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編輯主要負責初步篩選稿件,控制投稿質量。在平時工作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投稿作者對雜志社的審稿工作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在這裡挑出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做個小結分享給大傢,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成就大傢的科研工作!
很多老師在論文投稿後就開始擔憂,不知道稿件會出現什麼結果。
首先,你需要瞭解雜志社的審稿流程。用一篇順利發表的文章舉例:
一篇論文投稿1-2周左右即進入初審階段,由責任編輯負責;初審後會進入復審,也叫外審或同行評議,由同行專傢進行;然後負責編輯會綜合外審意見處理稿件,比如給作者發返修,修回後再送編委會或主編終審。終審沒問題,即可錄用,進入編輯加工、後續排版校對的狀態。
當然,不是每一篇稿件都會順利刊發。約有50%的稿件會因為沒有通過初審被退稿,剩下送外審的稿件,有一部分外審意見也是退稿。即使受到返修意見,也分“大修”和“小修”,有些稿件需要“修改後重投”或“修後再審”。無需修改順利錄用刊發的稿件是極少的。
整個審稿周期大概是2-3個月左右。
這期間,如果作者著急知道稿件處理結果,或想瞭解自己的稿件在什麼狀態,可以登錄雜志社的線上采編系統查詢,或者聯系編輯部的負責編輯。
什麼時機合適呢?推薦兩個時候:
第一,投稿後沒有收到回執,想知道編輯是否收到稿件以及稿件是否進入初審流程,2周左右比較合適;
第二,投稿很長時間,一直沒有任何處理結果,也沒有人聯系自己,2個月左右比較合適。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編輯以及同行評議專傢會從哪些方面審理稿件。
初審審什麼
1. 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的刊稿范圍及規范。
2. 研究是否有意義:從題目和摘要快速瞭解文章的研究內容是否有新意。
3. 方法:是否清楚明瞭,作者采用什麼方法,怎樣得到的結果。
4. 數據是否充分:做瞭哪些試驗,得到瞭什麼樣的結果,通過閱讀題目、摘要、方法、結果、結論,看提供的數據是否能夠充分說明文章要達到的目的。 圖表的呈現是否恰當、美觀。
5. 文獻引用:文獻引用最能看出一個作者的功底和認真程度。是否隻引用本國文獻?是否遺漏重要的學術論著?是否大部分抄襲某篇已發表文章的文獻?
6. 寫作問題:文字是否流暢、邏輯清晰、前後銜接良好。另外,文章中是否有大量的語法、拼寫問題。
外審審什麼
(一)包括但不限於:
1.研究問題是否是熱點問題;
2.創新性(新思想、新方法、新結果等);
3.先進性(學術或技術水平在國際、國內相同領域的地位)、研究內容的重要性;
4.科學性(理論科學、論據充分、數據可靠);
5.應用性(應用價值及產業化意義);
6.討論是否充分、結論是否合理;
7.參考文獻的著錄和引用是否科學合理;
8.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9.作者單位是否為該領域的前沿機構;
10.可讀性(語言流暢、層次分明、文字簡練等);
11.其他(如準備論文的態度、國內外相關研究對比、對同行者的啟發和幫助等)。
(二)有學者將常見的審稿意見做瞭匯總,可以分為兩大類:加法和減法。
加法
(1)補充完善對象與方法部分的撰寫:此部分撰寫的原則是使沒有做過研究的讀者依據論文提供的信息能夠完整地還原研究過程,進而有能力獨立地評估研究工作的科學性,決定是否采信論文提供的證據。
(2)結果的展示和分析沒有到位:如,需要用表格形式展示補充基線資料的統計學評價;或建議從某一角度進行深入分析,以提高論文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若缺少多因素綜合分析探索,需要從危險因素/預後因素的獨立性等角度進一步回答科學問題。
(3)補充完善討論和參考文獻:應該圍繞本文研究的主要結果和創新點,結合他人研究結果進行討論。
(4)補充完善其他部分內容:如補充基金、作者貢獻聲明等。
減法
(1)存在的問題:寫出來的論文有多個主題,目標重點不突出;結果中數據堆積,缺乏清晰的思路和邏輯,不知道作者要研究和回答什麼問題。
(2)修改重點:要凝煉臨床問題和科學問題,要有明確的臨床研究方案,要形成合理的分析思路。
(三)我們也可以將審稿人的意見歸類,分為10種。
1.輪子的問題:看似非常相關,但實則不然的問題。
2.哲學傢的問題:所提的問題沒有針對性,該問題對所有文章適用。
3.完美主義的問題:可能是處女座審稿人專利,他們認為你的研究不夠“完美” 。
4.“外行”問題:審稿人提的不對的問題。
5.一般/重大學術問題:比如 sample size 的問題,你能回答的,能解釋的問題。
6.要求補充樣本量:大多數人都不想補。
7.寫作、語言、格式等方面問題:認真看看稿約,避免別人提出這個問題。
8.倫理問題:一個比較尷尬和恐怖的提問。
9.不該出現的問題:參考文獻重復、復制粘貼錯誤等。
10.科研不端:一稿多投、篡改、剽竊等,要珍惜羽毛,這個問題,不該被問。
收到瞭修改機會,如何應對?
(一)修改原則
1. 不讓審稿人問題影響情緒。
2. 認真讀懂每一問題,確定回答策略。
3. 從回答策略上說,審稿人永遠是對的。
4. 審稿人提出的要求,盡可能去照辦。
5. 回答問題不卑不亢,靈活,以退為進。
(二)修改技巧
1.做出回應,而不是反應。 在回復審稿意見之前,最好多想一想,不要立即回復。花些時間反復讀這些意見或建議,再決定如何回應每條評論,花點時間沉淀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審稿人所關註的地方。 (如何回復審稿人意見點擊主頁查看回答)
2.組織回復。 審稿人會以段落的形式提出建議或意見。將這些意見進行編號,然後逐點回復。
3.確保你的論點前後一致且有邏輯性。 沒有必要同意審稿人提出的所有意見。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不要害怕說出來,但你要說明不同意的原因,而不是說句不同意就完結。回復要建立在更多的證據和邏輯的基礎上,讓審稿人能更好地追隨你的思路。
4.具體詳盡。 為瞭讓編輯或審稿人更好地理解你的回復,回復要涵蓋意見涉及的所有方面,考慮是否該註明信息的來源、說明進行的試驗或者列出已經修改的句子,節省他們的時間。
5.保持正確語調。 請記住審稿人提出的意見是針對你的文章而不是你這個人。回復時記得維持禮貌,即使你強烈不同意審稿人的意見。對於不同意的地方要提供有理有據的解釋。
6.不要不情願地同意審稿意見。 不要因為覺得審稿人希望你接受他們的意見而表示同意,這是你的研究和你的聲譽,必須捍衛自己的科研生涯。
7.處理相沖突的審稿意見。 如果不同審稿人提出的意見相左,你要進行評估,決定自己的立場是偏向哪位審稿人,然後按照他的意見修改,把決定告訴編輯。 (具體如何回復以及回復模板後續更新)
8.處理大修。 期刊的字數要求是基於版面空間限制,你可能必須要遵守相關的字數要求。有時候,審稿人可能要求你提供更多信息,或者增加內容,如果這些建議在你的研究范圍之內或者你贊同審稿意見,你可以咨詢期刊編輯是否有空間可以添加這些內容。
萬一被退稿瞭,怎麼辦….
萬一被退稿瞭,怎麼辦….
錄用瞭,怎麼辦?
如果文章順利錄用瞭,還不要忘記兩件事:及時核對校樣和簽署論文授權書。
最後,為瞭提高稿件錄用率,請大傢投稿前註意以下事項:
1.不要一稿多投。
2.投稿前仔細檢查論文,包括但不限於:
● 是否準備好瞭期刊所要求的原件及復印件;
● 通訊作者詳細的通信地址、Email地址、電話號碼;
● 論文的字數、格式等是否符合期刊要求;
● 表格及插圖是否規范;
● 參考文獻中的各著錄項是否完整無缺,文內標註是否規范;
● 其他:作者貢獻聲明、致謝人同意書等等。
3.推薦大傢瞭解一下的臨床研究報告規范和各類研究評價,最好在撰寫完論文後依次對照進行自我評價。常見的有CONSORT聲明、STROBE聲明、STARD聲明、修訂QUOROM聲明、《質性研究統一報告標準:個體訪談和焦點組訪談的32項清單(COREQ)》等等。
最後,一個優秀科研人員的工作不僅僅是論文撰寫和發表,更多工作集中在論文發表的前期,包括發現問題、文獻檢索、研究設計、撰寫標書、開展試驗、收集分析數據等等。
希望大傢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才能產出高質量的科研論文。
關於科研論文,你還想瞭解哪些內容?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公眾號同名,每日打卡~DAY 103詞根178:META 表示“背後的,超過”① +data(數據)= metadata② +phor(帶來)+al(形容詞後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