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所谓的“二次元”文化的升温,“手办”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视野。在大众眼中,手办这个词大多是通指由动画、漫画、电影、游戏等作品衍生出来的人物、怪物的实体收藏品。然而问及为什么要把这类物品称之为手办,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社会各界对于手办的定义也是飘忽不定的,有人认为所有玩具都叫手办,有人认为只有日系PVC制品叫手办,也有人认为只要是美少女的都叫手办?
那么,到底“手办”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二字中,手的意思好猜测也好理解,与物体有关的词里,带手字的,手信、手把件,瞎猜也可以拉上些关系。难的是这个“办”字,新华字典中“办”字里查不到有任何与物体有关的解释。
有不少人认为“手办”这个词也许是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手办一词源自于香港。现在如果在网上搜索手办这个词,基本上很难找到真正的含意出处。最早的手办由于技术与设备条件限制,大部分由手工完成,比如人物造型类的是先用油泥雕刻再通过矽胶来翻成树脂件,比如早期的一些机器人类的玩具是用塑胶板与造型补土拼搭甚至是有用木头雕出来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几年很多手办已经是先在电脑上用软件设计,3D打印输出糙件,然后再用原子灰后期调整完成,虽然不是完全手做了,但依然还是称之为手办。
在模玩领域里,还有GK手办一词,相信一些老玩家应该不陌生。GK,即GarageKit的缩写,意指将自家车库当成工作间创作、生产或组装制作的模型套件。这类产品,源自于一些中高端模型人偶玩家,不满于市场现有产品,自己创作并小规模量产销售而产生的产品形态。GK手办的种类也不少,主要是由材质区分,常见的就是树脂手办,称之为ResinKit,到现在也依然是面向高级玩家、原型师的主流产品,日本海洋堂主办的一年两次的WonderFestival被国内称之为日本最强手办展,说的并不是那些量产成品,而是指原创馆区内几百上千位民间作者的手做产品。
由于GK手办的文化源自于作坊式生产,所以其包装形式非常简陋,往往就是瓦楞纸盒或卡纸白盒上贴上一张打印或复印的彩图,说明书也都是简单朴素的,这也逐渐成为了GK手办领域里一种传统形式,即便是现在印刷技术更方面成本更低,GK出品者还是喜欢采用传统的形式去包装产品。
现在买手办的人都不是几岁的孩子,不乏成年人,不是把它当做玩具来看,而是一种收藏品。手办的价格会因为做工精细程度而改变,做工粗糙的自然便宜,做工精细的就会贵一些。再有正版手办价格又要提升一些。我上大学时和女朋友去一家快餐店吃饭,她看中了一个懒洋洋的公仔,那阵《喜羊羊与灰太狼》这动画还特别火爆呢,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正版的增值多么高,一个很小的塑料玩意就要了50块,感觉很一般可老板说这个是正版。
像一些动漫手办,一般情况下正版做得最为精细。本身卖的就是IP的这个价值,不是你想要的角色你也不会去买,人家公司就是从作者那里买了手办制作版权的,价格就是贵。商品也不是面向大众的,粉丝才会买,粉丝为了收藏不止是正版,还要限量版,他们买下的手办价格可能贵到我们一般人不敢想象,好几千块的有,上万块的也有。
所以坊间才会有价值几十万的超级手办柜,里边摆放的可能是某年某期的限量版,拿到他们自己的那个圈子里,有人舍得出高价买,本人却不一定舍得卖。所以现在的人们确实比以前幸福一点,但也因为手办本身就是一个细节品质的表现,即使倒模技术已经十分高超,可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手工打造,所以价格肯定不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