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因為是文檔轉換而成,其中有些錯誤,望各位發現錯誤自行修改哦)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筆紀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筆記 第五篇宋代文學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風與詩風

名詞解樣

西昆體

1、 以楊億等人為代表的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的重要文學流派。

2、 “西昆”因創始人唱和的詩集稱《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 代表作傢以楊億、錢惟演、劉筠為魁首。

4、 作詩宗主李義山,講究辭釆,以偶麗為工,好用事,以表現才學和工力。

昆體功夫

昆體功夫是西昆體在藝術上的表現:

一、 以楊億為代表的西昆體作傢在藝術上講究藻飾、多用故事。

二、 作詩註意修辭,重格律和借代,頗具李商隱的“沉情絕麗”之風。

三、 大量用典

第二章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

簡述歐陽修散文“六一風神”的美學風格

歐陽修的散文措辭平易,用詞造句精練而冇變化,自然地敘事、自然地抒懷。這標志著他 的散文創作從崇尚骨力到傾心於風神姿態、從陽剛到陰柔的轉變。

本質是散文的詩化和情感的外顯。

文章結構層次清楚而轉折,語言層次平易自然。這些都是“六一風神”的構成要素,這種 特點偏於陰柔之美。

簡述王安石的“王荊公體”詩有何特點

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中的“奇崛”,似瘦勁 剛健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種藝術境界,但進入老年後,卻視奇崛為平常瞭。即寓悲壯 於閑淡,既有清新閑適,又有沉削悲壯,被稱為“半山詩二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寧居住 的地方,他這個時期的詩歌被編靛為《半山集》亦稱“半山詩",主要體裁是絕句。

“土荊公休”即“半山詩”或“半山絕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詩歌創作而言。特點是重煉 意,如《登飛來峰》通過寫登臨山塔遠眺,反映出詩人高瞻遠矚、不畏艱險的胸如氣魄。又 重修辭,如《泊船瓜州》,還有用事、造語、煉字等。主要載體是其晚年雅麗精絕的絕句。“王 荊公體”的長處是下字丄、用事切、對偶精,既有深婉不迫處,也有生硬奇崛處,為江西派 的先駆。

第三章蘇軾

試述蘇軾散文的藝術成就

宋代古文傢蘇軾各體散文眾多,大致可分為議論文、訕敘文和小品文等,這些散文的出 現標志著宋代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和完全勝利。

一、 議論文,以政論、史論為突出。他的漢論文多雄辯滔滔氣勢縱橫,議論與文采交融,感 情與理智並註,語言明快暢達,火於形象的說理,頗具文學價值。

二、 記敘文包括碑傳文、記體文及文賦等,而以其中的山水遊記和亭臺樓閣記為代表。憑借 議論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於表現對自然景物的賞會與人生哲理領悟之間的融合。山水遊 記,如前、後《赤壁賦》,表現出借景立論的特點。亭臺記,如《喜雨亭記》先敘為亭作序之 由,次則記雨,再渲染人之喜樂,文章如水波層層蕩開去,文理日然。記敘文多數是文學性 散文,將敘述、描寫、抒情錯雜並用,隨意揮灑。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寫作隨意的書札、題跋、雜記和隨筆為主要文體樣式,最能反映作 者的真性情、真思想。雜記和隨筆、記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見聞和感受,如《記承天 寺夜遊》。這類小品文,不拘格套,獨抒性靈,寫作特點是信手拈來,漫筆寫成。

蘇軾散文總的藝術特色是:

一、 “辭達”、“通脫”,有圓活流轉、錯綜變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 善於用比喻,多形象思維。如《前赤壁賦》

三、 有詩化傾向,以情感和才氣為文,富於想象。

蘇軾詩歌的內容:

按題材內容,蘇詩大體可分為:

1、 社會政事詩:反映民生疾苦和時政得失的詩篇,如《荔枝嘆》。

2、 山水景物詩:將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寫景中的打懷遣興之作,寫流動景色的《江上看山》: 寫奇幻煙雲的《登州海市》;寫景寄懷升華的人生感悟口哲理高度,或寓冇濃厚的身世之感, 如《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冃”。

3、 和陶詩:寄恬山水,以自適為趣的意味更濃,如《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平淺而冇深味,在 藝術I•.把握瞭陶詩豪華落盡見貢淳的特色,能夠將親身經歷的生活場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 的描寫,達到瞭 “神似”陶詩的地步。

4、 題畫詩:把畫景轉化為詩境,善於寫出畫面的動態,並就畫意進行藝術聯想,揭示畫外之 韻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試敘蘇軾詩歌的藝術特色

1、 “以文為詩”是蘇詩的顯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氣格貫穿,如《石鼓歌》。“以 文為詩”實際上靠以才氣為詩而獲得成功。

2、 豐富的比喻,也稱“博喻”,如《百步洪》。

3、 敏說細致的觀察力與出色的文字表現力,平凡事物,一經其手'寫出,給人以觸處生春之感, 如《汲江煎茶》。

4、 以才學為詩,體現為好議論、善J•使事用典。有意識地以議論入詩,將對事物的形象感受 與哲理思考結合起來。如《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5、 蘇詩兼備各體而以七言為擅而且風格多樣,七絕清麗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妝濃抹總相直。”

6、 蘇詩的基本風格有二,一剛健的清麗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曠閑逸。高風絕生才是其 詩風的主導傾向,即一種超越世俗的審美境界。

試敘蘇軾同任宋詞發展變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

一、簡述蘇軾詞對詞境的開拓

1、 蘇軾以而的詞為應歌之仙子詞,多寫男女相思,寫花間酒下的傷別。蘇軾詞抒發磊落縱橫 豪放之襟懷,擺脫花間詞婉轉之態,為激越、豪放充分表現作者的人格個性。如《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瞭•古風流人物。'‘

2、 蘇軾把詞的題材取向從應歌回歸到表現自我,並從現實生活中擷取創作題材,故蘇詞多為 感事之作,有的還采用詞題小序的形式確定表現的內容,交代創作動機。如《水調歌頭?明 丿]兒時冇》《定風波》。用記實手法寫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詞的抒情貼近現實生活,詞中的打 情人物形象與創作主題也由分離走向統一對應。使詞的創作走向正視現實、面向社會和真實 人生的大道,極大地拓寬瞭詞的取材范圍。

3、 蘇軾用詞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擴大瞭詞境,把詞 傢“緣情”與詩人“言志”結合起來,詞品與人品得到瞭高度的統一和融合。

二、 簡述蘇軾的“以詩為詞”

首先指的是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的擴大,突破瞭“詞為艷科”的傳統體制,向“士大夫化” 發展。

在蘇軾之前的“曲子詞”的曲子,基本上是“輕音樂”“軟性文學”。到蘇軾將詞題小序發 展起來,做詞寓以詩人句法、引議論入詞、大量用經、子典故,突破音樂對詞體的約束,如

《臨江仙》。蘇詞充分體現瞭文人的申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詞。

蘇軾以詩為詞的積極意義,在於改變瞭詞的舊傳統,増加瞭詞的內容,豐富瞭詞的體式,促 使詞發展成為獨立的抒情詩樣式。

三、 簡述蘇軾詞的風格

蘇詞的風格是豪放,蘇軾乃宋詞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許多極清空幽秀的作品,風格是多 樣化的。

豪放,如《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婉約,如《江城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此詞為悼亡之作,對亡妻的思 念之情,置於生死兩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嘆喟中。

清曠,如《水調歌頭?明月凡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第四章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名詞解釋江西詩派

1、 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一個詩歌流派,江西詩派有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 是黃庭堅、陳師道和陳與義。

2、 得名於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

3、 領袖是黃庭堅,其它主要人物有: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韓駒等。

4、 江西詩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風格和姉承為判斷的根據,非地 域之劃分,入詩派的並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詩派是元祐學術的一部分,是作為“紹述”政 治的對立物而發展起來的,其盛衰與政局有密切的聯系。

5、 創作主張及特色有:重視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為新、變俗為雅;風格生新瘦硬,但 兼有瀏亮芋綿。

簡述黃庭堅“山谷體”的藝術特點

黃庭堅的山谷體詩歌是元祐時期宋詩發展到高峰期的產物,嚴羽在《滄浪詩話》將黃庭堅的 詩列為“山谷體”,其主要藝術特點有:

1、 喜歡用拗句,所謂“拗句”,主要是將律詩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變,有意造成一種打破 平衡和諧的效果,給人以奇峭倔強的感覺。這種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語的做法,是形成 山谷體生新瘦硬風格的重要因素。

2、 “用典”也是山谷體求創新的重要方面,是“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落實於具體的詩 歌創作。所謂“奪胎換骨”,是“點鐵成金”的具體化,是一種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語產生質 的變化、化平凡為奇趣的語言煉金術,對而人用典法的一個發展,冃的在於“以故為新”一 一援用前人之語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閣》“朱弦”、“背眼“一聯,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 的歷史典故。

簡述黃庭堅“山谷體”的風格特征

黃庭堅“山谷體”的總風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1、 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種陌生感,追求詩境的生新美、詩語的峭拔美和詩韻的兀拗美。“生 新”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語,“用典”也是山谷體求創新的重要方面。“瘦”洗凈鉛華;

“硬”剛健挺拔。工於煉字是山谷體的特征之一,以善用動詞、形容詞和語助虛詞的煉字法 著稱。

2、 也有瀏亮辛綿的|'|然曉暢之作,如《雨屮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表現作者晚年歷經磨難而 不屈服的堅強性格,雖不乏勁峭氣格,但運筆|'|然流暢,語句淺易。

第五章北宋詞與南渡詞

簡述晏殊《珠玉詞》的藝術特色

晏殊的《珠玉詞》往往是晚會宴遊之餘的消遣之作,吟詠春花秋月的閑愁。這類詞的主要藝 術特色有:

1、 詞中極少出現感情色彩強烈的字眼,圓融平靜,沒有激情的烈響,營造一種情中有思的意 境,一份閑雅的無可奈何情調。如《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 明凈雅致的語言。

3、 曲折精巧的構思,表現瞭對多彩人生的眷戀之情和與之相伴的傷感。

試敘北宋詞的發展,至柳永出Ihj為一大變(即柳詠詞在宋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北宋詞至柳永岀現瞭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兒個方面:

一、 創制和推動慢詞藝術的發展是柳永對詞特殊的貢獻。

因柳永大量地創作慢詞,宋詞乃始由小令階段漸進入慢詞時期。為長調慢曲作詞,柳永屬 第一人,他是慢同體制的開創者。

2、 柳永慢詞多用新調,小令是為IH聲(清樂)而寫的,慢詞是為新聲(俗樂)血寫的。柳永 的創體之功是基於他的創調,宋詞中有100多個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

二、 對題材的開拓

1、 他寫瞭許多描寫都市繁華生活的詞,寫都市風貌,都帀生活風俗與反映盡享太平的帀民思 想為匸如《望海潮》歌詠杭州的山水風物,反映瞭宋代社會太平時期城市經濟的繁榮景象, 及中下層市民的生活面貌,這在詞的題材方面是一大開拓。

2、 歌妓詞,寫與歌妓來往,這些詞雖不乏秦樓楚館的放蕩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帶冇才 子佳人戀愛的情調血求靈與肉的統一。柳永的筆下充分表現對歌女們的溫柔多情的理解和大 膽表現她們的情感,這種寫法,開瞭市民文學的先聲。

三、 以賦為詞:柳永把賦體筆法引進詞裡來,增加瞭詞的敘事因素,將鋪排式的敘事與白描 式的寫景結合起來。如《雨霖儉》創造瞭情景遞近的鋪敘模式,攵舖敘中,將敘事、寫景、 抒情適當安排,傳達作者復雜的內心情感。

四、 雅俗並存:

1、 “俗”的方面:柳詞以接近市民文藝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將有趣的白話加到詞中,構 成一種很平民化的表述風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言估道愛,表現的很淺 盡,如《小鎮西》“意中有個人,芳顏二八。”柳詞的“俗”還表現在題材內容方面,他寫瞭 許多描寫城市生活的詞和歌妓詞。如《望海潮》等。

2、 “雅”的方面:一是以賦為詞,在鋪敘中,將敘事、寫景、抒情適當安排,傳達作者復雜 的內心情感。::是羈旅行役詞,以男性口吻寫離愁,所寫的遼闊的山河,多瞭一分自然雄渾 的力量,擴大瞭詞境的容量。

簡述柳永詞的俚俗色彩

柳永詞以接近市民文藝的俾俗色彩而著名。

一、 俚俗色彩首先表現在語言的淺近易懂上,他能夠將有趣的白話加到詞中,構成一種很平 民化的表述風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言情道愛也很淺近,如《小鎮西》

“意屮有個人,芳顏二八。”柳詞在當時成為最通俗的大眾歌曲。

二、 柳詞的俗還表現在題材內容方面:

1、 他寫瞭許多描寫都市繁華生活的詞,寫都市風貌,都市生活風俗與反映盡享太平的市民思 想為主。如《望海潮》歌詠杭州的山水風物,反映瞭宋代社會太平時期城市經濟的繁榮景象, 及屮下層市民的生活面貌,這在詞的題材方面是-大開拓。

2、 歌妓詞,寫與歌妓來往,這些詞雖不乏秦樓楚館的放蕩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帶有才

瞭佳人戀愛的情調而求靈與肉的統一。柳永的筆下充分表現對歌女們的溫柔多情的理解和大 膽表現她們的情感,這種寫法,開瞭市民文學的先聲。

周邦彥詞的“集大成“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邦彥是北宋詞的“集大成者”,可從三方面來看:

1、 從詞調的搜求、審定和考證方面說,他有集成利創制的功勞。

2、 就寫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於體物言情,描繪工巧周至,乂善於融化前人詩句,煉字妥 帖工穩。

3、 從創作風格方面說,周邦彥善於勾勒、妙於剪裁,精巧工麗的典雅作風。如《蘇幕遮》“水 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體物工巧細致,用筆之縝密典麗,開南宋雅派詞的先河。

試敘周邦彥清真詞的藝術特色

北宋周邦彥的清真詞,以知音律、備法度和風格醇雅著稱,清真詞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1、 以深契微茫的筆觸體物言情,表達仙折深細,心理情感內容得到多層次的展開。

2、 講究辭章和結構,通過嚴密的結構使豐富曲折的內容歸於和諧統一。如《六醜》這是一首 羈旅詞,看似詠落花,實為自嘆身世之作,在結構、章法上都花瞭很大功夫。

3、 “沉鬱頓挫”的藝術特色,如《金陵懷古》用筆拗奇,給人以深勁之感,一份深感久蘊的 懷古情思借景表達,意境渾厚,氣韻雄渾,聲調激越。

4、 語言流暢精美、聲韻協律、能雅能俗、也清也麗;如《蘇幕遮》“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善於融化而人詩句入詞,如《金陵懷古》此詞的題旨隱括劉禹錫的《金陵五題》而成;講究 格律。

簡述秦觀婉約詞的藝術特色

北宋中葉的秦觀善於抒情的哀婉詞作,是婉約詞的代表。他的婉約詞的主要藝術特色冇:

1、 靈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尋常之語,狀尋常之事,寄情幽遠。

2、 有句皆雋、無字不雅,如《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乂豈在朝朝暮暮?”

3、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簡述秦觀詞的情致的表現

秦觀詞以抒情為主,能化景物為情思,秦詞中的情致主要表現以下兩個方而:

1、 描寫男女之情:如《淮海詞》中寫“兒女柔情”之作占絕大多數,故有秦伺“專主情致” 之說。秦詞便於女聲演唱的那種柔婉纏綿的口吻。秦詞善於情景交融來表達感傷的情緒,深 具一種裊裊婷婷的情致。秦觀的慢洞也以鋪敘為主展開詞情,常在關鍵的地方插入含蓄優美 的景色,使那本欲暢達的感情有所收斂,極富情致和韻味,被譽為北宋詞壇婉約派啊'大傢”。

2、 描寫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悲苦淒愴Z情,選 擇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運用提煉加工的口語來表達,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寫濫瞭的題 材中創出新意,以情韻取勝。

試敘“易安體”的藝術特點

宋室南渡後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她強調“詞別是一傢”,以女性詞人特有的細膩纖巧 寫閨情詞而有丈夫氣,創立獨具一格的“易安體”。“易安體”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當時廣 為流行。主要藝術特色有:

一、 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作詞。以尋常語度入音律是易安體最突出 的特點,所作詞無一字不協律,而且能“化俗為雅”。如《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 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能夠把淺俗的文字,組成極清新 鮮麗的詞句,以尋常語創造瞭不尋常的意境。“易安體”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善用淺俗語,明 白如話而清新工巧。

二、 “易安體”融入瞭傢國興亡的深悲巨痛,同時乂不失婉約詞的本色,具有淒婉悲愴的格調。 如《春晚》“隻恐雙溪昨侃i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潔照的後期詞,多這種愁苦之作,情調 入於淒壯悲傷一途,發展瞭傳統的婉約詞。傢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體”的特 殊格調,令人淒愴欲絕。

三、“易安體”倜儻有丈夫氣,如《漁傢傲》。“易安體”不同於一•般婉約伺的地方,是溫婉中 透出剛健、灑脫。

第六編遼金元文學

第一章遼金文學

名詞解釋

國朝文派

一、 金大定、明昌年間,湧現岀一批在金朝領土上成長起來的作傢,使金代文學的發展進入 瞭一個繁榮階段。代表作傢有蔡珪、黨懷英和壬庭筠。他們的創作風格與由宋入金的文人不 同,屬於真正的金代作傢,元好問在《中州集》裡將他們歸為“國朝文派二

二、 蔡珪:他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具有北國雄健詩風:黨懷英:在詩、文、 書法都很擅長,其文平實暢達,不尚虛飾,其詩體物精細,有陶謝之風;王庭筠:文學成就 是多方面的,詩文書畫並成卓絕。他作詩以黃庭堅為法,詩律精嚴生新,卻沒冇險怪生澀之 病,很少用典。

國勅文派出現後,標志著金代文學的真正開始。

諸宮調

所謂“諸宮調”,指取向一宮調的若幹曲牌聯成首尾一韻的短套,再用不同宮調的短套聯結成 氐篇的說唱體文學形式,它由韻文與散文兩部分組成,采用歌唱與說白相間的方式演說故事, 基本I•.屬「敘事體,但它的唱詞中有接近代吉的成分,對戲劇藝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簡述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所體現的審美追求和詩歌創作觀

元好問是金代文壇最傑出的大傢,他的《詩論二十首》是唐宋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組詩 論絕句,集屮體現瞭他的審美追求和詩歌創作觀。

一、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通過歷評漢魏以下的詩人作品來明辨清濁,故其論詩絕句, 按時間順序分論魏晉南北朝、唐、宋三個時期的詩歌流派,樹立學習榜樣而貶斥偽體。

•.、他頌揚魏晉風骨,又特別強調詩歌創作要出自天然,天然,質樸和仃英雄氣。他比較形 象和準確地把握唐代諸傢詩歌在風格意境和創作手法方面的特點,褒多於貶。

三、 對於宋人的寺歌創作則頗多微辭,認為宋詩之病在於不與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評宋 詩的滄海橫流和翻新出奇,認為以偏離瞭古詩正體而走到盡頭。矛頭所指蘇、黃後學一•味求 新求變的“更出奇”,明確表示日己不願意作江西詩派中人。

簡述元好問詩歌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元好問是金代文壇最傑出的大傢。

一、 元好問的詩現存一千四白餘首,不僅在金代詩人裡數量最多,藝術成就也最高。

二、 元好問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後寫的喪亂詩,真是字字血,聲聲消,具有極蒼涼沉 鬱而悲憤高亢的特點,從而形成瞭情調悲涼而骨力蒼勁的獨特風格。

三、 元好問擅長寫各種詩體,而以七律和七絕成就最為突出。在晚年還寫瞭不少詠物詩、山 水詩等,技巧更成熟,旦不失其一貫的豪健之氣,但藝術感染力(2遠不如喪亂停瞭。

第二章前期元雜劇

名詞解釋

元雜劇

元雜劇右稱北雜劇,是在諸宮調和金院本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熟戲劇形式。

主要特點:

1、 由“四折一楔瞭”構成;

2、 一折裡用同一宮調的一套曲瞭;

3、 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劇情,起“序幕”的作用;

4、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為主的戲裡,隻由正旦一人獨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 隻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雜劇的創作就已達到相當高的藝術水平,若名的雜劇作傢有:白樸、馬致 遠、關漢卿等,多為金入元的文人。元雜劇的前期創作呈繁榮的局面,成為中國戲劇文學史 上最為光彩奪目的黃金時代。

簡述白樸歷史劇《梧桐雨》的創作特色和寓意

1、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體現白樸文學創作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善於表現患難後的寂 寞和衰殘中的孤憤。它直接取材於《長恨歌》,但並不是為瞭歌頌李、楊的愛情。

2、 “安史之亂”是整個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作者把李、楊故事放在這樣一種急劇變化 的歷史背靜上表現,打寫瞭人世滄桑之感,將一個眾人熟知的歷史故事,處理得寓意深刻, 不同凡響。

3、該劇之所以動人,還在於它融進瞭作者對戰亂不幸生活的切身體驗,借劇中人物表達自己 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時聽雨的一縷哀思,寫得百轉千回。

簡述白樸愛情戲劇《墻頭馬上》的藝術的風格

1、 白樸《墻頭馬上》是一出帶有較濃喜劇色彩的愛情劇、以緊湊、生動的情節安排和鮮明的 人物形象刻畫見長。

2、 劇中主角李千金大膽、潑辣,在愛情問題上處理采取主動,因此她一遇到意屮人就敢與其 私奔,並堅定地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看重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 這是一出正面歌頌青年男女爭取婚姻門主、諷刺封建傢長的作品,人物生動,劇情活潑、 藝術風格輕松,與《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試敘馬致遠《漢宮秋》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著名歷史劇《漢宮秋》元代作傢馬致遠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 把“和親”之舉作為國傢衰弱的征象,寫歷史興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發瞭反抗民族壓 迫的情緒,並在一定程度上抨擊瞭封建王朝的腐敗無能。

2、 在劇情描寫中,作者把悲劇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壽及滿朝文武身上,有意或無意地對漢元 帝做瞭 “美化”的處理,把他寫成一個忠於“愛情”的風流才子式的人物,並在劇中以大量 的篇幅表現漢元帝失去工昭君時的悲愁別恨。

3、 藝術上:劇中許多唱詞寫得聲情並茂,以塞北風光和宮中秋景,襯托離別之恨和思念之苦, 意境優美,音節嗪亮跌宕,極富藝術感染力。

試敘《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一、 簡述《西廂訕》在體制上的突破

1、 突破瞭元雜劇-•本四折的體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長篇巨制,像是用多本雜劇連演一個 故事的連臺本。

2、 打破瞭元雜劇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釆用瞭由末、旦輪流土唱的方式。

二、 試敘《西廂記》的人物塑造藝術

王實市的《西廂記》善於型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是其獲得藝術上成功的重要因素,這主 要體現在對張生、鶯鶯和紅娘的性格刻畫上。

1、 張生:隨是一介,但卻能不顧門第的懸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國小姐,一見到意中美人就 把功名拋置腦後,執迷不悟,把一場自由戀及搞得轟轟烈烈。

2、 崔鶯鶯,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物。出身名門,可她風情和作派卻不象淑女。-•方面對於男 女自由戀愛有一種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愛自己,自己也去愛別人,她對張生的愛是很主動、 大膽的,敢於突破禁區。另一方面,作為名門的小姐,她又得時時顧及自己的身份,有時顯 得心口不一、優柔寡斷,需要紅娘從旁助一臂之力。

3、紅娘,是劇中最光彩的人物。雖出身低賤,卻顯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見,而且機智、潑辣。 富有正義感,為張、崔的自由戀愛穿針引線。在兩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對時,她挺身而出, 指責老夫人背義忘恩,又巧妙地將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瞭那種不計個人得失而樂於成全 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三、簡述《西廂記》的詞章之美

王實市的《西廂記》在語言上,達到瞭很高的水平。

1、 人物語言都是充分戲劇化和個性化的,形成瞭抒情詩般的歌唱語言和潛臺詞豐富的道白語 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 劇中的唱詞表現瞭特定的場景中人物的真情實感,以經過提煉的當時民間口語為主,適當 地融化前人的詩詞佳句,形成-•屮既明白通暢,乂清麗華美的語言風格。

3、 劇中的唱詞本色而富於文釆,具有濃鬱的詩意,能啟發讀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 離合悲歡的纏綿之情,瞭解人物的內心秘密,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

第三章美漢卿

簡述關漢卿歷史劇《單刀會》的藝術特色

《單刀會》是無雜劇代表作傢美漢卿歷史劇的代表作。主要藝術特色有:

1、 構思很有特人n善於用鋪墊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主人公關羽到第三折才出場,由東吳的 親貴喬公主主唱,讓他追述關羽的英雄業績和豪勇氣派,先聲奪人!

2、 風格沉雄壯烈,許多唱詞寫得很大氣,具有雄渾蒼勁的意境。

試敘《救風塵》中趙盼兒的人物形象塑造藝術

《救風塵》是元雜劇代表作傢美漢卿創作的風月劇。

1、 趙盼兒是劇中關漢卿的塑造的妓女形象中最具光彩的人物。她雖曾有過從度的念頭,但生 活中的教訓告訴她,•朝淪落、終身蒙塵的妓女,是決不可能有風月場中更好的命運的。到 妓院裡來的男人都隻是把妓女當作尋歡作樂的玩物,指望他們做誠心腸的丈夫,無異於門日 做夢。

2、 一開始,就勸宋引章,別相形周舍的甜吉蜜語。街道宋引章的求救信後,她巧做安排,先 是用風月手段勾引周舍,發誓要嫁給他,讓周舍休瞭宋引章,然後冇翻臉不認人,玩弄周舍 丁•股掌之上,顯示出她對姐妹的俠骨柔腸,和對付無賴陰惡之徒的大智大勇。

試敘關漢卿風月愛情劇中的女性形象

元雜劇代表作傢關漢卿擅氐寫女性題材,在他現存的十八種雜劇作品裡,“旦本”戲多達十二 種。有《救風塵》、《謝天香》、《金線池》等。

1、 這三種都以妓女為主角,專為風塵女瞭寫照傳神。風塵女瞭是相對良傢婦女而言的。在與 異性交往方面,被視為尤物的風塵女子享有一定的自由,然而卻是以她們不能過正常人的生 活為代價。她們隻有婉轉的歌喉、曼妙的舞姿、敏捷的才思,以及動人的姿色和顧盼生姿的 眼波,但在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裡,這一切並不能改變她們作為玩物的命運。

2、 在這三出正面描寫妓女生活的劇作中,作者真實地展示瞭風塵女子爭取從良的曲折過程, 寫出瞭她們任與不幸命運抗爭時的,無知沉淪如宋引章急於嫁給一個公瞭哥,想立個婦名: 大智大勇如趙盼兒救姐妹俠卄柔腸,鬥無賴大智大勇;軟弱動揺如謝天香嫁到錢府為妾,任 人擺佈,隻是印又自己的命不好;心高氣傲如枉蕊娘較早意識到自己將老死風塵的悲慘命運, 於是歷經千辛想從収,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劇中塑造的性格各異而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堪稱風塵女子的知音。

試敘關漢卿《竇娥冤》中竇娥的品格與反抗精神

關漢卿的《竇娥冤》是無雜劇屮最著名的悲劇作品。劇本反映的內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

貪官污吏徇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錯案的社會現實為根據的,屬於社會公案劇。

1、 這是一出描寫好人蒙冤受難的苦情戲。劇中的竇娥具冇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和事事為他人 著想的善良品格。如竇娥在嚴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當聽到要拷打婆婆時,才屈招投毒一事 是自己所為。寧願讓自己受冤也不願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

2、 劇中的斐娥同時也貝有剛烈的性格和強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罵地”之舉蘊含著強烈的 反抗精神,是對暗無天日的社會制度的懷疑和批判。“三樁誓願”的應驗,表明天地也為其冤 情所感動。最後竇娥的冤魂化作復仇的鬼魂出場,也是其剛烈性格的表現。

第四章後期元雜劇及其它

試論《倩女離魂》的劇情結構和藝術感染力

《倩女離魂》元代後期雜劇傢鄭光祖描寫才子佳人纏綿情愛旦角戲的代表作。

1、 “離魂”是劇中的主要情節,處理得比較岀色和巧妙。將倩女的靈魂與軀體分開後,一方 面可以細致真切地表現她魂魄無拘無束時的大膽與執著,寫出其不願受封建道德倫理束縛而 追求婚姻的真性情。

2、 另一方面則可通過病體所受的折磨,反映現實中多情女瞭相戀的痛苫。自感嘆、自傷情、 自懊悔,折騰得死去活來。

3、 這樣就把當時閨閣佳人渴望戀愛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禮教禁錮的現實壓抑感,惟妙惟肖 地表現瞭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試敘鐘嗣成《京鬼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為劇作傢樹碑立傳的戲曲史著作(即《錄鬼薄》 的貢獻)

元代後期雜劇傢鐘嗣成的《錄鬼薄》一書,記錄瞭元代戲曲作傢152人,劇目名稱四百四I- 餘中,保存瞭元代戲曲的許多第一手的珍貴歷史資料。

一、 作者將兀代重要的散曲和雜劇作傢分為“前輩已死名公才人”和“方今才人”兩大類進 行介紹,按時間順序記述他們的簡歷和劇目,在為劇作傢立傳的過程中,反映出元雜劇創作 的基本歷史面貌。

二、 《錄鬼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為劇作傢樹碑立傳的戲曲史著作,許多元雜劇作傢由 於有此書著錄,才為後人所知,真正成為“不死之鬼。”如:

1、 “前輩已死名公才人”,包括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王實南、尚仲閑、高文秀等。

2、 “方今才人”,包括宮天挺、鄭光祖、雎景臣等。

3、 “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包括胡止•臣等。

第五章元代的散曲

名詞解釋:散曲

1、 在元代,散仙一般稱為樂府或詞,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基木形式。

2、 小令是單支的曲瞭,又叫“葉兒”,按不同的宮調曲牌創作,曲調不同,字數和句式也不 一樣。套數又稱套曲,由兩支以I•.同宮調曲牌的曲子連綴血成,曲牌間的聯系有一定的順序, 曲詞須一韻到底,結尾時有“煞調”或“尾聲”。

3、 作為一種起源民間新聲的音樂文學,散曲具有•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特點,“文而不文, 俗而不俗”,成為當時極為流行的雅俗共賞的新詩體。

簡述關漢卿散曲作品的本色風格

就直白真率而言,關漢卿的散曲顯得更為本色。

1、 如他著名的套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以生動活潑的比喻,寫書會才人的品行才華, 具有民間曲詞那種辛辣恣肆和詼諧滑稽的風格。

2、 但他寫得最多的是男女歡愛的題材,而且不避俚俗,寫得很真露,帶有較濃的帀井情趣。 簡述馬致遠散曲[越調?天凈沙]《秋思》的優美意境

馬致遠是前期散曲創作裡的大傢,其作品擅K將超曠情懷、人生感悟與蒼涼意境融為一•體。

1、 《秋思》用意象,泠加的方式構成流動的畫而意境蕭瑟蒼涼,渲染岀天涯遊瞭愁腸'J•斷的感 觸,似蘊含著無端的悲涼和無盡的思堵。

2、 景中含情,蘊藉雋永,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傢,古道西風瘦馬。”蕭瑟的景致 襯托岀“斷腸人”的無盡思緒。深得唐人絕句寫景之妙,被譽為“秋思之祖”。

以《潼關懷古》為例試敘張養浩散曲的藝術特色

元代後期散曲傢張養浩的散曲作品多寫於辭官退隱期間,對宦海風波和世態炎涼已看透,醉 心於自然美景中,創作瞭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他散曲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1、 把詠史懷古引入曲中,敘事打情言志,寫對社會歷史的看法和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潼 關懷占》中“望西都,意踢踢,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瞭土。興,百姓苦;亡,百 姓苦。”

2、 他的散曲創作較註重立意和構思,意境風格近於詩,而於聲調格律不太重視。

3、 以詩入|11|,把曲作為一種新的抒情詩體來寫,具有奔放浩蕩的氣韻,是張養浩散曲創作的 特點,如《潼關懷古》中一開始便寫氣勢雄渾、蒼涼沉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 出千古興亡的結局。

4、 張養浩作為兀散曲豪放派大傢,以這篇懷古曲作為體現其豪放風格的代表作。

第六章元代的詩文

名詞解釋:鐵崖體

元代後期詩人楊維楨,號鐵崖。他所作宮詞、竹枝詞和古樂府在當時極為流行,此稱“鐵崖 體”或“鐵體氣“鐵崖體”的主要藝術風格有:

1、 宮詞:清爽流麗,內容主要以華艷的辭藻來形容婦女服飾、體態和戀情。

2、 香夜詩:寫得頗為奇妙,香而不艷。

3、 竹枝歌吸收瞭吳地民歌的語調和表現手法,雖也是寫為女之情,卻情致清新,語吉淺近活 潑。楊維楨的竹枝歌,有意使詩向民歌和民間散曲靠攏。

4、 古樂府:嘗試一種風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別於文人之詩,乂不同於當時代間俚曲的新 詩體。具有瑰麗奇崛的風格。

第七章宋元話木與南戲

名詞解釋

宋元話本

宋元流行一種民間伎藝“說話”,這種講唱文學的興盛,對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的發展影 響極大。話本小說就是由“說話”衍生而來的。

1、 話本小說是經過文人編撰整理的小說話本,是“說話人”說話所依據的底本。今存的《清 平山堂話木》、《古今小說》、《醒世恒言》等白話短篇小說集中。宋元話木是中國小說史上最 早的白話小說。

2、 話本小說的題材內容有:“煙粉類”、“靈怪類”、“傳奇類”、“公案類”,這些題材內容具有 濃鬱的世俗生活Y息。

3、 宋元話本小說在體制形式、敘述方式、語文體(白話進行演講)等方面形成瞭很明顯的特 色。

南戲

1、 南戲又稱南曲戲文,是宋以來的民間小戲,它在形成和發展過程屮吸收瞭大曲、諸宮調、 滑稽戲等民間說唱伎藝,以及宋雜劇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雜劇”,它的故事題材和 演唱藝術又受到北雜劇的影響,並逐漸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戲劇樣式。

2、 南戲的體制結構靈活自由,曲牌的運用比較隨便;表演時不拘一•格,有獨唱、有對唱,還 有輪唱和合唱,務類角色都能歌唱:劇本的開頭,右介紹創作意圖和敘述劇情梗概的開場戲, 稱為“副本開場”。

3、《張協狀元》是今存南戲劇本屮最早•的一種。

試論《琵琶訕》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昆琶祀》是無代作傢高明創作的南戲,它的問世標志著南戲文創作在藝術上的成熟,《琵琶 記》乂有“南曲之祖”的說法。蔡伯喈是《琵琶記》中塑造的一個典型形象,具有典型意義。

1、 《琵琶記》一開場,作者就宣佈蔡伯喈是個“全忠全孝”之人,無意於仕進,想侍奉父母。 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路上瞭科舉之路。由於長期在外,不能侍奉父母。在眾人眼裡,他對父母 不能進孝道,大逆不道,他本人入贅相府,讓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傢守活寡。

2、 為瞭給蔡伯喈開脫,作者精心設計瞭 “三不從”的情節。由於面對無法抗拒父命、權勢和 聖旨,他隻冇違心地認命瞭,屈服瞭。他的不教不義,竟是為瞭全忠全孝所造成的。

3、 蔡伯喈這個形象的典型意義,並不全在於•他是否忠孝,還在於•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 及他對求取功名的懺悔。這不僅反映瞭讀書人身上的軟弱和動搖,也反映岀士人被科舉制度 aiiiir的雙重人格。劇作傢對讀書應舉人的靈魂問是拷問是很深刻的,反映出那個時代丄人 的悲劇性格和復雜心態。

詩論《琵琶紀》的戲劇結構和詞釆特色

《琵琶記》是兀代作傢高明創作的南戲,它的問世標志著南戲文創作在藝術上的成熟,《琵琶 紀》又有“南曲之祖”的說法。

1、 《琵琶祀》采用雙線交錯的結構手法,一條線是蔡伯喈登第、為官、入贅,在牛丞相傢享 榮華富貴。另一條線是趙五娘在傢苦守、勸慰公婆、槽糠自廣,剪發買葬。

2、 兩條線索在劇中交錯出現。使劇情發展有起伏,場面安排有熱有冷,脈絡清晰而富於變化, 在舞臺上濃縮瞭人間奢華和淒慘。強烈的貧富對比,使觀眾把同情集屮到趙五娘身上,為她 感嘆,為她落淚。

3、 《琵琶記》的曲詞也很出色,作者體貼人情,委曲必盡。描寫物態,如在n前,能根據劇 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處境,寫出不同風格的唱詞來。如牛小姐的唱詞文雅華麗,趙五娘唱詞 淒婉質樸,純是本色語。

第七編明代文學

第一章明代詩歌

名詞解釋

臺閣體

1、 臺閣體是明代前期岀現的一個文學流派,代表作傢有楊丄•奇、楊溥、楊榮,他們都是臺閣 重臣。

2、 其創作內容均以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為主旨,風格匯容華貴、典雅工麗。除朝廷詔令奏議 外,多屬應酬、題贈或應制、頌聖之作。這種交風壟斷瞭當時的文壇。

童心說

1、 《童心》是明代後期作傢李贄的一篇文章。他把文學作為宣揚其反傳統、肯定個性精神的 社會思想的有效T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為文學創作和評價的最高準則。

2、 針對前後七瞭的夏古理論,提出瞭他的文學進化論觀點。

3、 他高度評價小說戲曲的價值地位。

李贄的這些思想是制約怒個晚明文學革新的重要杠桿。

公安派(公安三袁)

1、 “公安派”是明代車要的文學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們 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稱為“公安派”。袁宏道最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曰號就是由他提出的。

2、 公安派用“獨抒性靈”來反擊文學領域中理學對個人靈魂的束縛。袁宏道認為文學的最高 境界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二

3、他們的詩歌脫離“理”的束縛能夠自由地抒發個人真實性情和表現個人生活欲望,並具冇 詩人的藝術獨創特征。尋找以獨創的精神表現個人真情實感這一文學的最高境界。

第二章明代散文

名詞解釋唐宋派

1、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間的一個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

2、 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反對以文釆取代“道統”,主張“文道合一”的傳統。

3、 王慎中和唐順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選編瞭《唐宋八大傢文鈔》,歸有光重“情”,他提 倡的“道”並非宋代理學,而是傳統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時,還特別垂視文學的抒情作用。 第三章《三國演義》

試述《三國演義》虛實相間的藝術觀念和寫作技法: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部長篇歷史小說,它在藝術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就是正確地處 理瞭歷史真實與藝術創造的關系問題。

一、 《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七分實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 事件是按照史書記載的真實情況來設計和組織安排的,從而給人以基本的歷史真實感;“三 分虛構”是指在人物和時間的細節描繪上,盡量采用民間傳聞中的精彩片段,並附之以作者 本人的虛構想象,使之在不影響基本真實的前提下,最大町能地增強故事和人物的藝術魅力。

作者在對作品進行藝術虛構時,主要采用瞭以下兒種技法:

1、 巧於構思,如“空城計”-段作者將其插在“失街亭”和“斬馬謖”之間,使之成為兩個 一般性情節之間的點睛之筆。

2、 采用傳說,作者大膽采用民冋傳說,以增強作品的藝術性含量,如“桃園三結義”、“借東 風”、“孔明吊喪”等。

3、 改變史實,如關羽“單刀赴會”既與擁劉反曹的傾向一•致,乂突岀瞭關羽的勇武澳然氣概。

4、 張冠李戴,如“怒鞭督郵”本來是劉備所為,小說中改到張飛頭上,以免有損於劉備的“仁 君”形象,並突出張飛的爽直魯莽性格。

5、 善於鋪敘,如“三顧茅廬“在《三國志》中隻有兒個字,而《三國演義》中對此進行瞭精 心構撰,先是先聲奪人,進而又寫劉備在三次尋訪是一再誤認,既突出瞭諸葛亮的神秘魅力, 又表現瞭劉備的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

試述《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小說的《三國演義》,一出此便將中國古代小說類型化的人物塑造方 法達到r頂峰,成為古代文學中類型化藝木的光輝范本。《三國演義》中類型化人物典型的藝 術特征主要有如下幾點:

1、 單一性。作品中,絕大多數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品質的典范。如曹操的奸、諸葛亮的忠 貞、關羽的義、劉備的仁等。

2、 穏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上穏定不變。如曹操從幼年到老年死去兒 十年時間裡,其奸詐狠毒的性格就沒有多少變化。

3、 和諧性。冋避瞭性格的復雜性,以曹操式的兩面派形象為例,詐屮風誣陷叔叔、夢中殺 近侍等情節,其奸偽的本質直接以形象方式呈現。

試述《三國演義》的敘事特征

作為中國占代早期章冋體小說,《三國演義》在敘事方式上是以全知全能為主。如劉備的出場 一段,作者有關劉備的身世、形象、性格、愛好等等所有情況無所不知。但純粹的全知講述 也容易使讀者與作品的距離太遠,適當地轉換視角對於全知講述也是十分必要的補充手段, 其技巧重要何:

1、“笙簫夾鼓”法。如34回劉備躍馬過檀溪之後,忽有水鏡莊遇司馬徽一段輕松文字。變換

節奏的方法都能起到調節張馳。

2、“橫雲斷嶺”法。以中斷敘事進程的方法擱置緊張,加強懸念。在視角轉換的基礎上,《三 國演義》也開始出現限知敘事萌芽。

第四章《水滸傳》

筒述《水滸傳》的版本

1、 《水滸傳》的版本比較復雜,大致可以分為簡本和繁本兩個系統。

2、 繁本系統分為100冋本、120冋本、70冋本三種。容與堂本是現存最完整的百冋繁本;120 回本在100回繁本的基礎上增加征田虎、王慶的情節:70回本在100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刪 節本,並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寫為“梁山泊英雄驚惡夢”結朿全書。

3、 簡本系統比較重要的有《忠義水滸傳》和《水滸志傳評林》

試述《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與《三國演義》相比,《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瞭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它把塑造綠林豪俠 英雄作為自己的最高藝術追求,開始瞭從類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過渡,其主要特征是:

1、 傳奇性與現實性、超人與凡人的結合,如“武松打虎”武松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打虎前也 要先喝酒體現瞭凡人的性格。

2、 驚奇和逼真的結合。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處理瞭整個故事的高度誇張和細節描寫的 嚴格真實。

3、 粗線條勾勒和工筆細描的結合。即用講故事的辦法,以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節,勾勒出人 物性格的輪廓,後用工筆細描的辦法,描繪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征。如對武 松,作者一方而安排瞭打虎、殺潘金蓮、西門慶等兒個層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 個段落所描繪的細節過程都迥然不同。

4、 穩定與變化、單一與豐富的結合。如魯智深的粗獷豪放和勇武善戰的基本性格是穩定不變 的,但從開始的嗜酒如命到後來到山褰上發揮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間的性格有瞭很明顯的成 長變化的軌跡。

簡述《水滸傳》的地位和影響

社會影響

1、 明清兩代的農民和綠林豪傑起義,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幟。

2、 進步文人及思想傢、藝術傢如李贄等往往以《水滸傳》中的忠義思想來批判社會的黑暗與 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純真樸實,來抨擊封建禮教的虛偽和殘酷。

文學藝術影響

1、 作品所創制的英雄傳奇小說的體式,對後代小說創作產生瞭重大影響,成為英雄傳奇小說 的典范作品。

2、 《水滸傳》對其他藝術形式如戲劇、曲藝、繪畫、等都產生瞭很大影響。

第五章《西遊記》

試述《西遊記》的原型精神

《西遊記》在生動有趣的動物神話背後,隱含著中華民族在兒千年的歷史積淀中以不自覺的 方式緩慢形成的民族集體無意識——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後兩個部分,正好構成具有人類普 遍精神的兩大母題:桀瞥不馴的個性由精神和以造福人類為目的的不畏艱險的追求探索精 神。

一、原型一:桀瞥不馴的個性自由精神

向往和追求個性的自由是人類共有的天性。而《西遊紀》前半部分的孫悟空形象正是-個神 通廣大而乂遭受鎮壓的不幸角色。有關這一母題的各種傳說通過各種方法流入到孫悟空的形 象中來,就自然而然瞭。孫悟空的這種個性張揚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這體現在《西遊記》 的前半部分“大鬧天宮”的精彩描寫裡,在後半部分的取經故事中也得到瞭極好的展現。我 們正是通過孫悟空這個充滿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岀瞭它隱含的集中瞭人類向往n由和個性精 神的集體無意識。直到明代後期,以李贄為代表的“童心說"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對 這種桀瞥不馴的個性的評價有瞭明顯的轉變。而孫悟空從桀瞥不馴到循規蹈矩的轉變,是宋 明理學將倫理道德自律上升為本體這一最高目的的鮮明而具體的體現。

二、 原型二:以造福人類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

在《西遊記》的後半部分作者對孫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態度。與前一原型相比這裡的探索追求 精神具有造福人類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會所接受的。菩薩要他們去的經是大乘之經,以“普 濟眾生”為日的。因而取經也就成瞭追求真理、鍥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瞭人類冒險和犧牲 的正義和壯麗的事業。取經的過程中要經歷艱難險阻,取經人不僅要戰勝來自自然和社會方 面的阻礙,更要戰勝自己內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凈無欲之心去完成“普濟眾生”的使命。艱 難險阻是一種象征,他們交相岀現,使得人們不難找岀它與不畏艱險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對應 關系。

三、 兩大原型的深刻蘊涵

作者為什麼要把這兩對矛盾統一到一部作品、統一到一個人物身上?它有深層的意蘊。《西遊 記》從一個新的視角對於這種矛盾提出瞭新的看法。如觀音對孫悟空使用緊箍咒,目的不是 想將其致於死地,而是在對其限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孫悟空的一技之氏來造福人類和社會。 兩大原型還有十分強烈的現實指導意義。它對捆擾在人們頭腦中的個人自由和社會意志這一 難映做瞭解答。對個性而言,它既肯定瞭個性自由的價值,乂指岀瞭它得以升化的價值和途 徑;對社會而言,它既指出瞭社會限制和規范過分的個性自由的必要性。

《西遊記》的人物塑造有何特點

1、 《西遊記》在形象塑造上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將動物的形態、神魔的法力和人的一直精 神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三者的和諧同意,便產生瞭形貌各異、個性獨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藝 術形象。

2、 如孫悟空是猴精,所以他形態上像猴子,這是他的動物特征;他善於變化,能翻十萬八千 裡的斤鬥雲,能識破一切妖魔,這是他的神仙木領;他又具有人間英雄的品格,如大公無私, 勇猛機智、愛出風頭等,這些又是人的精神品格。

《西遊記》的結構與《水滸傳》有何異同

《西遊記》的結構形式與《水滸傳》冇些相似,都是釆用單線發展的線形結構形式,每個故 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被一根貫穿的線串在一起,但兩者又存在明顯的差異。

1、 兩部小說的貫穿主線不同。《水滸傳》的主線是梁山好漢的綠林起義事業,而,《西遊記》 則是以孫悟空這個主要人物為中心來展開故事情節和小說結構,孫悟空的形象貫穿瞭帖部小 說的始終。

《水滸傳》純粹是由一個個英雄的傳記故事連綴而成,而《西遊記》總的格局則是由“鬧 天宮”和“西天取經”這兩大部分組成。

第六章《金瓶梅》

試述《金瓶梅》的社會意義

《金瓶梅》是明代中葉以後•社會現實生活的寫照,它的主要社會意義有:

一、從西門慶形象看金錢的巨大能量

1、 小說內容中所反映的在金錢與權力的交易屮,金錢對政治的侵蝕甚至是決定的作用,這兩 點,正是明代後期“好貨”和“好色”兩種社會思潮的畸形反映。如中心人物西門慶是一個 也官也商的惡霸豪富,他勾結官府、魚肉鄉民。謀害武大郎,迎娶潘金蓮,事發後,隻稍稍 加以打點便安然無事。

2、 由於金錢的力量,使得封建的門第和禮教在金錢的沖擊卜瓦解°如工三1':.拜西門慶為義夫, 其母竟在掛若“節義堂”匿額的屋瞭裡與西門慶通奸,貴族婦女也投向瞭市井流氓的懷抱。

3、封建社會強大的慣力,使新興商人缺乏商業方而的開拓和進取精神。如西門慶不是把自己 的資本升值,而是主要用在賄賂官府,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勢力和用於荒淫無度的生活消 費。

二、 女性世界的社會悲劇

以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為代表的西門慶傢族的女性群,她們一方面受到社會新思潮的沖 擊,表現岀對傳統道德而後名節的淡漠,而對情欲、物欲和肉欲則充滿瞭渴望。她們的存在 和追求不無合理性和進步意義。由於封建道德倫理的根深蒂固,更由於她們活動空間的狹小, 這些合理性和進步意義被局限與自己所能活動的范圍內,而對她們來說,傢族中最大的追求 就是得到丈夫的寵愛。

三、 世態炎涼的醜劇

小說通過西門慶傢族的興衰,深刻地暴露瞭當時此情的虛偽、冷酷和整個社會的利己主義本 質。《金瓶梅》是以西門慶-傢的興衰榮枯為"要線索的,其屮西門慶生子和加官是他興盛的 頂點,當時他傢門庭若市,等到他人亡勢孤,此情的冷酷便立即顯示岀來。

局限性:關於“性愛”的描寫

試述《金瓶梅》對中國小說發展的貢獻

《金瓶梅》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創的小說,屬於世情小說,它是對小說傢小說的發 展。它古代小說的發展作出瞭歷史性的貢獻,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發展的裡程碑。

一、 小說描繪瞭生活中最平常的人、境、事,使全書滲透著“俗”的色彩。標志著中國小說 的描寫對象從神魔開始走向市人,從而體現出文學向“人”自身的靠攏和向文學本位的復歸。

二、 審美取向的趣味變異。

1、 《金瓶梅》把審美觸角伸向瞭人世間11惡的一面。它以西門慶這個暴發戸傢庭為中心,寫 出從官場社會的黑暗到市井社會的糜爛,精確地描繪出一個醜惡的世界。

2、 《金瓶梅》是以社會的醜作為作品的題材。作者把對社會中的醜進行挖掘提煉並加以概括 而上升為藝術的美作為自己的藝術目標。

四、 從類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金瓶梅》改變瞭人物的單一色調,基木上實現瞭從類型化 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轉變。出現瞭許多多色調的、立體的“圓形人物”。如潘金蓮既狠毒、淫 蕩,又聰明、美貌等。

五、 口語化的市井語言。完全口語化采用市井語言,包括大量的俗語、諺語、歇後語等。人 物的語言充滿個性化。

第七章明代其他長篇小說與理論批評

簡述明代中期以後長篇小說繁榮的原因

明代長篇小說的繁榮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統治者對小說的控制程度。明初統治者在意識領域的髙壓政策是造成明初100多年小說沉 寂局面的根本原因。隨著統治者政治的腐敗,其政治統治能力和實際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削弱。 他們對小說持嚴厲的禁止態度,但事實上這些公文在當時己經成瞭一•紙空文。

2、 社會對商品經濟看法的變化。當時長篇小說一般要作為一種商品在社會上進行流通,才能 成為廣大讀者的閱讀物。而當小說成為商品也就自然受到商品市場的呼喚而隨心所欲地得到 興盛和發展。

3、 小說生產能力的因素°明代中期以後小說繁榮局面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社會 地位得到瞭極大的提高。社會地位的提高,人們對它的需求的增大,自然而然對小說自身的 寫作水準提出瞭更高的要求。印刷手段也是制約小說發行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簡述明代英雄傳奇小說淵源及興起。

1、 明代英雄小說的淵源是“說鐵騎兒” 一傢。

2、 明代英雄傳奇小說主要集屮在說唐、說嶽和說楊三大系列上。說唐系列包括《大唐秦王詞 話》、《隋唐兩朝志傳》和《唐書志傳》他們以季世民為中心展開故事。說嶽系列比較重要的 是熊大木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這是歷史上第一部以嶽《故事為題材的氏篇小說。說楊系 列是以楊傢將故事為題材的小說,有兩種:熊大木所編《北宋志傳》、《楊傢府此代忠勇通俗 演義》

筒述明代小說理論批評涉及的主要問題

簡述明代小說理論批評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兒個方面:

1、 關於小說的文學地位。

2、 關於小說的藝術虛構問題。一些小說批評傢進一步認識到小說中的生活真實與藝術虛構的 辨證關系。明代一些進步文人從時代文學的高度給予小說地位以足夠的肯定。

3、 、關於人物性格的刻畫與塑造問題。塑造瞭眾多形神兼備的人物形象,同而不同處有辨。

4、 關於小說語言的通俗性。隨若白話通俗小說的興起和繁榮,小說語言的通俗問題成為多數 小說理論傢的共識。

以《水滸》為例簡述金聖嘆對於小說理論的主要貢獻。

在明代乃至清代小說理論傢中,金聖嘆的成就和地位都是無與倫比的。他的小說理論代表瞭 明清兩帶小說理論的最高成就。以評點利整理《水滸傳》著稱。

1、 金聖嘆對小說理論的突出貢獻之一是他關於小說中人物性格塑造的理論。充分註意到人物 性格的鮮明個性特征,如他認為在《水滸》中作者'弓人物的粗魯就有許多寫法,如會智深的 粗魯是性急,史進的粗魯是少年任氣。乂註意到人物性格的普遍概括性,屢屢指出《水滸》 寫人物能寫出一類人物的神理。

2、 他的又一突出頁獻是他關於小說結構藝術的論述。如《水滸》:首先他將《水滸》視為一 個完整的藝術整體。

第八章明代擬話本小說

名詞解釋

擬話本

一、 從明代開始隨著小說社會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進步,使話木小說的性質發生瞭重要 變化,出現瞭大批以閱讀為編寫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說,這就是“擬話本二

二、 擬話本的體制,它和話本的區別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兒個方面:

1、 題冃。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話本題冃隻有三四個字。

2、 篇首。話本小說常用一首詩或瀏作為開頭。

3、 入活。入話是篇首詩詞之後加上一番解釋,引出正文。

4、 頭回。入話之後再插入-段故事。

5、 正話。故事主體。

6、 篇尾。往往有詩詞或題冃。

三、 擬話本體制的特點。擬話本主要從歷史舊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I為而市民生活氣息淡 化,情節上也開始趨於復雜。擬話本小說也貝有雅俗共賞的性質。

四、 代表擬話本小說最高成就的是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法初的《二拍》。

三言

一、《三言》是明代作傢馮夢龍編撰的三部擬話本小說集的總稱,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話本,其餘為明代作品,包括馮夢龍本人的作品。

.、《-.言》主要描寫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動両而,即將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為自己的主要去現 對象。主要表現的思想有:

1、 對“重農抑商”傳統觀念的反動。

2、 以個性自由為基礎的愛情觀念。

3、 市民眼中的社會黑暗面。

三、藝術上追求“雅俗共賞二

二拍

《二拍》是明代作傢凌濛初擬話本小說集《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

一、 《二拍》的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兒個方面:

1、 經商題材的時代特色

2、 愛情•題材的新突破

3、 超前的社會批判精神

二、 《—•拍》的岀現是擬話本小說在體制上定型的標志,它對擬話本小說體制的貢獻主要表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二打|》中的頭回在思想內容上與正文取得瞭統一。

2、 在韻語的使用上,自創詩詞韻語。

3、 《二拍》屮對人物性格刻畫的考究,對細節其實的追求,都表現出文人個人創作的鮮明文 學風格。

簡述《三言》在哪些方面體現瞭馮夢龍的文學思想

馮夢龍受到明末先進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響,是明末宣傳進步的社會文學思潮的健將之一。 在《三言》中體現瞭他的一些文學思想:

1、 尚“真”主“情”的文學思想。“情”指的是“男女之情”,“情”與代表封建社會意志的 “理”相對峙和抗衡。

2、 “適俗”的思想。即“通俗易懂”

3、 從時代發展、文學進化的角度闡述通俗文學。

簡述《三言》的藝術追求

由於擬話本的性質與話本有瞭很大的區別,所以在藝術是也呈現出新的追求•《三言》是比宋 元話本雅,而比文人傳奇小說俗的新型通俗小說形態,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追求。其貝 體手法是:

1、 攵編織故事方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其情節結構或是單線式的縱向發展,故事詠絡分明。

2、 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瞭很大的成功,塑造瞭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等。即 使是同一類型,也很少雷同。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將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二是通過 富裕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三是心理描寫,四是白描手法,五是運用對比。

3、 語言使用方面更能體現其雅俗共賞的特征。小說基本上使用的是通俗曉暢的白話,也摻雜 文吉,或半文半口,顯得比較典雅而乂不失其通俗。

簡述《二拍》對擬話本小說體制發展的貢獻

《二拍》是明代作傢凌濛初的個人獨創,它的出現就是擬話木小說在體制上定性的標志。它 對擬話本小說體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二拍》中的頭回在思想內容上與正文取得瞭統一。《二拍》中頭回成瞭擬話本小說的有機 組成部分,對於正話的主題起著闡釋、反襯、類比的作用。

2、 在韻語的使用上,自創詩詞韻語。

3、 《二拍》中對人物性格刻州的考究,對細節真實的追求,都表現出文人個人創作的鮮明文 學風格。

第十章湯顯祖

簡述《牡丹亭》的取材來源和主題提煉

《牡丹亭》是明代作傢湯顯祖“臨川四夢”中的一-部傳奇。這部傳奇在社會上影響最大,並 奠定瞭作者作為中國古代戲曲大傢的地位。它的取材主要在以卜兒個方面:

1、漢睢陽土、李仲文、馮孝將,三人的女兒部是鐘情於男子,自由結合,爭取還魂。還有話 本小說《杜麗娘記》,都是《牡丹亭》的故事來源。

2、作者對題材改造和上題的提煉。經過作者的一番改造和提煉,傳統的還魂故事具備瞭強烈 的時代氣息,突出瞭明代後期人性解放的鮮明旗幟,反映瞭當時意識形態領域“情”與“理” 的尖銳沖突。主要體現在:首先,有意強調瞭雙方門第的差異:再次,小說裡的杜麗娘是個 典型的大傢閨秀,作者在劇中則淡化這種淑女色彩,突出她的叛逆性格,並與杜寶和陳最良 的衛道士形象形成鮮明對照,以強化反抗禮教、歌頌愛情自由的中心主旨;笫三,作者有意 營造和描繪自由愛情現實的艱難歷程。

試述《牡丹亭》中杜麗娘的藝術形象

《牡丹亭》是明代作傢湯顯祖“臨川四夢”中的一部傳奇,作品奠定瞭作者作為中國古代戲 曲大傢的地位。劇中的杜麗娘是第一主角,是中國占代愛情文學人物畫廊中難得的典型形象。

1、 她出生名門,白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利嚴格管束,她如同籠中的鳥,強烈渴望沖出牢籠。 她為此精神苦悶、憂鬱。老師對於《詩經》“後妃之德”的解釋,並沒有得到她的認同,反 而激發『她青春的覺醒。在“遊園”中她第-次發現瞭自己的美好青春與明媚春光的吻合, 萌發瞭對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對理想異性的渴望。

2、 在生存環境沒能給她的理想的實現提供任何條件的情況下,她隻能到夢中尋找自己的理 想。然而尋夢的失敗使她由夢境的喜悅而徒然轉為無限的悲愴,但她又不甘心就此死去,死 前將自己的畫像放在太湖石上等待夢中情人。

3、 進入鬼城的杜麗娘,由「離開瞭封建禮教的管束而顯得更為大膽、癡情。她不滿足以幽魂 的身份和情人聚會,她能為愛情而死,更情願為愛情而生。她亳無顧忌的與陰間的判官據理 力爭,使自己還魂。她還一鼓作氣,讓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傢長和社會的認同。

在杜麗娘對於愛情堅持追求中,可以看到作者謳歌愛情強大力量的用心。愛情的力量可以讓 死者復生,能夠征服封建禮教。生動的表現出作者關於木劇“理之所必無”,然而“情之所必 有”的主題思想。

試述《牡丹亭》浪漫主義的藝術成就

《牡丹亭》是明代作傢湯顯祖“臨川四夢”中的-部傳奇,作品奠定瞭作者作為中國古代戲 曲大傢的地位。《牡丹亭》在藝術上呈現出浪漫主義的絢麗色彩,這既是作品木身理想化提的 必然要求,也是作傢本人抒情詩人氣質的流露。

1、 作者為作品勾畫的“理之必無”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題材和主題本為,決定瞭它 必然采用充滿理想色彩的藝術手法。情節結構上充滿瞭離奇跌宕的幻想 色彩,如“驚夢”、

“冥判”等隻能在幻想當中才能出現的事物,然而在作者的筆卜•卻似經過脫胎換骨一般,成 為表現“情之必有”這一理想境界的有效手段。如柱麗娘死而將自己的畫像放在太湖石上, 而拾畫者恰恰就是她從未見過的夢中幽會的情人。

2、 全劇具有濃鬱的抒情詩的色彩,充滿詩意。劇屮許多曲詞能夠將抒情、寫景和人物型造融 為一體。如“驚夢”中[皂羅袍]一曲,寫自然,暗寫人生,在清秀婉麗的語言中蘊湧著深切 動人的意境。這是杜麗娘由喜轉悲、由嘆為怨的轉折點,寫得哀婉纏綿,情景交融。

名詞解釋

臨川四夢

1、 明代作傢湯顯祖的傳奇句《紫釵記》《牡丹亭還魂記》《南柯夢記》《邯鄲夢記》,代表瞭作 者戲劇創作的全貌,其中又均與夢有關,故而合稱“臨川四夢、

2、 “臨川四夢”是作者以戲劇形式表現出自己對人性、人生極其意義的思考。湯顯祖所重的 情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矯情”。“臨川四夢"中的前二夢寫的上男女青年的 愛情,表現“真怙”的力量:後二夢則寫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勸戒世人超越對“矯 情”的貪戀。

3、 《牡丹亭》是“臨川四夢”影響最大,並奠定瞭作者作為中國古代戲曲大傢地位的一部傳 奇。

第八編清代文學

第一章清代詩歌

名詞解釋

神韻說

1、 清代入仕詩人從“南施北宋”開始,民族意識所造成的沉重心態,已經逐漸淡化,他們的 詩歌巳經開始以新的面貌來與現政權取得和諧的相處。王丄•祺的神韻說,則是這種轉變的根 本完成。

2、 所謂“神韻說”就是力圖擺脫政治等社會因素對詩歌藝術的幹擾,註重詩歌本身淡遠清新 的境界和含蓄蘊藉的語言,從而加強詩歌消遣娛樂功能。

格調說

1、 清代隨著王士稹的去世,詩歌領域相對統-的時代結束「,各種詩歌流派紛爭由此熱鬧起 來。以沈徳潛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調說”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2、 所謂“格調說"就是用唐詩的格調去表現封建政治和倫理思想,實際上是讓詩歌為封建政 治和倫理道德服務。為達此目的,沈德潛認為在表現上要恢夏儒傢“溫柔敦厚”、“忠正和平” 的詩教傳統,並用唐詩的格調將這種意圖落到實處。

肌理說

1、 清代作傢翁方綱認為王士祺的“神韻說”的問題在於空泛,沈德潛的“格調說”毛病在於 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說二

2、 所謂肌理說包括以儒學經典為基礎的“義理”和結構辭章方而的“文理,翁方綱的肌理 說實際上就是要求以學問為根底,以考證來充實詩歌內容,使義理和文理統一。

性靈說

1、 清朝乾隆年間以袁枚為代表的性靈詩派,接過公安派“獨打性靈”的II號,認為寫詩要打 發人的直性情。他對清代以來的各種詩歌理論觀點予以全面排斥。他的這種反傳統、求創新 的特點,是對於清代以來道統文學觀的強大權威的挑戰。

2、 性靈派的成就主要為詩歌,其中七絕和七律尤佳。如《春口雜詩》於恬淡寧靜中透出輕 松活潑的生活氣息,十分舒暢自然;《馬嵬》命意新穎,感情傾向也發生瞭根本轉變,堪稱為 人民代言的詩歌。

第二章清代訶

名詞解釋

陽羨派

1、 清代陳維崔的詞師法蘇、辛,尤其接近辛棄疾豪放蒼涼的詞風。如《點絳唇》上片奇幻小 想象,下片在上片營造的氣勢上以今懷古,透露出作者悲涼慷慨的心境。

2、 陳維松屬江蘇宜興人,宜興古地名稱“陽羨”,所以陳維崔為代表的訶派被稱為“陽羨派”。 屬於這一詞派的作傢還有蔣士鈴等。

浙西派

1、 清代朱彝尊推舉南宋薑夔、張炎一類婉約詞人作品,認為張炎所說“清空”境界為作詞最 髙標準。這種觀點實際上比較註重同的格律和技巧,詞風醇雅清麗。

2、 朱彝尊.的論詞主張和詞作受到浙西詞傢的認同,許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標榜的薑夔和張炎為 楷模,一時此風大盛。後來龔翔麟選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木人的詞為《浙兩六傢詞》,遂 有“浙西詞派“之名。

3、 厲霓繼承瞭以朱彝尊為的主張,認為以周邦彥、薑夔為代表的清婉秀麗詞風勝過以辛棄疾 為代表的慷慨豪放詞風。與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詞中孤寂冷峭的情調更為突出。

常州派

1、 乾嘉時期,以樸學為代表的求實風氣籠罩瞭整個社會,文學領域的重實傾向也成為這個時 期審美的重要價值取向,受到此風氣影響,這時期的詞壇中註重質實的風格取代瞭清初詞壇 的感傷和激情風格。以張惠言為代表的常州詞派崛起,便是這種差異的表現。

2、 張惠言從內容質實的角度主張恢復風騷傳統,強調寄托比興,主要還是表現個人生活和遭 遇的曲折吐露,他所提出的恢復風騷傳統的願望很難從根本上實現。他的詞氣勢雄健,風格 俊逸。詞風較為質實,但其內容范圍仍然比較狹窄。

第三章清代散文與駢文

桐城派

1、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垂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槌、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 被稱為“桐城派”。

2、 桐城派散文理論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學為思想基礎,以清上朝政權為服務目的,以先秦 兩漢和唐宋八傢的古文為楷模,在文章體制和作法上有細致規則的系統化的散文理論。

3、 方苞將自己的散文理論核心概括為“義法”二字,“義”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

劉大概是方苞的弟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姚鼐對古文理論的主要貢獻是對前人的學說進 行瞭融合和總結,使之更加具體化。他強調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兼備:還提出“八要”來 將義理、考證、文竟三者融合落到實處;將多種文風歸結為“陽剛”和“陰柔”兩種。

4、 姚鼐不僅發展瞭桐城派的散文理論,而14還在自己周圍形成瞭一個龐大的桐城派散文體 系。管同、梅曾亮、方東樹、姚瑩號稱“四大弟子二

第四章清代小說

彈詞

1、 彈詞是流行於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講唱文學形式,是清代講唱文學中成就最高、影 響最大、流傳作品最多的一種。

2、 彈詞在語言上有“國音”(普通話),代表作《天雨花》《再生緣》《筆生花》:“土音”(方 言),以吳語為多,代表作《義妖傳》《三笑姻緣》。

第五章《聊齋志異》

試述《聊齋》兼具志怪、傳奇手法的特點

1、 六朝志怪小說大都形制短小、情打簡單,缺少細膩感人的藝術魅力。唐傳奇在次基礎I•.有 瞭發展,除內容的變化外,結構上從六朝“粗陳梗概”發展到有頭有 尾、情節E富曲折的完 整故事。藝術I••主要通過“盡設幻語”的虛構手法,完成優美動人的故事。《聊齋志異》以志 怪反映現實,旦使用傳奇手法,兼具志怪、傳奇二體的特點,以至成為成熟的短篇小說。

2、 如《連城》一篇,內容上,突破“一見鐘情”的框框,提出瞭M為“知己”的觀點:在戀 愛觀上,繼承瞭明代主情浪漫思潮。作者出色地運用傳奇手法,具體描寫瞭二人愛情的曲 折發展過程,抨擊瞭封建婚姻制度。

簡述《聊齋》對傳奇手法的超越

蒲松齡的文吉小說《聊齋志異》不僅繼承瞭唐傳奇的手法,而11還超越瞭它。隻體表現是:

1、 從故事體到人物體。《聊齋志異》在人物描寫方面發生瞭質的匕躍。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性格復雜,它己經從唐傳奇以敘述故事為主,發展到刻州人物為主。如《嬰寧》中描寫的關 麗少女嬰寧,愛花愛笑,天真無邪的清純。

2、 環境描寫。唐傳奇中的描寫比較少。《聊齋志異》發展瞭環境描寫,並使之與刻側人物相 互表裡。如《嬰寧》風景美麗的山上,住著同樣美麗的少女嬰寧。

3、 心理描寫。唐傳奇中像《紅線》寫紅線取金盒歸來的喜悅心怡是唐傳奇中少見的心理描寫。 《聊齋志異》中去不乏見到。如《芨小情》寫男主人公寧釆臣對鬼魂聶小倩在兒個不同場合

相遇,所產生的不同想法和心理變化,表現瞭他們關系的進展等,都較好地以心理描寫的方 面達到瞭藝術表現的目的。

第六章《儒林外史》

試述《儒林外史》兩組對立人物及其意義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寫出瞭與魏晉風度相似和對立的兩組人物:

1、 一類以犧牲自我與個性為代表追求功名富貴的利祿之徒。作者以悲憤和辛酸的筆觸,寫出 瞭儒林群.醜在人格意識方面的扭曲與墮落。如范進中舉後變瘋,寫出瞭士子因迷戀舉業而完 全被動地失去瞭自我。作者對這一類人物的描寫,是為瞭抨擊和徹底否定封建科舉制度。

2、 另-類是保持獨立人格,講究文行出處的瀟灑人士。《儒林外史》中與魏晉風度相似的文 人以王冕為代表。如傳記載王母要回老傢,王冕載母於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後”。吳氏將這 一行孝之舉改為一幅舒張王冕個性與叛逆精神的圖畫。這裡町見到卓爾不群的屈瞭形象,更 可見到魏晉士人寬衣大袖的瀟灑風采。這一類人物表現瞭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

試述《儒林外史》對諷刺藝術的頁獻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諷刺手法的運用是對中國小說發展的--大傑出貢獻。

一、 從先秦開始,中國古代文學中主要局限於封建皇權的政治諷喻:白話小說《西遊記》的 諷刺多以調侃出之;明末消初的部分世情小說,如《金瓶梅》和《醒世因緣傳》諷刺隻是其 中附帶使用的手法;《西遊補》等神魔小說中的諷刺已經上升為主導風格,但主要是嬉笑怒罵, 是喜劇的諷刺。《儒林外史》對諷刺藝木成大的貢獻就是從儒林群醜可笑的喜劇表面去挖掘 其內在的悲劇意蘊。以范進為例,中舉前後的悲喜劇,揭示瞭八股制藝如何摧殘瞭士人的心 靈,造成他們人格的墮落,作者給可笑註入瞭辛酸,給滑稽註入瞭哀愁和痛苦。

二、 在以喜寫悲這個主導傾向的規定下,作者將其諷刺藝術的大才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境地, 主要手法有:

1、 以對比手法展示人物前後行為矛盾,如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的態度。

2、 以白描手法精心刻畫人物行動。如嚴監生臨死前還念念不忘燈盞裡多點瞭一-根燈草。

3、 借用人物自己言行之間的矛盾,如嚴監貢•正在表白自己從不占別人便宜,突然小廝進來, 報告早上關起別人的豬人傢找上門來等等。

第七章《紅樓夢》

試述《紅樓夢》的悲劇意義

曹雪芹的《紅樓夢》向世人昭示一個人們感情上難以承受,但卻無町改變的哲理:人生和社 會永遠處於擺脫的命運悲劇之中。他從三個層面揭示瞭從社會到個人,從表層到深層的悲劇 意蘊。

一、 社會悲劇。《紅樓夢》寫出瞭由傢庭悲劇構成的社會悲劇。它以四大傢族的興衰為基本線 索,以寶、黛愛情為中心事件,寫岀瞭從傢庭到社會的悲劇命運。

1、 封建官僚傢庭政治上的腐敗是他們必然衰敗的根木原因。如“護官符”的作用,點出“賈、 史、王、薛四大傢族的黑暗內幕。

2、 從生活的窮奢極欲寫出四大傢族必然崩潰的結局。如一頓螃蟹宴便是卉稼人一年的生活費。 奢侈和荒淫是分不開的,賈府的淫亂無恥己經到瞭亂倫的地步。

3、 作者以賈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動描寫,揭示出封建傢庭自然枯萎的悲劇命運。賈寶玉的形 象在賈府的社會悲劇發展過程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作為社會新思潮代表人物的賈寶玉與作為 腐朽的封建勢力化身的傢庭是格格不入的水火關系。賈寶玉的愛情悲劇也是社會悲劇的一個 縮影。由於無法找到自己理想的社會道路,他把自己的精力轉移到愛情生活上來。

二、 道德文化悲劇。儒傢思想在本質上是一種倫理思想,它的突出要點就在於一方面它用“仁 愛”來作為每一個人的道徳信念和行為準則,又強調個人對社會的服從原則,這是要以犧牲 個性價值為代價的。

作者通過一系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對以仁愛為核心和以個人服從社會為前提的儒傢思想 提出瞭大膽的質疑。從貴族後裔。上看到儒傢思想的失敗,育年女瞭的不幸命運,往往也可 以從儒傢道徳文化的影響屮找到原因。如薛寶釵盡管是婚姻上的勝利者,然而在個人自我上 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作為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標準的淑女形象,她隻是以壓抑個性去服 從社會和傢庭。

三、人生悲劇。人生悲劇則是從哲學上思考生命的本質,《紅樓夢》在悲劇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巳經達到中國悲劇作品的頂峰。

《紅樓夢》對中國傳統悲劇意識的最大突破,就在於它徹底拋棄瞭那種自欺欺人,始終幻想 喜從大降的淺薄悲劇意識,將人生無所不在的悲劇現象上升到哲學高度來認識其永恒的不幸。 王國維認為解脫悲劇有兩種,其中一種是看破紅塵而岀仕,這種解脫是宗教的,超自然的, 因而是平和的,而高出這種解脫的是賈寶玉,他不是因為自己的痛苫,而是看到全人類的痛 苦,從而得到解脫之道的。

試述《紅樓夢》對自然主義突破的寫法

《紅樓夢》-方面吸取屮國傳統小說的觀念,同時打破其束縛,對才於佳人的批評,從而在 作品中表現全新的面貌。

1、 《紅》繼承傳統的寫法並加以發展,不追求曲折髙奇的故事,而以傢庭瑣事、兒女之事為 內容,這一寫法直接繼承《金瓶梅》寫表現日常生活,但拋開《金》的自然主義,並自覺避 免才子佳人小說的公式化,更多帶冇典型化、概括化,因此具冇藝術感,比中國傳統小說更 豐富。

2、 在曹雪芹看來,男女之冋感情的最高境界並不在於肉體結合的快感,而在於精神境界的溝 通和契合。他反對象《金瓶梅》和猥褻小說那樣津津樂道於男女交燃細節的描寫。他提出賈 寶玉的“意淫”、“情不情”的精神追求。

試述《紅樓夢》人物塑造達到個性與共性高度統一的典型

1、 曹雪芹的《紅樓夢》在人物性格的描寫上達到瞭個性共性的高度統一的典型高度。

2、 如王熙風作為榮國府的管傢奶奶,她是《紅樓夢》女性人物中與男性此界關聯最多的人物。 她玲瓏灑脫、機智權變、心狠手繽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关于喝红酒时配的朋友圈的高级文案

1.想和你喝酒是假的,想醉你怀里是真的。 2.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3.天上下雨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3.很多 ...

· 49秒前

最全的神经丛及功能

神经后支 第一颈神经后支较粗大称枕下N 第二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N 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内存支称第三枕N 第1-3腰神经后支 ...

· 6分钟前

第二章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卢格路向的公民共和主义

从1841年大学毕业到1843年3月辞去《莱茵报》主编职位,马克思从哲学天国下降到人间炼狱,开始用观念衡量普鲁士的尘俗世界。 ...

· 6分钟前

内外之汇李统毅——400美金我翻了一万倍

非常荣幸,您幸运的来到内外之汇—外汇之家,这是一个外汇爱好者外汇论坛社区。这里是最好的外汇开户平台,外汇学习平台, 提 ...

· 7分钟前

2022 XCOM2 WOTC MOD 小白必备、自选合集

顶部,模组分类。以下所有内容和模组版本,均默认使用WOTC[1]为前提。

· 9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