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機場、白雲機場股價雙雙跌停,坊間傳聞是受“機場免稅扣點下降”影響,資本開始跑路,隨後官方出面否認瞭傳聞。
這一鬧劇,看似隻是資本市場上“一顆饅頭引發的血案”,但我們始終相信,事出必有妖、有妖必有果。
免稅收入,是機場收入重要的組成部分,2019年上海機場免稅收入高達54.62億元,占到其年度收入的50%。
機場之所以能夠獲得高額的免稅收入,主要源於其巨大的出入境國際客流量,拿上海浦東機場來說,其2019年的出入境遊客量就高達3240.49萬人次,這給免稅業務創造巨大的營收空間。
畢竟,隻要哪裡有流量,哪裡就能有消費轉化。
中免集團,是央企中國旅遊集團旗下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免稅運營商,在國內免稅行業的市場份額能夠達到85%以上,幾乎形成壟斷,2019年中免集團免稅收入就高達479.66億元。
機場的免稅店,正是與中免集團進行合作經營的。
疫情前,由於機場屬於資源方,在與中免集團的合作中占據主導權,因此能夠在免稅業務蛋糕中拿到豐厚的保底和提點收入,這也是疫情前機場免稅收入占比高的主要原因。
然而,疫情三年,國際航班幾乎處於停擺狀態,這也導致機場的免稅業務降至冰點。
bfc5bfef958ab39c2f63f693ceae7744
在疫情的持續碾壓下,2021年中免集團與部分機場修訂瞭合作協議,從“下有保底,上不封頂”改為“下無保底,上有封頂”合作模式。
這一模式的修改,無疑就是斷瞭機場的“皇糧”,從前躺著就能賺的錢,現在不得不看合作方的臉色施舍多少,而且不一定拿得到,這也是疫情三年機場收入大幅下滑、經營虧損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雖然疫情放開瞭,但國際航班的恢復情況卻不及預期,甚至不到2019年的三成,這就導致機場免稅業務恢復乏力,甚至經營依舊慘淡。
在國內各大機場的航站樓中,免稅店關門停業仍是普遍現象,整個免稅區冷冷清清、十分蕭條。
此外,隨著海南離島免稅店、線上免稅店、市區免稅店等新興渠道的出現,對機場免稅店形成瞭直接的沖擊,一步步蠶食機場免稅店的市場份額,這也是投資者會對機場免稅業務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7月11日,民航局在全國民航年中工作會上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國際航班恢復,這對於機場免稅業務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免稅業務能否重回巔峰,回歸支撐機場營收的重要地位,並讓投資者恢復信心,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