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烽火连天,时局动荡,有志之士生于乱世,总想要施展自己的拳脚抱负,是以百家争鸣。
在诸子百家当中,道家以超然的姿态独立于其他各门各派,为在世俗生活中忙忙碌碌的人们留下了一片休憩之地,
而庄子犹为突出,他努力从百家争鸣的喧嚣中抽身而出并回头反思观念之争的局限,超越各家各派的主张之外指出自由的出路。
如果说忙碌、争执的生活是有,那庄子的主张即是无。
在庄子看来,纷繁冗杂的杂物杂事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对是非对错、道德知识的执著束缚了心灵的自由。人们需要澄明正心,通过无的方法实现独立的逍遥姿态。
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分内外两篇,外篇内容冗杂,或有与庄子本人思想相抵触之初,后人多疑伪作。因此,后代的研究也多从内篇起。
关于庄子内篇,清朝孙嘉淦在《南华通》里这样说道:
“逍遥游者,庄子之志也,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阅世熟则思远害,求道高则入虚无。 以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遂有功名,是生利害,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养生之缘督,人间世之无用,德充符之忘形,大宗师之人与天一,应帝王之游于无有,皆本诸此,实为书之纲领,故首发之,所谓部如一篇,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
内篇有七章,居于首位的《逍遥游》则统领全篇。
说起《逍遥游》,人们常常会想起“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奇瑰丽,却往往忽略了后面看似意味不明的一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将这三句细细探究下去,会发现,庄子的思想无外乎这三种无。
至人无己,指的是一种超越形骸之外,取消物我对立,将小我融于天地之间而逍遥无待的状态。
神人无功,首先是对万物无为,使万物自化,其次是不食人间烟火,不为功名利禄和俗世规章所左右,认为“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不受损害,用以对抗仁义道德、经式仪度的方法就是“无功”。
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大道被一孔之见隐蔽了,至言被浮华之词隐蔽了,所以产生了像儒家墨家这样的是非争辩,他们各以对方否定的为是、以对方肯定的为非。大道无名,只需要用心体会便是。
这三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并无高低层次之分,构成了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齐物论》的丧我观念,就是对无名思想的最大阐发,《应帝王》无为之治的理想与神人无功正相符合,《大宗师》《德充符》之忘形,天人合一,不就是至人无己么?剩下的篇章也主要是对这一思想的不同角度阐释。
庄子眼中的“圣人”虽处庙堂之上,而其心能摒除尘世间的利害之争,虚心静气,无异于在山林之中,一切任自然而行。
庄子的圣人只是寄托其个人理想的“人物”。他们已完全脱去了人的皮囊,不食人间五谷,也不受人世间的种种羁绊。如果生活在社会中,人必须要学会适应和容忍。
乘云气,御飞龙,精神四达而至于无限,可谓逍遥极了。故而可看出庄子眼中的圣人只是庄子所欣羡的自由精神的载体
老子确立了以清静、自然、素朴、阴柔、无为、无争,却是以有为有争等积极入世有治的方式为圣人观的最高理想目标模式,
而庄子确立以自然、超越、虚无与神游等出世的方式为圣人观的最高理想目标模式。
在这个物欲不断膨胀的时代里,所有人都汲汲营营,致使自己的内心疲惫不堪;
在这个“诸神纷争”,观念交杂的时代里,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信念预设出发去理解他人,对不可理解的“他者”抱持敌意。
而庄子的“无”的思想,恰恰给当代的我们以反思和启迪,为我们从束缚中超拔获得自由提供了一种路径,
为我们反思现代性的困境提供了一种相对主义的视角,为我们从纷争和追逐中解脱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安放心灵的休憩地。
参考文献:
贝京、王攸欣,2016,《“至人无己”与“敖倪万物”——庄子人格理想与行迹叙事新诠》
陈鼓应,2009,《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程国煜,1991,《互文辞格——兼议中学文言文互文语句的注释》
贡华南,2014,《体、本体与体道》
马晓乐,2004,《庄子、郭象圣人观之比较》,齐鲁学刊
杨成孚,1996,《<庄子>至人·神人·圣人异名同实论》
王国胜,2006,《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王永豪,2007,《“无己”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面》
王攸欣,2017,《庄子至人无己境界及体道体验之共通特征》
鑫鑫、季晓冬,2005,《谈庄子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祝杏清,2013,《是三种人,还是一种人?——“至人”“神人”“圣人”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