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發展歷史簡要概括_簡要回顧黨的歷史發展

學好黨的發展歷史,瞭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我們一起來走進黨,

瞭解黨的歷史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黨的發展歷史簡要概括,歡迎大傢閱讀。

黨的發展歷史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正確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有一個過程。

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是指導工人階級鬥爭實踐的理論武器。毛澤東創

造性地實現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中國的話語形式把馬克思主義精髓概括為“實事求是

”。1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作瞭馬

克思的界定。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全黨得到瞭確立。

1957年下半年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被不同程度的偏離瞭。20世紀70年代後期,“

“””結束後,鄧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這一關鍵環節,大力提倡實事求是。

他反復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瞭馬

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

醒。鄧小平還特別強調解放思想的極端重要性。

進入21世紀,江澤民對新形勢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又提出瞭新的要求。他強調,馬克

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與時俱進。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

其他各方面的創新。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

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胡錦濤強調,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他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解

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進一步強調瞭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性,也

深化瞭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認識。

(1919—1927)中國共產黨創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為中國人民指明瞭鬥爭的目標;采取資產階級民主派沒有采取的依靠廣大群眾的革命方法,推動中

國工人運動出現瞭第一個高潮,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影響和推動

下,在國共合作的條件下,中國掀起瞭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運動標志著全國范圍

的革命高潮的到來,為舉行討伐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奠定瞭群眾基礎。北伐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

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下進行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同國民黨中的先進人士一起,在北伐軍中

發揮瞭骨幹作用。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黨領導的工農運動迅猛發展,動搖瞭帝國主義、封建勢

力在中國的統治基礎。在鬥爭的關鍵時刻,由於大資產階級的叛變和共產黨內發生陳獨秀投降主

義的錯誤,這次革命遭到瞭失敗。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敗後,面對國民黨新軍閥的殘暴統治,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

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到農村,建立根據地,

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黨領導根據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裝和工農政權,連續多

次擊敗國民黨的軍事“圍剿”。

在革命走向復興的時刻,黨內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使黨再次受到嚴重

損失。由於第五次反“圍剿”鬥爭的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長征途

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瞭黨內的“左”傾錯誤,確立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

主義路線的領導地位,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黨從幼年走向成熟。隨後,黨

領導紅軍以異乎尋常的堅強毅力,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和各種艱難險阻,取得瞭長征的偉大勝

利。

抗日戰爭(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

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瞭道路。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

軍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裝深入敵人後方,發動人民群眾,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建設抗日民主政

權。根據地軍民逐步成為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黨領導敵後軍民

堅決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並同國民黨頑固派的妥協逆流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中國

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取得瞭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

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戰爭(1945-1949)

1946年6月底,國民黨統治集團,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挫敗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並轉入戰略進攻。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廣大農民踴躍支援前線。

國民黨統治區掀起的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運動,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路線。

“中間路線”遭到破產,人民民主統一陣線更加鞏固和擴大。國民黨政府陷入瞭全

民的包圍中。黨領導人民解放軍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消滅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

治的主要軍事力量。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立新中國作瞭政治上、思想上的準

備。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解放南京,宣告瞭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

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瞭偉大的勝利。

全面建設(1949-1956)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立起來瞭,中國歷史從此開始瞭新的紀元。中

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愈戰爭創傷,調整舊中國的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

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開展瞭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

地區基本上完成瞭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瞭生產力的發展,奠定瞭我國社會主

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消滅瞭剝削階級,建立瞭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

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為我國爾後的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瞭

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各方面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左傾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不對具體事

物進行調查研究,隻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左傾教條主義的主要特點

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

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

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

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

“左”傾(“Left” deviation)(Leftism)

左傾是指政治上追求進步、同情勞動人民的傾向。而帶引號的“左”傾,則是

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觀,脫離社會現實條件,陷入空想、盲動和冒險的傾向。“左”

傾思想表現為急於求成,主觀地誇大革命力量,輕視敵人力量和客觀困難,在革命和建設中采取

盲動的冒險的行動;或者在革命組織內部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采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政

策;或者在同盟軍問題上實行關門主義,打倒一切。“左”傾思想如果形成為系統完

整的路線並在實踐中執行,便成為“左”傾機會主義或叫“左”傾冒

險主義。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出現過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

義、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1931~1934年,以教條主義為特征的、在黨內統

治長達4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理論上、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表現

得最為充分和完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在社會主義時期,1957~1976年在“階級鬥爭

為綱”的大躍進、“”過程中發生的錯誤行為,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瞭嚴重的挫折和損

失。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左”傾和右傾一樣都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因此既反對

右,也反對“左”。

右傾

政治思想上,認識落後於實際,不能隨變化瞭的客觀情況變化、前進,甚至違背客觀發展規

律的傾向。右傾思想如果形成為系統完整的路線,並在實踐中貫徹執行,便成為右傾機會主義。

右傾機會主義在政治鬥爭中往往放棄原則,犧牲無產階級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協,又叫右傾投降主

義。右傾機會主義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原則,在革命鬥爭中過高估計敵人力量,過低估計

革命力量,不敢積極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鬥爭,坐失有利時機,甚至悲觀失望,退卻逃跑。北伐

戰爭後期,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思想,發展為投降主義路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中占瞭

統治地位。表現為不是放手發動工人、農民起來鬥爭,而是放棄黨的領導權,致使黨不能組織有

力的鬥爭。抗日戰爭初期,曾經犯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王明,在隻要聯合,

不要鬥爭,“一切通過統一戰線”,以退讓求聯合的思想指導下又犯瞭右傾投降主

義錯誤,把抗日領導權交給蔣介石,嚴重影響瞭江南新四軍的發展。右傾和“左”

傾都是違背馬克思主義,都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征。它們雖是從兩個各

不相同的極端出發,但思想基礎都是主觀主義,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以互相轉化。馬克思

主義者在政治鬥爭中,既反對“左”傾,也反對右傾。教條主義

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隻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

教條主義 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

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

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

第2頁

中共歷史部分:

中國共產黨的80年,走過瞭艱難曲折而光輝的歷程。19世紀中葉的中國, 飽受外國資本主

義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不甘屈辱的孫中山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導的辛亥革命,推翻瞭中

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由於中國舊社會性質未能改變,中國的先進分子繼續探尋救

國救民的新途徑。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瞭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瞭

學生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經過這場運動,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產

主義思想的革命知識分子,認識到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強大力量,開始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發

動工作,並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瞭思想上和幹部上的

準備。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

從1920年秋到1921年春,北京、廣州、武漢、長沙、濟南等地陸續成立瞭共產主義小組。

在日本和法國也建立瞭旅日、旅法支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參加大會的有來自七個地區的53名黨員的12名代表:李達、李漢俊(上海)、張國燾、劉仁靜(北

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陳公博(廣州)、周

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瞭會議。會議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

舉行。中共一大通過瞭中國共產黨黨綱,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積極投身到實際的革命活動中去。為瞭開展工人運動,成立瞭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二大提出瞭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綱領。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和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掀起中國工人運動的高

潮。1923年6月,黨的三大在廣州召開,廣東黨組織派譚平山、馮菊坡、阮嘯仙、劉爾嵩等為代

表出席。大會確定瞭國共合作的方針,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

山主持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有20多位共產黨員參加瞭這次大會。第一

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國共合作實現後,以廣州為中心,開創瞭一個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中共

廣東區委負責人周恩來、陳延年和彭湃、蘇兆征等推動工農運動迅猛發展。經共產黨人提議,國

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自1924年7月起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先後由共產黨人彭湃、羅綺

園、阮嘯仙、譚植棠、毛澤東等主持,培養瞭一大批農民運動的骨幹。1925年5月,在上海的日

本資本傢、英國巡捕搶殺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和群眾十多人,遂爆發席卷全國的反對帝國主義

的五卅運動。為聲援上海工人鬥爭,6月,省港2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堅持鬥爭16個月之久。在工農運動

蓬勃發展的有利形勢下,國共兩黨合作,舉行東征和南討,統一瞭廣東,為北伐準備瞭後方基

地。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葉挺獨立團當先鋒,在革命軍其他部隊配合下,於8月下旬連

克汀泗橋和賀勝橋,擊潰瞭北洋軍閥吳佩孚主力,並先後占領漢陽、漢口和武昌。1927年4月12

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 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失敗。

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領北伐軍2萬多人舉行

“八一”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確定瞭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

方針。隨後,黨在全國各地發動瞭一系列武裝起義,著名的有:毛澤東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同年

12月11日,張太雷和楊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此外,從同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

廣東各地工農武裝舉行瞭100多次起義,建立瞭海豐、陸豐等蘇維埃政權。

這些起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偉大開端,是對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集

中體現中國革命正確方向是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指引革命走上農村包

圍城市的發展道路。

1934年10月,由於“左”傾冒險主義的推行,中央革命根據地反第五次

“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紅軍被迫實行長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

政治局會議,確立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瞭黨,挽救

瞭紅軍,勝利完成瞭長征。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侵略者不停地向中國進攻。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深。1935年12月9

日,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遊行。這個風暴迅速遍及全國。廣州等大中城市先後爆發

學生抗日愛國集會和示威遊行。廣州中國青年同盟、突進社及其後成立的廣州藝術工作者協會、

廣東抗日青年先鋒隊等愛國團體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2月12日,張學良、李虎城將軍發動西

安事變。中國共產黨派遣周恩來到達西安,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使蔣介石結束內戰,轉向抗

日。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宣告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

和推動下,實現瞭以國共合作為主要形式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其後,黨將各地的紅軍分別改編

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取得瞭平型關之役等一系列戰鬥的重大勝利。

隨著全國抗日戰場形勢的發展,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以東江縱隊、 珠江縱隊、瓊崖縱

隊等統稱的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分別開辟瞭華北、華中和華南三大敵後戰場,建立瞭眾多的抗日

根據地。東北抗日聯軍也戰鬥在白山黑水之間。這些部隊對日軍先後進行瞭“百團大戰

”等大小戰鬥十幾萬次,殲滅和牽制瞭大量日偽軍,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重大

貢獻。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全黨內開展瞭馬列主義整風運動,使黨達到瞭空前團結並進一步成

熟起來。

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號召全黨緊密團結在以毛澤東

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去奪取革命勝利。抗戰勝利後,我黨為爭取實現全國的和平民主進行瞭不懈

的努力,派出毛澤東等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簽署瞭雙十協定。在不損害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我

黨作出瞭重大讓步,讓出一些根據地和縮編軍隊。

但蔣介石為搶奪勝利果實,消滅人民革命力量,撕毀協議,於1946年6月挑起全國內戰。黨

領導人民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並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反內戰

反饑餓反迫害的愛國民主運動,團結瞭海內外廣大的愛國人士,鞏固和擴大瞭人民民主統一戰

線。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國統區農村的遊擊戰爭也蓬勃開展。翌年秋起,連

續組織瞭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摧毀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

奠定基礎。

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失敗。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

德、劉伯承率領北伐軍2萬多人舉行“八一”南昌起義。

黨的八七會議,確定瞭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隨後,黨在全國各地發

動瞭一系列武裝起義,著名的有:毛澤東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同年

12月11日,張太雷和楊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此外,從同年4月到1928年上半

年,廣東各地工農武裝舉行瞭100多次起義,建立瞭海豐、陸豐等蘇維埃政權。

這些起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偉大開端,是對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集

中體現中國革命正確方向是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指引革命走上農村包

圍城市的發展道路。

1934年10月,由於“左”傾冒險主義的推行,中央革命根據地反第五次

“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紅軍被迫實行長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

政治局會議,確立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瞭黨,挽救

瞭紅軍,勝利完成瞭長征。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侵略者不停地向中國進攻。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深。1935年12月9

日,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遊行。這個風暴迅速遍及全國。廣州等大中城市先後爆發

學生抗日愛國集會和示威遊行。廣州中國青年同盟、突進社及其後成立的廣州藝術工作者協會、

廣東抗日青年先鋒隊等愛國團體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2月12日,張學良、李虎城將軍發動西

安事變。中國共產黨派遣周恩來到達西安,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使蔣介石結束內戰,轉向抗

日。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宣告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

和推動下,實現瞭以國共合作為主要形式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其後,黨將各地的紅軍分別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取得瞭平型關之役等一

系列戰鬥的重大勝利。隨著全國抗日戰場形勢的發展,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以東江縱隊、

珠江縱隊、瓊崖縱隊等統稱的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分別開辟瞭華北、華中和華南三大敵後戰場,

建立瞭眾多的抗日根據地。東北抗日聯軍也戰鬥在白山黑水之間。這些部隊對日軍先後進行瞭

“百團大戰”等大小戰鬥十幾萬次,殲滅和牽制瞭大量日偽軍,為奪取抗日戰爭的

最後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全黨內開展瞭馬列主義整風運動,使黨達到瞭空前團結並進一步成熟

起來。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號召全黨緊密團結在以毛澤

東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去奪取革命勝利。 抗戰勝利後,我黨為爭取實現全國的和平民主進行瞭不

懈的努力,派出毛澤東等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簽署瞭雙十協定。在不損害人民利益的前提下,

我黨作出瞭重大讓步,讓出一些根據地和縮編軍隊。但蔣介石為搶奪勝利果實,消滅人民革命力

量,撕毀協議,於1946年6月挑起全國內戰。黨領導人民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並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的愛國民主運動,團結瞭海內外廣

大的愛國人士,鞏固和擴大瞭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國統區農村的遊擊戰爭也蓬勃開展。翌年秋起,連

續組織瞭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摧毀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

奠定基礎。黨發佈的五一號召,即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立民主聯合

政府,得到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熱烈響應,開展新政協運動。

由於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簽字,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佈向全國

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下,一舉占領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解放廣大國土,國民黨

反動統治遂告覆滅。同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和無

黨派愛國人士共商建國大計。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

利。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領導人民開展瞭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運動。1951年底,在

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

1952年,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開展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偷工減料、反對盜竊國傢資財、

反對盜竊國傢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1953年,黨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在一

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傢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傢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

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基本完成。黨領導人民開始探索中國自

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1954年6月,周恩來出訪印度、緬甸,倡議將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普遍準則。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

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有29國政府首腦參加的亞非會議,本著“求同存異”

方針,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1956年9月召開的八大,提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基本建立,國內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無產

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

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工業化。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

話,提出必須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隨後,黨內開展整風運動。同年夏,黨內整風運動

轉向反右派鬥爭。黨的指導思想出現瞭“左”的錯誤傾向。1958年5月,八大二次

會議通過瞭“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8月,中

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開擴大會議,決定1958年鋼產量要比上年翻一番,並作出瞭《關於在農村建

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把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迅速推向高潮。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使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1月召開八屆九中全會,通過瞭對國民經濟實行“調

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1961年3月,毛澤東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

議,通過瞭《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農業六十條》)。1962年初,黨中央召開擴

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又稱七千人大會),初步總結瞭大躍進以來經濟工作中的經驗教訓。 但在探索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又發生瞭新的波折。1962年9月,毛澤東在八屆十中全會上指出,

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隨後,在全國城鄉開展瞭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在此期間,我國建設取得較大成就。如建立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建成瞭大慶、勝利、

大港等油田。1964年,我國成功爆炸瞭第一顆原子彈。次年,我國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

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1966年5月和8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十一中全會,相繼通過瞭《中共中央通

知》(即《五一六通知》)和《關於無產階級“”的 決定》,標志著““””的全面

發動。這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傢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

亂。

1975年,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在20世紀末全面

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目標。是年,周恩來病重,鄧小平在毛澤東的支持

下,主持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日常工作,開展全面整頓,形勢明顯好轉。1976年4月間,在全國范

圍內掀起瞭的悼念周恩來,奠定瞭堅實的群眾基礎。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

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瞭江青反革命集團,十年內亂結束。

““””期間,我國在科技、外交工作方面仍取得顯著成就。

197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1年10月,第26 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

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在上海

發表《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兩國關系正常化過程的開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

華,中日簽訂瞭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

文章,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逐步在全國開展。這一討論,沖破瞭“兩個凡是

”思想的束縛,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瞭思想條件。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

會召開,重新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地作出瞭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這次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辟瞭

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鄧小平在全會召開前夕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

話,實際上為三中全會提出瞭基本的指導思想。

1981年6月召開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瞭《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標

志著黨在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1982年9月召開的十二大,提出瞭黨在新時期的總任

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

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傢。1987年10月召開的十三大,系統地論

述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完整地概括瞭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

本點”的基本路線。1997年9月召開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明

確地寫進瞭黨章。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勇敢地邁開瞭改革開放

的步伐,從此成功地走出瞭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經濟體制的改革,首先在農

村取得突破性進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生產責任制迅速發展起來。中央及時總結經驗,把改革的重

點轉移到城市。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

破瞭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點,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

劃的商品經濟。

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並發表重要談話,從理論上回答瞭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

多重大認識問題,特別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問題。1992年10月召開的十四大,提出我國

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為志,中國社會

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十四屆三中全會又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正確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有一個過

程。

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是指導工人階級鬥爭實踐的理論武器。毛澤東創

造性地實現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中國的話語形式把馬克思主義精髓概括為“實事求是

”。1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作瞭馬

克思的界定。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全黨得到瞭確立。

1957年下半年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被不同程度的偏離瞭。20世紀70年代後期,“

“””結束後,鄧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這一關鍵環節,大力提倡實事求是。

他反復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瞭馬

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

醒。鄧小平還特別強調解放思想的極端重要性。

進入21世紀,江澤民對新形勢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又提出瞭新的要求。他強調,馬克

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與時俱進。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

其他各方面的創新。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

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成今後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人民日报》年度高级词汇合集

动词 写「形成某格局」:部署、谱写、开路、凝聚、布局、搭建、构筑、培育、培塑、打造、擘画、锻造、筑牢、绘就、孕育 写「 ...

· 2分钟前

马尔克斯简介

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他以其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 ...

· 2分钟前

詛咒隨筆:古墓麗影崛起

終於還是沒有堅持到PS4版嗎……嘁,即使是信仰如此堅定的我也無法抗拒勞拉的誘惑呢……講真(指響),凡是帶崛起的遊戲/電影我都...

· 2分钟前

全國100餘所大學宿舍!進大學之前一定要瞭解的小細節!

 高考志願填報時,除瞭學校的綜合實力外,宿舍環境也是很多考生關註的因素,宿舍人數、空調、獨立衛生間···進瞭大學才發現,...

· 3分钟前

F5負載均衡學習筆記(1)——F5廠商及產品簡介

F5公司F5 Networks創建於1996年,F5取名自龍卷風風力的最高等級,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市,是全球領先的應用交付網絡(ADN)領...

· 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