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印象中,牛通常是與勤懇踏實、任勞任怨等形象聯系在一起。“俯首甘為孺子牛”、“勤勤懇懇老黃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等話語亦成為稱贊人的話。盡管泰國人也喜歡牛,可從文化上說,泰國人對於牛的看法卻和中國人迥異。
泰國人印象中的牛
在泰國,牛也是一種常見的動物,尤其是在泰北以及泰東北地區的山區、農田裡,經常會見到其悠閑散步或辛勤耕耘的身影——牛肉也是重要的肉類食品之一。距曼谷不遠的春武裡府,還會舉行刺激有趣的賽牛比賽,其熱鬧場面和西班牙的奔牛節有得一比。
盡管泰國人也喜歡牛,可從文化上說,泰國人對於牛的看法卻和中國人迥異。
用牛來形容人,在泰國是一種極為失禮的表達。這點在全泰國通用,在泰北地區尤為突出。在中小學中,如果老師說一個學生像牛,那是相當重的責備話語。而我所在的學校,老師們對於懶惰的學生深感頭疼時,總會惡狠狠自語:“學生不學習,以後就變成牛。”用以安慰自己。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概因泰國人認為牛是一種不愛動腦、隻用蠻力的動物,終身在田裡勞作;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覺得牛的脾氣犟,不聽話而無法溝通。所以在這種印象下,用牛來形容人,那無啻於說此人不動腦子,屬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蠻牛”類型,當然是不禮貌的瞭。
有意思的是,泰語中與牛聯系在一起的字母在泰語字母表裡,排序第四,所以泰國的學生一學習泰語字母,就能記住這個詞,頭腦中的印象深刻無比。
一種動物,在不同國傢之間有著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義。任勞任怨還得瞭一個不動腦筋、隻用蠻力的評價,料想泰國的牛自己也倍感委屈。
Bangrajan勇士的故事已被搬上銀幕,圖為電影海報
騎牛勇士的傳說
在泰國的歷史上,泰王騎大象指揮戰鬥可能大傢多少都瞭解一點。比如泰國動作明星托尼·賈的電影《冬蔭功》中,就曾以電腦特技合成過相關的片段。
其歷史背景來源於泰緬戰爭。最著名的“象戰”則要屬十六世紀時,大城王朝時期的泰王納黎萱(Pranaresoenmaharat)與緬軍領袖普拉瑪哈烏普帕拉(Pramahaopparat)之間的“大象之戰”,至今仍被泰國人時常回憶。
其實在這場持續瞭近300年的兩國戰爭中,騎大象戰鬥的場面算不上鳳毛麟角。如果要說更具傳奇性的話,那在1765年泰國大成王朝瀕臨覆滅之前,出現的騎牛勇士Tongmen的傳奇則更加壯烈。
1764年,緬軍進占泰國北部,並於次年發動全面進攻,就快要攻到大城府之前,卻在一個名為Bangrajan的村莊(位於今泰國中部信武裡府)遭到瞭頑強阻擊。
當時的村莊推舉出瞭十一個人作為抵抗者的領袖,Tongmen就是這十一人之一。
事實上在泰國歷史中,關於這位民間英雄Tongmen的資料並不算很多,隻能大概瞭解到他愛喝酒,在戰鬥中手持斧頭(還不是程咬金那種宣花巨斧)與緬軍肉搏——讓人稱奇的是他的坐騎不是馬,而是一頭牛。試想這樣一位英雄手持雙斧,騎牛沖鋒的場面,是何其震撼。
戰爭的慘烈已經無從考證,總之,人數眾多的緬軍硬是在這個小地方被拖住瞭長達5個月之久。Tongmen在與其他戰友上演瞭一出泰國版的“斯巴達300勇士”後,終於寡不敵眾,戰敗犧牲。
時至今日,已然屬於泰國信武裡府的Bangrajan,每年都會舉行相關的紀念儀式。Tongmen也與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一起被搬上瞭熒屏,從另一方面詮釋著“自由之國”的精神。而那頭與Bangrajan勇士們一起戰鬥的牛,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瞭這段英雄傳奇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Bangrajan英雄的雕像,騎牛者就是Tongmen
前往理由 (Reason to go):1. 死亡谷國傢公園是除阿拉斯加外最大的國傢公園,幾近深不可測。公園占地面積 330萬英畝/134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