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宮(又名王爺廟),位於長壽區江南街道扇沱村1組鐵路大橋下(原長壽縣江南鎮鎮政府所在地。)據《長壽縣志》載:“西距重慶(水路)59公裡,東距長壽縣城17公裡。座南朝北偏東30°。據有關文物專傢考證,紫雲宮是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以此推斷,紫雲宮始建於明代,復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高程185米,占地1500平 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至今為長壽唯一保存較好的清代磚石木結構的建築物。”
紫雲宮為區內重要的道教道場之一。
歷史沿革文物考古者發現紫雲宮現存有明代建築工藝,由此推斷清乾隆五十九年屬於復建。紫雲宮建造於何時,似乎尚無定論,但《長壽縣志》明確記載:紫雲宮建造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建國後紫雲宮作為長壽縣江南區政府駐地(在中後殿辦公),在“破四舊,立四新”時期遭到嚴重毀壞。1978年江南區政府遷至千佛鎮之後,將紫雲宮移交給扇沱鄉政府。扇沱鄉政府又把紫雲宮交付給扇沱鄉企業辦公和加工生產“江南牌”氯丁膠乳瀝青,直到企業虧損後撤出紫雲宮。1986年,長壽縣政府將紫雲宮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區政府將紫雲宮定為庫區淹沒文物。圍繞紫雲宮的保護工作,區裡多方征集意見,最後決定圍堤保護,使紫雲宮得以復建重現,2019年列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重慶市文物局高度重視下,2009年,開始瞭紫雲宮搶救性復修。2012年由長壽區民宗局批復開放性宗教場所。由道教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弟子雷理松為負責人。歷時近十載的艱辛,紫雲宮已經煥然一新,觀內諸神以及各殿廂房、建築和彩繪彩雕等,依舊制重新呈現。
資源優勢古建優勢:紫雲宮由上、下殿和戲臺三部分組成,建築古樸,氣勢雄渾。紫雲宮是至今長壽唯一保存較好的清代磚石木結構的建築物。系清朝巴蜀一帶民間建築和官式建築的混合體,依山就勢,體現瞭山地建築選址佈局的環境意識。
4539b0e84ff53bf67c6f204d509f5145
藝術觀賞:紫雲宮上殿正中供奉三清、上殿正對左面供奉的武財神趙公明,右邊供奉的慈航真人(即佛教觀音);下殿正屋的王爺神像,左邊若幹蝦兵蟹將,右邊雷公電母,包括進大門正中供奉督天糾察王靈官塑像,兩邊的青羊柱墩子,直徑4尺的大鼓和5尺高的神鐘等,都是鐫刻精湛,彩繪裝飾效果極強的藝術精品。戲臺和山門上的房蓋鬥拱,支撐戲臺木柱雕鏤刻人物,花卉翎毛,雖經兩百餘年的風雨沖刷,仍清晰可見,栩栩如生。這些裝修雕塑和彩繪雕刻,具有觀賞性和極高的藝術價值。二龍吐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戲臺北半屋頂的排水構造設計極其精湛。水流至北墻邊,沿屋溝流到屋頂兩邊,穿過圍墻的兩條空心龍身,從龍口噴出,二龍吐水遂成紫雲宮一道獨特景觀。景觀群集:紫雲宮旁鄰川維車渡、輪渡,長江對面的摩巖觀音,香火不絕。左面,渝懷鐵路長江大橋凌空而過;右邊茶園商店及九宮橋。文化特色紫雲宮正門石仿陰刻對聯曰:迎來上界聖神鎮定一江清靜;放出回廊鐘鼓喚醒兩岸癡迷。可見,紫雲宮起源於王爺信仰。
e2d317a92fef2f22bb7cb9b6d7a0aa9e
“王爺”又稱“千歲”,其職務主要在於“代天巡狩、燮理陰陽”,王爺顯系代天巡察人間善惡,驅除一切瘟疫與邪惡的神祇。另一說上殿正中供奉三清祖師爺,右塑慈航真人、左塑財神爺趙公明。中殿正中供奉的是鎮江龍王爺神像,下殿進大門正中供奉的是都天糾察王靈官。同時,紫雲宮歷來的祭祀文化,也不容忽視。當地老人回憶,當地對鎮江龍王爺祭祀和供奉時間分為三個時段:三月二十八日,五月二十八日,九月二十八日。為何在這幾個日子供奉呢?每年三月二十八日起,為長江枯水期,在扇沱場長江流域段,暗礁險灘浮出江面,行船多於此季節出事;五月二十八日為長江洪汛開始時間,為瞭一年行船安全和豐衣足食,漁民和航貨運老板們多於此際祭祀鎮江龍王爺;九月二十八日後即將入冬,萬物以冬眠待時而動,魚類活動漸漸減少,而且江面多霧,是行船和捕魚禁忌期,所以,對鎮江龍王爺的祭祀和供奉就格外殷勤、莊重,以敬天威。另外比較重大的祭祀活動有:每年的農歷二月二十四日為龍王誕辰,五月二十日為龍母誕辰,此二神掌管人間五谷豐登,是以祭祀法會甚為隆重。每年農歷五月十五日,為道教創始人太上老君誕辰,因其地位尊崇,又掌管人間長生術和靈丹妙藥,所以,對太上老君的祭祀就多瞭長生不老的內容,格外莊重。同時,紫雲宮不僅僅是一種平安和祈福,更是作為一道人文景觀,備受江上往來人的膜拜。
08181b5687407b5d5263489f413f24c2
民間故事王爺鎮犀牛,扇沱因遠觀象一把打開的折扇而得名,此為一說。又龍說扇沱場鎮地貌狀似犀牛,扇沱場在牛肚皮上,娃娃石是牛尾,洗佈梁是牛腳;紫雲宮建在犀牛頭,鎮住瞭犀牛。外地人以為犀牛少頭,當地人特建造紫雲宮以彌補。紫雲宮正面一對2米直徑大的圓洞是模擬的犀牛眼睛。爾後,扇沱場逐漸興建,繁華逾百年之久。王爺供奉:紫雲宮供奉鎮江王爺,龍王爺主司行船順利和江面安全。其廟門為白色,顯而易見,是險灘和危險區域的警示信號。鎮江王爺是水手、船工及纖夫、水上貨運客運共同供奉的神。牛卵逢春:傳說中扇沱場犀牛牛卵子石一對,大者100立方米,小者60-70立方米;後來區供銷社建房,開采牛卵子石做基礎,一道景觀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之後,每逢長江漲洪,長江沙灘上泄洪後許多因犀牛卵子跳動拍打出氹氹的景觀不復存在。以前說漲洪時是牛卵子石春情萌動,活蹦亂跳而留下許多氹氹。此種季節,扇沱場必有婦女受孕。因此神受,扇沱人興財旺,世代延續。
扇沱無牛:扇沱場建於牛肚皮上,帶給瞭扇沱人犀牛文化崇拜。據一位老人回憶,直到今天,扇沱人傢傢戶戶不喂牛,以示對犀牛的敬畏。喂牛戶多在五保山那邊,即犀牛背脊那邊。傳說在扇沱場上喂牛喂不大,能養大牛的人傢也必有災難。所以,扇沱人每年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犀牛祭祀活動,把犀牛與鎮江王爺並舉,成為扇沱人的兩大平安神,保佑著他們男耕女織、漁舟唱晚的美好生活。這樣的風俗世代相傳至晚清、民國時,對犀牛祭祀活動便失傳。齊麻橋:在王爺廟下遊的“齊麻橋”,相傳是一老太婆在此地種麻,齊麻賣後集資而修建。老太婆去世後,當地人將此橋命名為“齊麻橋”,以示對勤勞勇敢、大公無私的齊麻婆紀念。《扇沱歌》:“碼頭上,掰(諧音)大娘。半邊街,榨油房。流水溝,洗衣裳——呀歪子喲,區公所喲——華同!”當年華同船員工唱《扇沱歌》是多麼振奮人心,每每歌聲響起,扇沱人無不興奮,猶如盼回來自己的親人和希望。如今華同船隊已經成為歷史,那些亢奮雄壯的船歌已然不再。觀音巖:王爺廟下遊,有觀音巖傳說,觀音巖建在犀牛屁股上,歷經歲月的淘洗,觀音巖上壁聯一幅至今猶存:“千人拱手朝活佛,萬盞明燈照觀音”。而扇沱場對岸的摩巖觀音,供奉在環板石處,至今香火不絕。無頭菩薩:當地村民曾自發將遺棄於觀外的“無頭菩薩”,配上頭,修建一個很小的佛龕讓佛棲身,開始供奉香火。“無頭菩薩”至今在觀外。傳說此“無頭菩薩”在修行大成之時,被觀音所化美女所誘惑,偶起色心,功歸一簣。後來,佛祖念其誠,便許他法力,守在觀外,為香客遊人做指引,現身說法繼續精修。
開發設想紫雲宮當年,香火旺盛之景象:紅男綠女絡繹不絕、香火繚繞於廟前,漁民、水手和長途航運老板祈求平安。2001年,區政府將紫雲宮定為庫區淹沒文物,通過專傢論證采取圍堤保護,這為紫雲宮的開發提供瞭極大利好。
紫雲宮不僅建築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而且背靠五堡山生態公園,對面有長壽八景之一的“經開繁星”,右傍八景之一的“十裡鋼城”,地理位置突出。從文化旅遊、養生旅遊的角度看,紫雲宮具有很好的旅遊開發前景。一,長江永遠東流,是一道最大的景觀。紫雲宮得以圍堤保護,圍堤恰恰成為一道觀景大壩,可綠化和添置遊樂設施,適當開發;二,整合以上列舉景觀群,以紫雲宮為中心,形成以道教養生文化、易學和太極傳播為主的文化景點。可利用周邊景點連線,逐步形成觀江景、健身休閑和平安祈福旅遊帶;三,依托重鋼工業文化旅遊,以紫雲宮為中心,形成與鋼鐵文化堅硬相比而言靜和自然的養生修煉區,並與下遊的濱江長壽谷遙相呼應,形成長壽獨有的沿江旅遊帶。
參考文獻:《長壽縣志》第984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扇沱王爺廟》,作者:張文龍。《長壽新城鄉》雜志2008年第二期
《長壽文化旅遊叢書.文物勝跡》第50頁。
《長壽日報》《長壽文化報》《人文長壽》以及相關文物資料
圓心20150514日長江之濱
上一篇
“本文整理了一下,关于imatest 软件colorcheck模块的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主要是参考了imatest官网及自己的一些使用理解,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