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多年的阿迷,阿根廷夺得世界杯,梅西加冕球王,不写篇文章,真的对不起自己。梅西成为足球领域第一个获得所有荣誉大满贯的球员,拿到了一个足球运动员能拿到的所有荣誉,若干年后可能被视为唯一球王,今天的小朋友们算见证历史了,这个历史的时刻值得记录。这篇文章讲讲个人理解的梅西的成长过程,顺带也介绍一下足球这个运动的特点,希望我国的富有潜力的小朋友们能够爱上足球,在足球上把自己的天赋充分发挥出来。踢球很多年,深知我国并不缺少很有潜力的少年球员,只是这片土壤不是很好的足球土壤而已,这些只能大家一起慢慢改变。作为深爱足球的人,我的人生从足球中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一方面希望国人能够真正享受这个世界第一大运动,同时也希望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能够给足球世界带来更多元的色彩。
梅西夺冠,各种文章大家估计也看了不少。我这个系列的文章,主要还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述,而且一般文章里面会讲到的内容,我也不太讲(比如梅西外婆给他的早期的鼓励等等),多侧重于一般文章没讲到的。梅西加冕球王,其中的生命故事一定有很多富于教育意义的话题,但一般的大家讲述的点还太过停留在浅白的层面了。
本系列第一篇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足球这个世界第一大运动,大家了解一下足球这个运动的特点,在全球的竞争有多么激烈,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同时介绍一下阿根廷文化和阿根廷足球的特点。这些都是梅西成长的背景因素。
下图为简要版本的梅西迄今获得的所有荣誉,更多荣誉见文末。
图:梅西迄今所有荣誉
世界第一大运动
足球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运动,虽然在中国可能大家不太感觉得出来,大家可能觉得身边打篮球或者乒乓球的人更多。
很简单地,我们先来看看足球得冠后的庆祝场面,下图是这次阿根廷世界杯得冠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广场处的庆祝场景,真正的万人空巷,这是其他运动都不能比的。阿根廷全国4000万人,参与庆祝的就有500万人。
下面我们来用钱说话,我们来看看全球各体育赛事的价值榜(本来是在本文最后才展示价值榜的,但是想到本文的读者可能大多数比较缺少对足球的兴趣,所以我们还是先用钱说话,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直观和可以接受的。)
图:全球体育赛事价值榜
下图是该榜的中文翻译:
图:全球体育赛事价值榜(中文版)
可以看到:
另外,足球创造了全球43%的体育收入。
世界上一共197个主权国家,而FIFA一共有211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代表队。足球堪称全球参与度最高的运动。
作为对比, 篮球发明的时候(美国人1891年发明篮球),足球已经成体系,诸多俱乐部已经成立; FIBA(国际篮球联合会)正式宣布成立篮球世界杯的时候,德国刚第四次夺得足球世界杯冠军,皇马刚夺得队史第十次欧冠冠军,足球世界杯已经办了近一百年。
另外排球是1895年由美国人发明。乒乓球1900年由英国人发明。
可以说足球吸引了最多的眼球,有最多的人参与,有着最激烈的竞争,堪称体育界的内卷之王。
足球的魅力
为什么足球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全球最多的关注和投入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是用脚或者非手的身体其他部位控制球的挑战性。相比于其他运动,足球对技艺的要求恐怕是最高的,毕竟我们要用平时只是用于走路跑步的腿去控制圆滚滚的乱跑乱跳的皮球。
正因为如此,足球可能是各种运动中对体型最没有要求的,各种体型的人都可以在足球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高的,矮的,瘦的,胖的,快的,慢的,都有代表性的世界巨星。一方面这是因为足球中有丰富的要素,所以各种体型的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身材高的有头球优势,身材壮的冲击力强,扛得住,速度快的凭速度就能过人,身材矮的瘦的一般更灵活。而另一方面,相对于身体体型,脚对足球的控制却有着无比的重要性。
图:德国大中锋菲尔克鲁格
图:内马尔
所以学校或者公司里想发展大家踢足球的,如果大家以前完全没有踢过足球的话,一开始还是要多练练,对球的基本的控制能力要有。否则一上来就着急跟人打比赛,自己却停球停老远,传球传不准,队友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配合打起来,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很多时候踢球,我招呼队友不用抢的很凶,只要压缩对方空间就好,就让对方带球或传球,看他们自己能否踢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带丢了或者传丢了。
所以,控球技术(包括传球)是有挑战性的。而对技艺的追求,这正是赋予足球世界第一大运动的魅力的一大因素。这点我们后面还会细聊。
构成足球世界第一大运动的魅力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巨大的足球场和参与人数的众多。篮球只有5个人,排球6个人(还被网隔开,缺少身体对抗)。足球则有11人,在一个大场上以两军对垒的方式展开。这种充满技艺的对抗让我们血脉偾张,满足生命竞争的基本心理需求。足球是体育运动中最接近战争的运动。荷兰全攻全守足球的缔造者,绰号“将军”的米歇尔斯教练直言:“足球就是战争。”我国2000年前汉朝的蹴鞠,当时的玩法和现代足球很接近,在军队中常用作军队训练的手段,如大将霍去病就很喜欢用踢蹴鞠的方式训练军队,在征战之余还忙着建新“球场”,军队缺粮士兵饥饿还组织士兵踢球(蹴鞠)。德国在输了拿破仑战争之后,足球也成了大众“尚武”强国的一种方式。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到这些。
图:大将霍去病
而上面说的脚对球控制的技艺,就需要在这样高速运动的对抗中完成,同时需要学会一个团体里的配合。这门技艺上的成长需要在很多实战中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去打磨和领悟。
说到两军对垒,在足球方面的竞争,更有国家的整体特征,呈现出国家文化对抗的特色。比如德国足球简练干脆理性纪律性强,就很有德意志民族的风格。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的足球都带着鲜明的自己国家文化的特征,这其实也是吸引广大球迷的足球魅力之一。后面我们再具体讲讲这个。
大家记住这两个因素。本文后面的内容可以说都是由这两个因素引出。
这些构成了足球运动的无比魅力。足球可以说是各项运动中要素最多的复杂生命体。各国之间在足球上的竞争,也是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
足球这个运动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生命要素。作为一个个人,参与足球运动,可以获得最好的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熟悉和参与这项充满复杂生命的运动,可以让国家文化中增加对复杂生命的体验,并学习如何构建复杂生命系统。从本文后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来,善于处理复杂生命系统的国家,在足球上也有更好的表现。
正因为这些,让足球成为体育运动最高的荣誉。获得足球世界杯的冠军,就是全球四年一度的冠军,可以说是所有运动的冠军,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越了运动本身。在这四年里,所有国家都承认你是世界冠军。
物竞天择,竞争,恐怕是动物体内都有的生命动力,人类也不例外,否则可能过多的荷尔蒙无处释放。人类历史上的很多竞争是通过残酷的战争的方式进行的,造成生灵涂炭。而足球则可以让各国之间的竞争以非常和平的方式来开展。
如何在足球上竞争?
那么这样一项拥有复杂生命系统的运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竞争是最有效的呢?我国奥运金牌拿得不少,但在足球方面一直是困难户,足球的成绩还不如篮球和排球。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在奥运金牌数上世界第二或第一,给大家一个印象好像我国是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但奥运金牌数真的能说明中国是个体育强国吗?
我国一直有一个奥运拿金牌的五字战略,即小、巧、难、女、少,把资源集中在“小众小球项目、技巧性项目、难度大、女子项目和比赛人数少(单人或双人项目)“ 这些项目上,以拿牌为目标。
在1995年出版的《奥运争光计划》里,说明了要发展小项目,冷门项目,女子项目的奥运战略:
在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确定现有奥运会重点项目。优势项目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基本保证,要继续巩固和发展18个国家重点投入项目中现有优势小项和潜优势小项,大力开发若干短期内能够达到世界水平的小项以及女子等项目。据统计,我国26个夏季奥运项目中有60个左右优势小项和70个左右潜优势小项,这些小项是我国竞技体育攀登世界高峰的主要力量。同时要注意奥运会设项变化,对有可能进入奥运会的优势项目也要给予扶待。要改革传统的重点布局方法,以奥运会有希望获奖牌为主要标准。
而小巧难女少的反面,正是男子项目,大球项目,热门项目,集体项目。而男足恰恰全部符合。
所以奥运金牌数多,本身是一种取巧的策略,并非建立在雄厚的群众运动基础上。大家应该都能同意,真正的体育大国应该是群众对体育的参与度高,体育文化发达,才能算是体育大国。我国奥运金牌数量多,对于群众体育的正面影响似乎微乎其微,甚至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今天,中国在经济等很多方面在全球都排第二,但是在体育方面并不像奥运金牌数一样也排世界第二。实质上,中国仍然是个体育弱国,群众体育的基础非常差,体育文化欠发达。欧美的体育设施体育文化与国民生活水乳交融,与之相比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刘国梁高敏这些我国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出了国没几个人认识。还不如当年在海外踢球的杨晨范志毅孙继海知名度更高。
图:范大将军
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全球第二,现在应该扎扎实实的发展中国的体育运动了,把群众体育这个基础做好,这本身也应该是发展体育的最终目标。而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应该成为我们现阶段努力搞好的项目。日本提出宏伟的足球百年计划,目标2050年拿到世界杯冠军,应在这个背景下去理解。日本经济世界第三,人口超过许多足球大国,世界冠军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目标。但前提是必须有好的足球的群众基础,日本足球百年计划里也明确提出2050年足球人口要达到1000万,占日本人口1/10(德国目前的注册球员占人口1/10)。日本如此重视足球,背后可能也有看重足球对提升民族精气神的因素。
所以奥运奖牌数高其实并不等于是体育大国,因为我们避开了竞争激烈的运动。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上,靠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是不高效的,比不过发自底层的有大量群众基础甚至有良好的职业化市场的方式。尤其是足球这个拥有多个生命要素的复杂生命体,需要一个很好的有机的土壤,适合各种生命要素在长期的大量自由竞争中自然生长并逐渐脱颖而出。
比如我们看看另外两个大球,排球和篮球,我国的表现不像足球方面那么差,除了全球在排球和篮球方面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以外(因为全球打排球或篮球的国家很少,远远少于踢足球的国家,所以有人统计中国的篮球和排球在全球的排名,相对位置其实和中国足球的世界排名差不多。),排球和篮球这两项运动对身体的某些特殊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排球,我国的选材标准:
凭这个选材标准,群众基础和技术功底再差,单凭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中国男排怎么都不会太差。
篮球则选个高的肯定更有优势。因为个子够高,直接在篮下把球往篮框里放就完了,以至于篮球历史上多次更改比赛规则。
所以,排球,篮球的特点,我国可以在人口世界第一大国的基础上用举国体制把最符合标准的那些人筛选出来,这个是有一定作用的。兴趣,尤其通过长期的兴趣去不断发展技艺的作用就不如足球运动里那么大。
而足球,我们前面说过各种体型的人都能够在足球场上有发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控球的能力。所以,在足球的竞争上,我们无法单凭身体的某些标准来全国选材。而且足球这种技艺还是运动中的多人对抗场景下的技术运用,就更加无法通过“考试”一样的单一的标准来筛选出所谓的好苗子。球员在这门技艺上的成长需要在很多实战中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去打磨和领悟的。
足球的这个特点就让单一的类考试的举国体制的选拔方式变得非常低效。可以说在足球这项高度复杂需要相当创造性的运动上,人才应该如何培养,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常有现代教育的辩护者声称考试不过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机制,现代教育是必须的人才培养和筛选机制。其实,现代教育是类似于我国体育的举国体制的制度,在面向类似于足球这样复杂生命体的培养上,是非常失效的。我们具体来看看足球上的人才培养是怎样的,对我们思考教育本身应该是怎样的是否有些借鉴。
回归生活,回归快乐,回到群众体育的基础
首先,当我们面临的是非单一标准的拥有多个要素的复杂生命体的时候,基于兴趣的自主自发的自然生长,百花齐放,让每个生命充分去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给生命这样生长的土壤。一切要回归到兴趣和快乐。这就是要有群众运动这个基础。
足球俱乐部自诞生起就有两个鲜明的属性:工人阶级属性和社区属性。英国今天还有个社区盾杯比赛,就是在向社区志愿者们致敬。自有现代足球以来,足球就和所在社区是一种共建的关系。一支俱乐部甚至国家队的建设核心不是成绩,而是它所构建的社区属性和认同感。足球是这些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奥运拿牌或者应试教育的思路必须改变。
在欧洲,足球早期是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而兴起的,足球成为新兴的庞大工人阶层的社交和运动方式。比如德国工业化时期,除了从英国大量进口铁轨机车等生产设备,足球也同时传入,成为新兴的工人群体相互连接的纽带。
这样与本地社区紧密结合的运动,是有机的富有生气的。大众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的足球文化,成为足球潜在人才滋生兴趣并自然生长的最好的土壤。
相比之下,在我国,民间是比较缺乏生气的。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间只有学而优则仕和赚钱两个方向,也就是对大富大贵的追求,而其他更多元的方向难以得到传播。
我们经常批评中国足球的一大问题,就是管理者其实不懂球,不是球员出身,有时候甚至不是运动员出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是从这项运动的最基层开始,我们的民间就没有积极参与到足球的各级组织里去。
德国在拿破仑战争输给法国后,全民意识到需要强身健体才能强国。而足球正好在这个阶段引入,成为德国大众最好的锻炼方式。
体育运动感对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所体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体育运动对于塑造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同样非常重要。
说到我国足球的群众基础,如果我们把中国古代足球也考虑进来的话,中国2000年前气吞万里如虎的两汉时期,足球的群众基础似乎相当不错,还是大将霍去病酷爱的军事训练手段。
在汉朝时候的蹴鞠的踢法和现代足球很像,场地两边是球门,双方各12人,和现代足球一样是强对抗运动,是军营里的训练方法,双方如排兵布阵一样进行对抗,讲究阵型。据说霍去病也是足球(蹴鞠)高手,少年时沉浸于街上蹴鞠,练就了健壮的躯体和勇敢无畏的精神。而且那时候中国的足球(蹴鞠)运动相当大众化,民间有广泛的足球,遍地街头足球,比如刘邦的父亲,一把年纪了还喜欢踢球,搬到京城以后让刘邦把他的一群球友都一同迁了过去。汉唐的皇帝和唐朝诗人里面不少蹴鞠的高手。
汉代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记载:“蹋鞠(即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意思是说,蹴鞠除象征“兵势”、除了可以训练武士发现人才,也丰富了军中生活,使战士们始终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汉代“蹴鞠”讲究的是力量对抗与团队配合,最能保持军队士气和团队精神,“以利攻守之胜”。行军间隙踢场球,是汉代军队的必修功课。常踢球的人应该知道,队友间的默契配合是足球最大的快乐,是最好的团建活动。
汉朝蹴鞠运动的发达,以至于有人写了本《蹴鞠二十五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作为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兵书。《会稽典录》则记录:”三国鼎峙,年兴金革,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 三国时期,年年打仗,骑马射箭和蹴鞠都是流行的运动。
《蹴鞠二十五篇》现已失传,但唐朝还有人读过,如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记载:“《蹴鞠二十五篇》有《域说篇》”,域说即介绍球门建筑规格,可见全书内容之详尽。东汉人李尤的《鞠城铭》中同样记录了汉朝足球运动的面貌。鞠城就是球场,汉朝足球场建筑都很正规:球场四周有矮墙,球门象座小房子,正面有看台,形似一座小城。下图中的就是汉朝的鞠城和当时的比赛方式:
图:汉代蹴鞠的比赛方式
可见汉朝时候的足球和今天的现代足球很像,充满了对抗性。只是2千年发展下来,蹴鞠的对抗性越来越弱,最终变成个人的杂耍表演。
据传蹴鞠诞生于战国时候齐国的都城临淄。因为靠近海边,齐国缺少耕地,管仲于是大力发展工商业,齐国是春秋战国里商业文化非常发达的诸侯国,市场繁荣,市民生活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今天一般的酒吧满街都是,市民流行观看体育比赛,城市夜生活很丰富。中国的蹴鞠诞生在这样一个地方,也不奇怪,倒是和现代足球的诞生有一定相似之处。不仅市井文化发达,事实上,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就发生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当时的齐国就像后世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欧洲,思想繁荣,哲学发达,娱乐丰富。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习惯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未必只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而是市场和商业发达的地方都会自然发展出来的,其中足球的孕育与发展也是如此。但在商业文化如此发达的齐国诞生的蹴鞠,在其后2000年农业文化的中国,是怎样的命运呢?
到了秦朝时候,蹴鞠已经是街头巷尾常见的群众运动,那时的我国和今天的巴西一样到处踢著街头足球,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乐此不疲。在这样的群众运动的基础上,蹴鞠很快就发展成了军事训练的手段。
汉朝独尊儒术以后,汉文化就逐渐失去人类天性的纯真,变得纤弱。儒家文化有其伟大之处,但在整体上,我们应该看到,其不求真,不管后人怎么去添砖加瓦,如何改造,从孔子开始,在根子上就是功利的,不求真,不追求理性,犬儒。在独尊儒术后,汉文化在缺少外来输入的天性纯真和野性时,很快就会变得气质萎靡。
唐朝算是我国尚武精神最后的荣光。唐朝文人都会舞剑,向往著去边疆建功立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
但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民间人才发展的自由空间进一步丧失,文化取向进一步导向学而优则仕,尚武精神渐失,足球(蹴鞠)也从汉朝的对抗的玩法变成了非对抗的玩法(有点类似今天的排球,但比排球的对抗性更差)。
图:唐代蹴鞠的比赛方式
宋代以后蹴鞠逐渐变成个人的杂耍表演,甚至流入风月场所变成娱客的手段,以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立刻禁止军队里蹴鞠。中国的蹴鞠由此渐渐失传,相应地中国的民族精神彻底走向文弱。
直到清末民初,中国的尚武精神才有一定的恢复。原因和德国有些类似,德国是输了拿破仑战争,我们是甲午战败,导致对中国社会的尚文贱武风气进行深刻反思。
梁启超为中华民族吹响了尚武主义的号角。1899年始,他先后发表了《论战死》、《斯巴达小志》、《论尚武》等一系列文章,一时间“尚力尚武之声,日不绝于忧时者之口也”。
梁启超的学生蔡锷则考察了西方列强的崛起过程,发现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是基础,尚武和相互竞争则是精神力量。他曾撰文:“自汽机兴起而交通盛已,交通盛而竞争烈已,各国有自危之心, 于是互相竭精殚神,争求所以相攻相守之道, 而‘铁血主义’ 遂成立国之大本。世界列强,无不奉为神训,一若背之,即足以亡国者然。此主义之所以逐日以达咸弘光大之域也?”从此蔡锷成为尚武之精神的践行者,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图:蔡锷将军
同一时期,青年毛泽东对“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状况,同样深感忧虑。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毛泽东和蔡锷一样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提倡武风、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
1917年4月1日,毛泽东以二十八划生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茍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2021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还以此为题。
在该文中,毛泽东阐述了他对体育的理解,他认为体育最重要的功用就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运动之根本,在于“快乐”。
巧合的是,唯一带领中国队打入世界杯的教练米卢在带队中国时给国足开的药方,就是“快乐”。米卢这个老狐貍可谓一阵见血般洞穿了中国足球的症结。当时媒体报道,在集训时,米卢把球放草地上,不给任何战术布置,让中国国家队的球员们自由地触球玩球,享受足球的快乐。群众体育的本质,就是快乐,或者说兴趣。失去了群众体育的基础,国足才变得失去了快乐,失去了根本,也在足球比赛里变得难求一胜,一上场就紧张得肌肉僵硬,应有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回到清末民初时期,在一片体育救国的努力中,现代足球在中国也就是这时候开始发展的。
唐朝的边塞诗从初唐盛唐的开疆辟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到晚唐的对战争的反思和绝望,战争无疑是非常残酷的。边塞诗的情感明显从盛唐时期的高扬转为内敛,个人的功成名就被戍卒、闺妇们的哀怨所取代,甚至用以批评“穷兵黩武”,笔锋直指朝政。
然而诚如毛泽东所言,体育运动的好处,我们并不是只有在开疆辟土的汉唐或者救亡图存的清末民初才需要群众体育,体育运动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大力倡导,体育就是生命间的和平的竞争。
但直到今天,我国的体育文化仍然非常薄弱,这其中又尤以足球这个世界第一大运动为代表。
大学里同学们说我是球迷的时候,我总要纠正:我只是踢球的,不是球迷。之所以要特意纠正,因为我觉得中国足球就是毁在中国球迷手里了。中国球迷总是批评中国的球员太差,但这些球员怎么说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踢得最好的人了。中国有很多球迷,但这些球迷基本上都不踢球,他们只看球和评球,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李宁甚至说:”中国人还是比较关注谁赢了,不太在意自己是否参与了,有很多人不喜欢运动,但到了比赛那天,他会问谁赢了,这样的运动一点都没有意思。”
总有人问:“中国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出来11个踢足球踢得好的?”其实我国人口虽然世界第一,但是足球人口却是远远小于足球发达国家。我们可以看看注册球员的数量。
德国人口8000万,注册球员800万(FIFA2022数据是1214万)。英国人口5600万,注册球员1400万(FIFA2022数据是1719万)。冰岛人口36万,注册球员2.1万;日本人口1.25亿,注册球员81.8万(FIFA2022数据是546万);越南,人口9734万,注册球员5万。
我国的注册球员数量呢?2011年的数据是8000。
足球人口差距悬殊,足球文化同样天渊之别。看《梅西》这本书里的介绍,梅西才2岁时候,就开始玩足球了,并且在家里和几个兄长玩2打2的足球游戏。他父亲有一张马拉多纳进球集锦的VCD,小孩子经常会看这个VCD作为娱乐。在足球发达国家,足球是无所不在的。
我留学在美国,跟中国同样是一个足球沙漠国家,可能比中国更甚,中国至少有很多从不踢球的只看球的球迷,美国是电视上连球赛都看不了(需要付费电视如ESPN上才有)。在美国是无法感受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的。但所幸在纽约工作期间,因为纽约就像一个联合国,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在哥大踢球时候,同事就很多是欧洲过来的,还有不时从欧洲来访问的学生学者,能感受到他们似乎确实有着很浓厚的足球文化。
举个例子,一般在中国大家踢球,分队的时候大家都是按照班级或者部门来分,一个班级/专业/部门的就在一个队,但在哥大踢球时候,分队是不断变化重组的。每次都会提前确定谁和谁一组。组织者会根据每个人踢球的特点尝试各种不同的分组方式,看每次踢出来的效果如何。比如控球好的在一边, 跑得快的在另一边; 或者每边都是几个控球好的带几个跑得快的; 或者把控球速度都最好的两个人分到两边, 一个带一堆技术和速度都好的, 另一个就带都很差的, 看看打出来怎样 (关键还是让带差队的人能有非常高压下踢球的体验。我有幸体验过一次,实在是太难了)。 就是两边都比较均衡的搭配, 也会不断地换人的组合看搭配情况怎么样。
除了年轻人,还经常会有50岁,70岁的人来踢。当然对老人家,没人会上抢,给他空间让他传出去就是。但70岁老人的球技可真好。
这种分组方式,确实是我在中国踢了很多球都没有碰到的,也可能是有但我没有碰到过。我感觉足球文化上的差异确实挺大。
健康运营的职业联赛
在群众运动基础上,良好运营的市场化的各级别联赛就让整个可持续化的生态和人才层层筛选的机制建立起来。
有球迷会说职业联赛发展得好的国家,足球未必强,比如英国。其实市场是种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形成可持续生态的方式,没有市场,则连起码的群众基础都很难。所谓的足球人口的多少,1000万(如德国)和1万(如我国)相比,只有1万足球人口的国家怎么可能踢得过有1千万足球人口的国家?当联赛都做得不错,把本国群众的参与性都调动起来了,联赛可以自己培养人才,可以造血,可持续,才是基本的人才基础。联赛是否对本国国家队有正向的反哺作用,是更细节上的问题。
庞大足球人口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比赛进行人才选拔,这样自下而上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举国体制无法比拟的。
前面讲到,足球运动里面的生命要素比较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练和领悟。在分级别联赛基础上,球员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通过大量的实战来生长,这也是单一化的举国体制的选苗子方式不能比拟的。
足球运动员的职业化最早发生在英国。而这个职业化一开始是充满了争议,认为对胜负的追求会让这项运动丧失娱乐性而变得过于功利。确实,对于胜负的过于执著,确实让足球在很多时候变得功利。但不得不承认,足球职业化和联赛的发展在整体上让这项运动更加繁荣,竞技水平更高。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意甲率先加大对联赛的投入,引进全世界的顶尖球员,马拉多纳,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齐聚小世界杯,同台竞技。意大利俱乐部和国家队都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都斩获无数冠军(只是在世界杯上稍差了些运气)。
图: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
图:荷兰三剑客
图:德国三驾马车
但似乎如同意大利的经济一样, 意大利人同样不擅长经营联赛。俱乐部的营利状况一直不佳,2000年后更因为腐败丑闻而一蹶不振,走向衰落。其他欧洲各国对联赛的投入虽然晚于意大利,却后来居上,逐渐超越了意甲。
英超和德甲是运营最健康的足球联赛。这点似乎和英国人与德国人善于建设经济一样,似乎同样是国家文化的不同,影响了国家社会的组织运作的状况。
西甲的运营应该说不如英超和德甲。但是西甲受益于大量南美球员的涌入,也超越了意甲,甚至超越了德甲,十多年来和英超交替排欧洲第一第二联赛。西班牙气候舒适,南美国家多说西班牙语,巴西虽然说葡萄牙语,但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非常接近,所以所有南美球员登陆欧洲的首选一般都是西班牙。西班牙文化本来就偏向于技术和控球,大量有着良好个人技术的南美球员的涌入,对于西班牙联赛的质量的提高,是有着很大的加成的。
所以,商业化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整体上对足球的发展是有着巨大意义的。这些足球强国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也是一个参考。
群众体育基础差,但中国足球还是在诸多运动中首先开始了职业化,比欧洲已经晚了一百多年,但比日本也就晚了一年。中国这个足球职业化,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到今天还是双轨制,俱乐部里的所谓的职业球员,同时必须是体委注册的体制球员。职业联赛也一直是其他产业的附庸,而非独立的产业,比如近几年完全成为房地产业的附庸,房地产业一倒,足球跟着倒。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足球联赛不独立,球员经常被地方体委拉去参加各地方的运动会,投资人无法独立运营并盈利,只能追求冠名权的广告效应,球队名字都变成了企业名字,比如恒大,苏宁,上港等等。而在国外,足球俱乐部都是和本地社区紧密连接的,代表了本地的社区,球队名字都只是中性的地方名。同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一样,我们的职业联赛的运营和国家经济的组织方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所以中国足球除了金元足球的几年球员比较风光,动辄拿着千万的年薪,大多数时候球员都属于讨薪阶层,发展很不稳定。这样的情况,确实很难让中国的家长们下决心让孩子去踢球。95年开始的中国足球职业化,那些年火热的联赛让85后的孩子们出来一波踢球不错的,如郜林冯潇霆黄博文等。后来联赛低迷,又没孩子踢球,以至于里皮考虑接手中国国家队的时候考察了一下,发现未来几年的足球人才断档,根本没有什么希望。
团队如何协作:国家文化的竞争
足球是个团体运动,比篮球排球更注重团体的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个体可以靠着个人的天赋去争夺世界冠军,但在足球上,再厉害的个体,也离不开其他10个队友的配合。这11个人如何像一个团队去作战,往往会被国家文化所主导,再优秀的个体也需要学习如何在一个特定文化里带领队友们共同努力。
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健康运营的职业联赛,世界各国在足球这个最高竞技平台上的竞争,我们发现各国足球进一步呈现出国家文化的特色,变成了各国文化的竞争。本来群众基础和联赛运营的状况,就是和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有关系的,而足球展现出来的国家风格,也和国家文化紧密相关。可见,足球就是世界各国非常综合的在各方面的比拼。
刚开始看球的球迷都可以感受到各个国家的国家队的足球风格之迥异,以及这个风格和国家文化之间的强连接。
比如德国国家队,很鲜明的德国国家文化的特征,技战术简练但很务实,纪律性非常强,非常理性,哪怕先输三个球也能扳回来的往往是德国人。点球大战更是当然不让的全球数一数二的稳定。近些年可能是因为移民和多元化的因素,德国国家队这方面特征比以前有所减弱,看早些年的德国队的比赛会对此印象更为深刻。以至于当时莱茵克尔曾有句名言:“足球是一种简单的运动,22个人追着球跑9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 ” 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德国足球太理性了,像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总能赢。这个确实是我们当年的印象。最近莱茵克尔对这句话稍作了改动:“足球是一种简单的运动,22个人追着球跑9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 但他们要先小组出线。” 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足球是这样一种运动,22个人追着球跑90分钟,最后拥有梅西的球队赢。“
图:英国足球绅士莱茵克尔
我在纽约哥大跟同事们踢球时候,有各个国家的人。我发现他们踢球的风格大多和其母国足球的特点很契合。
德国人踢球就真的是那种简练凌厉的风格,技术也挺好,但更追求那种务实和凌厉之风,远射能力非常强,动不动就抽一脚,确实很有尚武的感觉。
意大利人则喜欢盘带,脚下技术好。塞尔维亚人身材很高大,但脚下技术却很细,虽然因为身材高大不能快速移动,但出脚非常快。英国人感觉挺全面但有些不上不下,技术算好但又不是那么突出。韩国人真的是跑不死,我们以为他才30岁,偶然间问了一次,竟然50岁了。这些人里面技术好的,我估摸著起码有当年中国甲B的水平。
我们前面讲到足球的本地属性,在小的层面就是和本地社区的结合,在大的层面则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而也正是这种属地文化,构成了足球的一大魅力。
每个个体的人肯定是非常多元的,就是同一个联赛里的球队也是不同的风格,比如西甲里有非常铁血的马竞,也有崇尚漂亮足球的巴萨。但在整体上,各国联赛还是有着国家文化的特点的。比如德甲的球风,基本一看就知道是德甲联赛。同样地,在国家队这个整体上,各国也表现出鲜明的与其国家文化一致的整体风格。当我们了解个体生命与群体文化间的关系时,在足球领域我们可以有这样的重要体验。
荷兰有些类似于前南国家,个子很高但脚下技术很好。另外,荷兰恐怕带给了世界足球最革命性的战术思想,这里以克鲁伊夫为最出名的代表。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很多有荷兰人创造的伟大发明,比如股份制。荷兰文化似乎很擅长底层的思考。
图:荷兰球圣克鲁伊夫
我差不多高中时候才开始认真看球。之前已经踢了很多年的球,但是不太看球,虽然家里的电视里经常放著球赛。小孩总是更喜欢踢球而不是看球。
一开始看球时就更喜欢南美的球队,喜欢技术流的。最早是喜欢巴西队,因为看巴西球员的脚下技术,明显地高于欧洲球员,也更富有创意,经常能看到非常出彩的表演。当时的丰田杯,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但逐渐地我更倾向于阿根廷足球。因为巴西技术虽好,但感觉其他方面都比较欠缺,比如速度很慢,很温吞,球员踢球很散,缺少团队的整体感。但阿根廷足球不光个人技术好,其他几方面都很好。我后来把阿根廷足球叫做4S足球,即:skill(技术),speed(速度),strength(力量),strategy(战术)。阿根廷是在这4方面都非常突出的。
在纽约时,有一段时间的房东是南美人,电视上可以看到南美的足球联赛,当时看过阿甲联赛,虽然当时已经喜欢了阿根廷足球很多年了,但是第一次看阿甲联赛,还是非常震撼,非常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联赛里的对抗都这么激烈,你来我往的对攻,速度非常快,糅合技术的对抗无处不在。直到今天,阿根廷球员的脚下技术可能都是最好的,甚至好过西班牙球员。并且阿根廷的技术风格很务实,没有巴西人那些很多表演性的杂耍动作,技术完全为实战服务,这是两个国家的球员间鲜明的区别。比如大小罗脚下的花活明显比马拉多纳梅西多很多。
初看球时,就见识过很多阿根廷国家队的精巧的战术配合,也领略了阿根廷在各种场景下的战术运用。直到今天,阿根廷教练在全球都是最吃香的,在欧洲非常成功,很多国家队的主教练也是阿根廷人。
有很多喜欢,一开始可能就是直觉,要很多年以后可能才能意识到背后的原因。我一直认为我喜欢阿根廷足球的原因就是这个4S,但最近我意识到,可能深层的原因是阿根廷足球代表了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美的追求,代表了一种想象的力量,向往鹰击长空,绝不茍活于地面之上。比如巴西足球,技术华丽,富有个人的创意,但94年的巴西国家队开始,就追求欧式的防反风格,哪怕实力远远强于对手,也不主动进攻,非常功利。阿根廷足球充满谋略,实力确实不济的时候,比如90年的阿根廷,马拉多纳脚伤严重,无法很好发挥,全队只能立足防守,很多比赛场面都很难看,靠着点球一路走到了决赛。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略,但凡阿根廷有些实力的时候,都是大打进攻足球。阿根廷和西班牙都是攻势足球的代表。不是巴西和法国那样的丑陋的功利足球。
有个阿根廷朋友跟我说过,在阿根廷,小孩进球了父母觉得还不够,如果进的不够漂亮还是要被批评的。
西班牙与阿根廷都是传控足球的代表。瓜迪奥拉曾拜阿根廷战术大师贝尔萨为师。瓜迪奥拉约十年前到阿根廷去了一趟,说:“我就是看了阿根廷足球之后,才在巴塞罗那打起短传战术。”阿根廷人恍然大悟,我们自己的传统足球不正是追求传递配合嘛,巴萨的风格是我们理想,只是这种梦想我们一直没有实现。当然阿根廷应该是没有太拘泥于短传,而是有更多的中长传。
图:瓜迪奥拉
对阿根廷足球后面的阿根廷文化做了些粗略的了解,发现阿根廷文化确实是崇尚诗和远方的文化,充满热情和想象力,勇敢无畏,对理想忠贞不渝。切格瓦拉,马拉多纳是我们熟知的代表。如探戈的舞风一样。
这里不得不提到Pibe这个词。
1928年,阿根廷作家Borocotó(博罗科多)(《博卡青年史》作者)建议为一个想象中的“Pibe”(西班牙语,小矮子)建一座雕像,以此满足阿根廷的足球文化与自我想象:
这小子面部很脏,有一双宛若骗子的眼睛,眼睛狡诈又明亮,头发蓬乱而浓密,穿阿根廷式的条纹衫,膝盖上布满了涂消毒水的伤口,带着一个用旧袜子绑成的足球。
这是阿根廷民族的集体认同与精神投射:一个顽劣的、不屈的、反抗的小个子。所以,当马拉多纳横空出世时,人们发现Pibe简直是一个提前几十年的预言,彷佛Borocotó是从未来穿越而来做出的预言。后来,这种形象被英国体育记者归纳为“脏脸天使”,这个词后来也被普遍运用在阿根廷足球的社会化分析之中。人们总说,阿根廷人在梅西身上寻找马拉多纳的影子。但并不完全是这样,阿根廷人是在寻找下一个Pibe,寻找下一个自我投射。
以下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阿根廷的《图片报》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足球在阿根廷国民性格成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国民性格对阿根廷足球风格的影响。这很像欧占明跟我多次提到的探戈对阿根廷国民性的塑造。这是深及灵魂的两种阿根廷元素。从1920年代开始,探戈在阿根廷进入了“新时代”,也被称作“德卡罗时代”。探戈的经典之作开始形成并流传。与此同时,阿根廷的媒体同样在“灵魂”的深度上探讨阿根廷足球。彼时,《图片报》的主编是乌拉圭人里卡多·洛伦索·罗德里格斯,他的笔名——博罗科多——更为人所知。拉普拉塔河位于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博罗科多研究足球多年,形成了拉普拉塔河足球发展的理论。1928年,他曾在文章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盎格鲁—萨克逊人在足球界的影响力完全消失,冷漠的黏液气质被更加激动不宁的拉丁气质取代,这是合乎逻辑的……拉丁气质与英国气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那么一成不变、纪律严明、有条不紊,因为拉丁人不会牺牲个人主义来维护集体价值。”
阿根廷在大力神杯时代的表现仅次于德国(阿根廷三冠两亚,德国三冠三亚)(很不幸,梅西的5次世界杯之旅,有3次都是被德国人阻截。另外两次则是面对这20年来最强的法国。马拉多纳则是2次在世界杯决赛上面对德国人,赢了一次,输了一次。)。考虑到阿根廷人口数只有德国一半的话,阿根廷表现比德国更好。在洲际杯和俱乐部最高荣誉(南美解放者杯,欧洲冠军杯)上的表现,更是超越其他所有国家。
当然,我没有去过阿根廷,对阿根廷的了解仅限于通过足球获得的一些感性体验和通过阅读获得的一些资讯。在纽约时候有个朋友是阿根廷人,但个体是非常多元的,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的平均值上的差异。你很难从单个个体去感受一个国家的文化。但足球的魅力之一就是即便你没有去过那个国家,你也能通过那个国家的足球去感受一下该国的文化。
当然巴西足球的特点和巴西的文化也是一致的,热情,快乐,享受,像桑巴一样。接触过一些巴西人,确实很不一样。巴西球员也是全球有名的喜欢享乐,导致巅峰期短,职业生涯都比较短暂。
以上我们介绍了世界一大运动足球。这些作为我们讲述梅西成长故事的背景。篇幅有些长,毕竟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压缩了很多内容,以这个篇幅,可能还远远不能给大家展现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的魅力。争夺这个第一运动的桂冠,并成为永恒的球王,就是梅西的成长。我们下篇看看梅西的成长,这条球王之路,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附上梅西所有荣誉:
参考:
为什么中国男子三大球搞得都很差,但是篮球和排球却没有像足球一样被批判得这么厉害?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738066/answer/2539129088
初唐到晚唐,诗人们热衷的边塞诗歌,写着写着就变了味道https://3g.163.com/dy/article/FIT2DT8I0541D0RC.html
蹴鞠,被历史玩坏的中国古代足球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0480143
德国是全世界注册球员数量最多的国家,足球在德国的历史上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767436/answer/2774892913
FIFA2022分析报告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055467
马拉多纳,足球探戈的完成 https://www.nfpeople.com/article/10482
《梅西》
一、什么是uni-app? uni-app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开发者编写一套代码,可发布到 H5、以及各种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