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是指不能透過其他顏色的混合調配而得出的“基本色”。肉眼所見的色彩空間通常由三種基本色所組成,稱為“三原色”。
以不同比例將原色混合,可以產生出其他的新顏色。
“原色”的指定並沒有唯一的選法,因為就理論上而言,凡是彼此之間無法替代的顏色都可以被選為“原色”。
我們看到的自然界物體的顏色有兩種:光源色light source color和表面色surface color。
這兩種顏色分別對應兩種不同的三原色和混色原理:
1、光源色——紅色R、綠色G、藍色B——加法混色原理;
2、表面色——品紅M、黃色Y、青色C——減法混色原理。
針對光源色的光的三原色(RGB),即加法三原色的混色原理就是加法混色原理。
例如:燈光。光源發出什麼顏色就看到什麼顏色。
我們知道光源色顏色來自發光體色,光源能量分佈決定光源色。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感受,室內開越多的燈,室內就越亮。所以亮度是累加的,就是加法。
加法三原色兩兩混合可以得到色環中間的顏色,如:
085f57511541de62582cb277fd1d1d19
紅色R + 藍色B =品紅色M
藍色B + 綠色G= 青色C
綠色G+ 紅色R = 黃色Y
紅色R + 藍色B + 綠色G = 白色
三原色組和成為白色是因為三原色一起剛好可以覆蓋整個可見光光譜(380nm~780nm)。之前提到,我們提到光源色反映的是光譜色中所缺少的光波顏色的補色。既然沒有缺少可見光波長,就沒有補色,就是白色。我們用電腦電視手機顯示屏,燈源顏色,就是這種加法三原色。
顏色越混合越暗的混色法叫做減法三原色。減法三原色混合後,就變成黑色。減法三原色的混色原理就是減法法混色原理。
應用於印刷、顏料、油墨等等。
顏料不發光,看到的顏色其實是沒被吸收而被反射出來的光的顏色。所以顏料吸收的顏色就是我們看到顏料顏色的補色。
我們知道表面色顏色決定於物體對光的吸收和反射:
如果物體分子吸收的能量(波長) 不是可見光,或者說不吸收可見光,我們就隻看到白色;
如果物體分子吸收的能量(波長)在可見光范圍(380~780nm)裡,我們就看到到的顏色就是被吸收的波長顏色的補色。
【在公眾號“領略色彩之雅”中回復“補色”,給你詳細介紹補色概念】
減法三原色是吸收光線,而不是發出光線疊加。因此減法三原色就是能夠吸收加法三原色RGB的顏色:
看起來很復雜,其實從光的反射吸收來說,原理都是一樣的:
青色C= 白色- 紅色R = 綠色G+ 藍色B
品紅M= 白色 - 綠色G =紅色R+ 藍色B
黃色Y= 白色 - 藍色B = 紅色R + 綠色G
c4d0efd2fdb9974282ede042d5f6d036
bd1959ec0baef004e6afc5efe0ca5cc9
黃色Y= 白色- 藍色B————(藍色B 補色)
青色C= 白色-紅色R ————(紅色R 補色)
品紅M= 白色-綠色G————(綠色G 補色)
品紅M+青色C+黃色Y=黑色
從這個色環發現,無論是加法還是減法,原色都分別在等邊三角形的單個角上。三原色之間的顏色就是兩旁原色混合而成的。
加法三原色(光源色)——三種等量組合可以得到白色;
減法三原色(表面色)——三種等量組合可以得到黑色。
此外,加法三原色與減法三原色之間的聯系:
綠色G= 青色C+ 黃色Y= 白色-藍色B-紅色R
紅色R= 黃色Y+ 品紅M= 白色-藍色B- 綠色G
藍色B= 品紅色+ 青色C= 白色-紅色R- 綠色G
4附關於不同波長對應的不同的顏色簡單記憶法
紅780—605nm
橙605—695nm
黃695—560nm
綠560—490nm
藍490—435nm
紫430—38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