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市政排水行业的一个从业者,每当暴雨来临造成各种水浸的时刻我的内心都很感慨。一方面我能够理解大众的各种戏谑,批评;另一方面又想说几句为自己行业或者说我自己的所作所为解释一下。只是觉得本人语文水平不高,难以几句话就说清楚,所以今晚或者说想好了就静心下来还是写一段关于自己对暴雨期间水浸的看法。
以下说法均基于某个特大型城市,同时也仅为本人看法,受限于阅历和水平,若有不足之处请各位看官指正。
第一篇先说说什么是水浸
广大人民群众说的水浸应该是泛指,水位高于地面,导致出行和生活的不便、引起各种的损失。
因此水浸在水利学应该是的外江洪峰水位超警戒甚至高于某个标准的堤防水平导致漫堤,类似1998年长江的抗洪,这种也会造成水浸,但是这种水浸更多原因是大水利上的江河流域上的问题;
在相对小区域的排水系统中,也就是市政排水上说的因为排水系统过流能力不足,导致局部的城市内涝。那么根据现有的规范解释是“城镇内涝是指城镇范围内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不包括进入城镇范围的客水、因给水排水等管道爆管而产生的径流等)超过城镇雨水设施消纳能力,导致地面产生积水的现象。”
其实现在的内涝肯定不仅仅由于局部的排水设施或者说是仅仅由于外江水位的单一原因造成的,因此目前说的水浸(业内说法内涝)应该大部分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水系、城市管理、城市规划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至少是内河涌流域上的问题。
他无法仅通过单一学科(如水利学、给排水专业、城市规划专业)进行解决,他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多学科系统性的问题。
关于水浸的历史,其实现在很多业内人士喜欢忽悠说海绵城市了就不会有水浸的,我个人强烈不同意这个看法。第一历史上广州城就水浸严重,现在的城市发展并没有加剧水浸,也没有减轻他的水浸。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能够随意改变的吗?说两段历史第一个是一首歌谣,《落雨大》是广东,广西粤语(白话)地区尤其是广州市区内代代相传的童谣。基本上意思就是这里从来都是落雨大,水浸街。那么那些说海绵城市解决内涝的人,麻烦你查查历史,水浸从古至今都有,古时或者说几十年前比你设想的都海绵的时候一样水浸,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以前水浸的更严重,只是当时更多的关注点不在这。第二个是一个链接给大家看看同时过去的水浸或者是水患是不是比现在的情况严重多了,具体资料详见(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4/c481494.html)。
为什么现在水浸之所以更受重视,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广州城已经成为一线国际化大城市(一般人看法),人口多,因为水浸就容易造成较多人生活、工作等方面较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极其不好),因此更为受到民众的重视。
包装盒在经过陷印、油墨处理等初期工作后,需要经过拼版处理来将各个盒型拼在合适的大版上,以便于后续印刷工作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