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結論部分一般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發現,這一部分的內容是講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我發現瞭什麼。
第二部分叫做不足,這篇論文還有哪些在我看來沒有充分做出來的地方或者是客觀條件的限制。
第三部分是展望,針對現在論文中提到的不足,後續打算怎麼做。
目前大傢有一個通病,就是把不足寫成瞭自己的免責條例,覺得在這裡把自己論文的瑕疵寫出來,老師就不會問責。舉個例子,有的同學在寫不足時說本來計劃做抽樣調查,定的是分層然後分地域調查再隨機,後因為問卷調查困難,所以最後采取的近便抽樣,群體都是身邊的人,可能會導致結果的偏頗。甚至有的同學直接說,數據分析工具使用不熟練,導致結果可能不準。像是這樣的論文不足那就是真的“不足”瞭,是你功夫下的不夠足,是你態度不認真,這樣寫論文不足就是“不打自招”,把自己的論文的缺點全然暴露出來。你的導師不會稱贊你誠實,隻會覺得你懶惰,有的估計是會跳腳。
那真正的論文不足這一部分要怎麼寫?
我們要捫心自問,是不是已經竭盡所能瞭,用盡瞭所有方法,但確實有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結論可能有些不夠嚴謹。比如說,有些不予公開的數據我們沒有查閱的權限,隻能通過一個間接的途徑獲得,而這個數據可能與權威的數據存在一定差別,導致論文結論的嚴謹性有點問題。建議大傢上掌橋科研這個網站上,找一些論文來看一看別的作者是怎麼寫這部分。
掌橋科研:http://www.zhangqiaokeyan.com/
下面就具體教大傢從哪幾個方面下手寫論文的不足。
一、客觀因素
二、主觀因素
一、客觀因素
論文的研究方法總常用的有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這些研究方法就算是在沒有外界因素影響的狀態下也是存在局限性的,那在我們使用的過程中,因為客觀上的各種因素,這些研究方法更有可能會導致結果出現偏頗。
我們都知道概率抽樣或者隨機抽樣時,樣本越多對於得出來的結果可能更精確。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因為經費等因素,沒有辦法找到足夠多的樣本,這就會導致最後的結果的精準性,但不要擔心,這樣的偏差是抽樣調查天生的缺陷,我們隻能是盡力的克服,盡自己所能選擇足夠多的樣本,這種不足,導師是可以理解的。
f1b5b5347d4392653aa1346ed15a658a
但是我們自己在寫的時候,這個度要把握一下,如果你直接寫樣本小,無法得出顯著相關性,但是你論文最後的結論又是這兩者有關系,那就成瞭自相矛盾瞭,所以這個度就是,選的樣本已經可以證明兩者的關系,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樣本,結果會精確。
2.相關文獻稀缺
在從事研究時,應引用過去的文獻內容作為該研究的基礎,回顧文獻可以為研究主題提供理論基礎。在做定性研究時,文獻是我們主要的分析對象。但是,由於研究主題涉及范圍的不同,相關的文獻也可能較為有限。
掌橋科研:http://www.zhangqiaokeyan.com/
3.數據的可獲得性
如果你的研究涉及對特定人士或組織團體進行問卷調查,也許會遇到無法接觸到這些人群的問題。例如,你的論文是研究特種兵的心理素質,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辦法接觸到這一研究對象。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你也許必須重新設計或重新架構研究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解釋在取得數據資料時所遇到的問題及原因,並且確保研究結果仍是有效並且可被信賴的。
二、主觀因素
源自於研究者本身(無論是研究者直接或間接)的主觀原因導致的不足應該在此部分被提及,並且應該要提出具體該如何解決或降低這方面研究局限性的方案。
1.采用不恰當的資料收集方法/工具/技巧
在寫完研究分析結果後,對整個論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進行復盤,也許會發現所使用搜集資料的方法限制瞭論文結論的全面性。例如,也許你發現某個問卷中的問題應該用其他方式表述更合適,或者你在問卷設計之初就把某些重要的問題忽視瞭而未包含在問卷中。這是因為我們主觀經驗的不夠,思慮的不夠周全所致。這時,我們應該在論文的不足中提及這方面的不完善,並且指出未來研究中可以通過何種特定的搜集資料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部分不宜過多,因為寫太多的話,就顯得你能力和態度實際上都是有問題的。
2.論文排期失誤
有些研究可能是需要稍長一點的時間觀察研究才能得出更準確的結論,但無論是畢業生還是學術研究人員在期刊投稿時,都會面臨截稿日期。因此,研究者有多少時間研究一個主題,有時會受投稿截止時間遠近的影響。在研究開始之前,應盡量確保研究主題是可以在截止日期前被完成的,但是因為自己的時間沒有安排妥帖,並對研究結果產生瞭不良影響,應在論文不足這一部分被討論,並提出未來解決此問題的方案。這一點是不建議寫在畢業論文中的,寫瞭這個隻會讓導師覺得你論文的排期有問題。
3.因為文化或個人因素造成的偏差
研究者可能會由於文化背景及對特定現象的個人主張而產生偏差,而這偏差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的合理性。另外,研究者可能也會隻引用支持自身研究假設的資料或結果。為瞭避免這個問題,作者應該要檢查資料搜集的過程是否得當。這一點同樣也是不建議寫的,因為這是主觀可避免的偏差。
更多論文寫作推薦:
除瞭知網、百度,還有什麼查閱資料的網站或軟件嗎?
論文實證分析怎麼寫?
學術論文中的“影響機制”、“影響機理”、“影響路徑”等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