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一旦身體出現脾虛癥狀,人就容易生病,那麼脾虛如何調理呢?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脾虛如何調理,來看看吧。
脾虛如何調理?
1、脾虛要適當鍛煉促代謝
適當的體育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兩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2、脾虛要註意冷暖很重要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確是經驗之談。因此註意冷暖十分重要。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註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3、多動腳趾,增強脾胃
脾主四肢,適當的體育鍛煉,就是健脾胃。從中醫學角度出發,經絡系統分佈人體四肢,故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促進經氣運行,反作用於人體脾胃,使脾胃功能增強。
一般來說脾胃功能強的人,四肢肌肉也比較發達,而對女性來說,脾胃健康的人胸部通常比較豐滿,因為胃經的循行路線即經過乳頭,脾胃功能強健,胃經經氣充足,對胸部的發育和豐滿曲線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煉,尤其是腿部,對小腿上的脾經起到很好的緊松刺激作用。研究顯示,多動腳趾可以養脾胃。
4、脾虛的人如何選擇食物
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證豆、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筧萊、茭白、葛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綠豆腐、肢麥等。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有鴨肉、豬甲魚肉、牡頗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有養山檀、蘿卜、香菜等。
5、適合脾虛的偏方
北芪靈芝燉豬肉,北芪15克,靈芝9克,瘦豬肉100克;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煮湯,去渣,調味後飲湯食肉;日服1次,連服10~15天觀察效果。
冰糖蓮子粥:蓮子(去除綠芯)、芡實、糯米適量,核桃、黑芝麻少許;將適量的蓮子(去除綠芯)、芡實、糯米熬粥;待熟時攪入少許核桃仁及黑芝麻,再熬3~5分鐘後撒入冰糖即成;每天1次,連服10~15天觀察療效。
脾虛有哪些癥狀?
癥狀一:舌苔有變化
我們的脾的外在表現就是我們自己的舌頭的變化。一般我們舌頭表面都應該是紅色的,並且還是看上去很潤澤的舌頭。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幹凈。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瞭。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假如您的舌質呈現是赤紅色並且是無苔的,那就是說明您的體內已經熱可以傷及陰的程度瞭。與此同時,在炎炎夏日之時,脾濕的人經常性會感覺自己的口內粘膩,並且面色也會發黃。
癥狀二:食欲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濕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是也是有一部分的人也的食欲是不受脾虛的影響,假如您經常有比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在自己吃瞭食物之後卻也會出現飽脹的感覺,其實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之一。
癥狀三: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癥狀四: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脾氣虛吃什麼最有效?
1、白術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水濕停滯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癥。
5087bcf59d951260f66fec18785f5fe4
2、黨參
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癥,以及病後體虛、營養不良。
72c79e64c2c7509f47d242c6df5fa9df
3、西洋參
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癥。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大汗虛脫者服用不錯。
fc992feae01893130c49bee1639d5e0b
4、人參
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癥,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5、黃芪
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癥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