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中东战争时间表

第一次中东战争

历史背景

  • 1896年2月
    • 西奥多·赫茨尔,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创始人,发布《犹太国》小册子,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经典
      • 返回耶路撒冷锡安山运动:根据《圣经》中“犹太人将回到锡安山聚居的记载”,提出复国的政治主张
  • 1917年12月
    • 一战期间,英军追击土耳其军,进入耶路撒冷城
      • 为牵制土耳其军,英国与侯赛因缔结条约。以“伊斯兰造土耳其的反”为条件,允许伊斯兰世界战后建立“阿拉伯国”作为报偿——麦克马洪书简
      • 同样,英国与美国犹太人缔结条约,以建立“犹太人的民族之家”为条件,寻求支持——贝尔福宣言
      • 英国人无视了“麦克马洪书简”
      • 英国人实践了“贝尔福宣言”
        • 犹太人开始大量迁入,并从当地地主手中大量购买土地,使得大量巴勒斯坦人失去耕种的土地
  • 193X年
    • 纳粹德国以犹太人西奥多·N·考夫曼的《德国必须灭亡!》等作为理由,迫害全体犹太人,导致更多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愈加不满
      • 犹太复国主义者提出了“百万移民计划”
  • 1936年起
    • 担心犹太人口超过阿拉伯人口的巴勒斯坦人,跟犹太人发生了全面冲突。阿拉伯游击活动也愈演愈烈
  • 1940年
    • 英国采取了限制犹太人移民的政策
      • 1938年,巴勒斯坦总人口141万,伊斯兰教徒约为99万,犹太人超过40万
      • 对比1919年,巴勒斯坦总人口70万,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
  • 1942年5月
    • 纽约,比耳特莫尔饭店,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召开会议,将目标由建设“民族之家”改为建设“国家”
  • 1944年2月
    • 犹太复国主义者向美国两院提交决议案,要求“无限制向巴勒斯坦移民和在该地建设犹太国家”
    • 至此,犹太复国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 1947年4月
    • 因为犹太人对英国限制犹太人的政策不满,以及美国持续施压,使英国将巴勒斯坦委任统治问题提交联合国
  • 1947年秋
    • 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提交了巴勒斯坦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案
      • 方案一:将巴勒斯坦分成两部分,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
        • 耶路撒冷实行国际化
      • 方案二:成立“巴勒斯坦联邦”,犹太人跟阿拉伯人分地区自治,并限制犹太移民
  • 1947年11月29日
    • 杜鲁门主导,苏联支持,方案一取胜。是为联合国181号决议
    • 阿拉伯世界反对该决议,理由如下
    • 11月30日,阿拉伯开始为期三天的全面罢工
      • 民间,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产生全面冲突
  • 1947年末~1948年初
    • 以色列人预计了战争的到来,并为此做积极准备
      • “哈加纳”下达动员令,扩建军队
      • 从捷克运送大量轻重武器
    • 1947年12月30日,犹太人从山顶上向山谷里的阿拉伯人部队投掷炸弹,炸死6人,炸伤47人
    • 1948年1月10日,一支非正规军武装人员从叙利亚进入并袭击犹太人村庄
      • 英国人不想管这事儿,因为犹太人展开的反英恐怖行动导致了数百英军士兵的死伤
      • 该队被以色列人的装甲部队击败,退回叙利亚
      • 侯赛因随即率领约千人非正规武装,袭击了耶路撒冷以南的犹太人村庄
        • 被以色列“派尔马契”部队伏击击败
    • 其它小型冲突、恐怖活动不断
    • 从1947年11月到1948年3月,犹太人死伤人数达1,200人以上,阿拉伯人死伤的更多。
  • 1948年5月14日
    • 英国结束委任统治,英军撤走
    • 犹太人宣布建国
    • 阿拉伯国家军队开进181决议下的以色列领土
      • 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

战争期间

  • 阿军初期进攻(1948年5月14日~6月11日)
  • 第一次停火(1948年6月11日~7月9日)
    • 英国提议,联合国大会通过
    • 以色列方面
      • 扩充兵员(基本上是全民皆兵,以及进行大量移民从而补充兵员)
      • 采购武器:从英美获取运输用的飞机,从捷克获取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
      • 设立军区,分担作战区域
      • 肃清非正规军色彩,统一国防军
    • 阿拉伯联军
      • 重新编组驻军
      • 增兵两万左右
  • 以军第一次进攻(1948年7月9日~7月18日)
  • 第二次停火(7月18日–10月15日)
    • 美国提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 命令式要求,而非建议。违者将会遭受严厉的经济制裁
      • 停火未规定期限
    • 瑞典红十字会主席,伯纳多特伯爵,任职停火监督委员会主席
    • 9月17日,伯纳多特被以色列人暗杀
      • 美国人拉尔夫·本奇继任
    • 以色列方面
      • 驱逐占领区巴勒斯坦人
      • 计划从欧洲移民60万,补充战场
        • 实际数量上,1948年移民近12万,1949年近24万,1950年17万
      • 大量补充轻重武器
      • 加强国防军训练
      • 招募二战老兵以及经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海员,炮手等
      • 初步完成了海、陆、空三军编制
    • 阿拉伯联军
      • (似乎他们啥都没干……)
  • 以军第二次进攻(10月15日–10月29日)
    • 准备完全的以军破坏了停火协议
      • 但并未遭受所谓的“严格制裁”
    • 阿联军败退
  • 停战
    • 1949年2月24日,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停战协定
    • 1949年3月23日,黎巴嫩和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定,以军撤出黎境。
    • 1949年4月3日,约旦和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定。
    • 1949年7月20日,叙利亚和以色列停战。
    • 停战生效时双方军队的实际对峙线被定为停火线,这就为后来再次爆发冲突留下了隐患

战后

    • 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
      • 181号决议划给以色列的事1.45万平方公里,增大到约2.1万平方公里
      • 七十余万阿拉伯难民外流
        • 以色列制定法律,禁止难民返回家园及认领财产
      • 以色列占据耶路撒冷新城,并将其定为首都。约旦占据旧城。
        • 新、旧城之间设置了无人地带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

历史背景

  • 1952年7月23日
    • 埃及自由军官团的领导人纳赛尔陆军中校成功地发动了埃及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法鲁克一世退位
  • 1953年
    • 埃及封锁了蒂朗海峡
      • 蒂朗海峡是以色列唯一的红海入海口。
        • 此前1950年的时候,沙特将蒂朗海峡上的两个小岛给予埃及,使得埃及更容易控制水道
  • 1954年9月27日
    • 纳赛尔宣布和捷克签订通商协定
      • 包括大量轰炸机、战斗机、潜艇等大量军备
    • 建筑阿斯旺水坝
      • 要求美英与世界银行提供资金
  • 1955年10月19日
    • 埃及与叙利亚建立联合军事司令部
  • 1955年10月20日
    • 美国表示,只要世界银行支持,美国也会在资金上给予合作
  • 1956年6月18日
    • 英军最后撤离苏伊士运河地区(二战后埃及已经从英国独立,但英国仍旧有一只警卫部队驻留)
      • 但协议规定,一旦埃及处于战争之中,英国军队可以重新踏入埃及以“维持埃及和平”
        • 该协议给英法入侵埃及提供了借口
  • 1956年6月23日
    • 苏联提出提供建筑阿斯旺水坝的贷款
    • 美英终止对阿斯旺水坝的贷款
  • 1956年7月26日
    • 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用运河的收益建造水坝
    • 埃及将运河收归国有的举动,打击了英法的贸易利益
      • 此前,英法共拥有苏伊士运河公司超过90%的股份
      • 以色列对纳赛尔亲苏产生担忧,同时因为蒂朗海峡被封锁,对埃及很不满
  • 1956年8月3日
    • 英国向军队下达了“对埃及作战计划”的命令。
      • 作战目的是占领苏伊士运河地区
    • 法国向伦敦派出了联络军官
    • 英国、法国、以色列决定入侵埃及
    • 具体作战计划
      • 以色列出兵西奈半岛
      • 英法以1954年签署的补充协定,进入埃及“维护和平”
  • 1956年10月25日
    • 以色列为即将到来的入侵进行了秘密部分动员
    • 同一天,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宣布缔结军事协定,应对可能的战争
  • 1956年10月29日
    • 以军对埃及不宣而战
  • 1956年10月30日
    • 英法对埃及与以色列发出限时12小时的“最后通牒”
      • 要求两国军队结束冲突,全部后撤
        • 其中埃军撤离到苏伊士运河西岸
      • 要求埃及政府同意英法联军以“隔离者”身份, 占据埃占领富阿德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城。
    • 埃及:我可去你X的……
  • 1956年10月31日
    • 英法同埃及开战

战争结束

  • 1956年11月6日
    • 英法两国最终在国际压力下,不得不停战
    • 主要压力源之一,苏联
      • 赫鲁晓夫声称,如果不同意停战,将不惜对英法本土实施核打击
    • 主要压力源之二,美国
      • 艾森豪威尔名全世界美军进入戒备状态,要求英、法和以色列立即停战
    • 主要压力源之三,中东各国
      • 石油禁运等一系列举措
  • 英法两国的作战,虽然军事上接近成功,但战略上一败涂地
    • 丢失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 丢失了对中东的影响力,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美苏攫取了中东的控制权
  • 对以色列来说,虽然在压力之下撤离了西纳半岛,但却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 以色列对撤离埃及领土不情不愿
      • 分阶段撤离
      • 要求埃及军队不得进驻西奈半岛
      • 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驻军
      • 以色列撤离前对占领区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并且埋设了很多地雷
    • 以色列提出如下更多要求,但未被接纳
      • 不承认埃及对加沙地带的合法控制权
      • 享有蒂朗海峡的自由通行权
      • 以色列与联合国难民署共管加沙地带
    • 解除了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 对埃及来说,虽然军事上失败了,但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战略上可以认为获得了有限胜利
    • 但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并不直接归属埃及
      • 建立了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负责运河的维护和管理,并保证所有船只(包括以色列船只)的自由通航
  • 促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诞生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

历史背景

  • 1958年2月
    • 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成立
      • 埃及与叙利亚合并
        • 1961年又拆分了
    • 阿联的成立,令以色列面临南北联合的威胁
  • 1958年7月
    • 伊拉克军事政变,卡希姆建立军事争权。
      • 卡希姆亲苏。其退出巴格达条约,拒绝美国军事援助
  • 1958年春夏
    • 黎巴嫩内战
      • 黎巴嫩请求美国政府援助。美军在贝鲁特登录
    • 约旦内乱
      • 约旦国王侯赛因要求英军帮忙维持秩序
  • 1958年10月
    • 美英撤离黎巴嫩与约旦,但后者国内形势仍旧不稳定。
    • 埃及与叙利亚希望借机削弱约旦在中东的中立化政策
  • 1961年~1964年
    • 阿拉伯各国逐渐安定,阿拉伯各国气氛变得愈来愈融洽。
      • 以色列越来越不安
  • 1963年
    • 1963年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夺权
  • 1964年
    • 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
      • 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
        • 由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主导
        • 该组织被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承认为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对外代表
        • 巴解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
          • 虽然分布驻扎在数个阿拉伯国家
      • 会议对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计划了约旦河上游的水利工程
        • 由于以色列发展速度很快,对约旦河用水量增长也很快。阿拉伯世界对此不满
        • 此举会造成以色列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
  • 1964年11月
    • 以色列轰炸了约旦河水利工程的关键设施
  • 1964年12月
    • 阿方认为,继续该水利工程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战争。遂放弃该计划
  • 1966年春天以后
    • 以色列与阿方(主要是叙利亚以及巴解)的小规模冲突不断
  • 1966年11月
    • 埃及与叙利亚缔结共同防御条约
  • 1967年4月7日
    • 标志性事件:叙利亚与以色列发生空战,叙利亚六架飞机被击落
    • 但截止此刻,双方冲突仍旧限定在小范围
  • 1967年5月12日
    • 以色列在纽约时报上说“为了杜绝袭击事件的发生,除了对叙利亚行使武力外别无他法”
    •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从苏联出得到情报,说以色列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
      • (该情报很可能是假的。但具体是哪一方出于什么目的放出的,不易分辨)
    • 看起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 1967年5月
    • 纳赛尔再次进入西奈半岛,势力笼罩蒂朗海峡(还记得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入侵埃及的理由么?)
    • 联合国维和部队夹在埃、以之间,处境艰难
      • 埃及要求维和部队撤离。
        • 维和部队依据“当事方需自愿”的原则,接受了撤离要求
  • 1967年5月22日
    • 埃及禁止以色列通过蒂朗海峡运送战略物资
  • 1967年5月30日
    • 埃及与约旦缔结了共同防御条约。至此,连同叙利亚,三国达成共同防御条约,共同应对来自以色列的威胁
  • 1967年6月1日
    • 以色列确认美国不会对其采用军事行动进行限制
      • 美国认为苏联正通过操控阿拉伯国家向中东扩张,允许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自主裁定
  • 1967年6月5日
    • 以色列同时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袭
      • 阿拉伯国家一败涂地

战后

  • 以色列战果
    • 占领了四倍与以色列面积的领土
      • 北部戈兰高地、东部的约旦河西岸不再是以色列国防的薄弱点
      • 西奈半岛在手,南出水道不再受制于埃及
      • 控制了加沙,地中海方向也减少了威胁
    • 耶路撒冷旧城(新城本就在以色列手中)
    • 以军“强大不可战胜”的强硬形象
      • 奠定了以后对阿拉伯世界强硬态度的基调
    • 低迷的经济形势有了好转
  • 阿拉伯世界
    • 2万伤亡
    • 近百万阿拉伯世界以及巴勒斯坦难民
    • 空军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 1967年11月22日
    • 联合国242号决议
      • 要求以色列归撤出它占领的领土
        • 以色列拒绝执行
  • 苏联等国家与以色列断交
  • 阿拉伯国家不收回领土誓不罢休
    • 巴解组织日益强大
  • 1968年
    • 人权委员会和国际人权会议调查以色列关于《日内瓦公约》各项条款的遵守问题
      • 质疑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一系列行为是“吞并”而非“暂时占领”。如此,以色列违反《日内瓦公约》第四项
    • 以色列表示日内瓦公约不适用于1967年战争后的耶路撒冷
      • 理由是自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之后,耶路撒冷上就没有建立合法的主权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

历史背景

  • 1967年6月~1970年8月
    • 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消耗战争”(有限战争)
      • 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埃及希望通过有限战争迫使以色列在谈判中让步,收回西奈半岛
      • 在苏联的帮助下,埃军迅速重建了空军
      • 起初埃军仍处于劣势
      • 苏联帮助埃军完成了联动式防控体系的部署,埃军也吸取以往的教训,积极做针对性训练。埃以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
      • 以色列因为消耗战争而经济近乎崩溃,其一方面开始寻求平息冲突的方案,另一方面希望从“消耗战争”转向“遏制战争”,摒弃消极应对的战略方案
  • 1970年8月
    • 埃以谈判停火90天,停战线维持在六日战争结束时的模样
    • 该次停火是在美苏的斡旋下促成的。两个超级大国各有支持方,担心在中东擦枪走火
  • 1970年9月
    • 约旦内战:约旦国王侯赛因与巴解领袖阿拉法特产生冲突
      • 巴解希望继续对以色列动武以报仇雪恨
      • 约旦不希望再起战端
      • 内战劣势的巴解组织出走黎巴嫩
  • 1970年9月28日
    • 埃及总统纳赛尔逝世,萨达特接任
  • 1970年11月
    • 叙利亚“纠正行动”,发生政权更迭。哈菲兹·阿萨德掌权。
  • 1971年
    • 萨达特接受联合国谈判代表冈纳尔·贾林的建议,尝试通过和平手段收回失地,但无论以色列还是美国都没有接受提议
    • 埃及新任总统萨达特与苏联签订友好协议,但随后因苏联拒绝提供进攻性武器,萨达特命令苏联顾问离开
    • 萨达特自行备战
  • 1971~1973年
    • 埃及与叙利亚积攒力量,准备使用武力夺取六天战争中丢失的领土
    • 约旦担心丢失更多领土,不愿意参与
  • 此刻,美苏的态度
    • 美国并不希望以色列“强大到能够威胁、压迫邻国的程度”
    • 苏联也不支持阿拉伯国家“消灭以色列”的诉求
    • 美苏都不希望在中东发生大规模冲突,乃至于战争。都倾向于维持现状
    • 美苏之间的关系,也倾向于缓和
  • 1973年
    • 萨达特积极创造良好的外交环境
      • 促成联合国谴责以色列谋杀3名巴勒斯坦领导人的恶性事件
      • 等等
    • 以色列则积极寻求超级大国(也就是美国)的帮助
  • 1973年10月6日
    • 10月6日,是犹太教的赎罪日。
    • 埃及进军西奈半岛
    • 叙利亚进军戈兰高地

战争期间

  • 1973年10月6日~10月9日
    • 埃及叙利亚军队取得了优势
  • 1973年10月10日~10月15日
    • 战场陷入焦灼
      • 埃军的战略目的是尽可能取得前期优势,但将战争烈度限定在“有限战争”的范畴,从而为后续谈判赢得筹码。先期攻势已经达到了目的,便转入战略防守态势,准备迎接以军的反扑。
      • 叙利亚则进攻受挫,不得不撤出戈兰高地,呈守势
        • 埃军为配合叙利亚,决定重新向以军发起进攻。但此次进攻,脱离了防空网与反坦克防御系统的保护,进攻受挫
  • 1973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北线叙利亚与以色列对峙
    • 南线以军呈攻势,一度突破运河,大量破坏了埃军防空系统
      • 以空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夺取了制空权,为掌控战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 1973年10月22日
    • 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但埃以双方冲突仍未完全停止。美苏发现停火决议未被执行时,埃及第三军团已经被以色列包围了
  • 1973年10月24日
    • 苏联警告美国,如果以色列还不停火,苏联将直接参与
      • 这不仅仅是口头威胁,苏联七个空降师已经进入警戒状态
    • 于是阿以双方完全停火
  • 战争中,美苏都对各自支持的一方运送了大量补给
    • 但双方支持的程度都以“不能给任何一方带来胜利”为基准的。美苏都希望,停战之时,战争仍处于对峙状态
    • 如何终止战争,决定权其实已经不在以色列或者埃及、叙利亚手中了

战后

  • 1973年10月28日
    • 谈判,签署休战协议
  • 以色列虽然转变战场态势,但前期的失利,也打破了其一贯以来尝试树立的“不可战胜”的形象
    • 战后政治馀波:
      • 民众为前期的挫败,以及备战不及时而愤怒
      • 部分军官为次接受了调查,并且承担了责任
        • 但群众并不满意,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执行者的责任,而是决策者的责任
          • 梅厄总理辞职,其内阁一同总辞职
  • 埃及并未获得预期的收益:收回西奈半岛
    • 萨达特对通过谈判收回西奈半岛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毕竟以色列什么时候执行过联合国决议?
  • 1977年11月
    • 萨达特访问以色列:此举等同于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 阿拉伯国家对此非常不满,将埃及逐出“阿拉伯国家联盟”
        • 1989年得以恢复
  • 1978年9月5日~9月17日
    • 埃及与以色列签署《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
      • 以军从西奈半岛撤出,以换取与埃及关系的正常化
  • 1981年10月6日
    • 萨达特被刺杀

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

历史背景

  • 1970年9月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约旦产生冲突,出走黎巴嫩贝鲁特
      • 巴解受到黎巴嫩天主教马龙派势力的强烈排斥
  • 1970年 ~ 1982年
    • 出走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的冲突与仇杀仍旧未断过
    • 比如,1972年9月5日,著名的“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黑色九月,劫持并杀害了以色列奥运代表团11人
      •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开启“天谴行动”,跨国追杀黑色九月的慕尼黑惨案主使者
      • 以色列的暗杀目标包括巴解主要领导人
        • 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上街游行来抗议以色列的攻击清除行动
          • 该行为导致黎巴嫩天主教势力的强烈不满(恶性循环……)
    • 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一直在袭击以色列。以色列也没忘了清剿巴解游击队。
  • 1974年10月
    • 第七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上,巴解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相当于流亡政府)
  • 1974年11月22日
    •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常驻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其他机构发起的所有国际会议
  • 1975年
    • 黎巴嫩内战爆发
      • 一方:天主教马龙派势力为主,亲以色列与西方阵营
      • 另一方:有了大量巴勒斯坦难民加入的泛阿拉伯团体,仇恨以色列
        • 而巴解的加入,使得泛阿拉伯团体获取了武装力量
  • 1980年9月22日
    • 两伊战争爆发,支持伊朗与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陷入分裂
      • 埃及已经与以色列和解,其它阿拉伯国家也无暇估计以色列。此刻以色列可以全力对付巴解与叙利亚
  • 1982年6月6日
    • 以军进入黎巴嫩,大举进攻巴解与叙利亚在黎驻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开启

战争期间

  • 1982年6月4日~6月13日
    • 以色列长驱直入,本就陷入黎巴嫩内战的巴解游击队无力阻挡。
      • 以色列与黎巴嫩长枪党民兵一起,将巴解游击队与叙利亚部分武装围困于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 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是以色列的另一个目标
  • 1982年6月27日
    • 联大决议……
      • 不提也罢
  • 1982年6月28日
    • 巴解同意撤出,但提出一系列条件
      • 以军不同意任何条件,要求巴解缴械离开黎巴嫩

战后

  • 1982年8月21日~9月1日
    • 巴解总部与叙利亚士兵,在多国部队的监护下,撤离黎巴嫩
  • 1982年9月10日~9月13日
    • 多国部队陆续撤出黎巴嫩
  • 1982年9月15日
    • 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
  • 1982年9月16日~9月18日
    • 以军在多国部队撤离后的真空期,协同长枪党民兵等,制造了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 联合国将其定义为“种族清洗”
  • 1982年9月29日
    • 以军部分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
  • 1983年5月17日
    • 黎巴嫩与以色列正式签署《黎以撤军协议》
      • 依此协议,以色列扶植了“南黎巴嫩军”(哈达德民兵)
    • 协议签署后, 以色列拖延撤军
      • 黎巴嫩知会美国,认为以色列拖延撤军,等同于取消撤军协议
  • 1984年3月5日
    • 黎巴嫩政府废除了黎以协议
  • 1984年7月23日
    • 以色列议会选举后成立联合政府
  • 1985年1月14日
    • 新一轮谈判尚未达成协议,以色列新内阁决定单方面撤军
  •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多数派更加明确地主张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政治和外交努力上
    • 巴解组织分裂:阿拉法特的反对者仍旧坚持消灭以色列,建立完全的巴勒斯坦国
  • 1988年11月15日
    • 巴解,在阿尔及利亚,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

后记

这篇文章,我尽量用不带倾向性地描述,来记录五次中东战争的时间线。虽然这很难,因为感觉巴勒斯坦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巴勒斯坦,在阿尔及利亚,宣布建国……

唉……


以上,是我这几天尝试了解五次中东战争时,综合网上各方资料总结的。错漏估计不少,欢迎批评指正。

但就算错漏太多,也比那些故意篡改事实的通稿强多了。大家参考着看吧……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无法抗拒的玫红色唇膏在向你招手囖~

点击↗免费订阅时尚杂志▲ 今 天安利的都是比较热门的色号,有很多人已经做过试色测评,有兴趣的可以多看看别人,特别是亚洲 ...

· 15秒前

日本對性是真開放

讀完村上春樹寫的《挪威的森林》,感慨頗多.一直知道日本的性是非常開放的,讀瞭這邊書之後才有瞭更具體的瞭解.直子和木月兩人...

· 16秒前

一个可以免费下载PPT的网站

哈喽,大家好,我是诗珑。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可以免费下载PPT的网站——第一PPT。 网址:https://www.1ppt.com/ 第一PP ...

· 17秒前

精读《唐诗三百首》024|刘长卿《送灵澈》: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文 | 谢小楼 01 此诗一作《送灵澈上人》。灵澈(chè)上人:唐代著名僧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 19秒前

孩子3歲半瞭,少兒英語啟蒙用什麼教材好?

少兒英語啟蒙用什麼教材好?開展幼兒英語課程,選用合適的教材很重要。教材既是孩子學習的媒介,也是教育思想的體現。英語教...

· 23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