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們敬佩的父母親

我們敬佩的父母親

文/呆萌老張

父母親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偉大的。他們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甚至百年之後也能左右兒孫的言談舉止。毋容置疑,他們是兒女敬佩的父母親。

我有四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兄妹雖多,但父親對我們總是疼愛有加。

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生活非常艱苦。父親已經當瞭十幾年的村支部書記,可他到鄉裡縣裡開會,都是步行去的。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他都是急匆匆、忙乎乎。想和父親在一起多呆一會兒,都是一種奢望。

我四五歲那年,有一天,我和兩歲的妹妹在傢門口玩耍。我遠遠地看見瞭父親:高高的、瘦瘦的,穿著深灰色衣服,急匆匆往傢走。我扯著妹妹趕緊迎上去,父親也看見瞭我們。他微笑著伸出雙手、微微彎腰,向前快步走,想要接住我們。當我們快走到父親跟前時,我停住瞭,讓妹妹撲到父親懷裡。父親一手抱著妹妹,一手扯著我,高高興興往傢走,我們幸福的心情像插上瞭翅膀,飛到瞭雲朵裡。

我六七歲時,一個初秋的凌晨,父親和大哥、二哥輪流背著我,從鄉下步行到縣城,再坐火車到省城去給我看病,順便給哥哥檢查身體。回來坐火車時,工作人員看我個子需要補票,我和父親補票回來,卻找不到哥哥們。父親焦急的順著火車窗口來回跑著喊叫著哥哥的名字,氣喘籲籲。手不停的在臉上擦汗。眼看火車要開瞭,這時車裡面的哥哥伸著頭看見瞭父親。原來工作人員讓兩個哥哥先上瞭火車。父親這才松瞭一口氣,可他找不到孩子時那焦急的面孔和一個也不能落下的剛毅的眼神卻在我心裡留下瞭深深地烙印。

父親對我們兄妹的言傳身教,至今記憶猶新。在生活上,父親教育我們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我們兄妹七人,常常是一件衣服從老大一直穿到老末。實在不能再改再補瞭,父親就讓母親把這些早已不成樣子的佈片用剩玉米飯,一層一層糊在門板上,曬幹之後做成鞋幫、鞋底。粘上一層新佈,一雙漂亮的新鞋就穿在瞭腳上,常常讓我們喜不勝喜。

有一年夏天,父親和哥哥們在自傢的平房上曬新收的麥子。我也跟著他們上上下下幫個小忙。我們不在乎地把混在樹葉堆裡的麥粒掃到垃圾堆裡。父親見狀,連忙叫停。他彎下腰,雙手扶著膝蓋慢慢蹲下來,很認真的把麥粒一顆一顆撿起來捧在手中用嘴吹幹凈,放到麥堆上,並對我們說,“一顆麥粒要長八個月,農民得流多少汗水,它和咱們身上的血液一樣寶貴。咋能這樣隨便丟棄呢?”一番話說得我們羞紅瞭臉。我仿佛又看到瞭他找不到孩子們時那焦慮的面孔、那一個也不能落下的剛毅的眼神。

我十幾歲的時候,從外面玩耍回來,看到父親和哥哥們在說著什麼。“阿玲,過來給我念念。”父親拿著一張報紙,上面用毛筆寫著:好兒不爭壯田地,好女不爭嫁妝衣。“知道什麼意思嗎?”他慈祥地看著我說。原來,剛才父親是在給哥哥們上政治課。

父親是一個很有見地的人。他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至理名言,至今都讓我們自認為讀過不少書的人驚訝不已。他常說,在傢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從我記事起,每年除夕,全傢人都圍坐在火爐旁,聽父親講他所知道的國傢大事和鄉村鄰裡的生老病死,告誡我們要珍惜光陰,守法持傢。聽母親講那過去的事情。也就是在那時,我瞭解瞭父母的婚姻。

父親,出生於1929年。九歲沒有瞭娘,十四歲沒有瞭爹。他獨自一人,靠給大戶人傢做小工維持生活。他去他四叔傢打工。後來又去他堂哥我九大伯傢打工。打工,沒有工錢,管吃管住。父親想,一直這樣打工,隻能活命,錢沒一分,怎能成傢立業?後來就離開瞭我九大伯傢。

母親出生於1933年。在傢是長女。十幾歲時,經常跟著她的娘去二嬸傢串門。她二嬸的弟弟張文德也常去姐姐傢走親戚。張文德和我父親是同村同輩,比我父親大十多歲。這樣一來,張文德就想介紹我母親和我父親成親。

父親離開我九大伯傢,日子捉襟見肘,相當艱難。就象現在的年輕人,剛走出校門,沒車沒房沒工作,舉步維艱。當我外婆把這事說給外公聽時,外公一聽我父親父母雙亡,且隻有二畝地,就一口回絕,不答應這門親事。這以後的四年之中,又有人給母親提親,外公看瞭兩傢,都不滿意。當他再次見到張文德時,張文德又提及我父親,說我父親人好,有遠見,肯吃苦。有四畝地。

“一個沒有爹娘的孩子還有四畝地,這就不錯瞭。”外公答應瞭這門親事。

母親結婚後,跟著九大娘去看屬於自己的那四畝地。對於莊稼人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啊。母親看瞭之後才發現,不是四畝,隻有二畝。

“兩口子肯定要吵架,說不定會走人的。”九大娘擔心地對九大伯說。

“四畝地是不錯,那是你和哥哥兩個人的。每個人還是二畝。”母親回到傢後,對父親說。

“別說咱還有這二畝地。就是一分地沒有,我也不會讓你餓著。”父親很冷靜地說,言語中充滿瞭愛戀和自信。那膽量、那魄力,就象現在的年輕人說,我雖然一無所有,可我有一顆沸騰的心啊。母親相信瞭父親的話,從他的眼神裡,從他的行動中。所以,並沒有象九大娘擔心的那樣和父親吵架。沒過多久,父親原來打過工的我四爺傢要賣一畝七分地。父親想買下來,但手裡沒錢。

“地給你,錢算你欠著我。”我四爺說。

“四叔,你還得借給我一點錢。我要買南星籽(一種中藥材)。”

但四爺傢裡的人不願意。他們說,老十(我父親在同輩中排行第十)結婚時借的15元還沒還,買地的錢欠著,怎敢再借錢給他?此時此刻的父親,就像現在的私企老板,為瞭生意,為瞭自己的目標,不惜借錢甚至貸款。那膽魄、那壓力和風險是可想而知啊。要麼發展很好,前景輝煌;要麼血本無歸,傾傢蕩產。可四爺會給嗎?四爺最終沒有聽傢裡人的話。他可能覺得,以前我父親在他傢打工,沒給過一分錢,有點過意不去。

父親拿到地和錢後,立刻實施自己的計劃。也可能是天道酬勤吧。那年,父親種的南星趕上瞭好行(hang)市,賣瞭個好價錢。錢到手以後,父親第一個要找的就是四爺。要還他錢。四爺看著這麼有遠見的小夥子,心裡不由得佩服極瞭。他說什麼都不要錢。父親說,這錢必須給。當時是您看得起我。

母親拿著到手的錢回瞭娘傢。要說新媳婦回回娘傢也是正常的事。但父親沒想到,母親去瞭一個月也不見回來。“怕是回不來瞭。這窮日子何時是個頭啊。”街坊鄰居見母親一個月不回來,就對父親說。我父親沒說什麼,繼續幹活。過瞭幾天,他到外公傢。對母親說,“你如果真的不回去,我也不會埋怨你。”

“來,你試試合不合適。”原來,母親知道父親缺衣服,她用這錢買瞭線,日夜紡織成佈,給父親做瞭身新衣服。父親穿上新衣服,用手輕輕地擦拭瞭一下眼角。母親分明的知道他是在擦淚啊。當父親穿著新衣服和母親一起回到傢時,所有的街坊鄰居都在心裡對母親翹起瞭大拇指,從此對母親另眼看待。都說,老十真有福氣。

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們含辛茹苦共同養育瞭七個兒女,生活相當艱難。父親經常熬夜編竹籃竹筐,起五更拿到集市去賣。回來繼續去田地裡幹活。後來,父親擔任村支書,邊學習邊工作,忙完大傢忙小傢。父親要到縣裡開會。“你放心睡覺,到時候我喊你起床。”母親總是這樣說。由於怕睡過頭,母親幾乎一夜沒睡著,而後早早的起床先烙個油饃,給父親做碗面葉湯,再喊父親起床。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他們總是這樣,時時刻刻為對方著想,惟恐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惟恐自己沒有讓對方感受到舒服愉快。記得一個冬天的夜晚,天氣一如既往的冷。父親還沒有回來。母親在煤油燈下縫補衣服。燈光映射著母親那焦慮的神情,那佈滿皺紋的額頭,那被歲月印上紋路的臉頰,那花白的頭發,還有那粗糙的雙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瞭淒涼。然而,母親從沒有對父親抱怨過什麼,父親從外邊回來,她總是先問問吃飯瞭沒有。在她心裡,父親就是她的天。我曾見過母親默默流淚,卻不曾看到過她和父親吵架。母親常說,他從小沒爹沒娘,吃過不少苦,受過不少累。成傢之後,忙裡忙外,日夜奔波。回到傢,身心總想放松一下,看他勞累的樣子,你咋忍心因為傢務活去抱怨惹他生氣呢?

父親雖為村支部書記,可村裡老老少少都敬重地喊他老班長。他從未用特權為自傢謀過私利。母親雖為傢庭婦女,凡事卻總以大局為重,明事理,不攀比,任勞任怨。父親辛苦奔波,為村裡、為傢裡,太過勞累。我可從未聽見他抱怨過,總是精神抖擻幹勁十足。父親歷盡千辛萬苦,使村裡、傢裡,都具有輝煌的成就:營張村,在鄉裡,各項經濟發展第一;79年、80年,父親的三個兒子都考上瞭大學。在全縣,當所第一。1981年父親因健康欠佳而光榮退休。

父母親的言傳身教,兒女耳濡目染;父母親的艱苦樸素,兒女潛移默化;父母親的剛正不阿,兒女爐火純青。兒女們先後像長瞭翅膀的小鳥,陸陸續續飛向瞭詩和遠方。隻有大哥一傢人在父母身邊。

父親退休後本該安度晚年,卻積勞成疾,又遭遇白發人送黑發人。農歷1997年11月12日,大嫂在大哥病重期間突發腦溢血,先“走”瞭。當時父親自1991年患病以來身體也不好。伺候大哥的重擔一下子壓在瞭六十多歲的母親身上。她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一日三餐,端飯熬藥,端茶倒水。洗衣做飯。期間的辛苦,無以言表。當時,大哥最小的孩子才9歲,還在上小學。母親心中的壓抑啊可想而知。

可是,我們每次回傢看望大哥,母親總是說,有我在,你們在外面隻管忙吧。使我們瞬間覺得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而母親才是傢裡的脊梁。

有一次我回傢看望大哥,母親把熬好的藥小心翼翼的端給大哥,像對嬰兒說話一樣溫和地說:“趁熱喝吧。”大哥把藥喝完,母親端著藥碗往回走,順便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臉。大臘月天,哪有汗?分明是在擦淚啊!對自己的病情瞭解得十分清楚的大哥,在1998年4月28日絕望地帶著諸多不舍離開瞭傢,“走瞭”。白發人送黑發人,年邁父母心裡的苦啊,一下子化作淚水,失聲痛哭。這是我唯一一次看見父親流淚。對於六十多歲的老人,這期間的辛酸,這心裡的苦痛,這無望的期盼,在一個個無盡的黑夜裡,經歷瞭怎樣的煎熬,絲絲白發、道道皺紋以及身體上的累累傷痕記得最清啊!

父親身體上備受疾病的煎熬。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他把大哥傢的三個孩子托付給在城裡工作的三個兒子。三個哥嫂毫無怨言地接受瞭父母的安排。也就是在這時候,老傢隻剩下年邁的父母。母親說,父親的病痛常常讓他整夜整夜的不能入睡。兒女都不在身邊時,他會忍不住痛苦的呻吟。到瞭1999年,他老人傢不得不放棄教育兒女的機會,取消堅持瞭幾十年的一年一度的除夕例會。現在想想,那是多麼有教育意義的夜晚啊!

我高中畢業後,一直奔波在城市的邊緣,在商海摸爬滾打。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磕碰,支撐我站起來的,是父親那頑強拼搏、不沮喪、不抱怨,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每當我困難重重,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我隻要回一趟老傢,看到父親微笑著迎接我,我冰封的心情瞬間被炙熱的情感融化,不需片言隻語,便迎刃而解、力量倍增。這其中的魔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使我對回老傢情有獨鐘。

有一天,我聽說,父親在住院期間,曾對陪他說話的女婿說:“你知道阿玲是個什麼樣的人?她是個心裡有苦從不往外說的人。如果不細心,是察覺不到的。”

我聞聽此言,感覺異常吃驚:原來,父親,早已把我看穿!我曾慨嘆:我多麼希望能有一雙眼睛,能看穿我最為本質的靈魂,直抵我心靈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原來,最懂我的人是父親!多少年來,我從未在父親面前叫過一聲苦,說過一聲痛。總是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回老傢陪父母一起吃頓飯,就重新返城,而父親卻能洞察到我的一切變化。可是,父親從未對我說過這話,也沒問過我的苦、我的痛。原來,父親是相信:自己的女兒有悟性,有能力自己度過難關。而這不正是父親多年來的教誨嗎?!

母親七十多歲的時候,父親的病到瞭最後階段,每隔三五天就要到醫院做一次血液透析。血透是非常痛苦的。可是父親卻總是在兒女面前說,“沒事,放心吧。”母親又一次為兒女負重前行。日夜守護在父親身邊。對患病的父親關懷備至,體貼入微,相濡以沫。“有我在,你們忙吧。”母親總是這樣說著。

2002年11月,七十多歲的父親給我們交代完後事帶著諸多不舍平靜地“走”瞭。營張村全體黨員和全體村民都來為老班長送別。父親離職已經二十年,可街道上站滿瞭默默垂淚的村民,那是對老班長的敬佩與愛戴啊。村黨支部書記沉痛地致悼詞:

“張福增同志參加工作以來,五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瞭營張村人民和黨的事業,解放初他剿匪除霸出生如死、勇往直前。互助組、初級社他率先垂范,致富濟貧,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與群眾心心相連,同甘共苦,為瞭營張的經濟發展,使人民過上好日子改變農村面貌,創辦集體企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多次病倒在床。為瞭保持營張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他十分重視對青年幹部的培養,急流勇退。

他教子有方,堪稱營張人民的典范。他雖為營張人民的父母官卻總是艱苦樸素,不搞特別,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堅定地政治原則性,威武不屈,富貴不淫,高風亮節,光明磊落,嚴於侓己、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清正廉潔,任勞任怨。他態度嚴謹,作風紮實,對工作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父親的離去,使母親突然失去瞭精神支撐。以前,母親每天圍著父親端茶熬藥、洗衣做飯。現在,就像下崗瞭一樣,她突然沒事可做瞭。她在房間裡四處張望,處處都有父親留下的痕跡;她在院裡徘徊,到處都有父親的蹤影。那樹、那墻、那花、那菜,無時無刻不在向母親訴說著父親的故事。她做飯的時候,會想起父親;她吃飯的時候,不由得會給父親盛一碗;她喝茶的時候,會去給父親的茶杯倒杯水;她睡覺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鋪好父親的枕巾。總之,她的衣食住行,都繞不過父親的影子。

世上最懂我的人永遠的離開瞭我。使我精神上、心理上倍感孤獨。在沒有父親的日子裡,有誰還能為我指點迷津?有誰還能為我撫平創傷?有誰還能給我無窮的力量?有誰還懂我的苦、我的痛?這些年來,當我在人生的黑夜裡,匍匐前行的時候,我感到孤立無援、痛苦煎熬,一個聲音時常在我耳旁回響:阿玲,會好起來的,你會好起來的!我眼含熱淚,四處張望,冥冥中,我看到的是父親那溫柔、慈祥的笑容。那笑容,是梅花經過苦寒後的清香;是勇士凱旋歸來後的喜悅。原來,父親一直都在守護著我。父親的愛,是我永恒的念想!

父親和母親共同生活瞭五十一年,他們一輩子生活得平平淡淡,卻用言行舉止教會瞭兒女什麼是愛。他們雖不是百萬富翁,卻給兒女和後世子孫留下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父母親那種時刻為對方考慮,相互關愛,相互體貼的行為,使兒女潛移默化,受用至今。兒女在自己的小傢庭裡,相互尊重,傢庭和睦溫馨。父親的言傳身教,使兒女們記憶猶新,在以後的歲月裡,兄弟姊妹之間從沒有因為錢而相互生氣吵架。父母親是兒女發自內心最敬佩的人,是兒女人生的楷模。

父親走瞭之後,孝順母親是我們責無旁貸的頭等大事。在市區工作的四哥“強行”讓母親接到城裡去住。那段時間,母親生活的也很愉快。

42c4097a29cece5f81cf8125a875c14e

你瞧:她和重孫女兒多會玩。四哥用手機拍下瞭這一快樂的瞬間,並附詩一首“相隔八十年,修得祖孫緣;同一藍天下,輕風拂笑臉。”可是,過瞭一段時間,母親又要回鄉下老傢。有時,兒女太出息瞭,對老人來說也未必是福氣。從此,她一個人住在鄉下老傢。在四面八方工作、生活的兒女們,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牽掛、思念自己的母親。節假日,母親的兒女、媳婦、女婿、孫、外孫、孫女婿、孫媳婦、重孫、重外孫一大傢子四五十口人,歡聚一堂,慰藉在老人的身旁。這其中有大學生、研究生、博士、工人、商人、高幹,這都是父母諄諄教誨的結果啊!

時光不會因為你對它的珍惜而停留在某一瞬間,短暫的聚會之後,又開始瞭長長的離別。母親獨自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她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個寒冬酷暑需要自己獨自去面對:老伴啊老伴,你幹嘛走得那麼急?留下我一個人孤獨痛苦。孩子們是很孝順,可我不能拖累他們,各有各的難啊!我在傢什麼都好,可就是有些體力活我受不瞭。那天,大傢都端著洗衣盆去北地機井那兒洗衣服,我也去瞭。可回來的時候,怎麼也端不動洗衣盆。濕衣服盆太沉瞭,我的確老瞭。我要是有個兒女在身邊也能幫我端著啊!這兒女有出息瞭有啥用?!

有一次,我回傢看望母親。妹妹也去瞭。母親說她想喂養一些雞。我和妹妹都說:別喂瞭,一旦你要進城小住,有雞,你就走不瞭。沒想到,母親的一句話讓我倆都啞瞭:有瞭雞,我好有個說話的伴兒!以前我總想:母親沒文化也許更好,她不至於慨嘆:“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可今天聽母親這麼一說,我知道瞭:自古至今,情字難逃啊。後來,我回鄉下看望母親,隔著大門未進去,就能聽見母親在大聲嚷嚷:“回窩去,回窩去,看把菜給我啄毀瞭。”

雖說,母親年紀大瞭,但身體確實很棒,一直不綴耕作,可我們總擔心有個萬一。既使我們可以隨時打電話問候,但是,萬一母親有急事怎麼辦?我苦思冥想,想到瞭一個讓母親很高興的辦法:我把我們兄妹幾個的一寸照片貼在小本本上,把各自對應的電話號碼用記號筆大大的寫在後面。母親不識字,但她認識阿拉伯數字。

“娘,你想給誰打電話,翻照片就行,然後撥號,我們就能通話瞭。”

母親高興地說“你真聰明,到底上過學啊。”當我第一次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我是何等的興奮啊!那感覺不亞於我孩子拿到瞭大學錄取通知書。

有一次,我回鄉下看望母親。太陽毒辣辣地烤灸著地面,照得人睜不開眼。樹上的葉子也因為飽受塵土的折磨,不得不耷拉下來高昂的頭,蔫吧地隨風搖動。

我下車後進傢門口一看:門鎖著,母親不在傢。我步行一公裡左右到田地裡去找她。遠遠的我就看見:母親扛著兩把農具,彎著腰,邊走邊擦汗,步屢蹣跚。我情不自禁,大聲喊:“娘!”母親抬起頭,用那灰蒙蒙卻又固執的透著幾絲蒙塵銀光的眼睛張望著“誰呀?喊我嗎?”我眨巴眨巴眼睛。不讓眼淚掉下來。“娘,是我,阿玲!”我趕緊從母親身上接過農具,她那滿是褶皺的粗糙的手遞給我毛巾,“呀,是阿玲。這麼熱你回來幹啥?”

“娘,這麼沉的農具,你咋把它扛到地裡的?”

母親輕松地笑瞭一下“以前我總騎著三輪車。今天沒騎,我把它放在地上撈著過來的。沒事,走吧。”到瞭傢,我仍在瞞怨母親。“娘,這地說啥都不能種瞭。您萬一有個好呆,這兒女的臉往哪擱?”母親喝口開水,坐下來,慢慢的說著:“沒事。咱這一條街,和我一樣年紀的老人,都幹不動活瞭,隻有我還行。”

“娘,可他們有兒女在身邊呀。我給您說,今年九月底我爹祭辰後,我再也不會讓你幹活瞭,說啥都得跟我回城。我傢屬院和你一樣年紀的老太太多著呢。你們可以一起散步、拉傢常。”

唉,我去瞭,多個人多麻煩。”

“娘,養兒女就是為瞭養老。我也不忙,隻是做傢務。但離不開傢,還想幫孩子們一點忙。你能來,我們相互幫襯著,多好啊。”

臨回來時,我又囑咐母親:“娘,咱可說好瞭,到時候,您可一定跟我回城啊!

有時候,作為兒女,也會悶心自問。兒女對於老人來說,到底有什麼用呢?如果自己的事業和父母年老的交叉點沒有吻合,那麼隻能慨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母親勤勞的一生,為她留下瞭鋼筋鐵骨般堅實的身板,讓她能挺過苦難和疾病的折磨,坦然地走進自己的暮年。

然而,一向愛為別人著想的母親,在晚年心裡有太多的忌諱。“我現在能吃能活動。跟著你們還可以。萬一我躺床不起,不就給你們添麻煩瞭。”

是啊,天下的父母都是在心慌中度過一生的。惟恐自己沒能給兒女過多的愛,惟恐自己年老時會給兒女添麻煩。

人生中有很多滋味,總要熬到某個年紀才懂得去細細品味。然而,當你開始懂瞭,一切都已經遠瞭。

2019年,85歲的母親終於拗不過兒女,開始輪流在各個傢裡居住。但仍然時不時地回老傢住上十天半月。否則,她就有受不瞭的感覺。三哥把老傢的廚房刷新改造,配備瞭電磁爐、電飯煲和電炒鍋。手把手教母親使用。姐姐和妹妹給母親置辦瞭一床新被子。母親樂呵呵地說道,“現在的生活多好啊!我真舍不得離開我的傢。”是啊,老傢是任何年齡的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她,承載著我們的童年,充滿著熟悉的味道,滋潤著我們的靈魂。

如今,近九十歲的母親,仍然老當益壯,跟著兒女在城裡住一段時間,再回老傢住上月兒四十。依然能夠自己做飯、洗衣服、洗頭發。在院子裡種菜。

感謝父母親!感謝他們那一代人!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給予我們受用終身的財富。祝願母親身體康健,歲月靜好,兒孫環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杀戮追踪》完整解析➕漫画细节(未更新

先开个楼 ,佛系更。(很认真在思考 看这个漫画五年多了,还是爱不释手。 狗头镇楼 专门研究温暖男孩吴尚宇 更新不易 先简 ...

· 9分钟前

美西景點攻略:死亡谷國傢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前往理由 (Reason to go):1. 死亡谷國傢公園是除阿拉斯加外最大的國傢公園,幾近深不可測。公園占地面積 330萬英畝/134萬公...

· 31分钟前

《草虫的村落》试讲稿【初级】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是—-夏日虫鸣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又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作 ...

· 32分钟前

以宁蓉线为例,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向铁路的分析

越过四川盆地的一座座山丘,南方夏天的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从成都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在朦胧的雨后蜿蜒行驶在沱江之畔,驶过 ...

· 35分钟前

理想气体中 三种求压强的重要方法

高中物理中有一本书,既简单,又不简单;既有趣,又很有用。那就是高中物理中的选修3-3,今天我们讲它出题的应用。不过除了需 ...

· 38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