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责任会计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组织结构与其责任会计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理想的责任会计系统应反映并支撑企业组织结构。
业绩包括企业业绩、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三个层面。业绩的三个层面之间是决定与制约的关系:个人业绩水平决定着部门的业绩水平,部门的业绩水平又决定着企业的业绩水平;反过来,企业业绩水平制约著部门的业绩水平,部门的业绩水平也制约著个人的业绩水平。与此相对应,业绩评价层次也可分为企业层面、部门层面和个人层面。
公司实行分权管理体制,必须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制度。公司整体的业绩目标,需要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和经营单位,成为内部单位业绩评价的依据。根据内部单位职责范围和权限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集权和分权是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分配方式。集权是把企业经营管理权较多集中在企业上层。分权是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适当地分散在企业中下层的一种组织形式。集权和分权虽然可以看作两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实际上是上级与下级在权力分配上的比重和协调问题。采取分权的企业有一些决策也是交给上级主管作出的,特别是面对一些不经常发生的和关于企业整体发展的问题时。采取集权的企业也并不表示不让下级参与决策制定。实际上,在集权下,下级在某些事务上也拥有一定的灵活性。
集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提高决策效率,对市场作出迅速反应,容易实现目标的一致性,可以避免重复和资源浪费;缺点是容易形成对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崇拜,形成独裁,导致将来企业高管更替困难,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分权的优点是可以让高层管理者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要事务,权力下放,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下属的工作满足感,便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下属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可以诚少不必要的上下沟通,并可以对下属权限内的事情迅速作出反应;缺点是可能产生与企业整体目标不一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
科层组织结构中,存在两类管理机构,一类是直线指挥机构,如总部、分部、车间、工段和班组等;一类是参谋职能机构,如研究开发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营销部及售后服务部等。与此相对应,存在两类管理人员,一类是直线人员,如总经理、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和班组长等:一类是参谋人员,如人力资源部部长、财务部部长、营销部部长等。前者是主体,后者是辅助,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力主要集中在最高层的直线领导手中。
在这类组织结构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直线人员统一领导和指挥,他们有权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并负全面的领导责任。职能部门则设置在直线领导之下,分别从事专业管理,是各级直线领导的参谋部。职能部门所拟定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示等,均应由直线领导批准后下达执行,职能部门对下级领导者和下属职能部门无权直接下达命令或进行指挥,只能起到提供建议、咨询以及进行业务指导的作用。
科层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各个职能部门目标明确,部门主管容易控制和规划。此外,同类专业的员工一起共事,易于相互学习,提高技能。此外,内部资源较为集中,由同一部门员工分享,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但是,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常会出现困难,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甚至争夺公司内部资源。因此,整个企业对外在环境的反应会比较迟钝。而且员工较长时间在一个部门工作,往往眼光会变得狭隘,只看到本部门的目标和利益,缺乏整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它把分权管理与独立核算结合在一起,在总公司统一领导下,按照产品、地区或者市场(客户)来划分经营单位(即事业部)。各个事业部实行相对独立的经营和核算,具有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职能。它是在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总公司以各事业部为单位制定利润预算。同时,各个事业部又是产品责任单位和市场责任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事业部制的管理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协调控制。
事业部可以按照产品、地区或者客户等内容划分。按照产品划分事业部是最为常见的形式。例如,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按照产品划分为家用空调、厨房电器、洗衣机、冰箱、中央空调、生活电器、热水器、环境电器、部品九大事业部,其中部品事业部主要包括压缩机和微型电机两大产品。国外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也都是按照产品类别来划分事业部的。银行等一般按照客户来划分事业部。而按照地区来划分事业部则是在产品销售区域很广、丁厂很分散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减少企业管理层次、强化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变革更为强烈。英国电讯公司的管理层次由12层减为6层,在1992年和1993年两年中,该公司解雇了90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5000名中级管理人员;1994年2月,该公司又宣布裁减35名年薪在5万~10万英镑的高级主管。管理学家们预测,21世纪就业机会消失最多的岗位是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位,这实质上是组织扁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与事业部制相比,这种组织结构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个网络,所以这种新企业组织形式被称为扁平化网络组织(N形组织)。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的创新经营单位组成的彼此有紧密联系的网络,其主要特点是:
(1)分散性。它不是几个或几十个大的战略经营单位的结合,而是由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经营单位构成的企业联合体,这些经营单位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模式减少了基层单位对企业或总公司在技术、财务和人力等方面的依赖,基层单位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增强,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基层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特征使管理会计信息不仅为少数高层管理者服务,而且为更广泛的基层管理者服务,为整个企业集团服务。
(2)创新性。这种组织形式的发展所导致的基层企业权力和责任的增大,需要促进基层经理对本单位的经营绩效负责。最高管理层的权力主要集中在驱动创新过程,创新活动已由过去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推动转变为企业基层人员的重要职责。现代管理会计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高效性。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行政管理和辅助职能部门被精简。基层企业可以自主地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快速对市场作出反应。这一特征要求管理会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修正。
(4)协作性。在这种组织形式下,独立的小规模经营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大量依赖与其他单位的广泛合作。这种基层经营单位之间主动的广泛合作,为知识、技能等资源在企业内的转移和企业能力的整合提供了重要渠道。管理会计信息开始“由内而外”,协调和服务于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成本中心是指只对其成本或费用承担经济责任并负责控制和报告成本或费用的责任中心。
成本中心往往是没有收入的。例如,一个生产车间,它的产成品或半成品并不由自己出售,没有销售职能,没有货币收入。有的成本中心可能有少量收入,但不成为主要的考核内容。例如,生产车间可能会取得少量外协加工收入,但这不是它的主要职能,不是考核车间的主要内容。一个成本中心可以由若干个更小的成本中心所组成。又如,一个分厂是成本中心,它由几个车间所组成,而每个车间还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工段,这些工段是更小的成本中心。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大的成本中心可能是一个分公司,小的成本中心可能是一台卡车和两个司机组成的单位。成本中心的职责,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
成本中心有两种类型: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
(1)标准成本中心。标准成本中心必须是所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人量的责任中心。通常,标准成本中心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工厂、车间、工段、班组等。在生产制造活动中,每个产品都可以有明确的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实际上,任何一种重复性的活动都可以建立标准成本中心,只要这种活动能够计量产出的实际数量,并且能够说明投入与产出之间可望达到的函数关系。因此,各种行业都可能建立标准成本中心。银行业根据经手支票的多少,医院根据接受检查或放射治疗的人数,快餐业根据售出的盒饭多少,都可建立标准成本中心。
(2)费用中心。对于那些产出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者投人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的部门或单位,适于划分为费用中心。这些部门或单位包括财务、人事、劳资、计划等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开发部门,销售部门等。这些部门有的产出难以度量,有的投人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费用中心,唯一可以准确计量的是实际费用,无法通过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来评价其效果和效率,从而限制无效费用的支出,因此,有人称之为“无限制的费用中心”。
一般而言,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中心不需要作出定价决策、产量决策或产品结构决策,这些决策由上级管理部门作出,或授权给销售部门。标准成本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决策,通常由职能管理部门作出,而不是由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自己决定。因此,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标准成本中心的产品没有达到规定的质量,或没有按计划生产,则会对其他单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标准成本中心必须按规定的质量、时间标准和计划产量来进行生产。这个要求是“硬性”的,很少有伸缩余地。完不成上述要求,成本中心要受到批评甚至惩罚。过高的产量、提前产出造成积压、超产以后销售不出去、同样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应视为未按计划进行生产。
确定费用中心的考核指标是一件困难的工作。由于缺少度量其产出的标准,并且投人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运用传统的财务技术来评估这些中心的业绩非常困难。费用中心的业绩涉及预算、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量化很困难,并且与费用支出关系密切。这正是费用中心与标准成本中心的主要差别。标准成本中心的产品质量和数量有良好的量化方法,如果能以低于预算水平的实际成本生产出相同的产品,则说明该中心业绩良好。而对于费用中心则不然,一个费用中心的支出没有超过预算,可能该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低于计划的要求。
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控制业绩。由于很难依据一个费用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来确定预算数额,一种解决办法是考察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例如,有的公司根据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来制定研究开发费用预算。尽管很难解释为什么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但是百分比法还是使人们能够在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零基预算法,即详尽分析支出的必要性及其取得的效果,确定预算标准。还有许多公司依据历史经验来编制费用预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缺点也十分明显。管理人员为在将来获得较多的预算,倾向于把能花的钱全部花掉。越是勤俭度日的管理人员,将越容易面临严峻的预算压力。预算的有利差异只能说明比过去少花了钱,既不表明达到了应有的节约程度,也不说明成本控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因此,依据历史实际费用数额来编制预算并不是个好办法。从根本上说,决定费用中心预算水平有赖于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员的判断。上级主管人员应信任费用中心的经理,并与他们密切配合,通过协商确定适当的预算水平。在考核预算完成情况时,要利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该费用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作出有根据的判断,才能对费用中心的控制业绩作出客观评价。
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所谓可控成本通常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成本中心有办法知道将发生什么性质的耗费;(2)成本中心有办法计量它的耗费;(3)成本中心有办法控制并调节它的耗费。凡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即为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总是针对特定责任中心来说的。一项成本,对某个责任中心来说是可控的,对另外的责任中心来说则是不可控的。例如,耗用材料的进货成本,采购部门可以控制,使用材料的生产单位则不能控制。有些成本,对于下级单位来说是不可控的,而对于上级单位来说则是可控的。例如,车间主任不能控制自己的工资(尽管它通常要计人车间成本),而他的上级则可以控制。
区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还要考虑成本发生的时间范围。一般来说,在消耗或支付的当期成本是可控的,一旦消耗或支付就不再可控。有些成本是以前决策的结果,如折旧费、租赁费等,在添置设备和签订租约时曾经是可控的,而使用设备或执行契约时已无法控制。
从整个公司的空间范围和很长的时间范围来观察,所有成本都是人的某种决策或行为的结果,都是可控的。但是,对于特定的人或时间来说,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
需要进一步明确,可控成本与直接成本、变动成本是不同的概念。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依据,是成本的可追溯性。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的成本是直接成本;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的成本是间接成本。对生产的基层单位来说,大多数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可控制的,但也有部分是不可控的。例如,工长的工资可能是直接成本,但工长无法改变自己的工资,对他来说该成本是不可控的。最基层单位无法控制大多数的间接成本,但有一部分是可控的。例如,机物料的消耗可能是间接计人产品的,但机器操作工却可以控制它。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依据,是成本依产量的变动性。随产量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在一定幅度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基本上保持不变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对生产单位来说,大多数变动成本是可控的,但也有部分不可控。例如,按产量和实际成本分摊的工艺装备费是变动成本,但使用工艺装备的生产车间未必能控制其成本的多少,因为产量是上级的指令,其实际成本是制造工艺装备的辅助车间控制的。固定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也不能等同,与产量无关的广告费、科研开发费、教育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都是可控的。
责任成本、变动(边际)成本和制造成本各自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有:第一,成本计算的目的不同: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是为了确定产品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是为了经营决策;计算责任成本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第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变动成本计算和制造成本计算以产品为成本计算的对象;责任成本以责任中心为成本计算的对象。第三,成本的范围不同:产品制造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全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产品变动成本计算的范围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还包括变动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责任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第四,共同费用在成本对象间分滩的原则不同:制造成本计算按受益原则归集和分摊费用,谁受益谁承担,要分摊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只分摊变动制造费用,不分摊固定制造费用;责任成本法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谁能控制谁负责,不仅可控的变动间接费用要分配给责任中心,可控的固定间接费用也要分配给责任中心。责任成本法是介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之间的一种成本方法,有人称之为“局部吸收成本法”或“变动成本和吸收成本法结合的成本方法”。
货任成本与标准成本、目标成本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系。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主要强调事先的成本计算,而责任成本重点是事后的计算、评价和考核,是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成本在制定时是分产品进行的,事后对差异进行分析时才判别责任归属。目标成本管理要求在事先规定目标时就考虑责任归属,并按责任归属收集和处理实际数据。不管使用目标成本还是标准成本作为控制依据,事后的评价与考核都要求核算责任成本。
计算责任成本的关键是判别每一项成本费用支出的责任归属。
1.判别成本费用支出责任归属的原则
通常,可以按以下原则确定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2.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
将发生的直接材料和人工费用归属于不同的责任中心通常比较容易,而制造费用的归属则比较困难。为此,需要仔细研究各项消耗和责任中心的因果关系,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一般是依次按下述五个步骤来处理:
成本中心的决策权力是有限的。标准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可以决定投人,但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往往要由其他人员来决定。费用中心为本公司提供服务或进行某一方面的管理。收入中心负责分配和销售产品,但不控制产品的生产。当某个责任中心被同时赋予生产和销售职能时,该中心的自主权就会显著地增加,管理人员能够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质量的水平、价格的高低、销售的办法以及生产资源如何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等。这种责任中心出现在大型分散式经营的组织中,小公司很难或不必采用分散式组织结构,如果大公司采用集权式管理组织结构,也不会使下级具有如此广泛的决策权。这种具有几乎全部经营决策权的责任中心,可以被确定为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由于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或费用,所以利润中心是对收入、成本和费用都要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
利润中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的利润中心,它直接向公司外部出售产品,在市场上进行购销业务。例如,某些公司采用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均有销售、生产、采购的职能,有很大的独立性,这些事业部就是自然的利润中心。另一种是人为的利润中心,它主要在公司内部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出售产品。例如,大型钢铁公司分成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几个部门,这些生产部门的产品主要在公司内部转移,它们只有少量对外销售,或者由专门的销售机构完成全部对外销售,这些生产部门可视为利润中心,并称为人为的利润中心。再如,公司内部的辅助部门,包括修理、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可以按固定的价格向生产部门收费,它们也可以确定为人为的利润中心。
通常,利润中心被看成是一个可以用利润衡量其一定时期业绩的组织单位。但是,并不是可以计量利润的组织单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利润中心组织的真正目的是激励下级制定有利于整个公司的决策并努力工作。仅仅规定一个组织单位的产品价格并把投人的成本归集到该单位,并不能使该组织单位具有自主权或独立性。从根本目的上来看,利润中心是指管理人员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的单位。一般来说,利润中心要向顾客销售其大部分产品,并且可以自由地选择大多数材料、商品和服务等项目的来源。根据这一定义,尽管某些公司也采用利润指标来计算各生产部门的经营成果,但这些部门不一定就是利润中心。把不具有广泛权力的生产或销售部门定为利润中心,并用利润指标去评价它们的业绩,往往会引起内部冲突或次优化,对加强管理反而是有害的。
对利润中心进行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利润。诚然,任何一个单独的业绩衡量指标都不能够反映出某个组织单位的所有经济效果,利润指标也是如此。因此,尽管利润指标具有综合性,利润计算具有强制性和较好的规范化程度,但仍然需要一些非货币的衡量方法作为补充,包括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质量、职工态度、社会责任、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等。
在计量一个利润中心的利润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选择一个利润指标,分配成本到该中心;第二,为在利润中心之间转移的产品或劳务规定价格。这里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后一个问题将单独讨论。
利润并不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概念,在这个名词前边加上不同的定语,可以得出不同的具体利润指标。在评价利润中心业绩时,至少有三种选择:部门边际贡献、部门可控边际贡献、部门税前经营利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以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不够全面。部门经理至少可以控制某些固定成本,并且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上有一定选择余地。以边际贡献为评价依据,可能导致部门经理尽可能多地支出固定成本以减少变动成本支出,尽管这样做并不能降低总成本。因此,业绩评价时至少应包括可控制的固定成本。
以可控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是最佳选择,因之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部门经理可控制收入以及变动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因而可以对可控边际贡献承担责任。这一衡量标准的主要问题是可控固定成本和不可控固定成本的区分比较困难。例如,折旧费用、保险费用等,如果部门经理有权处置与此相关的资产,那么,它们就是可控的;反之,则是不可控的。又如,职工的工资水平通常是由公司集中决定的,如果部门经理有权决定本部门聘用多少职工,那么,工资费用是其可控成本;如果部门经理既不能决定工资水平,又不能决定职工人数,则工资费用是不可控成本。
以税前经营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适合评价该部门对公司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不适合于对部门经理的评价。如果要决定该部门的取舍,部门可控边际贡献是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如果要评价部门经理的业绩,因为有一部分固定成本是过去最高管理层投资决策的结果,现在的部门经理已很难改变,故税前经营利润超出了经理人员的控制范围。
有的公司将总部的管理费用分配给各部门。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是部门经理无法控制的成本,由于分配公司管理费用而引起部门利润的不利变化,不能由部门经理负责。不仅如此,分配给各部门的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常常是任意的,部门本身的活动和分配来的管理费用高低并无因果关系。普遍采用的销售百分比、资产百分比等,会使其他部门分配基数的变化影响本部门分配管理费用的数额。许多公司把所有的总部管理费用分配给下属部门,意在提醒部门经理注意各部门提供的营业利润必须抵补总部的管理费用,否则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就不会盈利。其实,通过给每个部门建立一个期望能达到的可控边际贡献标准,可以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这样,部门经理可集中精力增加收入并降低可控成本,而不必在分析那些他们不可控的分配来的管理费用上花费精力。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分公司、分厂、车间、分部等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资金等内部交易时所采用的计价标准。
分散经营的组织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需要制定一个内部转移价格。转移价格对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来说表示收入,对于使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购买部门来说则表示成本。因此,转移价格会影响到这两个部门的获利水平,使得部门经理非常关心转移价格的制定,并经常引起争论。
制定转移价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嫁,使每个利润中心都能作为单独的组织单位进行业绩评价;二是作为一种价格机制引导下级部门采取明智的决策。生产部门据此确定提供产品的数量,购买部门据此确定所需要的产品数量。但是,这两个目的往往有矛盾。能够满足评价部门业绩的转移价格,可能引导部门经理采取并非对公司最优的决策;而能够正确引导部门经理的转移价格,可能使某个部门获利水平很高而另一个部门亏损。我们很难找到理想的转移价格来兼顾业绩评价和价格制定决策,而只能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基本满意的解决办法。
可以考虑的转移价格有以下几种:
1.市场型内部转移价格
市场型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成本和毛利构成的内部转移价格,一般适用于利润中心。
责任中心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经常外销且外销比例较大的,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外部活跃市场可靠报价的,可以外销价格或活跃市场报价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责任中心一般不对外销售且外部市场没有可靠报价的产品(或服务),或企业管理层和有关各方认为不需要频繁变动价格的,可参照外部市场或预测价格制定模拟市场价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责任中心没有外部市场但企业出于管理需要设置为模拟利润中心的,可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一定比例毛利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2.成本型内部转移价格
成本型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以企业制造产品的完全成本或变动成本等相对稳定的成本数据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一般适用于成本中心。
3.协商型内部转移价格
协商型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供求双方通过协商机制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主要适用于分权程度较高的企业。协商价格的取值范围通常较宽,一般不高于市场价,不低于单位变动成本。
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公司分摊管理费用外的全部成本和收入,而且能控制占用的资产,因此,对于投资中心不仅要衡量其利润,而且要衡量其资产的投资报酬率。
由于所得税是根据整个企业的收益确定的,与部门的业绩评价没有直接关系,因此通常使用税前经营利润和税前投资报酬率。投资中心业绩的考核指标通常有以下两种:
1.投资报酬率
这是最常见的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这里所说的投资报酬率是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除以该部门所拥有的平均净经营资产。
用部门投资报酬率来评价投资中心业绩有许多优点: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部门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经营利润率两者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
部门投资报酬率指标的不足也十分明显:部门经理会产生“次优化”行为。具体来讲,部门会放弃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损害了公司整体利益。
当使用投资报酬率作为业绩评价标准时,部门经理可以通过加大分子或减少分母来提高这个比率。实际上,减少分母更容易实现。这样做,会失去可以扩大股东财富的机会。从引导部门经理采取与公司总体利益一致的决策来看,投资报酬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2.剩余收益
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它的主要优点是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为了克服由于使用比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次优化问题,许多公司采用绝对数指标来实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的决策。
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从现代财务理论来看,不同的投资有不同的风险,要求按风险程度调整其资本成本。因此,不同行业部门的资本成本不同,甚至同一部门的资产也属于不同的风险类型。例如,现金、短期应收款和长期资本投资的风险有很大区别,要求有不同的资本成本。在使用剩余收益指标时,可以对不同部门或者不同资产规定不同的资本成本百分数,使剩余收益这个指标更加灵活。
剩余收益指标的不足在于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剩余收益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比较,由此使其有用性下降。较大规模的公司即使运行效率较低,也能比规模较小的公司获得较大的剩余收益。规模大的部门容易获得较大的剩余收益,而它们的投资报酬率并不一定很高。另一个不足在于它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剩余收益的计算要使用会计数据,包括净利润、投资的账面价值等。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低劣,也会导致低质量的剩余收益和业绩评价。
现对三大责任中心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项目 | 应用范围 | 权利 | 考核范围 | 考核指标 |
---|---|---|---|---|
成本中心 | 最广 | 可控成本的控制权 | 可控的成本、费用 | 标准成本中心: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费用中心:费用预算 |
利润中心 | 较窄 | 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经营决策权) | 成本(费用)、收入、利润 | 部门边际贡献;部门可控边际贡献;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
投资中心 | 最小 | 经营决策权、投资决策权 | 成本(费用)、收入、利润、投资效果(率) |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剩余收益 |
企业内部责任中心,如前文所述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应该通过编制业绩报告来完成。业绩报告也称责任报告、绩效报告,它是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结果之间差异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它着重于对责任中心管理者的业绩评价,其本质是要得到一个结论: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责任中心管理者干得怎样。
业绩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将责任中心的实际业绩与其在特定环境下本应取得的业绩进行比较,因此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之间差异的原因应得到分析,并且应尽可能予以数量化。这样,业绩报告中应当传递出三种信息:
这也意味着合格的业绩报告的三个主要特征:报告应当与个人责任相联系、实际业绩应该与最佳标准相比较、重要信息应当予以突出显示。
成本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通常为该成本中心的所有可控成本,即责任成本。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通常是按成本中心可控成本的各明细项目列示其预算数、实际数和成本差异数的三栏式表格。由于各成本中心是逐级设置的,所以其业绩报告也应自下而上,从最基层的成本中心逐级向上汇编,直至最高层次的成本中心。每一级的业绩报告,除最基层只有本身的可控成本外,都应包括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属部门转来的责任成本。例如,某企业制造部是一个成本中心,下属两个分厂,每个分厂设有三个车间。
总体上看,在制造部,一分厂产生了不利差异,还比较大;从一分厂内部看,其不利差异主要是甲车间和乙车间引起的;从甲车间看,引起不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超支了。成本中心的各级经理人,就其权责范围编制业绩报告并对其负责部门的成本差异负责。级别越低的成本中心,从事的经营活动越具体,其业绩报告涉及的成本项目分类也越详细。根据成本绩效报告,责任中心的各级经理人可以针对成本差异,寻找原因对症下药,以便对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从而提高业绩水平。
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通常为该利润中心的部门边际贡献、分部经理可控边际贡献和部门可控边际贡献。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分别列出其可控的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分部经理人员的可追溯固定成本、分部经理可控边际贡献、分部经理不可控但高层管理人员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部门可控边际贡献的预算数和实际数;并通过实际与预算的对比,分别计算差异,据此进行差异的调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也是自下而上逐级汇编的,直至整个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投资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补充的指标是现金回收率和剩余现金流量。投资中心不仅需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而且还要对所占用的全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营运资金)的经营效益承担责任。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除了成本、收入和利润指标外,主要还包括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指标。因此,对于投资中心而言,它的业绩报告通常包含上述评价指标。
(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