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梁式紫砂壺鑒賞

顧景舟 此樂提梁

提梁式紫砂壺,是目前傳世紫砂壺中,出現最早的壺式。造型源自於瓷器造型或仿民間煮茶器造型。瓷器提梁造型始於北宋,為北宋耀州窯所創,流行於明清,尤以明代萬歷時期為代表。

紫砂提梁壺究竟為何人所創,無法確定。明末周高起著《陽羨茗壺系》雲:“趙梁,多提梁式,亦有傳為名‘良’者。”民國李景康、張虹著《陽羨砂壺圖考》曰:“(康按)陽羨壺之作提梁式者,或以趙梁為鼻祖。”趙梁生活於明嘉靖至萬歷年間,目前有紀年可考最早的提梁壺“吳經提梁”則制作於嘉靖十二年前,其時趙梁至多處於幼年期,所以趙梁不可能是制作提梁壺的第一人。

7060faf88879d81bd754b31685e6b2eb友谷 假山提梁

提梁壺最大特征是形體和容量較大,為瞭便於提攜,壺體上加瞭一個提梁。提梁壺就其提梁而言,有硬耳、軟耳兩種,多數為與壺身連成一體的半月形硬耳提梁,提把有圓形、棱形,或樹杈形等;少數為壺肩部有雙豎系或單豎系,雙豎系或單豎系之間,穿以半環形金屬或藤篾的軟耳提梁。圓形八仙提梁或蛋包提梁,即為雙豎系的軟耳提梁。傳世制作精美的提梁壺,以硬耳多見,軟耳較罕。

裴石民 光明提梁

紫砂提梁壺自誕生至今,已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群體,其壺體造型幾乎囊括瞭紫砂壺的所有造型,如瓜形、球形、棱形等等。任意一款紫砂壺都可以加配一個提梁把而成為提梁壺,具體有多少造型,已難於統計。就壺體單獨而言,可歸之於另類造型,如陳曼生的石瓢提梁,則屬石瓢造型。

提梁壺式,整體器型較大,古樸穩重而大度。紫砂壺自明代中晚期誕生以來,發展至今,造型雖然創新不斷,提梁壺卻經久不衰,且屢有創新。紫砂壺中提梁壺的經典造型最多,諸如吳經墓提梁、時大彬提梁、邵旭茂提梁、曼生石銚提梁、石瓢提梁、黃玉麟雪花提梁、顧景舟提璧壺等等。

吳經提梁

我國目前有紀年可考最早的紫砂壺,因出土於明代嘉靖年間的司禮太監吳經墓中,故後人稱其為“吳經提梁”。吳經提梁壺1965年出土於南京中華門外馬傢山司禮太監吳經墓中,吳經墓葬的年份為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此可知,這是明嘉靖十二年以前的一把紫砂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館,器身作球形,腹下部微斂,短頸,平底;彎流,流與腹部銜接處,貼塑四瓣柿蒂形紋飾;平蓋,鈕作葫蘆狀;無子母口,蓋內有“十”字形筋撐架。泥色呈赤褐色,質粗器大,特征與明末周高起所著《陽羨茗壺系》的記載相符,是早期紫砂壺的代表。

大彬提梁

紫砂壺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時大彬傳世紫砂壺中僅見的提梁壺,便於稱謂,習慣稱之為大彬提梁。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蓋口外沿刻楷體“大彬”二字,側鈐陽文篆體“天香閣”方印。《宜興紫砂珍賞》說:“‘天香閣’資料未詳,斷代尚待考證。”據已故臺灣文史學者徐鰲潤(宜興人)考證,此壺實為時大彬為明末吏部郎中路邁(宜興人)“天香閣”所制,為“天香閣”的鎮館之寶。

這是件既有整體氣勢,又有細部刻意推敲的作品。整器以圓為基調,圓身圓底。正看,圓圓的壺身和圓圓的提梁重疊在一起,輪廓線相互交錯又受阻斷,立體感強烈;俯視,壺底是一個大圓形平面,壺蓋是一個小圓平面,壺鈕正處在這兩個同心圓的圓心位置。鼓腹削肩,矮頸平蓋,壺流折而曲,側呈六棱,把作提梁式,剖成菱方,提梁圓而高大,拱起如虹橋,與壺身的圓,虛實相映,整體舒展大方。壺蓋、壺鈕與圓渾的壺體形成對比,提梁所形成的虛空與壺身的實體形成對比,增強瞭藝術效果。紫泥粗砂材質,器表似梨皮。壺體表面泛現閃閃奪目的黃色顆粒,猶如靜夜長空繁星點點,更顯制作技藝的高超。整體壺胎堅實,形體穩重,制作工整,古樸淳雅,同樣可視為早期紫砂壺的代表,也是時大彬的代表作之一。現代雖有諸多仿制,僅為形似,氣韻、砂質難與媲美。

0b167add8d69e11e7e6ffe31f3b14ca5王寅春 裙花提梁

裙花提梁,現代提梁壺式的精華之一,現代筋紋器經典之作。為紫砂一代宗師王寅春於1972年(74歲)時所創,是王寅春壺藝畢生的精華之最。壺身為橢圓形,下部為菱花六瓣紋飾,凹凸相間,似裙子的邊,故名裙花提梁。口飾雲肩線,與腰圓蓋板相吻合;蓋面貼如意菱花紋飾,中肩部貼百結繩紋;三彎流方棱式嘴,扁方體提梁乘勢而立,扁圓鈕細圓得體。集多種技法於一壺,造型敦厚、融圓、俏麗,線條流暢,充滿情趣。用黃龍山優質段泥制作而成,色澤嬌艷,葵黃而含露,妙不可思。底鈐“王寅春”方印,蓋內有“寅春”章。

98a72debeaad4749cac03d93912e240e顧景舟 提璧提梁

現代紫砂提梁壺的經典佳作之一。又稱提璧壺,因其壺蓋面似玉璧而得名。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高莊教授設計,現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最早制作而成。提璧壺不僅體現瞭顧景舟大師精湛的壺藝,而且融合瞭高莊教授的設計風格、神韻。下圖為顧景舟大師制作的提璧壺之一。壺體為扁圓柱形,平蓋,扁圍鈕,扁提梁,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和諧勻稱,氣質健偉,剛中帶柔,深沉樸茂,置放各種環境中品茗觀賞,都能顯其神采。是集當代紫砂壺藝材質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於一體的全能佳作。提璧壺曾經多次制作、修改而成型,為顧景舟大師畢生的經典之作,堪稱當代紫砂茗壺一絕。

1994年郵電部發行《宜興紫砂陶》特種郵票一套四枚,“提璧壺”是其中之一。顧景舟大師制作的大提璧壺,2010年曾拍得1288萬元的成交價,提璧組合茶具,曾拍得1872.5萬元的成交價,創下瞭當時紫砂壺拍賣的歷史之最。

顧景舟 玉璧提梁

顧景舟 鷓鴣提梁

鷓鴣提梁壺簡稱鷓鴣壺,現代紫砂提梁壺的經典佳作之一。壺藝泰鬥顧景舟大師的原創。“鷓鴣提梁壺”的底上,留有顧景舟大師的刻款:“癸亥(1983年)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作數壺,以紀命途坎坷也。景舟記,時年六十有九。”顧老晚婚,臨五十歲才與比他小十一歲的徐義寶結婚,僅共同生活瞭不到二十年。徐氏患鼻咽癌,越過這個鬼門關幾乎無望,顧老預感妻子此病的兇險,仿佛聽到瞭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淒惶叫聲,故制 此外形似鷓鴣鳥的提梁壺寄托瞭自己的悲苦情狀。

顧景舟大師釋為:一是抽象的象征,從側面望去,猶如一隻飛翔著的鳥兒的頭部;二是取一種名茶叫“金鏤鷓鴣斑”之意。“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的詮釋,雖也貼切,非其本意。

鷓鴣壺,壺身呈扁圓形,把手為見棱見方的三柱高提梁。剛柔相濟是其主旋律,壺身、提梁、壺鈕,乃至壺嘴嘴面的處理,圍繞主旋律協調統一,恰到好處。特別是提梁的前叉,立柱遒勁,力透與命運抗爭的勇氣。視覺上,飽滿的壺口,微凸的壺蓋,既是造型上的過渡銜接,也是大師所追求的精神狀態,從構思設計到制作,都可以看出大師爐火純青的技藝。

汪寅仙 曲壺提梁

通常稱曲壺,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張守智和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依據近代瓷器造型合作設計,汪寅仙大師獨自制作的經典壺式。

曲壺造型取材於自然界中的蝸牛,壺嘴猶如蝸牛的頭部,壺體似蝸牛的身軀,壺把所圍成的空間似蝸牛的外殼。從壺嘴到壺把,用一條渦線貫通,壺身和壺把結合成壺的整體。壺嘴從壺的腰線中起伏延伸,充分顯示瞭靜中的活力,微翹的壺嘴增強瞭蝸牛抬頭爬行的動感。

提梁與壺體的結合部采用外凸內凹形式,由寬逐漸變窄,其頂端恰好是手提的部位。在線、面的處理上,提梁的薄厚與壺口處統一均齊,提梁兩側的邊線與壺口兩條邊線聯合成一條渦旋線,線的處理尤顯均勻飽滿、清晰挺秀。壺蓋的蓋滴從蓋頂自然舒出,滴頂的造型與壺把提梁相對應;壺蓋處的虛線與壺口的流線相對應。壺體敦實圓厚、輪廓清晰,線和面的轉折處理得幹凈利落。1990年,曲壺曾在全國陶瓷設計評比和國際精品大獎賽中獲得一等獎。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民间中医想合法执业,必须懂这三个证

导读:很多人没搞明白《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这3个证书,金华佗带你看懂 ...

· 11分钟前

那些香港电影中美丽的流星之五:孙佳君

孙佳君,1974年生于新加坡,1994年参加新加坡选美拿到新加坡小姐冠军,接着赴港发展,1995年参演周星驰《百变星君》引起注目。

· 11分钟前

简述现代人的一生

18岁,你读了大学。 20岁,你大二结束,开始悔恨 自己前两年幼稚的行为 于是开始努力 22岁你大学毕业了,却发现 找不到一份 ...

· 11分钟前

瞪羚企业和独角兽的区别

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是高成长型企业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 16分钟前

手機sd格式化怎麼恢復?方法看過來

手機sd格式化怎麼恢復?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子設備,我們使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打遊戲、聽歌、拍...

· 18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