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跳楼留下遗书:“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看内容搜“汉家谈”,购物上"汉家生活馆“。

编者按:

汉家谈,人生谈。人生比的不是长短,是价值。

传播有温度的观点和价值观,欢迎大家点赞支持,您的分享将是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很荣幸……你们把我想得太坚强了,反省这事留给岁月好了。”

这是一个初一孩子留下的遗书。

(遗书第1页)

半夜,她从自己卧室的窗户,跳楼身亡。

死前,她写完满满3页纸的遗书,整理好自己所有的压岁钱,然后离开了人世。

(遗书第2页)

为什么选择跳楼?

她在遗书里写到:

我不会让家里变成凶宅,我会死在外面。

(遗书第3页)

当我们共同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时,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选择努力奋斗。

然而还有一群人,在花一样的年纪却选择了死亡……

看到这里,我内心一紧,感触万千。

来看几组数据,真实的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触目惊心的统计

第一组数据——来自北医儿童发展中心: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第二组数据——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

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

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

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第三组数据——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

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第四组数据——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

12岁占第一位(40.3%);

其次为14岁(22.7%);

11岁和13岁(13.6%)。

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远远高于男孩:

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第五组数据——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

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

1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进行疏导;

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

1.5%有精神病,失去自制能力,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这些数字总是让人触目惊心。

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令我们深深痛惜的生命。

自杀是一件极其需要勇气的事。

让青少年走上自杀之路的,绝不仅是表面上的不让玩手机、成绩太差等成人眼中的“小事”。

伤害最深的,是最爱的人

有人曾经说过:

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而大多数人,对于这些灵魂,知之甚少。

上面那个自杀女孩的遗书里面写到:

“你们眼中的优秀的女儿太完美,我达不到。”

“你们口中无忧的小学,美好的初一,都是我玩命扛下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一代青少年接受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多。

他们想要彰显自己生命的意志、想要被认可、还希望可以影响周围的世界。

可是父母对子女近乎苛刻的要求,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毫不理解的做派,高高在上的形象,让他们望而生畏,却又无法躲避。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我知道你每天给我做饭、兼顾工作和家庭,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

“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没有变成你们心中的样子!”

父母本该是最爱护自己、最支持自己的人,但是却变成了自己最想逃离的人。

在这个时代,细心就会发现:

许多青少年在活着的时候,就总是无数次想着,如何才能安静地死去。

他们受迫于家庭和学校的压力,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选择,甚至没有自己;

他们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不得不将所有错误归结于自身;

他们责怪不了父母,怪罪不了社会,于是只能选择伤害自己;

他们时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最终,他们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别将自杀污名化

在许多自杀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的评价都是:

“这孩子太脆弱了……”

“这孩子抗压能力不行……”

作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我们只看见最后的那一记打击,更多的伤痕被沉默地埋在了这些少年的心中。

而在面对那些表达过自杀念头的人,总有人喜欢用“想想你的父母”、“想想生活多美好”这样的话来对其进行劝告。

殊不知,这种话对于那些绝望的人而言,不仅起不到任何正向作用。

反而是在徒增他们的痛苦,因为有些痛苦的来源,可能正是父母和生活。

所以,别把自杀污名化,这些悲剧的发生,不只是因为孩子的过于脆弱,也有其他各种原因,包括父母的过错。

孩子绝大多数的价值观和行事作风,都是父母潜移默化塑造的。

为人父母,也是一门毕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价值感,价值感就是生命的意义。

当孩子懂得冷静,便会明辨轻重,就不会冲动随性!

当孩子懂得关怀,便会慷慨分享,就不会自私自利!

当孩子拥有耐心,便会专注当下,就不会急躁焦虑!

当孩子是慈悲与善良,有荣誉与热忱,有梦想有归属。

那么这世界,想必自杀率必将大幅降低吧!

而这些坚韧的品质,都需要依靠父母去培养。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慢一点又何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电视剧《小舍得》里的3个孩子:

颜子悠对考试竞赛紧张,每次身体都会出现发烧症状;

欢欢每日刷题,思维停滞,形如机器,但成绩却原地踏步;

更让人揪心的是米桃,这个懂事的女孩。

她明白了自己使命和人生目标,拼命地向前冲。

但事与愿违,最后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回老家治疗,离开了大城市。

当孩子遭到父母的“虐待”,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这里的虐待不一定是身体虐待,也有语言虐待、压力虐待、冷暴力等等。

给孩子施加了过度的“外推力”,永久地伤害了他们的“内驱力”。

有人曾说过: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是防止他们变笨!

教育的内卷让父母拿出了雷霆手段,纷纷展现自己的智力、财力和耐力。

“鸡娃”、“牛娃”、“奥娃”、“英娃”等要求层出不穷。

家长身处社会的焦虑,逐渐转化成了孩子的压力。

家长的生活攀比与阶层压迫,无形中也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开始优胜劣汰、物竞天择。

俞敏洪曾说:

“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其实,人生太漫长了,这不是一场教育的短跑,输了就没有重来的机会。

就像那个女孩的遗书里写的:

人生比的不是长短,是价值。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可以走走停停再跑跑,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所以,慢一点,又何妨。

把孩子当个平等的人

总小到大,父母总是说: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不听我的听谁的。”

可是亲爱的爸爸妈妈,有没有想过你们的人生经验,于你们的孩子而言多数是不管用的。

易中天说过:

下一辈看上一辈,一定比上一辈看下一辈看得更清楚。

一个装了酒、装了柴米油盐、装了各种岁月痕迹的瓶子,是永远看不懂一个空瓶子的。

所以平等相处是关键,千万不要做导师,要做样子,以身作则,身教永远大于言传。

如果希望孩子热爱看书,父母先自己爱上看书。

也不要怕孩子摔跤,因为人生的路太长了,必然是要摔跤的。

摔倒了,才能有血肉记忆和刻骨疼痛的教训,才能永不忘记。

再者,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让孩子尽早明白:

活着的意义。

“死神来临之时我们无从选择,但是在死神来临之前,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更好地生,甚至可以选择未来如何更好地死。”

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但可以给予尊重和信任。

把孩子当成是独立的个体,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生命。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大小,都只是在几十年内陪伴对方而已,自己的路终究是要自己去走的。

毕竟,幸福才是目的,成功只是手段。

贾玲自导自演的《你好,李焕英》里面,有一句台词我记忆犹新:

“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

的确,比起成功和荣耀,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至少,深爱的人,仍然在身边。

(图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

9岁男孩因为损坏学校玻璃而写下遗书自杀.北京时间;

17岁男孩跳桥自杀,妈妈跪地痛哭,原因让人唏嘘……西宁晚报;

16岁少女因父母打骂自杀身亡:打孩子,是不可饶恕的恶行.腾讯。

文章系「汉家谈」原创,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谈谈申请授权。

看内容搜“汉家谈”,购物上"汉家生活馆“。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鳳凰、她笑起來是蕩女,莊嚴起來是菩薩

去鳳凰是一個偶然,本來我們開著車在銅仁各縣遊蕩,繞著梵凈山,過江口、印江,再到松桃,本來在準備去沿河的,最後一看,鳳...

· 2分钟前

专业文章 | “商墅”究竟是坑还是宝?

◎ 全文共1658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商墅顾名思义就是商业别墅,简单来说就是土地性质是商业,而从户型设计以及用途上又作为 ...

· 2分钟前

讀書筆記〔第0020篇〕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其結局,而決定格局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願意承認自己有不足...

· 4分钟前

英语词汇:六个表示 “想像"“设想” 动词

英语词汇 六个表示 “想像” 、“设想” 动词 嘉中 imagine、conceive of、 fancy、visualize、 envisage、 envision 这组词语 ...

· 8分钟前

关于国旻的一些小事分析。

很多看起来是巧合的东西背后隐藏了许多。 7说过自己记性差,但是关于5的一切都记得,并且记得很好。包括两人的1108纪念日 7 ...

· 11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