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1)破阵子:词牌名。原本是唐玄宗时期的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等。此调双调62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2)陈同甫:陈亮,与作者意气相投,结为挚友。
(3)挑灯:把灯芯挑亮。
(4)看剑:抽出剑来细细观看。
(5)梦回:梦里遇见。表明以下写的战场场景,都是作者重温的旧梦。
(6)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响起了接连不断的号角声。角,号角,军中的乐器,声音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7)八百里:指牛。
(8)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的大旗。炙,切碎的熟肉。
(9)五十弦:古瑟,这里泛指军中乐器。
(10)翻:演奏。
(11)塞外声:指边塞悲壮而粗犷的战歌。
(12)沙场:战场。
(13)秋:古时点兵用武,大多发生在秋天。
(14)点兵:检阅军队。
(15)作:像。
(16)的(dì)卢:良马名,一种烈性的快马。
(17)霹雳:本是指疾雷声,在这里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18)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19)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这里特指恢复中原的事情。
(20)赢得:博得。
(21)身后:死后。
(22)可怜:可惜,可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写的。作者21岁时,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抗金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在许多地方任过职。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全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与打击。后来,他长期得不到任用,闲居了近20年。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的冬天,作者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陈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这次他到铅山拜访作者,留十日。这首词大概就是那时写的,最有可能是在鹅湖之会后、杭州重逢前的5年期间。
【诗词赏析】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
首句,只有6个字,就用三个连续的、富有象征性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壮士形象,让人们从这些动作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那位壮士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挑灯”点出了时间:夜晚。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时,思潮喷涌而无法入眠,只好独自一人吃酒。吃“醉”之后,仍不能平静,便继之“挑灯”以“看剑”。翻来覆去,最后总算睡着了。但是才刚入睡,方才想的一切,又化为了梦境。
“梦”的具体内容没有明说,又快速换上了新的镜头。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个军营接连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有着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
而那位壮士,恰好是统领这些战士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时”“梦里”所想的一切全都变为现实。
开头二句,非常有战争的氛围,看剑写的是视觉,吹角写的是听觉,视听交汇,起笔摄人心魂。
三、四两句,按照格律来说,不需要对仗,但作者也用了偶句。两个对仗是非常工整又极其雄健的词句,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与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战士们欢欣鼓舞,吃著将军分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乐曲。一吃完牛肉,他们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在战场上检阅军队。
“秋”字下得好。正值“秋高马壮”之时,“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下片: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直奔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虽然作者没作过多的描写,但是从“的卢马”的飞驰与“霹雳弦”的巨响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若干连续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一马当先,乘胜追杀,刹那间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将军是爱国的,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为君王完成了收复失地的大业,又为自己生前死后留下了美名,当为“壮”也。
若是到此为止,那真算得上“壮词”,但是,在那个投降派独揽大权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因此,以上所写,只是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
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化身为将军,才攀上理想的高峰,突然就一落千丈,跌回残酷的现实,只能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愿望便化为泡影。
作者想到自己空有凌云之志,却“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难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但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9句是一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披肝沥胆、忠心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进而表现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最后一句是一段,以悲痛的感慨,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想到那些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