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宮,宋乾道六年(1170年)瀘田王霖公率族人始建 。明景泰七年(1456年)王祜公重建。三清宮背南朝北,地勢高爽,用地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518平方米。宮殿氣勢磅礴,莊嚴肅穆。是道教傳教之聖地。
唐乾符年(874~879),黃巢兵犯饒(洲)信(洲),敗後潛於少華山鵝公嶺,時任信州太守王鑑奉旨清剿撫民,見山明水秀,遂以傢焉。唐光化年(898年…900),舉傢遷居。為三清山王氏始祖。
宋乾道庚寅歲,始祖十世致敬翁,諱霖,字季深,號東山。平生樂善好施,一日曬谷見雞啄食,舉耙驅趕至三清福地,雞遁於草叢,挖出金雞。族人皆喜,以為祥兆,捐資建廟,祈求安康。取名“三清觀”。後荒廢。
明景泰丙子歲,始祖二十世孫王祜,字永祦,號帽峰,居延溪。自幼風清貌古,飽讀詩書,且傢境殷實,卻無心仕途,喜寄情山水,愛青蓮境秀。從延溪(昄大早禾田)搬遷瀘田(昄大汾水村)結廬自娛。而立之年,族中長者企盼,當承祖業重建三清觀。公雲,吾早有此意,己運籌於胸。是日,領族人,工匠,賢達登少華。見山勢開闊平坦,四周隆起,似虎琚龍盤,有祥雲籠罩,背倚九龍山,門朝北鬥紫微星,舉目遠眺,群山環抱,暗藏“常有觀其暾,常無觀其妙”,的經義,東方龍首山,應左青龍之象,西為虎頭巖,應右白虎之象。前為紫煙石,應朱雀之象,後為萬松林,應玄武之象。擊掌稱曰,天賜福地也,此,始稱“三清福地”。
明景泰年,祜公擇吉日攜弟永翀,永優及族人,駐山砍薪搭棚,砌灶支鍋,量基整地,取石築墻,伐木建屋,苦於山路崎嶇,徒手難行,磚瓦灰料需運送上山,公又領人削山開路,遇壑架橋,逢巖開鑿,見壁雕鏤,沿山置景,春去冬來,歷六載寒署,經兩千日夜,饑餐苞谷,渴飲山泉,曰復一日,殫心竭力,風雨無阻。舉全族洪荒之力,傾囊點綴,終成大業。傳,公為事業漚心瀝血,三年末入傢門。又聞,時有大明建文帝避難隱於此,化名詹碧雲,為人利落大方,建言獻策,抵山規劃,處處親力親為,後祜傢資告匱,建文帝占歛銀數,助成。(瀘田王氏宗譜,祝林慶先生“三清山奇香”一書)。從而留下眾多符合大明皇傢規制的文物,佐證瞭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清宮三間兩進,就勢而建,前低後高,歇山屋頂,梁柱外墻為巖石結構,古樸典雅,氣勢恢宏,獨具匠心。正面三樘大門,步入大殿,一排神壇,神龕供奉三清神像。大殿後堂鋪排石階,拾階而上便是後殿,居中供奉觀音,兩側供有十八羅漢。殿旁齋舍,膳房,門樓,牌坊,兩廊,臥室,雕塑,聖像完美一新。
三清宮正前一方形水池,安放香爐方石,池底刻龍頭石雕。東側建有焚香爐。面對一座石牌坊,為三清宮門坊。牌坊莊嚴雄偉,橫跨入殿通道上方。兩側方柱刻有“登殿步虛升太虛上之無上,入門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和“雲路迢遙入門盡鞠躬之敬,天顏咫尺登壇皆俯首之恭”楹聯。額坊間嵌青石橫匾,雙面鐫刻“三清宮”三個楷書大字,為德邑人,明朝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孫原貞所書。落款大明景泰七年龍集丙子九月吉日,開山德興延溪帽峰費隱永祦王祜玄正立”。
大殿正門數丈之遙,掘池三口,占地十數畝,深及丈餘。冠名“凈衣池,清華池”,“涵星池”,池中泉水涓流不斷,五彩錦鯉戲嬉池中。池邊小道曲徑通幽,殿後蒼松翠柏,蔥蘢幽靜,湖光山色,清雅秀麗。宮殿四周按道傢八卦方位建有龍虎殿,風雷塔,福地門,紫微亭,飛仙臺,演教殿,糾察府,九天應元府,與三清宮交輝相映,從而形成道傢“無極,太極,四象八卦”的高超佈局。建築之間又各具特色,因形取勢,借勢造形,充分體現與自然相互因籍。各建築簇擁著三清宮,如同眾星捧月。被文人雅士標譽為“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
三清宮建成,八方香客慕名前往朝拜。一時間遊人如鯽。晨鐘暮鼓,香火不斷。尤至農歷七月二十日,祜公“升天”之日,王氏族人凡十六歲以上者,均沐浴齋戒,穿著整潔,手持祭禮,以八面大旗為引,抬著祜公,潘公神像,敲鑼打鼓,上山朝拜。至天門,三清宮正門大開,宮內鐘聲頻傳,鼓樂齊嗚,宮外鞭炮聲,火銃聲大作,進山者自青龍門進,由白虎門出,繞宮二十四圈,將神龕置放大殿,眾道著法衣,執法器,迎神接仙。眾者焚香朝拜,宮內燈火通明,香煙繚繞,熱鬧非凡。一月後,神像接回村中,歲歲如此,從未間斷。
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鼎盛之時,外姓覬覦,無端遭大清,民國兩次訟事,訟之不決,曾歷時六年五個月,又六個春秋的應訴之路,終因有縣,府志記載,各處建築,雕刻落款為憑,糧串,議約文書為證,樁樁件件,鐵證如山,官吏信服,妥善瞭結。
然, 清乾隆四年,朝庭禁止正一真人傳度,道教漸趨衰落。三清宮雖有影響,但地處偏遠,仍繁盛不衰。民國後,烽火四起,民不聊生。三清宮也難幸免,日漸荒廢,至共和國改革開放,宗教事業枯木逢春,於七一年至七三年和八一年至八二年,王氏族人再次行動,紛紛捐錢捐物,擔磚挑瓦,攜鋤帶鏟,不計得失,重修三清宮,使三清宮三落三起,再現輝煌。
回顧三清宮百年滄桑,千秋往事,身為王氏族人,無不感慨萬千,先祖之精神可謂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吾等當慎記祜公臨終遺,“吾創少華山道境,藝花木以娛情,修橋路以濟眾,但吾子孫雖眾,優劣不一,誠恐日後劣者不思其產,無人掌握修飾,必致廢馳,吾失望也,故書此遺囑,付吾宗子孫收執掌理,無違吾命,以安吾於九泉之下,幸甚,感甚”。
悠悠歲月,春去冬來,先祖重讬當銘記在心,先祖基業世代傳承,如今旁落他人,族人無不憤慨,盼吾族中有志之士正本清源,告慰先祖。遵族眾之讬,本人不才,恐違眾望,欣然命筆,已紀始未,仍勉後昆,遇損宜體繼茸。
三清山王氏鑑公三十六世孫王德順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