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等等。
①“新冠”的“冠”当读guān而不读guàn
自2020年开年以来,“新冠”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在口语中,常常会有人错误地将“新冠”中的“冠”字读成guàn。
“冠”是个多音字:在读guān的时候表示帽子或像帽子的东西;在读guàn的时候表示戴帽子或者古代男子到成年举行的加冠礼。
“新冠”一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简称,因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外观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而被命名为“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冠”字,是“皇冠”的意思,所以当读guān而不读guàn。
②“戴口罩”误为“带口罩”
出门“戴口罩”是预防病毒感染、传播和扩散的有效途径,但在日常标语中总会看到“带口罩”这三个字。“戴口罩”和“带口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戴口罩”指将口罩正确地加于口鼻之上,“带口罩”即随身携带、拿着口罩。显然,“戴口罩”才是正确有效的用法。
③“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
“度”与时间概念搭配,如度日、欢度佳节;“渡”与空间概念搭配。难关,本义指难通过的关口,是空间概念,与之搭配的应是“渡”而不是“度”。
④“杏林”误为“杏坛”
不少文人墨客会用“杏林天使”来称赞广大医务人员,但“杏林”常被误为“杏坛”。
“杏林”和“杏坛”出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典故,也是两个不同学界的用法。
“杏林”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记载,道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物,只要求病愈的人在他家附近种杏树,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杏坛”则与孔子有关,相传孔子曾于杏坛之上授业,后世便称讲学之地为“杏坛”,现泛指教育界。
⑤“宵禁”误为“霄禁”
很多国家应对新冠疫情都推出了相应的防疫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宵禁”。但“宵禁”与“霄禁”有着巨大的差别,不能混用。“宵”指夜晚,即禁止夜间活动,防疫中此举为了减少非必要的人群接触。而“霄”指云霄、天空。
⑥“挤兑”误为“挤对”
在新冠疫情威胁下,许多国家的医疗系统几近崩溃边沿,不少媒体称“医疗资源出现挤对”。其中的“挤对”应为“挤兑”。“兑”即兑换;“挤兑”本指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发行银行兑换现金的现象,严重时会使银行崩溃,失去兑付能力。医疗资源被挤占,可类比为“挤兑”。“挤对”指逼迫别人屈从, “医疗资源出现挤对”说不通。
⑦“副作用”误为“负作用”
很多人常常会将药物说明上的“副作用”当做“负作用”。但对于药物而言,有一个治疗的“主作用”,“副作用”与“主”相对,强调的是附加、额外的。所以“副作用”不能写成“负作用”。
⑧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
有媒体在报道美国新冠肺炎相关新闻时称:美国疫情防控形势,让人“叹为观止”。而“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表示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疫情。
⑨“科创板”误为“科创版”
2020年11月,蚂蚁集团发布暂缓上市公告,其中将“主板”“科创板”错成了“主版”“科创版”。“板”指板块,本指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引申指具有共同特点或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主板”“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板”取“板块”之义。“版”指用于印刷的上面有文字、图形的底子,“版块”仅用于报刊、节目中。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主板”“科创板”,不能写作“主版”“科创版”。
⑩“螺蛳粉”误为“螺丝粉”
不少商家在宣传柳州螺蛳粉时错把“螺蛳粉”写作“螺丝粉”。
“螺蛳”,是淡水螺的通称。而“螺丝”,是用于连接、固定的螺钉的俗称,一般用金属制成。螺蛳粉以螺蛳为主要食材,和螺丝无关。
記者:Lydia來源:BuzzFeed咳咳,各位L社的小夥伴們,今天要開車瞭,大傢請坐穩……幾天前,一位外國女網友在推特上分享瞭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