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年2月25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被革除天主教籍。
中世紀教權與皇權之爭由來已久,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懺悔罪過”。三天三夜後,教皇才給予亨利四世一個額頭吻表示原諒,而這位教皇出身於皮鞋手工制作之傢,這就是“卡諾莎之辱”。此後,“卡諾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為屈辱投降的代名詞。
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宗教改革緩緩拉開序幕,教權的地位逐漸受到威脅。
1533年,英王亨利八世為瞭休妻另娶,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遂在國內推行宗教改革,從此,英國脫離天主教體系,確立瞭以英國國王為教會最高領袖的英國國教,又稱安立甘宗,國內叫聖公會。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登基後,重申瞭新教的國教地位。其較為極端的宗教政策,引起天主教勢力的不滿,國內外天主教勢力聯合起義,遭到女王殘酷鎮壓,教皇震怒。
1569年,逃到蘇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的侄女瑪麗被國內天主教徒和西班牙所擁戴,發動起義,伊麗莎白出兵鎮壓,國內天主教勢力領袖諾福克公爵被關押,500多人被處死。教皇庇護五世震怒,於1570年2月25日頒佈《教皇公告》,剝奪伊麗莎白一世國王頭銜,解除其臣民對她的效忠和服從,革除其教籍。
英國女王和羅馬教皇的鬥爭看似是天主教和新教之爭,其實是教權和皇權對國傢事務控制權的爭奪。
歐洲近代的民族之意識很大程度上脫胎於宗教改革,對於人民來說,王室的更迭和戰爭對於自己生活的影響毫無意義,或許區別隻是在於洗劫自己的是誰傢的軍隊而已。自英國國教確立之後,英國老百姓的宗教信仰開始與歐陸天主教信仰分道揚鑣,在不斷對抗境外天主教勢力的過程中,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不斷覺醒,英國走上瞭邁入民族國傢的道路。
特拉法爾加海戰
英國作為孤懸海外的島國,其地理特點決定瞭其能自由地脫身於歐陸的事務,無論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和試錯,還是在海軍上的發展,同時又可以在恰當的時刻插手歐洲事務,最大化地獲取其想要的利益。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傢,第一個君主立憲議會制國傢,在大航海時代吃到最多紅利的國傢,此時的英國正從慢慢歐洲從歐洲脫穎而出,走上和其他國傢完全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