更代表瞭群眾的意志。
而在此時,“V”遇到瞭艾薇,這個漂亮的女孩,在不斷的接觸之中,他瞭解到瞭這個女孩身後所發生的過去的不幸的故事。
艾薇在小時候就失去瞭自己的哥哥和父母,她在不斷的受到社會的不正常待遇和自身(失去親人)痛苦的折磨下,變得膽小、懦弱。
她害怕會像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那樣,最終死於社會洪流之中,害怕自己內心的恐懼,但又痛恨自己的懦弱和隱忍,痛恨自己的茍活。
她明白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但她仍是迷茫的,所以在她與“V”談話的最後,她問:還能有什麼方法改變這個世界嗎?
但當她再次看到朋友被抓走之後,她還是像以前一樣怯懦,一樣恐懼,甚至比以前還要懦弱和恐懼。
直到當她也被抓起來的時候,她才開始發現,這種懦弱和恐懼,對她本人而言,是多麼的不堪一擊和一無所用。
她仿佛成為一個飄蕩在世間的幽靈,沒有瞭自由和情感,一輩子都將被禁錮在這狹小的空間裡不得動彈。
直到——她發現瞭一封信。
在這封信裡,她認識瞭瓦萊麗,也認識到瞭尊嚴究竟是什麼以及其重要性。
這篇文章也讓她有瞭活下去的勇氣,同時也讓她明白,懦弱和膽小解決不瞭任何事情,她必須改變自己,才能夠完成自身質的蛻變。
6be8c57781810f7e198e5080d64bd38c59c76deaf1005aa2496950c313ac0fb0
這一刻,她明白。生命最有價值的,莫過於為自己而活,為瞭自己心中的——自由和信仰而有尊嚴的活著。
除瞭這些,寧可去死也不願茍活。所以在這一刻,艾薇其實完成瞭對自身角色的完整蛻變,她的戲劇性沖突已經解決,並且從一個被動的角色轉變成瞭一個主動地角色,去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權利。
雖然這一切都是“V”的精密佈局,但是艾薇其實已經明白,現在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擁有追求的自由和信仰的權利,才能擁有反抗的權利。
生命的價值,就在不斷的尋求意義和信仰。
真理總是掩蓋和抵擋不住的,當人民的意志成為瞭一種主流和信仰之後,幾乎所有與之相關的形象都會成為真理的附庸品,如果有人問,什麼是信仰,那麼你大可以告訴他:信仰,就是不可抵抗的東西。
即使沒有“V”出現,還是會有“B”或者“K”或其他人出現,我們永遠阻擋不住時代的發展和文明的演變。
歷史總是在重演,重要的不是這個歷史該怎麼樣去改變,重要的,是我們對於這段歷史報以什麼態度,什麼才是我們賴以為生的東西。
“V”可能代表瞭我們之間的大多數人,他象征著對於意識覺醒的具象展現,象征著主觀意念的完整表現,象征著我們對於自由和信仰的永遠的追求和潛意識理念。
《V字仇殺隊》這部電影,是一部充滿瞭沃卓斯基兄弟強烈的個人風格的影片,彌漫瞭強烈的宣傳性和反思性,同時,他也是我所接觸的第一部帶有傳奇史詩性的科幻電影。
公眾號回復“v字仇殺隊”獲取電影
下一篇
佐治亚理工学院(也称乔治亚理工学院,英文名: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Georgia Tech、Gatech、GT),是一所 ...
Lot 220民國三年袁世凱像中圓銀幣樣幣一枚,L.GORGI簽字版,此幣打制深峻精美,壓力十足,圖案極為立體,人像細節突出,精細...
1說起季羨林先生,首先浮現腦海的便是專屬於他的各種標簽:“學界泰鬥”、“國學大師”、“國寶”。關於季老先生的稱謂和榮譽羅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