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來征河東,駐紮在鎮州,到城西的大悲寺禮佛,得知寺內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銅鑄大悲菩薩,經過契丹犯界和後周世滅佛運動的兩次劫難而毀壞,敕令於開寶四年七月在龍興寺(清代改名為隆興寺)建大悲閣,重鑄銅觀音像。
隆興寺
唐宋時期,標準的佛寺建築院落規制,叫做“伽藍七堂”。他們分別是:核心建築大雄寶殿、講經說法的地方經堂、鐘鼓樓、收藏佛經的藏經樓、供奉舍利的塔、僧人的宿舍、就餐的齋房。
到瞭宋代以後,塔在寺院中的地位變弱,就退出瞭標準配置。為瞭湊夠伽藍七堂的數量,增加瞭一個山門。而隆興寺現在的格局,是宋代奠定的。走進隆興寺,可以讓我們實地體驗宋代大型佛寺的格局。
摩尼殿
在最南端,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經三路石孔橋,向北是天王殿也就是大門,之後分別是六師殿遺址、摩尼殿、戒壇、慈氏閣、輪轉藏閣、禦書樓遺址、大悲閣和彌陀殿。
琉璃照壁琉璃照壁
大悲閣外,建有19.2米高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銅像,此銅像是宋代初年的原物,是我國目前保存下來最高的銅鑄菩薩像。
093476fd592e1121b8565a38f7b18c6d“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銅像“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銅像
為瞭表達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高超能力,佛教徒認為觀音菩薩有千手千眼。而隆興寺的觀音菩薩像並沒有雕刻出一千隻手。隆興寺的觀音菩薩像,用40來代表1000,一隻手代表25種法力。
大悲閣菩薩像
當年梁思成先生來隆興寺測繪時,並沒有看到菩薩背後的手臂。那是因為乾隆皇帝來隆興寺時,看見菩薩背後的銅手臂已有不少殘破,於是便命人隻保留瞭胸前的兩隻正常手臂,而將其餘全部去掉。一直到1944年,當地百姓士紳又集資將後面40隻手臂用木頭補上去瞭。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手臂都是直直的圓形木樁而非銅手臂。
大悲閣
根據寺內宋代石碑記載,大悲菩薩鑄造時,先在地下夯實地基並註入鐵水穩固,之後再上面做一個泥塑的相同大小的觀音。用這個觀音作為模子,來制作外范。
大悲閣外菩薩像
整身雕像分7節完成:
第一節鑄下部蓮花座;
第二節鑄至膝蓋;
第三節鑄至腰部;
第四節鑄至胸部;
第五節鑄至腋下;
第六節鑄至肩部;
第七節鑄頭部。
菩薩腳下的須彌座上,有數尊石雕力士。他們肩扛須彌座,面部表情齜牙咧嘴,肌肉飽滿,非常招人喜愛。
36848b868a05c96c2cc056443a0909a7石雕力士
慈氏閣與轉輪藏閣相對峙立主,兩者均為北宋時期的二層樓閣。
轉輪藏
轉輪藏系南朝梁善慧大師(497-569年)始創,唐、宋、元、明、清各代皆有造立。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國內保存下來的實物甚少,正定隆興寺轉輪藏閣內的宋代轉輪藏則為現存輪藏中時代最早者。
轉輪藏
輪轉藏閣裡,安裝瞭一個木制的八角形底部有金屬軸支撐、整體可以圍繞中心軸轉動的藏經櫃,簡稱“輪轉藏”。“輪轉藏”的梁架結構十分特殊,閣內采用移鑄造,簷柱采用插住造的做法,給中間的轉輪藏留出瞭足夠的空間。
轉輪藏
在結構上,慈氏閣采用的減柱造、永定柱造和轉輪藏閣采用的移柱造、叉柱造都是宋代建築中罕見的作法。
慈氏閣慈氏閣與嘉慶禦碑
這架輪轉藏直徑達到7米,高度超10米,隻要用兩個指頭輕輕一搬,它就會慢慢地轉動起來。當你走進轉輪藏閣,看到這高大的轉輪,輾轉相傳,永不停息。
在慈氏閣和轉輪藏閣的陪襯下,大悲閣越發顯得雄偉高大。閣內所供銅鑄千手觀音高21.3米,四十二臂,為我國現存古代銅鑄佛教造像中最高大者,與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大石橋並稱為“河北四寶”。
慈氏閣與嘉慶禦碑
中軸線末端的毗盧殿內,安奉著由三層四身相連、面向四方的坐式毗盧佛和各層下面的蓮座摞置而成的銅佛像,高6.72米,自下而上依次縮小。
毗盧殿坐式毗盧佛
三層蓮座的千葉蓮瓣表面均鑄雕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於變化,形成“千佛繞毗盧”的格局。此像造型獨特,構思巧妙,技藝精湛,堪稱海內孤例。為明神宗與生母慈聖皇太後禦制。
坐式毗盧佛千佛繞毗盧2a5704ccd5bb2fd0cf087aef4b98e3db坐式毗盧佛蓮華寶座
寺內現存古碑四十餘通,均以翔實的資料記述瞭寺院的滄桑變化。其中價值最高者首推隋龍藏寺碑,此碑馳名中外,稱為“隋碑第一”。書體方整有致,平正婉麗,上承南北朝之遺風,下開唐代諸傢之先河,在我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龍藏寺碑
隆興寺現有面積82500平方米,集宋、明、清建築藝術與瑰麗眾多的佛教文化藝術於一體。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轉輪藏閣、慈氏閣這四座宋代殿閣結構上各具風格,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均占重要地位。
下期,我們一起去看看隆興寺的摩尼殿。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