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駿圖》是從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畫。畫的是周穆王遊昆侖山時為之駕車的八匹良馬。有關八駿的名目,各書記載不同。晉王嘉《拾遺記》中記載:“八駿之名,一曰絕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暉,六曰超光,七曰騰霧,八曰挾翼”;《穆天子傳》中記載為:驊騮、騄耳、赤驥、白羲、渠黃、逾輪、盜驪、山子(柳宗元的《觀八駿圖說》即采用這種說法)。到柳宗元時代,有許多著名的作傢、詩人忽然寫作瞭不少有關《八駿圖》的詩文。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樂府》中的《八駿圖》、元稹的五言古詩《八駿圖》、李觀的《周穆王八駿圖序》等等。
徐悲鴻(1895-1953)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c688a66d8ad8e59a002d414935d53565
徐悲鴻畫馬的特點,首先就是準確,他把馬的骨骼肌肉、真實結構表現的飛非常準確。第二個特點,徐悲鴻的作品非常有力。寫意所要求誇張變形拿捏得非常到位。和真馬不一樣,是一種藝術馬,馬的精神在裡面,非常有力量,鐵骨龍魂,神駿龍蹄,風骨動九州,虎虎生風,咆哮而來。
a1e24270fbcef4f61d43a2c7c50c73c4
此幅規格縱52cm;橫166cm,設色水墨紙本。藏於皇朝珍寶藝術館。《八駿圖》像是一個傳說,源於國內外博物館沒有一幅《八駿圖》的真跡收藏。甚至還有《八駿圖》是在《六駿圖》基礎上PS出來的一說。其實皇朝珍寶博物館收藏有兩幅《八駿圖》,另一幅尺幅更大。畫面簡淡、高逸,用筆潑辣、凝重,墨色酣暢,間參西法,為徐悲鴻獨到手筆。奔馬的神駿和壯美,內在的精神本質表現瞭奔馬的馴良、堅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奔馬,令人神思飛越,生發出朝氣勃勃、奮發向上的力量。
57037b8a3a3fc28a3b4d28c8f8fd7929
在徐悲鴻先生的筆下,一匹匹奔馬奮蹤揚蹄,在廣袤的土地上飛奔,駿馬英姿,神態各異。看,那匹跑在左邊,健壯有⼒的⿊馬,速度像風⼀樣,脖⼦上鬃⽑像針⼀樣豎瞭起來,四蹄騰空,後蹄離地,形象⾃由奔放,不受半點約束。右邊那匹尾巴⾼⾼翹起的奔馬,動作敏捷,散發著活⼒。它的頭歪向左側,打量著⾃⼰與跑在最前⾯的馬之間的距離,眼睛微微瞇起,流露出絲許輕蔑,似乎在對⿊馬說:“嘿,你得意什麼?⼀會⼉我就超過你瞭!”最後⾯的那匹馬,被遠遠甩在後頭,隻看到⼀個腦袋,雖然我們沒看到它的⾝⼦,卻能從它的眼神中感受到不服輸,正奮⼒追趕跑在前⾯的馬,滿腔⽃志,不失⼤將之雄風。
《⼋駿圖》所描繪的⼋匹駿馬,各有各的特⾊,各有各的姿態,不乏是⼀件藝術珍品,作者⽤筆濃淡有致,既表現瞭馬的形體,⼜不影響墨⾊的韻味,逼真⽣動地描繪瞭馬的颯爽英姿。有的騰空起飛,有的蹄下生煙。有的回首顧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紙而出。這一幅萬馬戰猶酣的壯麗畫卷,推動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滾滾向前。
在“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後,徐悲鴻先生在不少畫中寄托著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當時他在畫馬題詩中有“哀鳴思戰鬥,回立向蒼蒼”,“秋風萬裡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等句。抗日戰爭爆發後,徐悲鴻攜帶著自己的作品四次去南洋,先後在香港、新加坡、加爾各答、吉隆坡、擯榔嶼,恰保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並將售畫所得,全部捐獻祖國救濟難民,而他自己生活則非常儉樸。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 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頡頏。徐悲鴻八駿圖在他個人畫馬的藝術成就中最為卓著。他一生致力於國畫的改革,而徐悲鴻八駿圖體現瞭他在國畫改革的最高成就。他非常註重寫生,關於馬的寫生畫稿不下千幅,學過馬的解剖。對馬的骨骼、肌肉、組織瞭如指掌,同時,他還熟悉馬的性格脾氣。在技法上,徐悲鴻八駿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手段,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動地描繪瞭馬的颯爽英姿。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廠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徐悲鴻八駿圖是中西融合的產物,這種融合是極為成功的。
本文主要介绍域自适应(Domain Adaptation)中的对抗域自适应方法(Domain Adversarial Learning)。
【了解更多艺术内幕,公众号:问艺术】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2016) 导演: 凯文·麦克唐纳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是当今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