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赫貝爾的「卡農」,是怎樣火起來的

1. 這首曲子究竟有多流行

在我的印象中,這首曲子最早在我國流行起來,是因為2001年那部大熱的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的這個片段。

我的野蠻女友-卡農_騰訊視頻http://v.qq.com/x/cover/u053276zs1f/u053276zs1f.html

在那之後,不少姑娘小夥就為瞭彈這首曲子跳進瞭學鋼琴的大坑。

這首曲子如今究竟有多流行?

無論你在何處搜索「卡農」這個詞條,一定會得到這樣一個答案:

「卡農是一種復調音樂的作曲技法……」

換句話說,所有用這種技法創作出來音樂全都叫「卡農」。

如今流傳下來的可以被稱為「卡農」的曲子成千上萬,可提到「卡農」時,大傢想到的,一定是帕赫貝爾的這一首。

這可瞭不得!

就像凡是有味道的碳酸汽水都可以稱之為「可樂」,世上可樂有千萬種,可當有人喊你「去買瓶可樂」時,你腦中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廣告位招租】可樂一樣。

甚至在許多人心中,這首曲子可以與「鋼琴曲」乃至「古典音樂」這兩個概念劃上等號。

事實是,這首曲子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流行。

隻要你還與人類社會有所瓜葛,隻要你還聽音樂,你就不可能不聽這段旋律。

這一期,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這首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

2. 你可能從未聽過這首曲子的完整版

關於這首曲子的第一個真相,是它的原始版本,跟鋼琴毫無瓜葛。

這首曲子的「正式名字」,是「為三支小提琴及通奏低音所做的卡農與吉格 (Canon and Gigue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

從這個曲名可以看出,這部作品還有一個「吉格」部分。所以第二個真相是,很有可能,你從未聽過這部曲子的「完整版」。

帕赫貝爾 D大調卡農原始版本

(「吉格」是一種起源於英國的舞曲,在帕赫貝爾時代的德國,這還是一種非常新鮮的音樂形式。)

3. 講兩個故事,聽聽就好

關於這首曲子的創作,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故事大意為,年輕的帕赫貝爾很窮,但鋼琴彈得很好,得到瞭白富美芭芭拉·加佈勒的垂青。

加佈勒以學鋼琴為由接近帕赫貝爾,可怎奈帕赫貝爾是個標準鋼琴宅男,完全不解風情,屢次因她琴彈得不好把她罵的狗血淋頭。

後來帕赫貝爾覺得加佈勒學的實在太不靠譜,不管給多少學費都不願意教下去瞭,把加佈勒趕走瞭。

再後來他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愛上瞭加佈勒,可是他臉皮薄不好意思表白,又跑去當瞭幾年兵,當他九死一生從戰場歸來時突然想通瞭,決定向加佈勒求婚。

這首曲子就是他寫來求婚時用的音樂。

真去求婚時,他發現加佈勒在被他趕走的那天就自殺瞭。

故事的結局是,他在全體父老鄉親面前彈瞭這首曲子,把所有人都彈哭瞭。

(原版故事肯定不是我講的這麼白開水,大傢感興趣可以自己搜搜。)

實際上,帕赫貝爾根本不可能會彈鋼琴。這種樂器是在他逝世之後好多年才被發明的。

這故事,編的實在有些粗糙瞭,我來編個有理有據的。

老巴赫(就是我們都認識的那位巴赫)的哥哥約翰·克裡斯朵夫·巴赫(以下簡稱J.C.巴赫)是帕赫貝爾的學生(史實),他學習非常用功,深受帕赫貝爾喜愛(鬼知道)

1694年10月23日,是J.C.巴赫大婚的日子(史實),帕赫貝爾出席瞭他的婚禮(史實),並為其創作瞭這首曲子作為婚禮音樂(鬼知道)

大傢都非常喜歡這部曲子,這曲子逐漸流行起來,成瞭婚禮音樂的標配(在現在,確實是),也成為瞭世界上流行時間最長的婚禮音樂。

4. 卡農的崛起

這第二段故事,是真實史料與猜測的拼湊,就算是編的,你也找不到反駁我的理由。

除瞭這最後一句「成為瞭世界上流行時間最長的婚禮音樂」。

這首曲子在帕赫貝爾逝世之後,就幾乎沒什麼人記得瞭,它再次被發掘,是在20世紀初。

現今我們能找到的關於這部作品最早的文獻,發表於1919年,作者是一位音樂學者古斯塔夫·貝克曼 (Gustav Beckmann)。

這是一篇研究帕赫貝爾的論文,隻在學者圈兒裡有一些讀者,幾十年裡被引用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直到1968年,法國指揮傢讓·弗朗索瓦·帕亞爾 (Jean-François Paillard) 錄制瞭這部作品改編版的唱片。

9edf9cef02194f0dbd613ca929311e1e

他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瞭改編,將原版的速度減慢,添加瞭助奏部分。他的這個改編版也就是現在最常聽到的版本。

我們聽到最多的鋼琴版,是1982年由美國音樂傢喬治·溫斯頓改編的。

那個時候,這首曲子在歐美已經傢喻戶曉,成為現象級的音樂。

學者羅伯特·芬克 (Robert Fink) 調查瞭自1961年來帕赫貝爾在錄音(這個數據還包含帕赫貝爾的其它作品)中出現的次數,並指出瞭卡農成為「爆款」作品的幾個關鍵點。

數據如下:

1072f44ddb99f3e2d90f6f5d02e31103圖表引用自:Fink, Robert (2010). "Prisoners of Pachelbel: An Essay in Post-Canonic Musicology", Hamburg Jahrbuch, P92.

電影配樂領域,我能找到的第一部使用這首曲子作為配樂的片子,是1977年拍攝的成人喜劇片「高高的切裡希爾山 (Cherry Hill High)」↓。

而對這首曲子流行推動最大的,莫過於1980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影片「凡夫俗子 (Ordinary People)」↓,在羅伯特·芬克的數據中也有標明。

在電影配樂領域,這首曲子興盛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最高峰時,僅一年就有18部電影(包含電視劇)使用它作為配樂。

4a872c7032e3ac06a4547eee70859f181974-2016 帕赫貝爾「卡農」作為電影配樂出現的次數(數據來源IMDB)

5. 說真的,你根本不可能不聽這首曲子

露臉次數多瞭,難免讓人審美疲勞。

「紐約客」雜志曾發表過一幅漫畫,形容帕赫貝爾這段卡農旋律循環往復無窮無盡的洗腦屬性。

這幅漫畫的題目叫做「帕赫貝爾的牢房」。

藝術評論傢保羅·福塞爾 (Paul Fussell) 更是在其知名作品《惡俗》中將這首曲子列入「惡俗音樂」的榜首。

不過對於音樂,他顯然不怎麼內行,在他所推崇的音樂中,其實或多或少也有這首卡農的影子。

正如我開頭所說:

「隻要你還與人類社會有所瓜葛,隻要你還聽音樂,你就不可能繞過這段旋律。」

——————————————————————————————————

我的公眾號 MusicSafari

知乎專欄 竹杖芒鞋-行走的音樂 歡迎大傢關註。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电锯人(98话)第二部深度分析,战争恶魔登场!

yoyoyo,电锯人的第二部终于来了。 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最新话的内容。 98话的标题叫做鸟与战争,官方翻译的是鸡与战争,我 ...

· 3分钟前

白鹿原上長起來的野孩子,從來不覺夏天熱

入伏以後,天氣更燥熱瞭。午後,太陽如火球一般炙烤著大地。田野裡,苞谷葉子都卷起瞭軸,門前菜地裡的辣子、茄子、黃瓜的葉...

· 5分钟前

把现代语言翻译成古风文

把现代语言翻译成古风文,超级美 1、原文:我不爱你了 古风文: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2、原文:我们结婚吧 古风 ...

· 6分钟前

民航机务论坛

民航机务论坛,抒发机务观点。 其中不少怨言,直指当前弊端。 不少金玉良言,道出其中根源。 民航良性发展,论坛渐成关键。 ...

· 8分钟前

营销理论大全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 ...

· 1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