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一次特别的会议上,沸反盈天。
“未经请示,擅自调动上百个团的兵力,发动百团大战,战后遭受日军报复,使华北根据地和我军的发展遭受严重挫折,不是明摆着帮了蒋介石的忙吗?”
第一个混不讲理的,开始了。
紧接着,脏水如暴雨倾盆般地不断袭来。
“皖南事变新四军被歼,毛岸英的牺牲,……,你要负全部责任!”
其实,人言之所以可畏,怕的就是白成了黑,再或者是“莫须有”,它像一把把剔骨刀,精、准、狠地剜进了人的心里。
而老帅,还是那个脾气,眼里揉不得沙子,直来直去,拳头重重地落在了桌子上后,用一声怒吼进行了最后的反击。
"我的罪在消灭了几万日本侵略者!"
然而,他还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正确。
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敢横刀立马,让老对手冈村宁次和麦克阿瑟都闻之色变,煞费苦心想要除掉的悍将,就那么稀里糊涂地倒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迫害和毒打,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从未停止过。仅仅4年的时间,老帅就遭受了250多次的批斗,肋骨被打折了,肺也被踢破了。
人民站了起来,而他却瘫痪在床了。老帅的经历有多凄惨,恐怕将汉语词库的形容词全部用上,也未必能完全表达出来。
1973年春天,八年的铁窗生活和无情折磨,使老帅患了直肠癌。癌症产生的疼痛,非常人能忍受,尽管老帅咬牙硬挺,用嘴撕烂了被单,仍然无济于事,却不得不哀求看押士兵:"给我一枪吧!"
……
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老帅眼角挂著两行泪水,在一声长叹中,于北京301医院14号病室的5号病床上将星陨落,时年76岁。
四年之后,
1978年12月22日,成都的双流机场内,愁云惨淡 。在一片哭泣声中,一个贴有“王川”姓名的骨灰盒,由工作人员双手抱着,缓缓地登上了飞机,送往北京。
12月24日,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前来参会的人员,除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外,还包括2000多名首都的群众代表。
那么,骨灰盒上的王川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特别声明:历史终究成为了过去,就算我们今天吵翻了天,也难以改变任何结果,孰对孰错,我们不去过多讨论。谨以此文,怀念一代名帅彭德怀,再现彭老总催人泪下的身后事。
1974年11月29日14点25分,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彭德怀带着最后的执拗和尊严,在没有任何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悄然而逝。
第二天,老总的侄女彭梅魁前往与遗体作了最后的告别,接到的消息却是,不能发出哭声。
匆匆的告别后,彭德怀的遗体就被悄悄运往了一个秘密的地方进行了火化,以至于,彭梅魁都不知道,大伯骨灰的去向。
老总的骨灰究竟去了哪里?
原来,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的用心良苦。
前文所说,长期的无情折磨,使得彭德怀身患癌症,而许多医院得知他的身份后,果断选择了拒诊。周总理听到这一消息后,不顾自身的处境险恶,将彭老总安排到了解放军301医院医治。
当然,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彭老总也只有周总理,这么一位可靠的战友了。
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彭老总很快得到了医治,但一听说,要给自己动手术时,彭老总坚决不同意。老总认为医生们为他冒那么大的风险,完全没有必要,如果治不好,可能还要受处分。
最终在医院副院长的劝说下,彭老总同意手术,但要同意他的三个条件:
第一,要写一个关于三线建设与战略防御方针问题的材料;
第二,要见周总理;
第三,要见侄女彭梅魁。
看看吧,这就是彭德怀元帅,到这种时候,都不忘守土卫国,反观当年那些对他拳打脚踢的年轻人,他们干了些什么?
前两个条件,显然不能实现了,彭老总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再大书特书了,而周总理除了夙兴夜寐,身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最终,彭老总在和侄女彭梅魁长谈过后,决定配合手术治疗。
晚了,真的太晚了。癌细胞早已扩散到彭老总的肩部、肺部和脑部,手术治疗不过是,让昙花一现。
彭老总最终还是走了,脚上没有穿袜子,脚趾从鞋前的破洞里露出,而身上所穿的,仅有一件黑色的破旧单薄棉衣。
为了更好地保护昔日战友的骨灰,周总理安排好一切后,当即决定紧急连夜将化名为“王川”,实为彭老总的骨灰,运往四川成都,与普通群众的骨灰盒,存放在一起。
就这样,两名身着军装的办事人员,怀抱着彭老总的骨灰,带着周总理的十六字批示,搭乘专机,秘密向成都飞去。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四川成都,而不是其他地方呢?其实,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周总理为了保护战友的骨灰,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
1965年9月,彭德怀与妻子浦安修告别,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列车,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在那里,彭德怀依旧顾全大局,兢兢业业,直到被闪电般地带回了北京。
任何人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总理自然也不能例外,他之所以给老总化名“王川”,暗指“亡命四川”,就是希望假以时日,后来的人会通过这个线索,能够找到彭老总的骨灰。
“精心保管,时常检查,不准换盒,不可转移。”
正是因为周总理这份短短的批示,很多事情才得以顺利进行。
1974年12月下旬的一天,负责运送彭德怀骨灰的办事人员,径直来到了成都的四川省政府大门口,对门口的警卫指名道姓,要见时任四川省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刘兴元,省委书记、省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大章,省委书记段君毅。
门口的警卫,一看这架势,哪敢慢待,立即选择了上报,而刘兴元、李大章和段君毅三位省领导在接获消息后,心领意会,意识到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赶紧出门相迎。
果不其然,其中的一位办事人员指著放在一边的骨灰盒,撂下了“狠话”:“按中央领导的指示,我们送来了这个骨灰盒,内装彭德怀的骨灰,经组织决定,更名王川,送到成都存放。骨灰盒不要特殊对待,放在一般群众存放骨灰盒的地方……这事儿,只能你们三位知道,不准向任何人透露,要绝对保密。”
段君毅
临行之际,两个办事人员,再三强调了周总理的十六字批示过后,才放心地离开了,前往锦江饭店的38号房间下榻。
刘兴元、李大章、段君毅听闻噩耗后,都犹如被人打了一闷棍,眼前一片昏暗。好长时间,三个人掩面痛哭。尤其是李大章,彭老总在四川工作期间,还就三线建设的一些事情,多次与他交流过。一阵莫名的痛,淤积在李大章的胸口,久久难以消去。
既然彭老总“来了”,抛开上面的指示不说,也该尽心尽力,将他的骨灰安置好。
随后,三人收起悲痛,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将彭德怀的骨灰安全转移到成都东郊火葬场,具体工作由段君毅负责。
然而,段君毅身患美尼尔氏病,旧病复发,卧床不起,所以,他只能将这个重大任务,交给省委办事组组长杜心源。
段君毅语重心长地对杜心源说:“你要尽快安全地把这个骨灰盒转移到成都东郊那个火葬场去存放。要向火葬场的同志讲清楚,要绝对保证骨灰盒的安全。骨灰盒存放好后,没有省委的批准,任何人不准移动,不准更换盒子;你还要经常去检查它的安全……周总理是有指示的,千万出不得差错。你们必须保证:一是绝对安全,二是绝对保密。”
说罢,段君毅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伤,眼角盈满了泪水。
杜心源不敢松懈,当下找来了办事处的副组长张振亚,将具体工作吩咐了下去。
而后,张振亚与革委办事组行政处的副处长杜信取得联系,让他驱车前往锦江饭店,同两个办事人员办理骨灰的具体交接。
在锦江饭店的38号房间里,杜信接过了那个神秘的,由粗木板打造、平平无奇的骨灰盒,只见上面贴有一个小纸条,清晰地写着:王川,男。
为了保密起见,杜信将骨灰盒装入黑色的手提包后,马不停蹄来到了成都东郊的火葬场,找到了负责人辛自权,两人进行了一番秘密交谈。
辛自权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在火葬场干了大半辈子,从杜信的话语中,不难听出,骨灰盒里面装着的,一定不是普通人,再加上省委如此重视。辛自权顿时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因此,辛自权认真地写下了一张骨灰寄存单: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虽然辛自权后来离开了工作岗位,却仍然坚持,每周骑自行车查看一下“王川”骨灰盒的存放情况。
杜信将骨灰存放以后,立即找到了杜心源,并向他汇报了骨灰盒的存放情况。
杜信办事干练,极具远见性,因此,张振亚才将骨灰安置一事,交由他办理,这也为日后找到彭德怀的骨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与杜心源汇报工作时指出:“心源同志,一切都办好了,骨灰盒的存放编号是237号。但是,万一骨灰要取,要凭卡才能取得出来。现在骨灰盒寄存卡怎么保存好?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保险?”
是啊,放在谁的手里,都不合适,时间久了,谁能保证不丢了呢?
大家越想越急,直到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存放在省革委会办事组档案室,登记入册,作为重要档案保存呢?
杜心源觉得可行,随即找来了负责档案的何淑谦,将骨灰盒寄存卡列为机密,封存入档。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陈云的提议下,重新审查了彭德怀的旧案,并纠正了对彭德怀的错误结论,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建树的伟大功勋者,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为彭德怀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可问题来了,彭老总的骨灰在哪里?没有骨灰盒还怎么开追悼会?又如何向世人交代?众人再次陷入了无尽的悲痛当中。
然而,就在工作人员苦苦寻求彭老总骨灰未果的时候,彭老总的妻子浦安修,找到了陈云,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彭老总的骨灰在成都!
那么,浦安修又是如何得知,丈夫骨灰的下落的呢?
1975年,原四川省委书记李大章,被调往北京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令人意外的是,李大章的妻子孔明和浦安修关系却非同一般,早在太行山西北局妇女委员会时,二人就是无话不谈的闺蜜。
来到北京后,孔明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望了浦安修。面对强大的压力,浦安修早已褪尽风华,孔明实在不忍看着老战友悲伤难过,道出了一些关于彭老总骨灰的实情。
事后,李大章得知妻子同浦安修提及了此事,便不再隐瞒,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浦安修。
有下落了,总算是有下落了。专案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火速赶往了成都。
负责接待工作的是张振亚,当他接过介绍信后,先是愣了半天,而后赶忙解释说:“彭德怀来四川工作,我是清楚的,但从没有听说过他的骨灰盒存放在四川呀!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专案组的工作人员,既失望,又着急,但还是决定再试一试。
“1974年冬天,有没有两个解放军,从北京送了一个骨灰盒来成都存放?”
“有!当时的省委常务书记段君毅同志和杜心源书记,亲自叫我们几个人办的,但是,那却不是彭德怀同志的骨灰盒,而是一个叫‘王川’的人的骨灰盒!”
“对!‘王川’的骨灰盒,就是彭德怀的骨灰盒!”专案组工作人员,一语打破谜题。
随后,专案组的工作人员,也顾不得核实了,立即动身,回到了北京复命。
专案组的工作人员走后,张振亚赶忙找了杜心源,并告知了实情。
杜心源
杜心源的内心崩塌了,他伏在办公桌上抱头一顿痛哭。过了好久,他才停了下来,红肿着眼对张振亚说:“段君毅同志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保护了彭德怀同志的骨灰盒,他想得细,考虑得周到,组织安排得当,指挥若定,是立了大功的呀!
一定要妥善保护好彭德怀同志的骨灰盒,同时还要继续保密,听候中央安排。”
12月22日,在成都东郊的火葬场里,静静躺了整整四年的彭老总,终于迎来了沉冤得雪的日子。
在成都的双流机场里,前来接彭老总骨灰的飞机,早已停放好了,四川省省委、军区的领导无一不落,纷纷赶来,同彭老总的骨灰作最后的告别。
杜心源在他人的搀扶下,泪流不止,用颤抖的双手捧过彭德怀的骨灰盒说:“彭老总,您一路走好啊!”
而后,在全体人员的三鞠躬中,载着彭老总骨灰的飞机,离开了成都。
飞机来到北京后,飞行员特意在上空绕了一周,最后在西苑机场降落。
前来迎接彭老总的亲属、旧部和军委首长,在舱门打开的那一瞬间,哭成了一片。
12月24日,彭德怀的骨灰盒在成都隐姓埋名整整四年后,终于盖上鲜红的党旗,堂堂正正地摆放在了主席台的正中央。
“历史是最无情的。历史会审判他们,也会对我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是彭老总最后的呼声和愿望。
是的,彭老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惜的是,他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纵观彭老总的一生,他从不计较个人恩仇,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尽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彭老总仍不忘洗刷完自己的冤屈,好以清白之身,再出来为民工作。
彭德怀元帅,永垂不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