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点防备,国庆假期就结束了,也没有一丝顾虑,全国大部分地区就突然降温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入冬。
在这秋末冬初时节,昆虫们有些即将结束生命,有些开始蛰伏起来。但还有很多鸣虫,仍在欢快地叫着,享受今年最后的狂欢。
螽斯是很常见的鸣虫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什么是鸣虫?
顾名思义,鸣虫就是指那些能发出响亮且复杂声音的昆虫种类。对于我们来说,最熟悉的鸣虫就是蟋蟀和螽斯等昆虫。
除此之外,有些蝗虫也能发出鸣叫,也可以算作鸣虫,它们都属于直翅目昆虫。
蟋蟀也是常见的鸣虫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在中国的鸣虫文化里,把蛐蛐、蝈蝈和油葫芦称为三大鸣虫。
蛐蛐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蟋蟀的俗名。油葫芦也是指一类蟋蟀。而蝈蝈,通常指的是某些螽斯,蝈蝈不都是我们印象里的绿色,而是还有棕色等其他颜色,并且大小和鸣叫声音都不尽相同。
蝈蝈儿
它们怎么鸣叫?
有些蝗虫甚至也能发出声音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不管是蟋蟀还是螽斯,通常都是雄性发出叫声,它们摩擦左右前翅,进而发出声音。
鸣虫除了利用翅膀发声外,也有利用后足敲击茎秆发声、以及利用腹部敲击和震动发声的种类。
蟋蟀的上翅面积很大,所以发出的鸣声更响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蟋蟀和螽斯通过翅膀之间的摩擦,经过共鸣膜将震动放大为声音。由于蟋蟀的发声器是整个翅膀,而螽斯的发声器较小,所以蟋蟀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
螽斯发出的声音相对不大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对于蝗虫来说,通常也是雄性发声。虽然它们是通过翅与足相互摩擦而简单发声,但有些种类却能发出比蟋蟀和螽斯更加复杂的旋律。
停歇在蒲公英上的螽斯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鸣虫的一生怎么过?
对于蟋蟀和螽斯等直翅目昆虫来说,它们最初都是由卵孵化出来的。
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通常称为若虫。刚孵化出来的若虫称为1龄若虫,然后蜕皮之后则称为2龄若虫,每蜕一次皮则加一龄。通常需要经过5~7次蜕皮才能成为成虫。由于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所以称为不完全变态。
螽斯的若虫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日本的鸣虫文化
中国的鸣虫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鸣虫就因为其好斗的性格和优美的歌声,而被人们饲养以供娱乐。
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自唐代以后,也出现了捕捉、饲养和把玩鸣虫的记载。不过相比中国,日本更偏爱鸣虫的叫声。
古色古香的蝈蝈笼
图片来自:artecollezione.it
日本的鸣虫文化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
当时的鸣虫娱乐活动是王公贵族的特权,以鸣虫的叫声进行的比赛活动,甚至成为他们的社交活动。直到江户时代,鸣虫才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休闲活动。
之后,鸣虫饲养产业和随之而来的鸣虫买卖市场,孕育出独特的虫市文化。时至今日,鸣虫依然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树叶上的蟋蟀
图片来自:http://123rf.com.cn
本期博物课堂,我们为大家请来了留学日本的昆虫爱好者金弘渊,请他来为我们讲讲生活中常见的鸣虫,日本的鸣虫文化,以及对比中国和日本鸣虫文化的不同,感兴趣的朋友定好闹钟,周末记得来听哦~
本期主讲人
金弘渊,日本东京大学生命科学博士在读,昆虫爱好者。已出版译作《野外鸣虫图鉴》。
讲座标题:晚秋听虫鸣
讲座时间:2018年10月14日19:30-20:30
讲座地点:博物课堂直播间收听方式:识别二维码进入博物课堂公众号主页面,点击页面右下方“在线讲座”收听
页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