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說一個一直以來存在的現象——音樂鄙視鏈
根據我個人主觀的判斷按照大類可以分為:
古典-爵士-實驗-搖滾說唱-民謠-電子-流行
音樂一定是有高下之分的 雖然評判的標準很主觀
否則鄙視鏈這個東西就不會存在瞭
做分類音樂鄙視鏈之前我問過一些做音樂的朋友
可能在搖滾和民謠還有電子音樂中有些分歧
但無一例外總是古典在頂端而流行在最底端
若要拿音樂無高低貴賤 存在即合理等觀點來反駁
鄙視鏈這個東西的話 我隻能說不同音樂受眾不同
可能聽慣某種單一的音樂形式的人未曾接觸
或是接觸比較少別的音樂形式 以致於會不認可
這個一直都存在的音樂鄙視鏈 那我的建議是
多聽聽不同的音樂形式瞭解他們的歷史、背景
精神內核、文化、音樂性、技術性
接著你來反駁這個音樂鄙視鏈的存在合不合理
中國的流行音樂似乎總是處於鄙視鏈的最下遊
首先根據最基本的流行音樂的定義:
“它隻指以盈利為目的而創作的音樂
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
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
能從中得知他的市場性是主要的 音樂性是次要的
我主觀的認為中國流行音樂開始爆發時
也就是鄧麗君 羅大佑 李宗盛 到王菲 盛極一時時
在當時的中國樂壇流行是主流的
中國那時的流行音樂是百花齊放的
羅大佑 李宗盛創作的作品一直被廣為流傳
能聽出中國在那時的流行音樂從作詞 譜曲
都是有深度思考 有內涵的歌詞尤其羅大佑
盡管在早期都有或多或少對西方音樂的借鑒
但總的來說那是個百花齊放 創作自由的音樂時代
但今天的流行音樂,可以說是江河日下 不復以往
首先說說音樂啟蒙的問題
我主觀的認為真正有深度思考 有內涵的優秀作品
沒有被大眾廣泛的接受 甚至以至於這些優秀作品
沒有從小灌輸給下一代 沒有受到好的音樂啟蒙
從小隻接觸現在的流行音樂而更多樣的音樂形式
沒有深入的瞭解和接受 像是古典 爵士等
接著說說流行音樂本身
這其實也和當代流行音樂本身的屬性有關
因為其市場化被普羅大眾廣為流傳,更易於接受
其中的音樂性沒有那麼深奧 復雜而趨於通俗易懂
歌詞也更加容易引發大眾的共鳴
甚至流行音樂本身還帶有能夠社交的屬性
多數人接受的東西就容易成為和別人交流的媒介
我認為這是中國流行音樂能控制主流的原因
這其實也容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形式多樣的音樂
沒有瞭市場 總被批量制造的流行歌壟斷
再來說當代的流行音樂現狀
我雖然不能一棒子全部打死 但相當大的一部分
我認為是過度商業化 沒有質量可言 借鑒抄襲
詞曲的內涵近乎是沒有甚至低俗
且為瞭刻意迎合受眾而閹割掉創作自由
往往現在的大部分大紅大紫的流行歌
完全不需要有文化水平和精神內核瞭
這裡就不一一例舉瞭
實在是如同鄭鈞所說“排行榜現在的東西都是屎
但是隻有一盤屎放在你面前,不吃也得吃”
當代的多數流行歌正在變得“低齡化”“流俗化”
曾經流行音樂的靡靡之音 情情愛愛 親情友情的主題
一直在影響現在的創作風格隻不過在此基礎上
多瞭現代化的轉變 但還是換湯不換藥
甚至在商業化的加持下創作更加迎合受眾的口味
受眾的需求被改變後又影響瞭創作
這確實挺合理,但這樣挺不思進取的
優秀前輩的像是羅大佑 李宗盛 崔健的品質
幾乎沒有被繼承下來 反而被踐踏的支離破碎
老一輩不管是主流的還是主旋律的藝術傢發起的
真唱運動 甚至改變瞭當時的音樂假唱大環境
現在被如今流行的“偶像”們踐踏
那些牛逼的前輩們的精神內核也沒有被好的繼承
整個流行音樂雖然產業蓬勃發展 音樂人掙到瞭錢
可是對於音樂的本身
是在前進發展還是不思進取甚至是在倒退?
音樂鄙視鏈從始至終都是存在的
不論是流行還是電子 民謠等等
但真正的經典能夠脫離形式一直流傳下去
而粗制濫造的東西往往不久就會成為已故的歷史
帶著求同存異的心態去接受一些不同的音樂形式
我雖然打心眼裡討厭當代的流行音樂
但我還是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
我都會盡量包容與我有不同理解和看法的觀點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與共”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