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曾經說過:「教育是使人作為人而成其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是成其為真正意義上的完全的人的人化的過程。」
理想中的教育,能激發一個人所具備的各種可能性,使其能自由發展,也就是「成為人」,而非被用一套模具,僵化地刻成某種固定的樣子,也就是「成為某種人」。
成為人,需要「一個溫柔的推動力和一種謹慎的引導」,而不是一刀切:
上周,由武漢理工大學學生團隊制作的 app「掌上理工大」因為數據來源不符合教務規定,被要求下架整改。在 2013 年上線以來,這款 app 為同學們提供瞭很多便利,也證明瞭制作團隊所具備的無限潛力。有知友評價道,這是「我們身邊的本科學生打造的一個在全國范圍內領先的互聯網+校園的app」。
這些年來,有多少創意是從校園起步的?「餓瞭麼」app 起源於一名大學生深夜叫不到外賣,饑腸轆轆之下的靈光一閃。目前,餓瞭麼的估值已經達到 95 億美元。誰又能知道,幾名因為找不到課表、找不到空的自習室的同學聚在一起,為滿足類似的需求制作一款 app,能不能就此揭開一段新的商業神話。
希望下架隻是暫時的,希望校方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也能珍視這個團隊蘊含的無限可能性。
-
成為人,也需要對自己的無限可能性滿懷自信,不依附他人而生存。
上周,有一個問題的累計閱讀量超過瞭 800 萬:大學的人脈很重要嗎?知友 @ORANGE CHAN 寫道:
也有多名知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人脈」絕不等於你認識多少人,有多少點頭之交,而在於有多少人想認識你、自己能為多少人提供價值。的確,如果一個人在用自己認識多少人來獲得安全感,那麼他實際上是在用別人來給自己下定義,這不是在真正自立地成為「某種人」。
-
同時,也要辯證地看待「自立」。上周,一個問題引發瞭熱議:
看到題目,可能以為說的是二十好幾還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嬰」,但仔細一看問題描述,原來是因為當事人的父母沒有來過南方,想一起看看新學校。
知友 @丸子 寫道:
這位知友回憶起瞭父母送自己研究生入學的經歷:
教育,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人,而不是逞強追逐虛名的「某種人」。
-
如何在第一時間瞭解 知乎校園 的動態?
这次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比一下几支不同年代146,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年代从远到近分别是14C、14k、T舌、现产(P146),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周末趁著闲暇,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股票、基投资找工具网站。 看行情、找资讯、逛论坛,看财报、看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