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傢叮當100天啦,前幾天拍瞭百天紀念照,先上一張我傢寶寶的帥照。
當媽真的是一件苦中帶甜的事,3個月基本都是一個人獨立帶娃。沒有去月子中心,也沒有請月嫂,有的是兩個老太太,親媽幫我帶娃搭把手,主要是幫我給孩子拍嗝,婆婆做飯。出瞭月子,姥姥就回傢瞭,婆婆還是基本隻負責做飯和傢務。
這3個月,帶娃的主力還是自己。由於提前做瞭功課,所以才有信心不請月嫂,但還是入瞭不少坑,自從有瞭娃,感覺自己需要去重新上一個大學。
就這樣,比較難熬的前三個月,我走過來瞭。
都是第一次做媽媽,心裡的擔心和焦慮都是來自於「未知」和「不知道」。
養娃的路上,寶媽寶爸是寶寶的首要靠山,有基本的養娃帶娃知識傍身,才會遇事從容,有問題不焦慮。
把我3個月的帶娃經驗,從新生兒寶寶喂養、睡眠、護理、運動與認知等模塊做瞭系統性的總結,從常見高發的問題、原因、解決辦法及經驗分享分享給你們,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寶媽寶爸。做為寶媽一邊帶娃,一邊抽時間寫這篇文章,從配圖、拍視頻、思考總結花費瞭不少的精力和時間。文章很長,建議先收藏,收藏前記得先給寶媽一個贊,鼓勵我有動力去寫其他幾個模塊。也希望大傢有疑問通過評論多交流,文中觀點僅是自己帶娃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見諒。
058964352859b8866e368004b49435100-3月寶寶養育手冊思維導圖
本篇主要是新生兒寶寶喂養篇,從11個方面系統的講解瞭喂養方面的基本知識及我的經驗。
新生兒寶寶喂奶姿勢口訣:一,面,貼,支一:寶寶耳,肩,跨成一條直線面:寶寶面對乳房,鼻尖對乳頭貼:寶寶和媽媽身體相貼支:媽媽托住寶寶的頭和肩「新生兒托住整個身體」,媽媽托寶寶的手要有支撐
搖籃式喂姿關鍵點:
優點:哺乳姿勢簡單,對哺乳環境和場所要求低。不容易嗆奶。
搖籃式喂姿
側躺喂姿關鍵點:
寶寶身體平躺,頭側向媽媽
小技巧:寶寶側身後,在身後放個被子卷,增加寶寶身體的穩固性。在我們傢把被子卷叫做寶寶的「靠山」
媽媽乳房容易堵住寶寶鼻孔。媽媽用手壓一下乳房,露出寶寶鼻孔。
在寶寶頭部墊東西或者把寶寶頭放到媽媽胳膊上
優點:比較省力,比較適合夜間哺乳,但是對哺乳場合有要求,適合在傢中。比較適合哄睡。
側躺喂姿
橄欖球式喂姿關鍵點:
優點:媽媽腹部不會受到擠壓,適合剖宮產媽媽。但是相對於前兩中姿勢難度稍大。
橄欖球式喂姿
學會側躺喂,省時省力學會搖籃式喂姿,輕松帶娃出門
新生兒寶寶含乳姿勢對瞭,吃奶效率事半功倍,媽媽也會感覺比較舒服。
正確含乳姿勢:
0f6374179aac714db6ae4b83cec72bd6正確含乳姿勢
之所以撤個乳頭這麼麻煩,是要最大限度的保護媽媽乳頭不受損。
一旦乳頭損傷,首先媽媽很難受,對於分泌乳汁也會有影響,寶寶的吃奶效率也會降低,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寶媽們不要偷懶,切記不能生拔乳頭。
寶寶含乳要含到乳暈深處,如果含乳姿勢不對,需要及時撤出重新來
撤出乳頭不要生拔,運用媽媽手指小技巧
寶寶吸吮模式分類:「營養性吸吮」和「安撫性吸吮」。這兩種模式在寶寶吃奶的過程中都會存在,而且隨時切換。
寶寶吃到奶的主要模式,此時寶寶賣力的大口吸吮,並能聽見吞咽聲。一般在寶寶吃奶的前10分鐘。含乳位置深,吸吮時乳頭不受力,不會損傷乳頭。
寶寶吃的很輕松,吃吃停停,基本沒有吞咽聲。一般在寶寶吃奶的後半段。寶寶想安撫自己睡覺,或者增強安全感。含乳位置淺,乳頭受力摩擦,會對乳頭造成損傷。
新生兒寶寶餓的表現,都會發出各種信號的,媽媽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下面從三個餓的不同程度去講。
我們這個時代的寶寶大多數是長輩跟著一起帶娃,長輩們的帶娃三大絕技:哭瞭就抱,哭瞭就喂,以自己的冷暖來給寶寶加衣。在吃方面從來沒考慮到會過度喂養的問題,總是認為長的胖就是養的好。我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講新生兒寶寶是否吃飽的三大標準,希望對你有啟發,同時讓長輩們明白。
親喂的寶寶,每側乳房吃10分鐘左右基本就可以吃飽瞭,總共吃奶時間不建議超過30分鐘。
如果寶寶吃奶時間比較長,需要排查寶寶是不是在安撫性吸吮或者媽媽乳汁是不是不夠吃
寶寶吃完奶,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表現的很滿足,那剛才就是吃飽瞭。
如果月子裡的寶寶變得比較嗜睡,經常一睡就是4個小時,媽媽要註意瞭,可能是寶寶最近都沒有吃飽,需要就醫問診瞭。
二便:
小便8次及以上,尿液無色或者微黃。
大便金黃,軟軟的。月子裡純母乳寶寶大便每天3-4次,混合喂養的寶寶有自己的排便模式,每次喂完就拉還是一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都有可能的,隻要大便是軟軟的糊狀,就沒問題。
1月齡及以後的寶寶可能出現攢肚現象,可能4-5天拉一次或者每次吃完就拉都是可能的。
攢肚並不是便秘,二者區別如下:
便秘寶寶的便便
精神狀態:
寶寶精神狀態良好,沒有一直嗜睡或者一直處理特別困的狀態
體重增長:
月子裡寶寶體重增長至少600g。後期寶寶的體重增速是慢慢下降的。
而且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5天體重會下降10%,在第二個5天又會張回來。我傢是買瞭一個嬰兒秤,定期的每天早上換完紙尿褲秤體重,並同時用軟件記錄監測生長曲線。月子裡建議大傢一周兩次,1月齡以後一周一次。
我傢寶寶0-3月體重增長曲線圖
每個寶寶吃奶的習慣差異非常大的。
尤其是1月齡以後的的寶寶,比較突出的是晚上,有的寶寶還是2-3個小時一吃,有個寶寶可以4-5個小時一吃。
到瞭3月齡以後,有個寶寶甚至都可以睡整宿,而有的寶寶還是2-3小時一吃,這都是正常的。
母乳寶寶:
對於0月齡的新生兒,母乳寶寶通常一天吃8-12次,有的甚至更多。吃奶時間要按需喂養,寶寶啥時候吃奶由他自己決定。
前面講瞭寶寶的餓的信號,也講瞭寶寶吃飽的表現。建議寶媽還是要記錄一下寶寶的吃奶時間,用於下次吃奶時的參考。
母乳寶寶喂養時要一次性吃飽(不是吃撐),寶寶吸吮幾次能有明顯的吞咽聲,那每側乳房吃10-15分鐘,寶寶基本可以吃飽。如果老是不到1個小時就喂一次,要考慮上次是不是沒有吃飽或者媽媽乳汁是否不足。
母乳喂養是個媽媽和寶寶慢慢探索的過程,摸索出自傢寶寶的吃奶規律和習慣。
奶粉寶寶:
奶粉寶寶的吃奶頻率比母乳寶寶低一些,3-4小時吃一次。
出生前3天每次奶量5-15ml,4-7天每次25-50ml,一周以後每次喂奶量會到60-90ml。
1月齡到3月齡的寶寶每次基本120-150ml,每天的總量在600-700ml左右。
為什麼會過度喂養?
過度喂養的危害:
防止過度喂養辦法:
當寶寶吮吸乳房時,就會刺激乳頭上的神經,進而激發大腦發出泌乳指令,在刺激乳房中的乳腺細胞分泌乳汁。
對於混合喂養的寶寶,我建議寶媽在發現母乳不足之後,不要猶豫,不要打聽這打聽那,果斷追奶。
寶寶月齡越小,追奶效率越高,也就是追奶至純母乳的成功率越高,追奶需要的時間越短。
一般寶寶沒有乳頭混淆,接受親喂,媽媽的乳房沒有很嚴重的受損,都是可以追奶成功的。
其實追奶成功的兩個關鍵就是多刺激乳房(親喂或吸奶)和及時排空乳房。
把我5000字的追奶經驗總結長文分享出來,有數據有方法,實操性非常強,想要追奶的寶媽值得一試。
每天對乳房的刺激一般維持在16次左右甁喂量震蕩中下降
傢長經常會發現,剛出生的小寶寶,時常會發生溢奶的現象,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就從嘴裡溢出一兩口奶,這就是新生兒寶寶吐奶。
寶寶溢奶(吐奶)與「胃腸肌肉發育不成熟」和「喝奶時咽下氣體」有關;
食物從我們的嘴進入,經過食道抵達胃部,再從胃部進入腸道。食道和胃的連接處由一組的肌肉控制,叫賁門。賁門松弛下來、舒張開,食物就能順利進入胃部,賁門緊張、收縮起來,食物就被“鎖”在瞭胃裡,不容易反流回食道。
而胃與腸道連接的地方,也是一組作用類似的肌肉,叫幽門。幽門是我們整個消化道最窄的部位,它松弛下來,經過胃消化的食物順利進入腸道;它緊張起來,食物就囤積在胃部,暫時進不瞭腸道。
c6e0de5ce1dab7934a79853d1e289806新生兒腸胃與成人對比
寶寶的胃是水平的,再加上消化道肌肉發育還不成熟,正好使上面的賁門比較松弛舒張、下面的幽門比較緊張收縮。相對來說,一旦吃完奶立即躺下、或是肚子一使勁,奶水就容易從胃中反流回食道,從嘴裡溢出來。
寶寶喝奶時,很容易喝下一些氣體,尤其是母乳喂養時,不一定保證每一口寶寶都能吸到奶,於是咽下的氣體就更多瞭。
喝奶時咽下氣體,就容易打嗝,而且打嗝過程中,容易把液體帶出來。
溢奶(吐奶)是小月齡寶寶的正常現象。
1)調整體位
胃,主要位於人體腹部靠左側的部位。
所以如果孩子左側臥的話,奶水容易經過食道往上溢,直到溢出嘴外瞭。
而如果孩子右側臥的話,胃與腸道連接的地方與地面垂直瞭,食物就相對比較容易到達腸道瞭。
結論:吃完奶讓孩子右側臥待一會;
2)拍嗝
如果你傢寶寶屬於打嗝頻繁的,母乳喂養的,在換邊喂奶時就要給寶寶拍嗝;如果是奶瓶喂養的,在吃完 60-90ml 就要給寶寶拍嗝。
拍隔方法:
手指彎曲,整個手掌像個碗狀,也就是空心掌,拍打寶寶的背部中上段部位(背部的下端是寶寶的腎臟,如果拍打他會不舒服),一定記住從下往上拍。當聽到「嗝的一聲」就說明嗝下去瞭。
拍隔原理:
通過拍打震動,使胃裡的空氣震動往上走,從胃裡排出。所以拍打力度要適中,太輕不足以引起胃部空氣震動,太重寶寶可能不舒服。
拍嗝的體位圖:
第一種坐著的體位我擔心他一動,扭到脊柱,寶寶比較軟。
第二個趴著的體位,需要給寶寶翻身,對於寶媽一個人來說,有點難度。
第三種體位拍嗝,是我傢寶寶經常用的。
三種拍嗝體位圖
上面講溢奶時講到,寶寶一旦吃完奶立即躺下、或是肚子一使勁,奶水就容易從胃中反流回食道,從嘴裡溢出來,如果溢出時刺激喉部,或進入氣管,引起寶寶劇烈咳嗽,這就是寶寶嗆奶瞭。新生兒寶寶嗆奶也是很常見的問題,但是及時正確的處理方法特別重要。
造成寶寶嗆奶的原因是氣道封閉不好。 就人體的生理功能來說,我們吃東西的時候,氣管和食管是不能同時打開的,要想保證這個過程不出差錯,就需要咽、喉等部位之間的協調配合。
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他們的喉軟骨因為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常會出現喉軟骨軟化的情況,這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協調呼吸和吞咽功能,吃奶時,就會使少部分奶液進入氣管,引起嗆奶。
1)如果是輕微嗆奶,可以讓寶寶保持側臥位,建議右側臥,然後傢長將手掌和手指合攏呈碗型,叩擊寶寶後背的上半部分,幫助寶寶將嗆入咽喉部的奶液盡快咳出來。
2)如果寶寶出現瞭劇烈嗆咳、面色漲紅等情況,則代表奶液已經進入瞭呼吸道。
這時傢長就要趕快讓寶寶俯臥在自己的腿上,胸口頂在自己的膝蓋處,並保持頭低位,然後用力叩擊寶寶的背部,以促使寶寶將嗆進呼吸道的奶水咳出來,嚴重嗆奶時,鼻腔也可能會噴奶。千萬要註意,按照下面圖示的指導去做。
剛出生的小寶寶,大腦對消化道的控制還不太好,所以就會出現整個腸道有的地方蠕動快,有的地方蠕動慢的情況,使得每段腸道之間的銜接並不是很順暢,引起脹氣甚至是絞痛的癥狀
醫生通過聽診器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腸道的蠕動是每分鐘10-12次,而腸脹氣時,會出現連續性腸蠕動,比一般的腸道蠕動頻率快很多。
新生兒寶寶的膈肌和成人的不太一樣,他們的膈肌因為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比較僵硬和平直。也正是因為這樣,寶寶喝瞭奶以後,變大的胃部,就會頂到膈肌,緊接著就出現瞭膈肌痙攣,也就是打嗝。
新生兒寶寶打嗝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寶媽大可放心。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叮當媽先分享瞭常見的喂養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我知道在喂養的路上還會其他有各種各樣的小插曲,歡迎寶媽寶爸評論區留言交流或者私信交流。
你覺得不錯,請給叮當媽一個贊的鼓勵,接下來會繼續分享睡眠篇、護理篇、運動&認知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