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夏小中医院临床治疗中经常遇到脉管炎转诊的患者,其中一位患者早在两年前就出现腿部不适的症状,但是去医院检查一直没有查出病因,各种治疗也做了不少,腿就是不见好,直到过了大半年,腿部出现溃疡,创面越来越大,险些被截肢,才确诊为脉管炎。
那么,什么是脉管炎,为什么很难确诊,如果不积极治疗会有什么危害?针对这些问题,湖北夏小中医院中医外科专家做了介绍。
什么是脉管炎
脉管炎又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病情达到这一步,西医外科一般都会直接建议截肢,实际上中医外科还是可以保守治疗的。
脉管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脉管炎常见的几大症状:
1、疼痛: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出现疼痛、针刺、灼烧、麻木等异常感觉。
2、发凉: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刺激敏感是脉管炎的早期表现。
3、坏疽和溃疡:脉管炎的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4、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红索条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急性发作2-3周后,症状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一处自愈,另处又起。
5、皮肤色泽改变:皮色异常苍白,会出现潮红或紫绀,当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根据患者肢体有发作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游走性表浅静脉炎者,可以通过CT血管成像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观察患肢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做进一步判断。踝肱指数(ABI)有助于评估下肢动脉闭塞平面和缺血程度;趾肱指数(TBI)可以更加敏感的评估下肢远端缺血,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脉管炎的临床案例和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脉管炎,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抗血小板的药物,疾病发展至后期可以引起肢体大面积溃疡,目前大部分医院采取截肢治疗,对患者的伤害不言而喻。
湖北夏小中医院在脉管炎的治疗上,依然采取中医外科保守疗法,而且经历了数十年临床检验,疗效可靠。在2019年上半年收治的脉管炎患者中,一位女性患者膝盖以下溃疡面积超过50%,在三甲医院给出的治疗建议是截肢,后至我院治疗。入院时由于溃疡严重,患处分泌物外溢不止,伴有异味。经过专家会诊之后,决定使用中医外科治疗疮疡常用的治疗方法–丹药治疗。
口服加上外用丹药同时进行,再配合药浴辅助治疗,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这其中,口服药和外用专科药更是治疗的关节。该患者经过治疗,一周后患处伤口有了明显改变,治疗半月过后,患处不再流水,溃疡面开始收缩;45天后,溃疡面已经基本愈合。经过后续治疗,患处恢复良好。
疡医若无红白二丹,决难立刻取效
治疗脉管炎引起的疮疡,中医外科依据“清热、祛湿、解毒”的原则,分三步进行治疗:一祛腐、二生肌、三康复,而这其中不得不提丹药的功效。早在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总结出了“疡医若无红白二丹,决难立刻取效”的治疗经验,可见治疗溃疡,丹药的重要性,而如今随着了解中医的人逐渐减少,会炼丹的人就更少了,湖北夏小中医院创始人夏小中院长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国家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中医国粹的发扬,将丹药结合现代医疗知识,运用于临床,解决了脉管炎后期只能选择截肢的治疗难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