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會無緣無故地變成一個暴怒的怨婦,聲音可以瞬間變得尖刻、刺耳,眼神尖銳到駭人;舞臺上的她頻頻崩潰,忘詞、唱錯、攻擊同臺演員。但當她安靜下來時,又楚楚可憐的像一個受傷的小孩。”
費雯·麗給予我們的印象可能是《亂世佳人》中那個活潑耀眼的斯嘉麗,但她患有雙相情感障礙已不再是秘密。飽受雙相障礙折磨的她,以健康為代價,換取瞭短暫而耀眼奪目的一生。
今天我們想聊聊關於雙相情感障礙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34880a13e28794231ded4b8e1ee697d1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也稱為躁鬱癥,是一種躁狂與抑鬱交替發作的嚴重類精神疾病。
躁狂發作是雙相情感障礙的標志性特征。主要的表現有:
挪威劇《skam》中的男主角Even就是一位雙相障礙患者。他在躁狂發作時處於高度亢奮狀態,晚上從不睡覺,大半夜裸奔出去買吃的,突發奇想就闖入別人傢遊泳,說話時滔滔不絕且天馬行空。
617c46ca8867f8840f10f9858e06f87f
抑鬱發作是雙相情感障礙的另一大特征。雙相障礙中的抑鬱發作期的癥狀往往與單相抑鬱癥的相似,經常臨床上難以區分。他們在抑鬱發作時,也會表現出心境低落、喪失興趣和活動性減弱等抑鬱表現。而隻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求助的念頭,而正是因為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抑鬱期就醫,雙相障礙很容易被誤診斷為抑鬱癥。因此,當你察覺到身邊的朋友或親人有抑鬱的癥狀時,也要留意Ta是否出現過(輕)躁狂的癥狀。
令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最痛苦的是,他們的抑鬱和躁狂是交替發作的,可能你會看到他們在某段時間特別high,high到覺得自己是人間的主宰。有時他們又特別抑鬱,難過到不想再繼續活下去。
一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曾對我們說:“有些人光是為瞭活著就要竭盡全力瞭,那就是我。”
經歷過痛苦的人,往往才會更理解別人的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們常常對心理疾病有一些誤解和迷思。尤其像「雙相情感障礙」這種在字面上就給人的想象力以巨大發揮空間的詞,對於它的誤讀往往是兩極化的。
1.雙相隻是心情的正常起伏?
很多人會輕視雙相情感障礙,認為它可能就是“一陣兒高興一陣兒難過”的狀態,甚至人們會胡亂地把「雙相」的標簽隨意貼在別人和自己身上。
這對於那些真正飽受雙相障礙痛苦的人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就像以前我們輕視抑鬱一樣,認為抑鬱患者隻需要“積極點兒”就可以瞭。
雙相障礙的患者總是遊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這種飆升和跌入感伴隨著他們度過一個個掙紮的日夜。作為正常的人,我們會主動去玩跳樓機尋求刺激,但如果讓你想象這一輩子都在跳樓機上過呢?這可能就是雙相患者們的痛境。
2.雙相偏愛天才(我也想得)?
有人認為,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天才病”,是人類為瞭換取智慧和創造力所付出的代價。許多軼事和傳記記錄也一直呈現著這樣一種趨勢,好像患有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障礙的人似乎都是天才,都有獨特的世界觀(比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美國精神病研究者Kay Redfield Jamison在《躁鬱癥與藝術傢氣質》一書中,列出瞭一系列可能患有雙相障礙的名人名單,其中作傢、藝術傢和作曲傢占絕大多數,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他們疾病黑暗中留存的一絲光明(silver lining)。
雙相障礙是很嚴重的精神疾病,它所帶來的痛苦足以將人擊倒,這些媒體宣傳的“天才躁鬱患者”是一種幸存者偏差,南派三叔自爆患有躁鬱癥,也加深瞭這種幸存者偏差的印象。雖然能夠創作出無與倫比的藝術聽起來極具吸引力,但是雙相絕不值得追尋。
3.是否存在一個切換情緒的開關?
很多人認為雙相障礙患者在躁狂和抑鬱之間的切換是一種很神奇的事情。有些躁鬱癥患者也隱約能察覺到自己找到瞭一個“開關”,可以自己選擇隨時開啟躁狂的狀態。
確切來說,並不存在一個真正的“切換開關”,隻是當患者在進行某些活動時,腦內激素的分泌水平影響瞭神經活動,從而觸發瞭躁狂的狀態,這其實是一個轉換的過程(switching process)。
正常情況下,患者並不能預期自己下一秒的狀態是怎樣的。情緒的波動也不是他們所能夠完全“控制”的。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難以完全療愈的精神疾病,經藥物治療康復的患者,在停藥後的一年內復發率也較高。
除瞭生理上服藥來減緩痛苦之外,心理治療在康復期起到瞭重要的輔助作用。如果患者在用藥維持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同時接受心理咨詢或治療,那麼復發的可能性會大大減少。正念技術、認知行為療法等都被證明是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有效措施。
eaeaf95b35df45dc3e8cfe8d91bdc667
雙相患者會一直處於躁狂與抑鬱交替進行的狀態,對於傢人、伴侶和朋友來說,這是一件令人心碎又頭疼的事情,他們起伏的狀態、“不可理喻”,會消耗掉周圍人的關心和耐心。
但對於病人來說,所處的傢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寬容是緩解病情的重要因素。來自親人的社會支持以及包容、陪伴會提供一個良好的愈後環境,是預測患者之後情緒穩定性的有效指標。用《skam》灑一把優質狗糧~願每個受傷的靈魂都可相互依偎,不再孤獨。
參考資料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SM-5.
Andreasen, N. C. (1987). Creativity and mental ill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4(10), 1288-1292.
Ball, J. R., Mitchell, P. B., Corry, J. C., Skillecorn, A., Smith, M., & Malhi, G. S. (2006).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gnitive therapy for bipolar disorder: focus on long-term chang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7(2), 277-286.
Gale, C. R., Batty, G. D., McIntosh, A. M., Porteous, D. J., Deary, I. J., & Rasmussen, F. (2013). Is bipolar disorder more common in highly intelligent people? A cohort study of a million men. Molecular psychiatry, 18(2), 190-194.
Salvadore, G., Quiroz, J. A., Machado-Vieira, R., Henter, I. D., Manji, H. K., & Zarate Jr, C. A. (2010). The neurobiology of the switch process in bipolar disorder: a review.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1(11), 1488-1501.
Zammit, S., Allebeck, P., David, A. S., Dalman, C., Hemmingsson, T., Lundberg, I., & Lewis, G. (2004).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morbid IQ score and risk of developing schizophrenia, bipolar disorder, severe depression, and other nonaffective psychose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1(4), 354-360.