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美国天文学家爱迪提出了“太阳正在缩小”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震动了整个人类科学界,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人类文明面前:
不仅爱会消失,太阳也会在50亿年后死亡,地球上的生命也会同时灭绝。
虽然生性作死的人类文明存活到那个时间点的可能性不好说,但如果真到那时候,人类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
太阳熄灭后,地球怎么办,人类怎么办。
办法不是没有——用科技手段,人工建造一颗新地球。
人工建造一颗新地球,说白了就是通过人造手段,创造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内外条件。
虽然我们无法站在过去预言未来,就像我们无法在“有”的世界中想象出“无”,但目前持续一百多年的科技大爆炸也许仍会以更高速度延续下去,说不定再过个100年,人类科技水平直接螺旋升天,灭霸来了也得跪。
但这些胡思乱想依然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趣味的思维外延,能够帮助普通人理解星球的概念。
目前针对人工建造一颗新地球,主要有4种方法
星际大移民
星际大移民应该是看起来最靠谱、也是科幻作品中最常见的方法,也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将已有行星进行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文明扩张和存续。
粗略想想好像挺简单的,无非就是造出宇宙飞船,迈向星辰大海,然后在新行星上建立前哨基地,然后不断扩大基地面积……星际版大航海时代?
星际大移民的最大难点其实是飞行器的问题,在动辄几十光年的星际航行中,能够实现快速移动的飞船是最基础的条件。
但是光速飞船从理论上的可能性都已说明不可实现,加速过程所需要的无穷大能量抽空整个银河系都不够。
比较靠谱的就是通过空间跳跃实现星际航行,目前大部分科幻电影、小说里的宇宙飞船也都是这么飞的,想象的确很美好,但是目前人类想登陆火星都费劲,客机还时不时出事,空间跳跃?
还是等到太阳真熄灭的那一天再说吧。
小行星撞击
宇宙是个充满暴力的地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能量恐怖的撞击、吞噬和湮灭,就像是一个挤满碰碰车的游乐园。
地球,这个被岩层包裹的金属球自然也不例外。
地球本身也是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宇宙天体碰撞法则演变而来的——久远的历史前,地球和孪生兄弟“忒伊亚”两颗行星沿着同一轨道绕太阳公转。
约44亿年前,轨道相交,两颗行星撞击在一起,最终忒伊亚被毁灭,它的大部分碎片被地球吞没。
忒伊亚剩余的碎片,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这是地球与行星的最后一次碰撞,人类印象中的地球,基本成型。
如果想要从操纵小行星撞击以形成新类地行星的角度来思考,其实是存在一定可操作性的。
木星
但现实问题是,太阳系主带小行星的总质量只有月球的4%,柯伊伯带天体全加起来倒是可能比地球大一些,且不提撞击的不可控性,光这种技术怎么看也不像人类1000年能做到的水平。
真有这么碉堡的技术还玩什么小行星撞击?直接把木星或者土星拆了重造不是更省事?
流浪地球计划
这个估计大家都很熟悉,毕竟前年那部《流浪地球》可谓现象级科幻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故事。
且不提大刘自己已经表明流浪地球计划本就是不可能成立的,而地球逃离太阳系后又该去哪里?
宇宙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可是至关重要的,充斥在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大到恒星小到陨石碎片,都会存在或弱或强的影响。
就太阳系来说,太阳、月球自然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如果没有太阳和月球,地球根本不可能形成容纳生命存在的生态系统。
当然,《流浪地球》里的人类已经居住在5000米的冻土层下了,地球表面的生态已经不重要。
天体互相作用只是一个方面,而“大个儿”木星由于其超强的引力,帮助地球抵挡了大多数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可以说是地球的“守护者”。
换句话说,地球就像是太阳系中的“宠儿”。
建造一颗人造地球或许还有幻想的余地,而地球这颗行星的“独特宇宙社会地位”真的有可能复制、或者替换?
流浪地球?又该流浪到哪里去?
建造地下城
建造地下城,顾名思义,就是舍弃地球表面,集中力量建造地下城,人类进入地底生存。
其实这种思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出现过,甚至可以说是基本设定,因为太阳熄灭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地球表面冰封,但是地球内核依然是火热的,只要深入地下建造地下城,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地心来获取能量、存续人类文明。
可惜的是,目前人类对地心的探索程度远低于宇宙,毕竟人人都想上天,而不想入土,更何况地心的外延——火山的确令人心生恐惧。
建造地下数千米的大型地下城,科技手段已经是目前人类想都不敢想的水平,但采用取巧的方式,哪怕以目前中国的国力还是可以建造出来的,即选择靠近大型煤矿进行地下城建设,无非是深度浅些、规模小些。
实际上,人类躲入地下城生存的最大制约反而不是科技水平,受制于资源供应、面积等因素,地下城能够容纳的人口极为有限,谁进去避难谁在外面等死?
联想到电影《2012》中的方舟计划,一旦涉及到社会学,问题根本无解。
诺亚方舟
归根结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一旦真正涉及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存续问题,“新家园”计划一定会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而“新家园”的建造,必定基于对地球本身的深刻认知。
黄口小儿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内有地壳地幔地心,外有大气层和无垠宇宙,大部分成年人的认知也止步于此。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从没有真正了解过这颗孕育生命、哺育生命的蔚蓝星球。
“保护地球母亲”这六个字天天喊年年喊,但我们却从未有闲心去了解自己的母星,虽然现在孩子不了解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了解仅限於姓甚名谁,喜好、生日、经历等一概不知已是常态,但这依然让人觉得滑稽。
我们觉得这样不对,虽然柴米油盐让现实变得沉重,但我们还是需要偶尔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真实的世界中。
本期“还有好书”栏目将送出这样一本帮助你了解地球的好书——《地球:行星的力量》。
这本《地球:行星的力量》同属于BBC科普三部曲,作者伊恩·斯图尔特(Iain Stewart)作为地质学家,苏格兰皇家地质学会会长,普利茅斯大学地质学教授联合获奖无数的BBC科学历史组主任约翰·林奇(John Lynch),运用“笨”办法克服了科普书籍的最大难题——易读性与专业性的平衡。
什么样的“笨”办法?
运用高端拍摄科技,历时三年,远赴世界各地,探索地球如何运转,书中大量使用精美高清、令人震撼的图片和最新科学发现,讲述关于地球的诞生、生命和未来的史诗故事。
简直是把一部系统、权威的纪录片装进了书中。
在图片与文字的交织中,你可以充分了解到展示塑造地球并维持生命的五种力量:天体碰撞、火山、大气层、海洋和冰川。
为了避免内容晦涩难懂,《地球:行星的力量》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推进,即针对贴近大众、饱含趣味性和知识性的问题解读来进行知识科普:
来自地球“孪生兄弟”的撞击如何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地球是如何从长达几百万年的冰冻期活过来的?
地球是如何升温的?
地核又是如何发挥它的“热动机”作用的?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火星又是如何挽救了地球?
……
《地球:行星的力量》立足于科普,却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走到了更高处:
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污染日益严重。虽然科学家们预测,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上的生命会随着太阳的急剧升温和膨胀而消亡,但人类的某些行为是否加快了这一进程?
两位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从整本书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决的态度——
人类的未来命运如何,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
留言说说
你对地球的认知
或者
谈谈你对环保、地球的看法
我们将精选1人
送出本期《地球:行星的力量》
恭喜“兰可雄”
获得上期好书
请添加客服小森微信领取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