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意在介绍摩擦角在力学、理论力学中的应用
阅读本文需要一定的静力学基础
一、摩擦角的相关概念
全约束力:计摩擦力的接触面提供的法向约束力和切向约束力的合力,常用R表示。
摩擦角:由于摩擦力 f≤f_m 有范围的约束,因此全约束力R也有变化的范围,全约束力R与支持力N的最大夹角定义为摩擦角,常记作ε。
此时,要么物体已经滑动,必有 tanε=mu_{0} , mu_{0} 为动滑动摩擦系数;要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必有 tanε=μ ,μ为静滑动摩擦系数。一般认为两个摩擦系数近似相等。
摩擦自锁:全部主动力的合力落在摩擦角ε之内,不管 ∑F_主 多大,物体均能够保持平衡。
二、摩擦角快速解题应用特例
【梯子平衡问题】
一个质量分布均匀、长为l的梯子,重为G,斜搁在竖直墙上,与墙的夹角为α,重为P的人沿梯子从梯子的底端A开始匀速向上走,人的重心离地的高度h逐渐增大,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均为μ。求能够保持平衡时,h的最大值。
正常方法(受力分析)
A处摩擦力向右,记作fA
B处摩擦力向上,记作fB
未知数:NA、NB、fA、fB、h
人和梯子的整体:
∑F_x=f_A+N_B =0
∑F_y =P+G-f_B-N_A=0
L_(A_Z )=-P∙h∙tanα-(G∙l∙sinα)/2+f_B∙l∙sinα+N_B∙l∙cosα
补充方程:
f_A=μ∙N_A
f_B=μ∙N_B
解得:
h=((μlcosα-lsinα)(1+G/P))/(μ^2+1)+l/2 sinα G/P+lsinα
分析:该方法思想基础,但是计算大量十分复杂,不建议使用,在遇到该类题目时可以以如下方式,选择利用摩擦角巧解。
摩擦角方法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阴影部分为两摩擦角范围的交集
A(-l sinα,0) , B(0,lcosα)
μ=tanε
l_A: y=-tan(90^°-ε)(x+lsinα)
l_B: y=-tanεx+lcosα
解得:
x_c=(lcosα-lsinα/μ)/(μ+1/μ)
梯子受到的主动力为P与G的合力,该合力的作用线必须落在阴影部分才能够使梯子保持平衡
D(-l/2 sinα,l/2 cosα) , E(htanα-lsinα,h)
临界条件为P与G的合力经过点C
-1/2 sinα·G+(htanα-lsinα)·P=x_C (P+G)
解得:
h=((μlcosα-lsinα)(1+G/P))/(μ^2+1)+l/2 sinα G/P+lsinα
分析:本题除了主动力外一共有两个全约束力,因此可以作出两个摩擦角范围的交集为阴影部分,主动力的作用线经过阴影部分,则物体可以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A、B两处提供的支持力的大小都没有限制,因此只需要主动力(两个重力的合力)作用线经过阴影部分,而大小不需要考虑,RA、RB就能够使得系统保持平衡。
【抽屉卡住问题】
一个宽为2b,深为l的抽屉,与两侧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μ,受偏心力F的作用,假定仅在A、C两点与接触面发生接触,a多大抽屉会被卡住?(a为F到中心线的距离)
正常方法(受力分析):
未知量: a、N_A 、N_C 、f_A 、f_C
∑F_X= N_A-N_C=0
∑F_y =f_c+f_A-F=0
L_A =f_C·2b+N_C·l-F(a+b)=0
补充:(必须补充两个条件才能解出答案)
f_A=μN_A , f_B=μN_B
解得:
a=l/2mu
因此 ageq l/2mu 时,抽屉会被卡住
分析:此解法必须补充两个临界方程,代表A、C两处均在滑动的边界,但是卡住只需要其中之一没有达到滑动摩擦力即可,因此不正确
摩擦角方法
根据摩擦角的性质,阴影部分可以提供约束力使得抽屉处于平衡状态
即 a≥x_1 时j可卡住
由几何关系: (b+x_1)tanε=l
解得:
x_1=l/μ-b
x_2=l/2μ
因此使得抽屉卡住的a的范围是 a≥l/μ-b
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摩擦角解得得答案与受力分析解得的答案不同,因为此时卡住,只需要一处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滑动摩擦力就可以使得抽屉被卡住,受力分析时取的是A、C两点均开始滑动的临界,所以解得的答案不正确
摩擦角适用于该类卡住问题,用受力平衡方法做的时候,该情况是非静定的,解不出答案;但是摩擦角的方法,利用画图的阴影部分避免了方程的缺失
【圆柱滚动问题】
重10公斤的均质圆柱体放在倾角为5°的楔和竖直墙之间,所有接触处的摩擦系数均为μ,μ=0.25.不计楔的重量,求水平推力的大小P为多少时才能推动?
正常方法(受力分析):
对圆柱:
∑F_x =N_1-N_2 sinθ-f_2 cosθ=0
∑F_y=N_2 cosθ-G-f_1-f_2 sinθ=0
L_0=f_1 R-f_2 R
对楔:
∑F_X=P-f_3-f_2 cosθ-N_2 sinθ =0
∑F_y=N_3+f_2 sinθ-N_2 cosθ =0
补充:
f_3=μN_3
未知量:P、N_3、N_1 、N_2 、f_1
假设1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2处为滚动
即 f_1=μN_1
解得: N_1=1.2 , N_2=10.4 , N_3=10.3 , P=3.8
假设 f_2=μN_2
计算不成立
摩擦角方法
y=tanε (x+R)
A(0,-0.25R),B(0,-0.25R)
(R_2 ) ⃗=(BA) ⃗=(-Rcos5,Rsin5-0.25R)
代入对楔:
∑F_X=P-f_3-f_2 cosθ-N_2 sinθ =0
∑F_y=N_3+f_2 sinθ-N_2 cosθ =0
未知量: P、N_3
解得:
P=3.8
分析:可以滑动类别的题目对摩擦角的巧用与之前的思路相反,反向分析,圆柱的重力作用线显然位于摩擦角范围内,但是因为圆柱可以存在纯滚动,所以1处和2处只需要有一处达到滑动摩擦力即可转动,若三力汇交点在C处,1处已经超过了滑动摩擦力,因此滑动的临界位置为三力汇交于A点时,之后巧妙结合数学图形以及坐标系解出答案。
【两个木桩问题】
如图,一根均匀的细木条与竖直方向夹角,放在两根水平的固定平行细木桩A和B之间。若两木桩相距为a,木桩与细木棒之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由于两木桩的摩擦力恰好使得木棒不脱落,试求木板重心C与木桩A之间的距离。
此处不具体阐述受力分析的普通方法,仅介绍摩擦角方法及其特殊之处。
木棒受力如图所示,A桩和B桩对木棒的全反力相交于O点,则根据三力平衡,木棒的重力作用线也一定经过该点,C点即为重心的位置
▲ABO为等腰三角形,底角为 90-varphi
计算得重心到A桩的距离为
AC=(a cos(θ+φ))/(2 cosφ sinθ )
三、总结
摩擦角在解决上述提到的平衡临界、卡住临界、滚动临界、脱落临界都能够极大的简单化解题过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动静临界问题。摩擦角与数学几何的结合能够极大的简便计算过程,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题目的动态过程。快速解题应用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