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氧化作為鋁合金陽極氧化中比較特殊的一類電化學成膜方法,在鋁表面處理工藝中占據比較重要的地位。作為硬質氧化的技術指標,一個是氧化膜層較厚,普遍在25μm以上;二是氧化膜橫截面顯微硬度在350HV以上。雖然硬度和氧化膜厚度都有所提高,但是氧化工藝與普通陽極工藝並沒有本質區別。
一、主要的工藝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硬質氧化的槽溫很低,建議在0℃左右,這就需要強大的冷凍機和攪拌循環裝置。越低的溫度造就越硬的氧化膜質量。
②硬質氧化的硫酸濃度較低,建議在130g/L左右,鋁離子含量控制在5~10g/L范圍較好。
③硬質氧化的電流密度較高、電壓較大。建議電壓在30V以上、電流密度在2.5A/dm2以上,具體電參數需要配合槽溫、硫酸濃度、合金材質等綜合確定。
④采用脈沖電源或者特殊波形電源,升壓階段采取逐步遞增加壓的方式,一方面避免材料在過高電壓下燒毀,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氧化膜按照正常方式生長。
⑤硬質氧化也可以在槽液中添加一些有機酸。有機酸能夠提高氧化膜的硬度以及韌性,也有直接使用有機酸溶液來做氧化工藝,用於一些特殊場合零部件氧化。
二、不同鋁合金系列硬質氧化的特點:
①1系純鋁合金,最容易硬質陽極氧化並且得到高絕緣性、高硬度的氧化膜。
②2系鋁-銅合金,硬質氧化比較困難。主要是含有富銅的金屬間化合物,在氧化過程中優先溶解,從而導致氧化膜不連續、或者針孔狀缺陷。解決的方案一般是采用交直流疊加或者脈沖電源、改變電解液成分和電參數等來避免2系合金的硬氧缺陷。
③5系鋁-鎂合金,硬質氧化的技術難度一般,膜層硬度稍差於6系合金,並且存在燒傷、膜厚過度等問題。
④6系鋁-鎂-矽合金,硬質氧化的難度一般,屬於比較容易得到高質量氧化膜層的合金,其中對膜層質量起到比較大的反作用成分一般都是由銅、鐵引起的。
⑤7系鋁-鋅合金,硬氧難度較大,存在諸如針孔等氧化缺陷,膜層硬度與耐磨性也要稍差於6系合金。
通常,從硬氧的成膜效率和氧化膜質量來看,從優到差的排序為
1系→5系→3系→6系→7系→2系
c7144c093d24e93a188ad3b4b39f4c3f
三、硫酸溶液的硬質氧化工藝與參數
遊離硫酸濃度:100~150g/L
鋁離子含量:1~5g/L
氧化槽液溫度:(0±2)℃
電流密度:(3.5±0.5)A/dm2
氧化時間:60~120min
槽液攪拌:槽液強循環攪拌
陽極氧化膜厚度:50~100μm
封孔處理:一般可不進行封閉處理,但是當需要進行封閉處理時,不建議使用中溫、中高溫、高溫鎳(無鎳)封閉或者純水沸水封閉。建議使用常溫有鎳或者常溫無鎳封閉,這樣既增強瞭氧化膜的耐腐蝕性、也不會導致氧化膜耐磨性降低。
e76f7f1be87867b2991e86825c2e341e普通6系合金經過氧化後呈現灰黃色外觀
四、硬質陽極氧化膜的性能概述
①外觀與顏色
通常硬質氧化膜比較粗糙,有微裂紋,且膜層顏色與鋁合金種類與膜層厚度息息相關,總體上是不透明淺灰到深灰色之間過度。
②膜厚
硬質氧化膜厚度普遍在50微米以上,氧化膜厚度越大,外觀缺陷越多,裂紋越多,膜厚均勻性、連續性就越差。
8e8c9c4936d93db977333227bf25c431普通6系合金經過硬氧後,表面產生微裂紋
③硬度
硬質氧化膜硬度取決於合金成分與硬氧工藝,顯微硬度數值甚至與膜的橫截面與基體的相對位置有關,越靠近基體的顯微硬度值越高。國標中關於維氏顯微硬度合格值的規定,2系合金需要250HV,其他除2系的變形鋁合金400HV,高鎂(mg≥2%)5系與7系需要300HV。
④耐磨性
耐磨性一般在未封閉的氧化膜上進行,因為高溫封閉後,耐磨性會降低50%左右。硬氧的氧化膜耐磨性通常比普氧的提高1~2倍(2系合金除外)。
⑤電絕緣性
陽極氧化膜都是非導電性的,硬質陽極氧化膜的擊穿電壓甚至達到1000V以上。如果需要進一步提高擊穿電壓,那麼應該提高硬氧時的外加電壓。
⑥抗腐蝕性
硬氧膜的抗腐蝕性一般比常規氧化膜更強,但是硬氧膜更容易出現微裂紋,所以硬氧後經過常溫有鎳/無鎳封閉的往往更耐鹽霧試驗。同時,硬氧後增加塗層、石蠟、礦物油等也能很好的提高膜層的抗腐蝕性。
⑦耐熱性
硬質氧化膜是熱耗散的良好“黑體”,熱發射性隨著氧化膜厚度增加迅速提高,利用這個特性,可以消除加熱部件的熱斑,應用在部分炊具材料上。
⑧力學性能
硬氧一般不會影響材料的力學性能,但是可能導致材料的延展性和疲勞強度降低,且膜層越厚,影響越大。
本人長期從事鋁合金表面處理添加劑的開發與應用,以後將盡量多的試驗過程和實踐心得發表出來,與本行業的專傢大佬多多交流,互相啟迪。同時也感謝大傢對我文中描述的不當之處批評指正,鋁合金行業的美好未來需要大傢的一起努力。
▲杨善深作品一个人的心里山山水水越多,越容易对一草一木动情,也越无情——奇崛的个性总会有自己参不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