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新解:裡仁為美
趙利/趙方濤
“裡仁為美”出自《論語·裡仁第四》。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鄭玄《論語鄭氏註》“裡者,民之所居。居於仁者之裡,是為美。求居而不處仁者之裡,不得為有知(智)。”朱熹《論語集註》“裡有仁厚之俗為美。擇裡而不居於是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為知(智)矣。”朱熹與鄭玄對這句話的解釋相同,即將“裡”解釋為“民之所居”——裡巷,將“裡仁”解釋為“具有仁厚之俗的裡巷”。從古至今,與他們兩人解釋相同的註釋,還有很多,不再一一贅述。
這樣的解釋確有一定的道理,正如俗話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如“蓬在麻中不扶自直”之類。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環境對人品格的形成起到極大的影響作用。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正是對鄭玄、朱熹這樣解釋的最好例證。於是,他們的這種解釋便成為千百年來的主流觀點。
可是,即便有一定的道理,也未必就是孔子的本意。在《孟子·公孫醜章句上》中,孟子曾引用孔子這句“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緊接著,他又說道:“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孟子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就是,仁就是人心安理得的宅子,人應該選擇“仁”,正如孔子所說“仁者安仁”(《論語·裡仁第四》)。換句話說,“裡仁為美”,就是“人的內心有仁,才是美的”,而不是“有仁厚之俗的裡巷是美的”。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既然鄭玄和朱熹的註釋,未必能代表孔子的本意,那麼就算是“亞聖”孟子的解讀,也未必能代表孔子的本意。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要想真正理解孔子的本意,還得看孔子本人是怎麼說的。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第三》)孔子又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裡仁第四》)孔子還曾誇獎弟子顏回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第六》)以上三則,都是孔子在說“裡仁為美”。它們都與“裡巷”風馬牛不相及,而無一不是在說,人的內心應該有“仁”。
綜上所述,“裡仁為美”的意思應該是“人的內心有仁,才是美的”。古往今來,眾多與鄭玄和朱熹相同的解釋,雖然有一定的道理,無奈卻不是孔子的本意。
2021年6月7日
“本文整理了一下,关于imatest 软件colorcheck模块的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主要是参考了imatest官网及自己的一些使用理解,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